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散文织就的小说 读《民谣》

2021-08-26 05:28撰文陈德丰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21年8期
关键词:民谣小镇出版社

撰文_陈德丰 编辑_方凤燕

《民谣》像是一艘从水汽中缓缓驶出的乌篷船,自身后朝我们驶来。当我们尽力记住船上旅客的模样,他们却不断地变换着服饰与样貌,载着少年的记忆,继续枕着狭长的岁月,消失在了前方的氤氲里,一去不返。

小镇与村庄的蜕变史

《民谣》的故事起于主人公少年王厚平回忆中的江南大队。小说很巧妙地借用少年参与编写大队队史的因缘,为读者展现了他曾经生活过的村庄和小镇,也是他回忆里尘封的世界。

王尧用了大半的篇幅介绍祖母家族史的断裂和延续,外公的革命史的建构和解构。祖辈们的往事,恰是少年探索和未知的外部世界。起初,少年对家族的过往抱有隐约的抵触,甚至心生敌意。在他的眼中,祖母珍藏的箱子里的化妆品和日用品,以及父亲曾经的“少爷”称谓,都象征着过去的糟粕,与其所处的时代号召和宣扬的理念格格不入。而应当称颂和记挂的,是以勇子所在的生产大队和从外乡过来的探井队为代表的奋斗、昂扬的工农业理想。

“长幼常常是这样,在长者越来越看轻往事时,幼者恰恰驮着他们的往事向前走。”伴随着祖辈们的凋零,少年逐渐完成了成长与蜕变,心智也渐渐从懵懂走向成熟。卷一中少年王厚平对外曾祖母西头老太的去世显得迟钝而懵懂,到了卷四,却对被女同学意外捂死的麻雀生出复杂的懊恼、愧疚与疼惜。他放下了自己初时对家族、对人性简单而粗暴的理解,也对生与死,爱与恨,破与立有了全新的认知。

父辈们在回忆里对情分、生死的追忆与堪破,都在脚下的这片水乡中落地生根。少年接过他们的传承,在小镇上踽踽前行,“小镇上的他们不是我的记忆,我只是在记忆中与他们相遇了”。到了卷三的结尾,主人公已经接受和内化了这份传承:“我又毫无理由地想把一个村庄一个小镇蜕变的历史承担下来,毫无理由地让我的记忆在潮湿和阴郁中成为废墟。我返回少年时的通道因此泥泞,但我已经无法抽身而退。”

时空和人物的错落,散文编织的小说

大多数情况下,小说需要依托情节的变化引人入胜,通过矛盾和冲突推动剧情,抑或是凭借贯穿始终的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民谣》作为风格独特的小说,显然不在此列。

王尧用二十年的时间,构建出他记忆中江南故乡的点滴与片段,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毋宁说这是他的一部散文集。小说从结构和叙述的铺陈上,弱化了人物的出场铺垫和逻辑关系上递进的时间线。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让书中的不同章节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换言之,读者甚至可以抛开先后顺序,仅从文字上感受作者构绘的时代特征。

小说虽然有四卷,主人公完成了少年的成长与蜕变,但事实上,这个看似漫长而繁复的过程,都只发生在 1972年而已。对祖辈们的回溯和之后在中学时和同龄的少年们发生的故事,则是在大量的倒叙和插叙中完成的。这种时间和人物上的错落感,又反过来烘托出《民谣》本身的文字魅力。

《民谣》的独特非唯体现在风格上,在结构上亦是如此的。

小说主体的四卷之外,作者又辅以杂篇和外篇。杂篇和外篇中出现的倡议书、申请书、公开信以及托言杨老师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其内容和行文方式,无一不彰显着小说发生的年代特点。杂篇和外篇的语言风格和前四卷截然不同,也并非是对主体故事情节的追加与增补。

其背后的用意或许和淡化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一样,旨在令读者着眼于小说发生的年代以及那个年代下诞生的人和事。形式不重要,叙事方式和人物关系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字背后蕴依的人文情怀。

个人经历折射出时代的群体记忆

关于《民谣》是否为王尧的自传体或半自传体小说,似未有定论。他在后记中说,小说中的少年不是自己,却又有自己身上的影子。

事实上,王尧想要在他的笔下展现的世界,并不止步于依托自己少年时的回忆所展开的乡村生活。更是寄望于通过个人经历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群体记忆。这种折射,并不意味着要像纪实文学那样对过去事无巨细的描摹与还原,而是通过散文式的表述,务求建立“我”与历史的某种联系。王尧作为散文家,巧妙地借由主人公的神经衰弱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我”在回溯和叙述这种联系时,体现出的迷幻与诗性。卷四中张老师说“你睡不着觉时,想到的东西特别多,各种各样的事都在你脑子里打架。正常的人只有一种思维,神经衰弱了就不一样”,仿佛借由小说中人物之口,为其上下文中体现出的语言风格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尧在后记中说,《民谣》写作的漫长过程中,数度中断。或许原因之一,是寻找和建立起“我”和历史的联系的过程散碎而又不连贯。连贯而绵密的写作状态对试图构建这种联系的人而言,往往可遇不可求。从最终成书的内容来看,这些细碎而精致的语言,如同记忆里的布片集腋成裘,再一点点被时间和岁月洗尽了时代的烙印。

《民谣》像是一艘从水汽中缓缓驶出的乌篷船,自身后朝我们驶来。当我们尽力记住船上旅客的模样,他们却不断地变换着服饰与样貌,载着少年的记忆,继续枕着狭长的岁月,消失在了前方的氤氲里,一去不返。

《民谣》作者_王尧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这里有故事,但波澜不惊;它从历史走来,也脱胎于每个日常;散曲民谣中包裹着唱不尽的人事变迁与世情冷暖。《民谣》铺写一个少年的成长精神史,一个村庄的变迁发展史,一个民族的自我更新史。它以个体细微纤弱之小记忆,呈现时代的宏阔酷烈。

精彩书摘

我坐在码头上,太阳像一张薄薄的纸垫在屁股下。

外公和奶奶的故事不同,他们分别筑起了一条田埂和一条砖头铺成的街道,我沿着奶奶的街道摸到了以前镇上的老屋,沿着外公的田埂回到了我现在的村庄。但我渐渐发现这两条路是交叉的,村庄和那个小镇有时重叠在一起。

我在石板街上见到的繁华和曾祖父眼里的繁华是不一样的,石板街是万花筒,即使我们俩都是顺时针旋转,我们看到的也是不同的乱花,何况我还习惯翻转。

我和方小朵都知道,我们在以温暖的方式渐渐地结束一段还没有开始的感情。如果没有可以预期的未来,就没有开始,我们及时终止了最美好的一段记忆。当后来不动声色地想起这些时,我发现我和方小朵在当时都是残忍的。

《这里是中国2》作者_星球研究所出版社_中信出版社

全书包括连接、重组、家园、梦想四个部分,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书中不仅有185 位摄影师、16 家机构提供的267 幅极致震撼摄影作品,还有80 张“基建狂魔”工程制图,记录了100年中国逆天改命的崛起之路。

《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作者_蒋蓝出版社_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里绝大多数为普通人,既彰显了一种超越名利、尽一人之力与命运掰手腕、呵护生命的挚爱与尊严,又展示了当代四川人的勇气、大爱与智慧。30 万字的《蜀人记》是一本可以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更有“用文学捍卫人物”的写作尊严。

《四书通讲》作者_刘强出版社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书”是研习中国传统文化者必读的经典。作者以“四书”等儒家经典为中心,以“道”为纽带,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藏的“日用常行之道”,做了全面梳理和阐发。书中对古今、中西、人禽之辨的比较和分析,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悦读

《鲸之殇》作者_【加】法利·莫厄特出版社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母鲸被困海湾,救鲸之路一波三折,雄鲸却一直在海湾外守候,不离不弃。在绝望与残酷之外,又为本书增添了一抹温馨而动人的色彩。非虚构的生态文学作品,真实记录了加拿大极寒地区一头被困母鲸的悲惨故事,全书温馨与悲伤、残酷与绝望相交织。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_【美】J.D.塞林格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1951年,在北美大陆上,一部名叫《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小说诞生。此书一经发表,便在美国文坛上引起轰动,之后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时至今日,这部小说依然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受到青年读者热烈欢迎。

《反讽者说》作者_黄平出版社_上海文艺出版社

反讽在本书中不仅意味着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而且意味着社会转型过程边缘群体的美学表征,在这个意义上,反讽美学是“局外人”的美学。作为参照,本书以代表性作品《花腔》与《大话西游》为例分析了反讽在纯文学与大众文化中的体现。

猜你喜欢
民谣小镇出版社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我等待……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我爱校园新民谣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