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观照 悟理而妙

2021-08-27 06:11蒋文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6期

蒋文华

摘 要 从哲理散文的角度,可以用“物我观照,悟理而妙”这八个字来概括《我与地坛》的主要特点。作者思考人生的方式显然不是采用严密的逻辑思辨,而是通过“我”与地坛及地坛的自然景物互相观照,以体悟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某种启迪。这实际上是一种独特而奇妙的“说理”方式。

关键詞哲理散文;物我观照;悟理而妙;无我之境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长篇散文,文章结构独特,表述方式多样,内容深刻,对学生而言比较难以理解与把握。我们一般习惯于先将文章按照体裁归类,然后根据文章的体裁设计教学内容,这自然是不错的。但由于《我与地坛》很难简单地用通常的散文类型归类,比如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等,这篇文章将写景、叙事、抒情、说理、论述融为一体,思路开阔,不能简单地归类为哪一种文体。

如果一定要归类,笔者更倾向于将其归为哲理散文。文章主要是表达作者对生与死这样一个重大哲理问题的思考,对生与死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全文的意脉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无论是写景、叙事、抒情,最终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生命这个神秘命题的独特思考,故而这是一篇哲理性的散文。作为哲理散文,它与其他散文的最大区别就是以“理”为核心,“理”是文章的灵魂;但是同时它又是散文,它对“理”的论述方式与论述类文章有很大的区别,作为散文,它不一定需要严密的论证和富有逻辑性的推理,不必讲究论证的方式等等,它更多地是借助散文的形式,以一种相对散漫的文笔和个性化的感悟来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与看法。“总体来讲,散文不‘讲理,它不像议论文那样以严密的理性逻辑周延成文,而是以情感的逻辑‘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1]

从哲理散文的角度,可以用“物我观照、悟理而妙”这八个字来概括《我与地坛》的主要特点。作者思考人生的方式显然不是采用严密的逻辑思辨,而是通过“我”与地坛及地坛的自然景物互相观照,以体悟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某种启迪。这实际上是一种独特而奇妙的“说理”方式。古人常用“无理而妙”这个词来表达这种感受,可见在生活中许多事情不讲所谓的道理甚至是违反常理,这样反而让人有一种愉悦之感。当然,尽管在生活中我们还是尽量会将“理”说严谨、说透彻、说明白一些,但它似乎多指“常规”“常理”,比如“生命在于运动”“有志者事竟成”之类。但是面对生死这样宏大的哲学命题,自古以来就很难有人能够说透彻、说明白,也无人能够用什么方式论证出一个统一而正确的看法。于是乎,各人往往有各人的主张与阐释的形式,更多的是借助“悟”的方式。这种方式没有严密的逻辑链,而是一种跳跃式、顿悟式、直感式的思维形态,但它又是十分明确地在阐述某种主张、看法与道理。“如果把哲理散文变成纯粹的理性讲解,没有了情感的观照,没有了形象的润泽,也就没有了丝毫文学的意味,也就不称其为散文了。”[2]这种没有严密逻辑链的、跳跃式的悟理方式往往会给文本留下大量的“空白”,正是这些“空白”反而激发了读者填补与链接的欲望,试图进入文本的“空白”处去补全这条“逻辑链”,故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我们可以通过细读文本来仔细分析作者是如何以“物我观照”的方式来“悟理”的。

首先,文章的题目是:“我与地坛”,针对这个题目,我们要思考的是“我”为什么会以超越常理的独特姿态与地坛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园子发生联系,进而能够“物我观照”,顿悟生命的奥秘呢?“地坛”在文中并不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实际上包含着地坛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等众多自然景物,但是“地坛”在北京众多的名胜古迹中并不十分起眼,作者为何独独钟情于它,并以它来观照自我呢?

我们不妨通过三个反问来思考:1.或许地坛的确真的是一座十分独特的园子而引发了作者的关注?其实不是,地坛只是一座很普通的园子,在北京城里并不起眼,作者在文章开头就讲述到“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这“很少被人记起”自然也包括作者本人。2.或许因为地坛就在史铁生家的附近,故而让作者与地坛发生了某种联系?这也不对,如果史铁生没有在十八岁时发生这场人生的变故,即使家与地坛离得再近,也可能会“熟视无睹”,就像其他住在地坛附近的人一样。3.是否是因为史铁生残疾之后的心境才使他与地坛有了某种契合,故而产生了联系?这样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因为如果说这篇文章只是表达一个残疾人对地坛的感悟,从而引发所有身体不健全的人们的共鸣,那么我们这些“正常人”(身体健全)为何会被文章所阐释的人生感悟触动呢?可见“我”与地坛发生神秘联系也绝不仅仅是因为“我”的意外遭遇。

实际上,触动我们的恰恰是作者从“人”的角度去观照地坛,感悟生命,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从某种角度上讲,正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的健全人(也许包括发生意外遭遇之前的作者本人)自以为健全,才忽略了对身边熟悉的万物众生的观照和对生命本身的思考,因而多数人活得都是那样庸庸碌碌,甚至是浑浑噩噩。

其次,进一步分析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与地坛产生某种神秘的联系。作者在文中是这样叙述的,“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是“地坛”在等“我”,而且是等待了四百年,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表述,但正是这种超乎常理的表述反而有一种无理而妙的效果。从地坛的角度来说,作为自然景观它已经存在了四百多年,它其实始终在不断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阐述着生死的道理,“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但真正能够领悟到地坛关于生命启示的人并不多,所以它仿佛又是在不断地等待,等待有缘人能够读懂它的奥秘;从“我”的角度而言,“我”患病之前和患病之初的那段时间里,都不是地坛所等待的那个有缘人,只有在“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这时候的“我”突然领悟到了时间的存在或自己还活着的事实,才领悟到地坛带给了“我”对生命的思考与暗示,因此才有一种在等“我”的感觉。作者此时在园中看到的景物“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是自然景物本来的样子还是作者因为在园中的某种顿悟而看到地坛景物“荒芜而不衰败”的特点,我们已经无法分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与地坛的这种神秘契合,是“物我观照”产生的一种顿悟,是人与自然相互沟通的结果。“也就是说,审美主体必须等到他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把自己的心境推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当作一个客观的事物来观赏,才有可能发现其中的美。”[3]

第三,我们再来看作者是如何通过与地坛的“物我观照”来阐述自己对生与死的理解和对如何活着的哲学命题的思考。“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作者在与地坛的观照中是“一下子”就理解它的意图的,这个意图指的是对生命、对生与死问题的领悟。“一下子”表明这种领悟是顿悟式、跳跃式的思维,不用分析推导,像生与死这样宏大的哲学命题也无人能通过推导得出什么真理,更多的是靠个人的自我领悟,无需理由,正如作者后文所言“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这种对生命的领悟是在自己与地坛中自然景物不断地观照中顿悟而来的。

先是对生与死问题的思考,这其实是作者瘫痪后最纠结最痛苦的问题。“我”的内心起初与地坛一样变得那样荒芜和沉寂,自认为地坛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这种契合只是“我”与地坛表层观照的结果。随后“我”细致地观察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叶等景物,“想透”“不耐烦”“寂寞”等词汇与其说是在描绘这些景物,不如说是“我”内心状态的一种投射。作者对痛苦的解脱采用的是直观主义的洞察方式:“人们在事物上考察的已不再是‘何处‘何时‘何以‘何用,而仅仅只是‘什么;也不是让抽象的思维、理性的概念盘踞着意识,而代替这一切的却是把人的全副精神能力献给直观,并使全部意识为宁静地观审恰在眼前的自然对象所充满。”[4]地坛中的这些平常的小动物们既展示出了生命活着时的自然状态,也有像“露水”“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那样演绎着生命消亡之际的瑰丽壮观,在地坛里“我”感受到的是“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的独特的生命气息,这座“荒芜而不衰败”的园子也让“我”在观照中有了全新的领悟。“就这样想了好几年”,“我”终于弄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天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天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我”长期与地坛的各种景物不断观照的结果,是对生命的一种跳跃式、哲理式的顿悟,既不是来自他人的灌输,也无需经过精密的推理。

接下去是面对“怎样活”的问题,“我”依然采用与地坛的“物我观照”的方式去领悟,但与“生与死”的问题不同,“怎样活”的问题“却不是在某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生与死”固然事大,但最终不是由自己能决定的,而且只是瞬间的事情,但是“怎样活”不仅要由自己来支配,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也许每当“我”离开地坛,面对纷纷扰扰的世界,人就容易迷失自己,迷失“活”的方向,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走进这座荒园,与园子中的各种事物长期保持相互“观照”,才能使自己能够坚持去觉悟“活”的本质和意义。至于到底该“怎样活”,“怎样活”才是正确的,才是有意义的,“我”其实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或许也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因为这是需要一个人用尽一生去领悟的问题,所以“我”也一生都离不开地坛,在园中与落日、雨燕、脚印、古柏互相观照着,这种观照不只是看,还需要去闻它的气息和味道,只有这种全面地、不间断地观照才能够提醒自己该如何好好活着。作者的这种观照类似王国维所说的从“有我之境”走向“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主体的情感表达相对隐蔽的境界。此时主体因心态闲静,融身对象,似乎忘记了我的存在,极力客观呈示外物的情势。但因物性已是我性,物貌已是我情,在物我的情态同构中,仍然浸润着我的情趣兴致,因此,这是一个看似无我、实则有我的境界。”[5]尽管文章没有具体阐述人应该“怎样活”的大道理,但是我们在作者对地坛的不断观照中领悟到人活着就必须不断地去“窥看自己的心魂”,只有这样才不会活得糊里糊涂、浑浑噩噩,“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6]这不正是又一个“物我观照、悟理而妙”吗?

史铁生的“地坛”是属于史铁生的唯一“地坛”,地坛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对史铁生而言它们的意蕴都是唯一的,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告诉另一个人该怎样活着。然而我们每个人心中却应该都有一个像“地坛”这样的心灵家园或港湾,它对每一人来讲也是唯一的。它可能是一个街道、一处村落,也可能是一座房子、一片残瓦……但是只要它参与过你生命成长的经历,它对与你来讲就会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如果我们能像史铁生那样去用心观照,我们也许同样会明白自己的一生该“怎样活”着。

参考文献

[1]李卫东.散文河里有规矩——浅谈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J] .中学语文教学,2012(3):17.

[2]李卫东.散文河里有规矩——浅谈散文教学內容的确定性[J].中学语文教学,2012(3):18.

[3]黄晖.物我双会:从老庄、叔本华到王国维的审美观照理论[J].河北学刊,2014(9):81.

[4]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49.

[5]刘锋杰,章池.人间词话百年解评[M].合肥:黄山书社,2002:19-20.

[6]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226.

[作者通联:浙江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