“说话”不简单

2021-08-25 10:37于溟慧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引号省略表哥

于溟慧

亲爱的小星星,有一篇作文写《买盐》,如下:

做晚饭,妈妈发现没有盐了,叫我去买。我正在看电视,不肯去。妈妈非要让我去。我只好去。

一篇作文只有三十多个字,是交不了差的哦。“作文写不长怎么办?”你也有这样的困惑吗?嘘,悄悄告诉你,一招搞定——“莫要人物当哑巴”!只要人不当哑巴,写一篇四五百字的作文,那是小菜一碟啦。

记住一个“法宝”——让人开口说话。鲜活的写人记事作文是不能缺少人物语言的,让人物“说话”有讲究。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引号之前:话语伙伴不可少

让人物开口说话,可绝对不能只写引号里的“话”。话语伙伴不可少,它就是提示语,用来提示说话人当时的表现。

提示语位置要有变化。

提示语在前——我怕妈妈忘了,于是说:“咱们拉个钩吧?”

提示语在中间——“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提示语在后——“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豪气冲云天。

位置变化的学问可不只是防止呆板和重复,要与对话密切相关。看《瞧,我们这三个》中小作者的爸爸和妈妈的对话。

“娘娘,我来交‘赋税了!”爸爸离老远就扯着嗓子大喊起来,然后摇晃着步子走进了“中堂”。

“嗯,不错!”妈妈点点头,数了数银票,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微闭着眼睛,笑眯眯地瞅着爸爸,显然是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走吧!”

“喳!”爸爸恭恭敬敬地准备退下去。

第一句提示语在后是因为爸爸老远就在喊,先声夺人,听到声音再看到人,突出爸爸的“积极”。第二句提示语在中间,表示妈妈对爸爸的主动“缴费”先赞许,然后开始点钞,点完之后特赦“走吧”。第三句提示语在后,爸爸先应一声“喳”,是对前一句妈妈的“走吧”的回应,与上文紧密相连。之后再写爸爸退下去的样子,顺理成章。

读了这段分析,你是不是对提示语所在位置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呀?不是为了变化而变化,而是要根据当事人说话的情绪、内容、承接关系来安排适当的位置。还有一点千万要注意,标点符号要随着提示语的位置而变化,不是所有“说”的后面都是冒号哦。

特殊语境可无提示语。

在连续对话,特别急切,或七嘴八舌多人说话时,前文如果有交代清楚,可以省略提示语。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本期《你的样子》中就有这样的省略。

过11岁生日那天,爸爸送了我一个生日礼物——数码相机,还教了我很多拍照技巧。

“楼下的小猫、月季花、合欢树,都可以拍。”爸爸对我说。

我对他挤挤眼:“我已经有拍摄对象了。”

“是吗?你准备拍什么?”

“保密。”

爸爸和我是连续对话,前面我们已经知道爸爸送了我相机,所以第一次对话有提示语,第二次对话就省略了提示语。我们顺着读下来就知道是爸爸问我“你准备拍什么”,我回答“保密”。这样能够很清楚地读出说话人是谁,就没有必要再专门写出来了。

本期《抢课》一文中有一段这样写:

“都回班去,体育老师病了,这节课上数学!”数学老师手拿数学书和教案,边走向教室,边对在班级门口整队准备去操场的我们说。

“什么?体育老师又生病?”“不是数学老师想上体育课吧?”……大家抱怨着、议论着,走回班级。

第一句是数学老师边走边说,声音比人先到,提示语在后。第二、三句话是同学们听到不能上体育课后七嘴八舌的议论抱怨,这时不必知道到底具体是哪一位同学说的,只写出“说的话”就够了,所以这里也省略了提示语。

提示语内容追求立体。

提示语的本义就是提示说话人当时的表现,这表现包括了人的动作、神态、语调等和“说话”相关的元素,越是细致清楚,人的情态就越是立体。提示语太过简单是小星星们常常出现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在提示语中尽量写细一点儿,写全一点。

老爸神秘一笑,又迅速掩盖起情绪,东瞅瞅,西望望。确定妈妈没有在我们身边,抱着肩膀,歪着头,眯着眼睛,自豪地说:“螳螂捕蝉,你老爹我可聪明着呢!你爸我今天可是只交了小金库的八分之一!”

“高!高!太高了!”我从心里由衷地佩服起老爸,真是招比招得换。

可意外就在这时发生了——“黄雀在后”!妈妈接下来颁发圣旨:“寇爱卿,朕念你有功,调配边境,拆除寇府,白银黄金自愿捐献国库。”

《瞧,我们这三个》中的这段对话非常突出。第一句,爸爸心中有“鬼”,所以先做足了准备才开口,提示语很长,把爸爸的神态、动作写得非常传神,贼头贼脑,又有点得意忘形。第二句,是我听了爸爸只上交了八分之一,还得到了妈妈的夸奖,心中佩服,连连点赞,所以话语在前,心理和评价跟在后作为提示语。第三句是妈妈“黄雀在后”偷听到我们的秘密,颁发圣旨,人在前交代情境、原因,话在后则是结果。从这段话可以发现,提示语中有逗号的比没逗号的更具体一些,更细致一些。这样有利于表达清楚,增强作文的现场感。

《月光下的村庄》中我劝表哥的一段这样写:

“哥,我知道,高考落榜了,对你打击特别大。可是,它不能决定你的一生。”他认真地望着表哥,“下一次,你一定能翻身。不管你做什么決定,我们都会支持你的。”他重重拍了拍表哥的肩膀:“要给我做个榜样哦。”

表哥情绪低落没有说话,他郑重其事地劝慰表哥,连续说了三句话,两次写提示语,有动作,有眼神,话一次比一次动情,动作与话语相一致。提示语与说的话高度匹配,相辅相成。这就是好的提示语。

引号之后:内外反应紧相随

先来看《给手机“洗澡”》中的一段:

爸爸发现后很生气地说妈妈:“你每次洗我衣服的时候怎么都不翻翻口袋呢,什么东西都拿去洗,上次是钱,这是是手机,那下次呢!是不是准备把我这个人也拿去洗了。”说罢,还把那“洗了澡”的手机直接扔到地上。

听到这里,我也不敢继续问下去了,一个人默默地回房间里做作业了。

“我”听到爸爸说妈妈的话后,“不敢”是我的心理,“默默回屋”是我的行为,这都是作为听者的反应。这个反应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内在反应主要写内心,心里的感受、疑问、评价、猜测等;外在反应是指可见的动作、语言、神态等,包括“我”的和其他听者的。

你看,一个“说话”不简单,两个“方面”须周全。“话语伙伴”(提示语)很重要,位置需要有变化,立体描写才具体;“引号之后”有反应,紧紧相随才完整。

小星星们,写“说话”别大意,尝试两个小妙招,提升表达定有效。

猜你喜欢
引号省略表哥
引号的用法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表哥来了(1)
表哥来了(2)
青蛙表哥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引号和书名号
中间的省略
一本书的教训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