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建设研究

2021-08-26 21:48张樱子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3期

【摘 要】本文论述专门学术英语教材的建设,认为当前国内急需建设和出版基于学科内容的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对教材的评估能科学地指导使用者选择教材并为教材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依据,提出专门学术英语教材要以比通用学术英语更接近专业知识的内容为载体,依托学科内容,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且提供足够的内容宽度和适用度以便教师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关键词】专门学术英语教材 教材评估 依托学科内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1-0138-03

中国的大学英语进行了三次改革,分别是1982—1994年、1994—2001年和2002年至今。大学英语教材也随之进行了改革,蔡基刚根据不同时期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详细分析了从1961年到2002年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并将之分成了四个时代。之后他提出了第五代教材的概念—— 2004年以后根据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编写的教材,并明确提出第五代教材必须是以内容为依托。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参与国际交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被提上了日程。现在全国掀起了关于学术英语的讨论,认为大学英语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学术交流能力,以便能用英语作为工具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和工作,这就需要外语教学和学科知识的结合。因此,国内急需基于学科内容的专门学术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的教材。而对教材的评估能够科学地指导使用者进行选择,也能够为该类教材的建设提供更好的依据。

一、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

早在19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就开始对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英语教材的评价历史则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Cunningsworth提出了一个教材评估的对照表,内容涉及语言的话题、学习方法、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方方面面。这种以依照某种语言学理论的对照表进行教材评估的做法是非常典型的做法。他认为语言可以分割成更小的单元,比如功能、结构等。而且像词汇、语音、篇章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是能够被归类并进行难度区分。从他对语言层面如此细致的对照可以看出他是把语言当作一个体系来看待,他所关注的是语言本身,是对教材语言的各个细小层面的微观分析。

(二)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模型

McDonough和Shaw把教材的评估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又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主要帮助教师通过浏览教材的目录、介绍等快速地判断教材的受众、教材的组织、编者在教材中所呈现的教学法所侧重的语言学理论等;内部评价包括语言技能、材料的类型、测试和练习与学习者的关系、教师和不同学习者风格的适应性等。第一阶段的评估全部是在教材使用前的评估,是一种预测性的评估,为了检验教材到底多大程度上实现目标,他们补充了第二阶段的评估,这个评估是对教材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该体系可以看出其关注的是教材实际上能产生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教材充当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媒介,而教师被看作是调节整个过程的控制者,因此,该体系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来看待教材。

(三)Breen和Candlin的教材评估指南

Breen和Candlin认为其评估标准是为了辅助教师“为各种教学环境下各种水平的学习者挑选最合适的教材”。该评估指南将教材评估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回答教材的目标和内容、教材对学习者的要求、教材对教师的要求、教材的功能四个问题,第二阶段的评估主要是关于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方法、课堂上教与学三个方面。从该指南的两个阶段所关注的重点可以看出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学习者参与到教材的评估当中。因此,该体系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来评价教材。

二、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建设的定位

Hutchinson和Waters把ESP分成了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EOP(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前者主要指高校的学术英语,后者主要指职场英语。之后Jordan把EAP分为通用学术英语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和专门学术英语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前者主要训练学术能力,尤其是口语交流能力和书面交流能力,如听讲座、记笔记、口头陈述、参加学术讨论和撰写文献综述、论文等。后者是以某一学科领域的内容为载体对该学科的英语词汇、语法、句法、篇章、题材和相关技能的英语教学,如医学英语、金融英语、工程英语等课程,而不是以英语为媒介来教授学科内容的双语教学或是全英教学。蔡基刚提出了目前应该开发的四种类型:传统的结构主义教材,适用于补基础的学生;任务交际型教材,适用于基础较好需要训练交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大文大理以内容为依托的教材,开始倾向于内容,通过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语言;专门用途的专业英语教材,比较专业但又没有双语学科性教材那么专。前两种类型的教材属于语言型教材,后两种属于内容型教材。

三、专门学术英语的教材建设

专门学术英语教材不像双语教材以學习学科知识为主,而是通过进一步接近学科知识的内容来继续进行语言的学习,提高语言技能。从上文对三个国外流行甚广的教材评估体系的综述可以看出三大体系各有特点各有优势,Cunningsworth主要侧重于对教材语言内容的评估,McDonough和Shaw主要侧重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材评估,而Breen和Candlin主要侧重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材评估。因此下文将从语言、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对专门学术英语的教材建设提出建议。

(一)语言角度

1.不应对教材进行“词汇控制”

Diller认为外语学习者要想比较顺利地阅读中等难度的文章,10000个词汇是最低的要求。而其中如有1000个词是某一专业的词汇,那么外语学习者在阅读有关专业文章时,阅读效率就会更高。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对大学毕业生一般要求的累计词汇是4700个,四级要求领会掌握4200个单词,六级要求领会掌握5500个单词。而高中对词汇量的要求是3500个,这就意味着经过大学几年的英语学习,单词量也仅仅增加了1200个,这相对于日本13200个、俄罗斯15500个的词汇量要求差距太大。根据Krashen语言输入假说,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材料略高于学习者水平的语言习得才最有效。因为专门学术英语本来就不同于双语教材,是桥梁性质的有助于过渡到专业英语的学习教材,取材不会太专业,因此,不用进行词汇控制,这样对于学生学术词汇的积累有帮助。

2.要注重功能意念语言

功能意念法强调语言的交际能力,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语言教学的内容不仅要包括语言结构,还要包括表达各种意念和功能的常用语句。由于该类教材的定位就是用于培养学生基于学科内容的学术能力,学术能力中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学术交流能力,作为未来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学生应该具有参加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基本技能,因此,要注重功能意念语言的编写。

3.要注重语块的学习

英语中有很多半固定的短语或是搭配,这些短语具有词汇和句法的特征,它们既不像单词那样自由组合自由使用,也不像纯习语成语那样严格受语法和语义的限制,但是在英语学习中它们是作为一个整体储存在记忆中,这些短语或是搭配就是语块。Cowie指出学习者能否像母语使用者那样流利地使用语言取决于他们是否掌握大量的预制语块。这些短语能够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迅速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就像预制的程式化语言一样,无须经过大脑对语法进行分析和生成,因此,可以达到流畅交流的目的。

(二)教师角度

1.要便于教师开展任务型和项目型的教学

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Candlin指出任务教学是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意义、目的和协商过程,是鼓励学习者关注有关的内容,参与并表达他们的态度、情感,使用所学的语言。任务不同于单纯的以操练语言技能为目的的单方向的独立进行的练习,任务可以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涉及多人的协作性的任务,也可以是独立进行的单向任务。而项目型的教学是以学术内容或是研究内容为依托而进行的协作性活动,旨在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来探索某个研究内容,这样的教学比单纯的任务更需要团队的协作。该类教材中应设计有单向的任务和多向的项目型内容。例如,在课前的任务可以设计通过网络搜索主题相关的列在书上的术语,并用简明具体的语言对术语下定义。并且要求学生记下自己认为和主题相关的术语和知识,来进一步丰富和激活学生的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为课堂做好充分准备。课后任务可以给出用于学术交流的功能意念语言,并要求学生利用刚学的功能意念语言,课堂学过的知识,网上搜索的知识等来进行讨论。

2.教材要有延展性和自由度以便于教师调节教学

McDonough和Shaw的教材评估中的第二阶段是对预评估的一个补充,强调在使用中对和教材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在这个综合评估的阶段尤其强调的是教材的适用性,如可用性、通用性、可改编性及使用的弹性等因素。可以看出,一本有着良好适用性的教材可以为不同程度和水平的教师使用,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生的情况做出改编,具有很大的弹性,这样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大的延展性和自由度,让教师调节教学以便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因此,教材阅读文章的篇数和视频的个数和难度,以及前文提到的任务和项目,都要充分考虑不同的难易度,并提供内容的宽度,让教师任意组合,调整教学。

(三)学生角度的评估

1.要以学科内容为依托并向专业知识进一步靠拢

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学生也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国际事务,英语是必备的工具。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是连续的不断线的,从普通英语到通用学术英语,到专门学术英语,再到双语教学甚至是全英文教学。但是迫于大形势,大部分医学院校都设置两年的英语教学时间,并且使用普通英语教材,无论这些教材编纂理念多么先进,教学方法多么吸引,任务设计多么有效,但是人生、理想、爱情之类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对学生已失去吸引力。有学校开设的双语教学较形式化,缺乏过渡课程,学生学习起来负担重且效果不佳,使双语课成为鸡肋。因此,教材必须以学科内容为依托,这样的教材比大文大理的基于学科内容的教材更进一步向专业知识靠拢。当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时,当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时,便产生了最理想的外语或二语学习条件。因为当学生关注的重点在学习知识上的时候,他们不再关注语言形式的学习,而是关注内容的探索,这样把语言学习的焦虑感降到了最低程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的状态是最接近于母语学习的状态,也是能产生最大效能的状态。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

Breen和Candlin的教材评估指南是关于学习者的,其中一个重点强调的方面就是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由于国内目前对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很高,国内也开展了不少关于ESP需求分析的调查,其中2012年10月由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对上海24所高校的10000多名学生和500多名教师进行的英语学习需求调查是样本最大、维度最全面(包括对学生、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调查。该调查对学生学术英语的潜在需求的调查结果表明:有近80%的新生选择将英语作为“用来汲取和交流专业信息的工具,增强自己在专业领域内的国际交往能力”,并有超过60%的新生将大学英语学习目标定位在“能提高用英语从事自己专业学习的能力”。超过83%新生希望用英语进行本专业文献阅读,85%的学生希望出国交流或深造,58%的学生希望专业课程可以实现双语授课,22%的学生希望外教全英授课。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将英语作为工具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的需求非常清晰。该类教材在向专业知识进一步靠拢的同时也注重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学术英语能力的重點就是利用英语查文献、听讲座、记笔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等。例如,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网络资料并简洁明了地为术语进行定义的设计,着重培养学生搜索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听力的练习设计不一定是传统的听力练习的单项选择题,可以设计填空题、问答题和纲要题,尤其是纲要题可以锻炼学生边听英文边看视频边筛选重点并记笔记的能力。所提供的功能意念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并构建地道的学术语言图式,关键词的提供能够巩固学生的内容图式,两者结合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进行与内容相关口头展示和交流的能力。

总之,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属于普通学术英语向双语教材或是全英教材的过渡教材,语言上不用进行词汇控制,同时要注重功能意念语言和语块的学习,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加原汁原味的表达法。其靠近专业知识的内容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环节的设计要便于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培养,也要便于教师开展任务型和项目型教学,其内容的宽度和适度要便于教师对教学进行调节。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Cunningsworth,A.Choosing Your Coursebook[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Original work published1995),2002.

[3]赵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兼谈对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3).

[4]McDonough,J.& Shaw,C.Material s and Methods in ELT[M].Cambridge and Mass:Black ell,1993.

[5]Breen,M.P.& Candlin,C.N.Which materials?A consumers and designer's guide[A].In L.E.Sheldon (Ed.),ELT Textbooks and Materials:Problems in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C].London: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British Council,1987.

[6]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7]Jordan,R.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8]蔡基刚.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9]Diller,K.The Language Teaching Controversy[M].Rowley,Mass: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78.

[10]Cowie,A.Phraseology[A].In Asher R(eds.),The Encyclopedia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6)[Z].Oxford:Pergamon Press Ltd,1994.

[11]Candlin,C.Toward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In Candlin,C.and Murphy,D.(eds.),Language Learning Task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7.

[12]Stryker,S.B.& B.L.Leav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Washington: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13]蔡基剛,陈宁阳.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3(9).

注: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实现路径与效果评价研究”(2020MY03004);广西医科大学重点教改课题“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医科院校跨文化交际课程改革探索”(2020XJGZ06)

【作者简介】张樱子(1983— ),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医学英语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ESP。

(责编 龚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