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导读行之有效的几点策略

2021-08-26 19:22蔡尉洁
求知导刊 2021年19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核心素养策略

蔡尉洁

摘 要:名著导读要走出常见误区,成为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抓手。“读整本的书”的理念要落地实操,必须讲求教学策略。初中三个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不同,但激发阅读兴趣并引导阅读过程,却是必须一以贯之的。教师指导管理学生阅读过程的同时,自己的阅读也要同步跟上阶段计划,关注了解学生阅读心理变化,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对话交流。在课内单篇文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将学生引向课外整本书阅读。教师要把握好不同阶段名著导读的课型定位,实现阶段目标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序、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引向纵深,使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在阅读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名著导读;核心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9-0053-02

2013年,笔者在论文《初中名著教学亟须走出认识的误区》 中提出当时名著教学的三大误区:把阅读名著当作九年级的备考工作,七年级、八年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把阅读名著当作学生的任务,教师不读原著只热衷于编写应试资料;把阅读名著当作课余的任务,教师在课堂舍不得拿出时间来指导交流。针对此种情况,教师们亟须转变思想认识,切实开展名著阅读指导工作[1]。

2016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把名著阅读提升到了和课文阅读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终身读书的习惯,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更提出“语文教师要做‘读书种子”[2]。

经典名著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涵养语言、开阔视野、丰富情感、开启心智、提升思维,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抓手。但“读整本的书”的理念怎样落地实操?名著导读需要怎样的策略才能走出误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部编教材全面投入使用五年来,语文教师应根据教学形势适应教材变化,改变教学方式,探索教学的有效策略。下面就以笔者所在学校十几年来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初中名著导读行之有效的几点策略。

一、激趣导行,培养读书习惯

初中名著导读三个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不同,但激发阅读兴趣并引导阅读过程,却是必须一以贯之的。

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往往对教材推荐的名著缺乏兴趣、有畏难心理。在他们看来,这些作品都与其生活经验相距太远。尤其是《朝花夕拾》,以前人教版教材放在八年级阅读尚且有许多学生反映不知所云,现在让七年级的学生来读,难度可想而知。其他如《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政治历史背景,《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的古白话语体,《骆驼祥子》所描述的底层生活状态,《傅雷家书》的艺术人生话题……这些都构成学生阅读的心理障碍。如果教师导读找不到恰当的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兴趣,草草翻阅一下就丢到一边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因此每部作品的导读,都得先从激趣入手。

激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需要把握每部作品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导读。每年寒暑假布置作品的通读任务,我们都举办“趣读经典,手绘锦篇”手抄报征集活动。教师先根据作品特点,结合时尚元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手抄报版块策划,如《骆驼祥子》的“三起三落心电图”“民事诉讼书”;《昆虫记》的“假如昆虫也有朋友圈”“虫性VS人性”;《红星照耀中國》的“斯诺西行路线图”“原来你是这样的______”;《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钢铁英雄琅琊榜”“钢铁英雄炼成记”……学生认真阅读原著,按照要求设计出形式优美、内容丰富的手抄报后,我们又进行评比展示,并将优秀作品制成明信片奖励他们。阅读成果的精彩呈现,形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把学生的阅读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为使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更加持久,在名著阅读的过程中有更多深入的思考和收获,需要有计划地用种种方法推动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进程。

比如,通过课前的朗读演讲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并利用“美篇”在朋友圈展示学生的演绎。

比如,教学生用圈点批注法写读书笔记后,开展小组竞读,每组每天一人轮流写读书笔记并上交,采用积分制,一轮结束时计算总分,积分最高的小组成员均可获奖。

比如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以朗诵、辩论、模拟采访、质疑抢答等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个性读书体验,展示读书心得……

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兴趣,再通过形式多样的设计对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整本书导读”切切实实地落地。

二、师生同读,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中原本有一个颇有市场的论调:教材荐读作品不仅学生不感兴趣,老师也读不下去。不少人抱紧这个论调,为自己在名著导读方面的不思考、不作为找借口。为师者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是名著导读难以推行的主观因素。

名著导读,须导之有法,导之有效。教师如果对作品不熟悉,缺乏独立思考,不能根据学情制订教学计划,导读便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教师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和部编教材都把推动学生阅读当作头等大事,固然个人阅读兴趣不同,教材荐读作品不见得每一部都符合自己的阅读口味,但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尊重经典、履行教学职责。

一旦端正态度,认真对待,静下心来读书,语文教师当然比其他人更能够读出作品的滋味。《朝花夕拾》中的时代风貌,《童年》中的社会百态,《骆驼祥子》中的人生苦难……有文字功底、有生活阅历的语文教师比学生更容易在阅读中得到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

语文教师不仅要细读教材荐读作品,还要扩大阅读范围,参考各种赏析文章背景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语文教师更要跳出日常教学备考同质化阅读、职业性阅读的圈圈,开阔自己的阅读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教师阅读有了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引领学生阅读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教师指导管理学生阅读过程的同时,自己的阅读也要同步跟上阶段计划,并随时关注学生阅读心理变化,再与学生共同学习,对话交流。学生与教师分享阅读感受,得到认可或纠正,能够获得进一步完成阅读的动力。他们在阅读中提出的疑惑和困难,自然也会倒逼教师调动自己的教学智慧去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核心素养策略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