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素材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27 15:09黄雪定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生

黄雪定

摘 要:在写作中,素材是写作的基础。生活素材又是学生最容易积累和理解的重要素材。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易引发大家的共鸣,文章才能“活”起来。因而,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实践,在分析当前初中学生写作中运用生活素材面临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生活素材的具体运用策略。一是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二是指导学生选择生活素材;三是指导学生理解生活素材;四是指导学生使用生活素材。

关键词:初中生;生活素材;写作运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作为一种运用和表达语言的重要形式,是语文教学中尤为关键的一环。而素材又是语言写作的关键载体,有话可写的前提便是有能够支撑作文的素材。新课标提出,初中语文写作需立足生活,考虑实际问题,表达生活感悟和思想。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应用,以指导学生挖掘素材、运用素材,写好作文。

一、初中作文教学中生活素材的运用问题

(一)新课标对写作素材运用的要求

据新课标对学生写作提出要求:在写作中要有真情实感,对生活的感受要真情流露;要善于、勤于观察生活,能够发现事物的特征和多样性;要学会收集和整理素材,并能够运用好素材提高作文质量。由此可见,写作质量的高低与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密不可分,初中写作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选取和应用。

从小学阶段的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到初中阶段的抓选材、抓立意,尤其强调指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写作。因而新课标尤为强调写作的素材积累和运用。

(二)生活素材运用的指导缺乏系统性

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而言是考验其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语言叙述事件,表达情感;教师要给予学生素材积累和运用的恰当引导。而基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作文教学往往会陷入“应试作文模板化”的困境,比起新颖、富有创造性的作文,为了稳妥,学生往往选择使用“应试作文模板”的框架和结构。在考场上,大多数的作文“似曾相识”“换汤不换药”。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写作应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当前,教师在写作教学上多以写作方法、素材整合、写作技巧等进行指导教学,鲜有教师将写作教学进行系统性讲解、研究。教师依据教材和过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指导写作教学,虽然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若加强理论型的指导,将零散的素材信息系统整合,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积累和运用素材的写作指导体系,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大有裨益。

(三)初中生普遍缺乏积累和运用作文素材的能力

初中生的作文往往和考试息息相关,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更关注如何“保分”,教师也往往会提醒学生如何抓住“得分点”,学生会分类作文题材,再按題材运用模板、事例。这就造成在学生的作文中难以看到新鲜的事例,使得作文缺少灵性、感性和真情。

究其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无话可写。这是因为素材积累不足,或者不知如何运用积累的素材。因此,教师需要给予指导,让学生能够有话说,有思想可表达,有感情可流露。

二、生活素材的运用策略

茅盾曾说:“你的搜集材料就是你的生活。”生活是写作的灵感之源。无论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还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观点,都反映了生活中蕴含着素材,蕴含着启发我们思想的资源。因此,用好生活素材,是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

(一)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是运用的前提。要想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要有素材可写。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是写作教学指导中的关键一环。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可以从挖掘生活素材的来源和学习积累生活素材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

做生活的有心人,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可挖掘的素材。如大自然的风光、日常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自然风光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日升月落、花开花落、山川湖海等,只要有心,处处皆素材。而家庭、学校、社会生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每个场所接触的人、发生的事都不相同,只要我们留心记录,同样也是素材的源泉。

积累生活素材,需要我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记录生活。要想把作文写得生动,离不开我们的用心观察。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观察、探索不同角度的东西,由此打开想象思维,积累素材。体验生活是让我们能在写作中反映出真实的情感,即做到真情流露,这样的情感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更为真实可贵。学会了观察和体验,才能够思考。思考是比观察、体验更深层次的反馈,不同角度的观察就会思考出不同的感悟,升华写作表达。记录有助于思想的输出,有利于整理脑海中的文字,使其更为连贯。记录是一种好习惯,能够提升写作质量。

(二)指导学生选择生活素材

积累素材过多,在运用时要能够选择适宜素材,素材使用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不是积累的每一个素材都能被运用。素材的选择与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写作的创新度、素材的适体性息息相关。

素材的选择首先要考虑与主题的适配性。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理解作文题的意义,再选择合适的素材,以能够呼应主题,切中题意,这是选择素材应遵循的首要旨意。写作的创新度,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素材时要选择具有创新元素的素材,即新鲜的观点、新鲜的事,“旧瓶装新酒”式的新观点也是一种创新的表达,总之要把握素材的“新”。素材的适体性,指的是素材的使用要与写作的文体相适应,使其更适合写作。

(三)指导学生理解生活素材

素材积累后需要学会将素材分类归纳,以便在写作的时候灵活从素材库中“调用”。其次,在分类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素材,升华感悟,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才有新意。

生活素材的分类可依据前文所提及的自然风光、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分为风景类、人物类、事件类板块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笔记本上以日记的形式或者摘抄的形式记录下来,在记录的过程中,还可适当引导学生做好随记心得,即理解加工生活的过程。剖析收集的生活素材,对烦琐复杂的素材,可以去掉无关或者不重要的信息,对不够完整的素材加以补充,这样,学生的素材笔记会越做越厚、越做越详细,经过有意识的加工和整理的生活素材,能够为学生的写作增加深度。

(四)指导学生使用生活素材

初中学生的写作以记叙文为重点,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写作提出“表意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观点明确、有理有据”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要用好写作素材。

记叙文的写作特点是抓住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事件的叙述是重点描写,对事后的感想表达是整篇作文的升华。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时,可以对直接的生活素材做详细的扩展指导。记叙文的生活素材大多取自学生自己亲历的事件,如在校的一堂课、一次运动会,在家的一次家务活动、家庭游玩等,这些取自现实的生活素材,都是可接触可感悟的事情,教师在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素材写记叙文时,要引导学生抓重点写,避免将事件写成流水账。

三、结语

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地积累和实践。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素材的合理应用能够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升华写作内涵和思想。因此,教师和学生都需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好素材,以素材作为写作教学的突破口,以避免在写作时无从下笔,运用好积累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会写、能写,能叙事,也能表达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宋丽颖.初中“生活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赵艳金.初中生作文素材运用指导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3]黄亚丽.挖掘生活素材,提升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7(22).

猜你喜欢
生活素材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浅谈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生作文素养的培养途径研究
生活素材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数学教学生活化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