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全国首创“1+3”GEP核算制度体系

2021-08-27 10:41冯刚
环境 2021年6期
关键词:深圳市核算深圳

冯刚

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是指一定区域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包括生态物质产品价值、生态调节服务价值与生态文化服务价值。探索开展GEP核算是衡量绿水青山生态价值的重要方法,通过GEP核算,可将无价的生态系统“有价化”,进而核算出一本科学的“生态台账”。

2021年3月23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1+3”GEP核算制度体系。这意味着深圳开展常态化GEP核算有了制度保障。不仅如此,该核算体系作为城市实践案例,已纳入到相关国家标准的研制中,并与联合国统计署相关核算标准实现了接轨。

关系钱袋子,关乎获得感

一直以来,当谈及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们习惯以GDP作为衡量标准,而对于该地区生态系统发展状况却缺乏统一的科学评估体系。

但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GEP的关注度也日渐提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钱袋子,还与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事实上推动开展GEP核算的呼声已久,一些省市已陆续开始了试点工作。目前,浙江、贵州、青海、内蒙古等省份以及江西抚州市、贵州黔东南州、四川甘孜州、吉林通化市、广东深圳市、云南普洱市等地市,均从不同维度对GEP的核算方法、转化路径等开展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其中,作为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核算的城市,深圳首次提出并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在GEP核算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链条和运行方案,为高度城市化地区探索“两山论”转化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效应和复制推广价值。

“深圳目前建立的‘1+3GEP核算制度體系是全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亚立介绍说,这里的“1”指“一个统领”,即GEP核算实施方案统领,“3”则是指GEP核算的地方标准、统计报表制度以及GEP自动核算平台。该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技术方法均走在世界前列,可以说是深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的“指挥棒”。

“从2017年起,我们在全国率先综合采用遥感、地面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索城市生态状况调查评估的技术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高密度城市尺度地面调查,完成了深圳891个植物样地、90177个植被斑块、150条动物样线、50个河流水生态样点的实地调查。”张亚立介绍说。

有专家评价说,深圳系统分析了40年来本市生态系统格局的时空特征和演变过程,对深圳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了全面集成,系统掌握了深圳生态系统的结构、质量和功能数据,摸清了生态家底。这些都成为GEP核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因而深圳GEP核算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对接GDP,对标联合国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进一步要求“扩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范围”。

按照国家的部署要求,2020年8月,深圳上线了全球首个GEP自动核算平台。核算平台将由深圳10余个政府部门参与诸如森林、湿地、海岸、公园等地在内的100多项核算数据在线填报。指标体系除了生产、调节、文化方面等联合国一级标准,还包含了如农、林、牧、渔、水源涵养、空气净化、气候调节、生理健康、生态旅游等深圳市人居需求。通过云端计算,生成地图化展示。

2020年10月,深圳市统计局批准实施了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19年度),将200余项核算数据分解为生态系统监测、环境与气象监测、社会经济活动与定价、地理信息4类数据,全面规范了数据来源和填报要求,这也是全国首份正式批准施行的GEP核算统计报表。该系统能计算出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产品与服务及其价值的总和的金钱价值。

“GEP和GDP二者都将对人类的惠宜成果以货币作为当量进行体现,具有明确的核算空间和核算时间范围,都强调最终价值。”深圳市统计局副局长王新说,跟GDP核算相比,GEP的核算方法、核算对象、定价方法都有所不同。其中,GEP核算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实物量(功能量)核算阶段,通过实物统计、生物物理过程模拟等方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生态产品实物量:二是价值量核算阶段,通过市场定价、替代工程定价等方法计算出各项实物量的货币价值并加总,得到最终GEP。

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璟表示,GEP核算体系弥补了GDP核算未能衡量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缺陷。通俗来说,就是以科学的统计方式给绿水青山贴上“价格标签”,将无价的生态系统各类功能“有价化”,让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生态系统的价值。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了《深圳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确立了GEP核算两级指标体系,以及每项指标的技术参数和核算方法。

“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高度城市化地区的GEP核算规范,与联合国统计署的环境经济核算标准和我国正在研制的GEP核算国家标准做了非常好的衔接。标准的出台使GEP核算过程更透明、清晰与规范,也使GEP核算有理可循、有据可依,能更科学地衡量绿水青山的价值。”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表示。

实行早一步,实施是关键

作为先行先试的地区,早在2014年,深圳市就以盐田区为试点开展了城市GEP核算,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工作机制;2015年,深圳市盐田区构建了全面衡量生态状况的城市GEP体系;2018年,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又提出“探索将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GEP核算在深圳市各区(新区)推广,努力实现各区(新区)GDP与GEP双提升”。

“通过考察我国首个生态系统生产总值项目所在地——蒙古库布其沙漠,深圳盐田坚定了要算一算环境账的决心。但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深圳不可能像在库布其那样单纯‘种树。为此深圳盐田经过多轮研究探讨,将环境建设的各项指标综合纳入GEP核算中,创新提出了城市GEP的概念,并相应开展核算体系建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局長姜文清介绍说。

从深圳盐田的实践来看,构建城市GEP核算体系,有力助推了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高度融合发展。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陈清告诉记者,2020年深圳市盐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近17年来增速首次跃居深圳市各区(新区)第一名,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盐”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认为,与其他以森林、草地为主的地区不一样,广东深圳GEP核算制度体系加入了城市特征的指标,如自然空间噪声削减价值、文化和旅游价值,以及居民健康价值等指标。

“我们率先在全国形成了城市GEP‘进规划、进顼目、进决策、进考核的‘四进模式,促使研究层面的成果切实进入实际应用,真正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约束。”深圳市盐田区副区长陈文盛说,深圳市盐田区建立了项目GEP影响评价方法体系,在重大决策事项当中增加GEP影响评估,将GEP指标纳入党委政府部门绩效考核、干部考核体系等。

项目GEP影响可直观、定量地反映项目建设造成的生态影响,为区域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以深圳市盐田区成坑村旧改项目为例,该项目虽然会产生污水排放、固废排放等生态负面影响,但通过打造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等可有效提升项目GEP的正面影响,应积极推进。经核算,该项目建设前后GEP变化为正1439万元,提升了深圳市盐田区生态系统价值。

连续7年来,深圳市盐田区通过评估本区城市GEP及各指标的变化,全面把握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价值变化趋势,分析原因找短板,有的放矢地制定下一年度GEP提升措施。

余璟说,城市GEP核算通过定量核算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衡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GDP勒上生态指数的缰绳,形成以GDP增长为目标、以GEP增长为底线的政绩观。“GEP核算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应用。”

张亚立表示,下一步,深圳市将按照综合改革要求进一步扩大核算范围,不断完善核算方法,持续推进应用实践,努力探索“两山”双向转化路径,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先行示范经验。

猜你喜欢
深圳市核算深圳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深圳市民办中小学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
难考的驾照
当下深圳,魅力何在?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An Analysis of Mobile Equipment on Merits and Demerits and Development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深圳市模型运动协会第十九期遥控航空模型飞行员执照公示
第二届深圳时装周永不止步的时尚舞台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