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文学作品的阅读

2021-08-27 09:17徐烨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徐烨

摘 要 高中语文课程突出强调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地位,要求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分析探讨了高中语文拓展学生文学作品阅读的有效教学方法,期望对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全神贯注阅读整本书,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技巧,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这就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经典文学作品的整本书阅读,通过采用主题导读、悬念设置、布置任务以及多维评价等阅读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获得文学作品阅读的审美体验,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一、主题导读,感受文学作品艺术价值

高中语文教材中辑录了许多文学名著片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文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对文学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拓展学生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在阅读指导时,教师可以设置阅读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反复探索和体会文学作品对情节、人物和场景的描写,品味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以《红楼梦》为例,教师采用主题导读的方法设计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点。具体包括:环节一,知人论世。教师讲述曹雪芹的身世经历,使学生了解这一悲剧小说的创作背景;环节二,情节归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前五回,概括出章回的故事情节,为全书阅读做好铺垫;环节三,人物品评。学生自主阅读小说,思考下小说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主人公,说说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特征和性格特点。同时,教师让学生根据小说中对故事发生地点的描述,画一画贾府与大观园的平面图;环节四,主题拓展。教师可以将小说时代背景作为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作者真实生活环境中的礼仪、食物、风俗、衣着特点。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作任务,任意选取小说写作结构、人物刻画以及小说语言视角,写出一篇关于小说评价的小论文。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要围绕文学作品设计主题导读案,让学生通读完整本书后再根据教师设置的阅读主题反复咀嚼作品的情节、人物、场景和语言精妙之处,引导学生梳理作品的叙事线索和艺术架构,带领学生进入品鉴文学作品的新阶段。

二、设置悬念,燃起文学作品阅读兴趣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热爱文学作品阅读的良好习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在激趣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悬念设置方法,采用故事悬念引入、探究性问题思考等手段,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其尽快进入到自主阅读状态。

以《哈姆莱特》为例,在这部戏剧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教学环节如下:环节一,故事悬念引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电影片段,片段为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的精彩对决部分。在学生饶有兴致的观看完片段之后,教师揭示哈姆莱特是即将阅读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留下了“生存还是毁灭”的人生思考题。教师顺势引入整本书阅读:同学们想知道影片中的两个人物之间有什么矛盾吗?哈姆莱特为何会提出这一人生思考题呢?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主阅读整本书;环节二,自主阅读体验。在学生自主阅读作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一连串问题。如,请你概括下这部戏剧的情节。作品中哪些片段描写出了哈姆莱特的性格?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形象是如何推动剧情发展的?哈姆莱特是否能够避免与雷欧提斯同归于尽的悲惨结局?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阅读兴趣作为支撑,使学生能够在阅读兴趣的引领下找寻答案,完成文学作品阅读目标。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悬念去阅读作品,从作品的戏剧性情节和人物矛盾冲突中思考悬念性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促进学生文学鉴赏素养发展。

三、布置任务,提高文学作品阅读效率

在篇幅较长的文学作品阅读时,教师要创建阅读任务单,布置学生各个阅读时间段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明确学生自主阅读目标,提高学生阅读效率。阅读任务单是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指导方法,教师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章节设定阅读周期,明确阅读总任务以及阅读阶段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阅读任务单。

以《边城》为例,教师明确阅读总任务,布置学生总任务清单,具体包括:查找沈从文的资料,了解沈从文的生平以及作品创作背景;在阅读中运用随文批注法找出值得鉴赏的语句;整理出自主阅读中产生的疑惑,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归纳边城的风情民俗;写一篇熟读笔记。在布置总任务后,教师规划各个阶段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按阶段完成任务。具体包括:1-5章节阅读2天,简要概括情节,梳理翠翠与傩送、翠翠与天保的相识经过;6-10章节阅读4天,简要概括情节,梳理翠翠心理变化,分析爷爷人物形象;11-16章节阅读4天,简要概括情节,分析翠翠心理变化,总结兄弟二人竞争方式;17-19章节阅读3天,概括情节,分析傩送人物形象,剖析爷爷对翠翠产生的影响;20-21章节阅读1天,概括情节,分析翠翠爱情悲剧的原因,以及作者写作这部小说的真正意义。

高中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循序渐进,认真揣摩作品中设定的情节和出现的人物,逐步领会作者在创作作品时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文学作品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阅读阶段提出需要深入探究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多维评估,掌握文学作品阅读成果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要对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将其作为调整整本书阅读目标的依据。教师可以借助布鲁姆的分类学表,围绕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三个维度评估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全面了解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的所得所获。

以《三國演义》为例,教师可以设置和实施以下整本书阅读评估环节。评估环节一,事实性知识评估,重点考察学生是否按时按量阅读名著,以及学生对名著的掌握程度。教师设计以下考察问题:请写出主要人物的姓名字号;概括最喜欢的故事情节;用精炼的词语描述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评估环节二,概念性知识评估,重点考察学生对名著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作品细节之处的理解。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原因是什么。讨论曹操是枭雄还是奸雄。讨论从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评估环节三,元认知知识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成果,了解学生对相同风格作品的阅读技能掌握情况。如,教师在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前五回后组织读后感写作竞赛,让学生对小说进行评价,掌握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情况。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教师要善于运用阅读评估方法掌握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进展,设置多维度的评估问题,考察学生的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文学作品阅读中有所收获和启示,并且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书评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文学作品阅读指导的重要性,每学期向学生推荐需要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整本书,帮助学生规划阅读时间和进度安排,布置学生阅读任务单,设置阅读主题和悬念性问题,激发学生深入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思维能力,不断积累整本书阅读技能和经验,实现整本书阅读目标。

[作者通联:江苏溧阳市埭头中学]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