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纪录片《中国》的剧情化叙事

2021-08-27 02:35白秋燕陈瑞娟
艺术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

白秋燕 陈瑞娟

摘要:《中国》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部人文历史纪录片,用完全搬演、解说、悬念设置、人物故事切入等剧情化叙事方式,讲述了历史洪流中的经典故事;用精美画面将抽象静态的历史知识具象化、故事化,展示创作者心中的历史图景;创新性地将纪实与虚构深度融合,给纪录片创作程式带来启发。

关键词:搬演;纪录片;《中国》;剧情化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3-00-02

0 前言

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关照[1],非虚构性的创作手法使其在影视市场中占据独特地位。随着创作环境的变化和影像市场的发展,纪录片逐渐打破将真实和虚构简单化两分的局面,形成了吸收剧情故事的创作方式,以达到独特的视听效果。近年来,剧情化叙事手法在纪录片中多被采用,如BBC的《惊世一刻》《敦刻尔克大撤退》等,用影视语言塑造戏剧冲突,强化视听效果,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的表达方式。

《中国》是湖南卫视在2020年12月推出的一档人文历史纪录片,共12集,讲述了从春秋到盛唐的历史故事。区别于传统历史纪录片,未使用书籍图片、文物史料等作为画面,而采用完全搬演、实景拍摄和搭景拍摄的手法,大量启用专业演员,以历史时间为顺序,历史典故和人物命运为主线,塑造情节,刻画人物,进行剧情化叙事。新鲜精美的画面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感官,解说和配乐营造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带来耳目一新的效果,展现历史的“大气度”和“大写意”。

1 《中国》剧情化叙事策略

纪录片和剧情片是两种不同的影视体裁,剧情片注重戏剧性的展现和人物情感的宣泄,而纪录片注重写实性的表达。如今的纪录片越来越多地借鉴戏剧、电影等剧情化的叙事手法,其符合媒介经济学的内在要求[2]。这种叙事模式强调情节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突出人物命运和创作者的情感体验,丰富纪录片的表现力,提升纪录片的观赏性和审美品位。纪录片《中国》在剧情化叙事方面,主要采用四个方法。

1.1 用搬演想象历史

完全采用搬演画面是纪录片《中国》剧情化叙事最为突出的特点。作为历史题材纪录片,放弃大量使用图片、影像素材等二手资料的做法,使用部分外景和搭建场景的方式进行演绎,以完全搬演的形式对历史事件进行具象化表现。演员不再是以自己真实身份出现的社会演员,而是按照导演要求出演剧本里的虚构人物。这种剧情化的制作方式打破了纪录片真人真实真场景的要求,极大地拓展了纪录片真实表达的尺度。人物完全出镜,对细节生动刻画,大量新鲜的一手素材有利于导演控制内容和统一风格,直接体现创作者的思想逻辑和态度倾向,后期剪辑时较好地配合解说词,按叙说调整节奏,突出情节和塑造悬念,使声画凝聚力变强,共同为主题服务。

尽管通篇使用搬演,但《中国》作为纪录片仍在观众可接受范围内。首先,搬演内容选择性地选用中国文化史上的典型瞬间和经典典故,有文献可循,史学界的8位顶尖专家对改编剧情严格把关。其次,搬演相对保守克制,弱化画面的重要性。用写意的方式呈现画面,给观众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3];作品中主人翁的形象是清晰的,配角人物基本采用虚化处理,降低了画面信息的复杂程度;演员台词对白少,没有同期声,以解说词为主,降低影像的真实感;解说词阐述事实却不煽动事实,丰满人物形象却不过度讴歌或者批判……最后,作品中的搬演本质上属于自明搬演,故事发生的年代久远,而画面是由现代先进技术拍摄,巨大的差距讓观众一望便知是虚构搬演。因此,这种完全搬演的剧情化叙事手段,让观众在视觉享受的同时能够跳出来理智审视和思考。

1.2 用解说重现历史

解说词是纪录片传达信息的重要渠道,与画面、音乐、音响共同完成意义生产。历史题材作品的拍摄对象不会说话,搬演画面真实性受到质疑,解说词提供信息认知的功能变得突出。《中国》通篇采用解说,以思想发展和文化走向为内在逻辑,从波澜壮阔的史实材料中提取关键人物和事件,从个人的故事窥探历史文化,呈现中华文明最核心的部分。

解说还帮助观众产生联想与想象,升华思想。如第三集《洪流》中,同门师兄弟李斯与韩非,在由于人生追求的不同而分道扬镳时,解说词说道:“并肩走过求学岁月的两个人,就这样背负着各自的使命和愿望,走进了战国末期风云变幻的洪流中”,充满了对命运哲理性的思考,体现了创作者回望历史时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烈的思想感情。

此外,该片解说词与画面之间呈现“声画合一”的关系,形成“解说词讲故事,画面演绎”的模式[4],达到了“深意隐藏在解说之中、情绪延展在画面之外”的效果。

1.3 用悬念叙说历史

悬念,俗称“关子”,是在纪录片中设置疑问或者矛盾,将观众带入一种紧张而未知的情绪中的手法[5]。《中国》主要使用结构性悬念,以设问及解答为结构框架,引导情节发展。作品在每集开头设置了两分钟左右的先导片,讲述主人翁小故事的同时抛出有关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的疑问,勾起观众刨根问底的兴趣。如《基业》中,开篇杨坚和妻子焚香礼佛,“不同寻常的日子”“莫测的风云再起”,解说词结合演员的动作、表情等画面语言,以及慢镜头和充满悬疑的音乐渲染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着将要发生重大事件。戏剧化的表现引起观众共鸣[6],正片中也不断借鉴剧情片的手法。在解答疑问后又抛出新问题,层层铺垫,前后呼应,贯穿作品,使得这部纪录片在保证情节连贯性的基础上更具可视性和趣味性。

1.4 用人物故事映射历史

《中国》放弃了传统历史纪录片多人物、多故事堆积烘托主题的表达方式,而是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从人物命运故事的小角度切入[7],窥探思想制度走向。导演精心选出代表特定时代文化标签的关键人物及关键事件,讲述主题清晰、线索明确的人物故事。如第一集《春秋》讲述孔子的故事,以“孔子问礼”“杏坛讲学”“凤歌笑孔丘”等典故为主要讲述段落,剧情叙事围绕孔子展开,其他配角和故事都是为了主人公和主线服务[8]。从个体故事映射时代的变迁,从微小细节揭示“大历史”背后的规律,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把旧知识讲出了新味道。如以孟轲艰苦寻道的旅程展现百家争鸣的盛况;李巧儿潇洒离婚映射大唐开放包容的社会景象等。观众以旁观者的身份,代入片中人物,目睹事件的起起落落,切身体会一次次偶然事件引发的连锁反应,在沉闷的典籍之外看到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和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

2 《中国》剧情化叙事的启示

2.1 精良的声画效果吸引受众

精美画面是吸引受众的第一要素,在刹那间抓住受众的眼球[9]。《中国》以其精良制作为观众所称赞。当下的受众是在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中成长的一代,注重视听体验,对声画效果要求高。长期以来,历史纪录片习惯于以解说叙述为主,用图片、影像素材补充画面,感官体验不佳,内容表达受限。《中国》摒弃了这一传统做法,采用8K高清技术拍摄,构图遵循中国传统美学原则,讲究写意与留白,精心准备拍摄中的道具布置、场景搭建等细节,实力演员的表演惟妙惟肖。新鲜拍摄的画面呈现出舞台剧般的风格和油画般的质感,自然而不失真;光影塑造出的透视效果透着思想的光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视觉元素带来超越现实的美感,应和典故故事在中国文化中的光辉地位和贡献[10]。

历史纪录片多用男声配音解说,而该片在使用男配音的同时,创新性地启用周涛配音。她的声音温情中透着理性,平静中透着力量,不但没有冲击历史的厚重感,还给深沉的史实增添了感性和温暖的元素。结合讲解内容,配以不同风格的音乐,共同为塑造剧情冲突助力。总之,《中国》用精良的制作带来一场灿烂的中华文化视听盛宴。

2.2 使历史具象化

《中国》通过剧情化叙事,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丰满的历史人物形象,将抽象遥远的历史生动再现,缩短与历史知识的距离,产生“我在场”的参与感。剧情发展以历史进程和时代人物为叙说脉络,以矛盾和冲突作为线索,实现剧情为人物服务、人物为历史服务的双重作用。正是历史与人物故事的碰撞,让尘封已久的史料典籍鲜活起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有趣,更利于观众认识和理解历史[11]。如《春秋》一集紧紧围绕孔子这一核心人物,选择他穷尽一生实现人生抱负的故事为切入点,用跌宕起伏的剧情,把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联系起来,对生命有更深层次的思考[12]。观众与真实之间并无隔阂,事实是具象化的,历史是可以被感知的,记录是可以有温度的。具象化的故事效果让静态的历史变为动态,历史“活”了起来,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特定历史时期的温情与激荡;充满写意的画面激发观众陷入无限的联想和思考之中。

3 讨论与结论

剧情化叙事是否能成为纪录片的常规表达是《中国》留下的思考。无疑,它让我们看到了剧情化叙事带来的诸多益处。完全搬演的精美画面、独具特色的配音解说、小角度切入故事、合理设置悬念等手法的运用,使历史故事具体可感,增添了作品的观赏性和传播度,带来全新的视觉享受和艺术体验。但《中国》在塑造情节冲突方面是保守的,它搬演故事,但又担心过于强烈的冲突效果会引起观众对真实性的质疑,于是去除了演出对白和同期声,让解说充当信息传播的主导者,使观众从故事中抽离,保持冷静和思考。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影像市场中,纪实与虚构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13]。纪录片要获得青睐,既要吸收剧情制作的方式,又要无损其作为立身之本的真实本色。这要求制作团队在内容创作时,要掌握历史文献资料,反复求证,在保证事件整体真实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呈现故事,制作高质量的内容[14],实现由现象真实到历史真实,从表象认识深入本质。在创作手法上,制作团队可以出奇却不能“出格”,在合理范围内运用剧情化叙事手段,在叙事方式上下功夫,凸显人文价值与娱乐性[15],以“普世”方式讲好故事,以趣味角度呈现事实。

4 结语

《中国》是国产纪录片的一次创新式探索。纪录片创作应不断更新理念、突破程式,辩证使用真实记录与剧情手段,使纪实与虚构深度融合,更好地吸引青年受众观看,引领价值观,传播中国精神与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欢.医疗类纪录片《手术两百年》的创新维度与问题审视[J].中国电视,2020(08):78-82.

[2] 曹琴,王妍蓉.跨媒介改编与媒介经济学——以综艺电影为例[J].今传媒,2018,26(11):99-101.

[3] 陈芳芳.浅析中国山水画的意蕴美[J].艺术评鉴,2019(17):50-51.

[4] 冯俊苗.国产生态纪录片解说词策略分析——以《森林之歌》和《自然的力量》为例[J].大众文艺,2018(22):188-189.

[5] 陈昱洁.浅谈生态纪录片创作中的叙事策略——以电视纪录片《蓝色星球2》为例[J].大众文艺,2018(12):150-151.

[6] 李曼婷,黄霁风.《我不是药神》中角色命运与英雄叙事的对立[J].东南传播,2019(07):70-72.

[7] 张纯纯.烟火与温度——浅谈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审美建构[J].艺术科技,2019(08):85-86.

[8] 冯俊苗,从《森林之歌》到《自然的力量》:国产生态纪录片的空间叙事策略分析[J].大众文艺,2018(21):168-169.

[9] 张瑜,卫欣.网络微影像:互联网时代的影像新形态[J].东南传播,2018(10):105-107.

[10] 位云玲.原创文化类综艺节目持续走红的原因探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艺术评鉴,2019(07):169-170,76.

[11] 谢梦婷.传统文化传播创新的路径探析——以综艺节目《遇见天坛》为例[J].汉字文化,2020(08):31-32.

[12] 石姝敏.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研究——以电影宣传片《啥是佩奇》为例[J].戏剧之家,2019(16):104-105.

[13] 朱可璇.《王朝》好莱坞叙事结构探析及对纪录片真实边界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9(29):90,92.

[14] 王灿.以《风味人间》为例探究饮食文化类纪录片传播新走向[J].戏剧之家,2019(15):79-80.

[15] 冯俊苗.简析生态纪录片《家园:生态多样性的中国》的叙事特色[J].东南传播,2019(03):119-121.

作者简介:白秋燕(200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

陈瑞娟(1986—),女,安徽安庆人,博士在读,講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纪录片。

猜你喜欢
中国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