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

2021-08-27 02:35翟月芝
文理导航 2021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高中语文

翟月芝

【摘 要】现阶段高中的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都是以高考为准,高考考什么就学什么,对高中的课本没有做到全面的学习,只是学习其中较为重点的课文,使得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只有碎片化、片面化,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去学习语文教材。学生对重点课文的学习,忽略了对其他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使得当学生合上书后,学生对高中语文课本没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一个框架。因此,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策略,本文就针对这一策略“整本书阅读”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到更好的学习办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

整本书阅读策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没有固定的答案。整本书阅读不是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都做到精读,而是让学生能够从书本的角度去了解这本书所讲的内容,进而能够提升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够明白学习语文的含义。整本书阅读就是要用全局的眼光去看待语文知识,使得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语文知识框架,进而去填充细节知识,使得知识之间建立合理的联系,进而减慢知识的遗忘速度,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

一、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背景

(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高中生阅读的冲击

高速度的社会发展下,手机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学生从网上阅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高中学生所学的知识都较为碎片,手机和电脑的应用,让学生在碎片的时间中去学习,使得对某篇文章的了解只是处在浅层的阶段,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深入不细致,没有真正去影响学生的内心,去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所以在此情况下,国家才呼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为了去改善学生目前的状况,让学生能够深度阅读。手机的运用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去阅读、去学习,但是给学生的知识带来了不完整、不系统、不深入的缺口,使得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减弱,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

(二)新时代下,国家重视阅读理解,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标准

新时代的发展下,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中生能够拥有较高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但是,目前高中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碎片化的学习,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够去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因此,国家为了培养新型的人才,培养具有全方位能力的、能够有很好理解能力的高中生,国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整本书阅读法,使得学生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去看待语文教材,从综合的水平上,对整本教材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去学习语文知识,去提升语文阅读的能力,最后再去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理解他人的能力。整本书阅读的课标提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丰富学生的语文内容,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能够综合性的发展。

(三)高中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在阶段,各个学校的教师都比较注重升学率,为了去提升学生的高考成绩,只让学生去学习与高考相关的语文知识,对于普通的不考内容,教师一般的处理方式都是忽略或略过,不会再用讲课的形式为学生去讲解此篇文章的含义和其写作手法,这样就浪费了教材的内容,使得高中语文教材没有发挥到真正的作用,只成了教师提升升学率的工具,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生的学习时间紧张,使得学生只能在教师所提供的重点中去努力学习,而忽视了非重点的知识。因此,为了去提升教材的使用度,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去让教师更注重教材的整体使用度,让教师去关注非重点的知识,去为学生做课外的拓展,进而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度,从整体上去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二、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

(一)在教学活动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让学生能够将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提升阅读效率

为了贯彻“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角度出发,从不同的内容中选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去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由于要整本书进行阅读,教师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工作,先总结整本书所讲的具体内涵和要义,然后将其分类,分为精读和略读部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读到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并能够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知识,阅读的范围越广,学生所认知的语文知识就越多,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不断的发展,进而去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组织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阅读,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发言,去表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加深了文章的阅读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认知。

例如,教师可以从中去挑选出一些較好的写作手法的文章,让学生去学习写作方法;教师可以从中挑出一些内涵具有深意的文章,让学生去精读和反复诵读,从阅读中去教育学生,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具有良好写作框架的文章,让学生去阅读并进行仿写,进而去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经过教师的反复选择,给学生提供的都是高质量的文章,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去把握教师的思想,进而对整本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当教师反复分析和选择后,学生从中所学的知识会越精越有用,从而在今后的写作和阅读中能够运用的得心应手,这就达成了深度阅读的目的。

(二)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角色扮演、去表演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高中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的小说题材,这就需要学生去对小说中的各个人物形象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才能深入理解作者写文章的用意,才能抓住各个人物的形象特点,最后才能理解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阅读小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去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然后让学生去深入探索这个人物所讲话的内容和风格,经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之后,学生才能真正把握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再通过表演,展现出来,展现出来的人物特点就是学生所理解的人物特点,这样的办法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的去体会那个时代各个阶层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社会背景,明白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明白不同时代的人有很多的无奈,进而更加珍惜现在的社会。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