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路人——记贵州省清镇市农业农村局养殖业发展服务中心周时均

2021-08-26 02:47田莉宋真李昕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
中国畜牧业 2021年13期
关键词:贵阳市龙头企业一等奖

文│田莉 宋真 李昕(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

在全国抗击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期间,周时均每天都要接很多来自各方的求助电话。但是他都不厌其烦,一一进行认真处理。正是他的辛勤工作,使贵州省清镇市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顺利运行,保障了畜牧产业正常复工复产。

周时均1993年7月在贵州省安顺地区农校牧医水产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清镇市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品种改良站工作。在28年的时间里,尽管单位名称变了多次,但他初心不改,不断为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无私奉献。

周时均热爱本职业务工作,经常边学习边实践。他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逐步掌握了畜牧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了解与畜牧专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熟悉《种畜禽管理条例》《农业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服务“三农”的本领不断提升。2008年,他被评为清镇市第三批中青年科技骨干;2013年、2021年他分别荣获清镇市第一届、第二届“市管专家”称号。

2009年7月,周时均从犁倭乡挂职回到畜牧站工作后,充分调研清镇市畜牧业发展现状,深入乡镇、村居了解实情,理清思路,提出畜牧业发展定位,编制了《清镇市畜牧业十二五规划》。他主动对接农业龙头企业,了解企业困难,帮助企业发展。要发展畜牧产业,龙头企业是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就是支持产业发展,支持产业发展,老百姓就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这是周时均常挂在嘴上的两句话。

贵州大兴伟业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4年,目前已经是清镇市生产雏鸡的领军企业。该公司带动养殖户200余户,每年兑现给养殖户代养费1300余万元,年产雏鸡1000万只投入贵州省的市场,有效满足了散养农户购雏鸡鸡饲养的需求。当初,公司老板为解决就业问题,于1995年创办了清镇市大兴坡养鸡场。但是,养殖场办了10多年,经营状况却一直没有起色。周时均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对其进行指导,帮助成立公司,理清发展思路,并结合清镇市生态家禽发展方向和定位,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肉鸡产业。通过周时均的宣传引导、实地帮助选址和扩大养殖规模等,养殖场终于快速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年来,周时均按照贵阳市对清镇市畜牧业的发展定位,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诚信教育“两大体系”建设为目标,扎实抓好“鸡、奶、猪”三大产业发展,为促进清镇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周时均和他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清镇市生态畜牧业发生了不小变化。随着养殖龙头企业的入驻,清镇市的肉鸡、奶牛、生猪产业呈现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生态畜牧业得到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生态家禽产业年出栏2000万只左右,占贵阳市的60%、贵州省的16.9%。政府、企业、养殖户呈现三赢状态。清镇市辖区内建有存栏量5000头的奶牛养殖场1个,日处理鲜奶1000吨的乳品加工厂1座,存栏达1200头核心原种猪场1个,每年可提供优质纯种猪10000头,为全省生猪产业种源供给作出贡献。

清镇市王庄乡小坡村是贵阳市20个极度贫困村之一,离市区六七十千米。作为清镇市畜禽(家禽)产业发展专班业务骨干,周时均为了明确小坡村以产业带动脱贫的路子,经常跑到村里与村支两委干部和农户座谈,共商脱贫之路。经过多次商议,小坡村选定肉鸡产业,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模式,建起年出栏15万只的养殖基地,收入代养费达60余万元,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公司有养殖基地、村集体有收入、贫困户有定期分红和打工机会。

此外,周时均还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员多次到清镇市王庄乡小坡村、卫城镇银桥村、犁倭镇翁林村、流长乡油菜村、暗流镇小沟村5个极度贫困村实地选点,指导发展肉鸡养殖项目。他多次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各大银行一同到申报扶贫基金项目的企业基地实地考察情况,为扶贫基金的发放把关。在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攻坚上,他认真思考利益链接模式,推出了“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村委会+低收入户”“龙头企业+合作社+低收入户”等多种合作模式,为脱贫攻坚找准产业助推方向。

在周时均的指导下,通过肉鸡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清镇市养殖户的生活变化印证了他为“三农”所做的贡献。清镇市犁倭镇周家桥村村民刘建平家,自2012年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养鸡后,近年来累计收入45万元;犁倭镇小屯村村民李松,自2015年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养鸡后,年均纯收入达3万元。

作为单位的骨干,周时均也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家庭生活和单位工作的关系。2020年春节放假,他本与同事调换了值班时间,在家陪生病的岳母。可当正月初二收到全员上班的通知后,他就匆匆告别家人,早早赶到单位上班,一去就是1个多月,一直奋战在抗击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在防控卡点、农贸市场巡查、指导产业复工复产、生猪及其他畜产品市场保供、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运输协调现场,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在近30年的工作实践中,周时均的业绩多次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认可,获得了各种表彰和荣誉。2003年,《贵阳市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及配套饲养技术推广》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08年,《贵阳市400个养殖畜禽建设》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09年,《贵阳市300万羽优质蛋鸡产业化生产》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11年,《贵阳市千万羽优质肉鸡产业基地建设》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13年,《岩溶山区秸秆饲料化技术应用推广》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2017年,《贵阳市家庭牧场产业模式推广》获贵州省农业丰收一等奖。周时均还被评为贵阳市2011年度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中共贵阳市委授予其2012年度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2年,他被贵阳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个人;2018年7月,他被中共清镇市委授予扶贫攻坚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面对荣誉和组织的肯定,周时均时常告诫自己,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牧技员,所做的一切工作,只是履行了应尽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是周时均一生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贵阳市龙头企业一等奖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