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时节家家雨

2021-08-28 02:06高荣伟
学与玩 2021年7期
关键词:锋面气象学黄梅

高荣伟

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写道:“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哇。”这句诗生动地描述了江南水草丰茂、蛙鸣声声、普降梅雨的情景。最近,身处这一地区的小读者对这句诗一定深有体会。那么,梅雨是不是只发生在江南地区?梅雨又是怎么回事?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梅雨的故事。

阴雨连绵说梅雨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台湾等地, 每年初夏时节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这个时期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所以,人们又称其为“梅雨”或“黄梅雨”。由于这个时期天气阴沉、湿度大、风力小,衣服、器具等容易受潮发霉,因此,人们又称这种天气为“霉雨”。

那么,梅雨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在2020年第3期《学与玩》中,曾给大家介绍过,气象学把冷暖空气的交界面称为“锋面”,锋面一般会带来降水。形成梅雨的锋面的特点之一就是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呈现持续拉锯的状态,导致这一地区的降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常稳定。简单点儿说,就是从北边来了冷空气,从南边来了暖湿空气,它们相遇在江淮一带,打得“头破血流”、旷日持久,致使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梅雨季节开始的那天称为“入梅”,结束的那天则称为“出梅”,整个时期长约20 -30天,降雨总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显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大致6月8日入梅,7月18日出梅。但各地的具体时间有所不同,基本上纬度越高,也就是越靠北,入梅越晚。

梅雨时节,降水连绵,天空连日阴沉,一切物体的表面都是湿漉漉的。因此,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元朝也有词人写道:“昨夜惊眠梅雨大,枕前窗上

頻敲。”“频”和“敲”生动地描述了梅雨的特征。

冷暖交锋大不同

我们知道了梅雨的成因,那么,新的问题就来了。冷暖空气每年都不一样,形成的梅雨自然各有差异。比如,2021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在6月中旬入梅,算是比较典型的梅雨。但是,还有很多“非典型”梅雨。

早梅雨

所谓“早梅雨”,当然是指它来得早了。气象学上,通常会把芒种(每年6月6日前后)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形成早梅雨的原因,大多是北方的冷空气太强大。因此,势必会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梅雨刚开始的时候,从北方一路南下的冷空气进入江淮一带,依然后劲十足。这就使得这一地区气温偏低,甚至给人冷飕飕的感觉。农谚中的“吃了端午棕,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由于这个缘故,也有人把这种情况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早梅雨的出现频率,大致是十年一次。

迟梅雨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一些年份,梅雨姗姗来迟。气象学上,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迟梅雨,入梅时间大致在6月下旬以后。迟梅雨虽然来得晚了一些,但是,南方的暖湿空气“声势浩大”,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快,很容易出现强对流天气。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尽量减少外出。

空梅

什么是“空梅”呢?所谓“空”,就是没有的意思。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直没有连续的阴雨天气;大多数时间里,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这样的天气一过,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接进入盛夏,这一现象称为“空梅”。南宋诗人曾几在《三衢道中》写道: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种黄梅时节难得的好天气,让作者心情愉悦。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当年说不定就是空梅呢。

梅雨天气比较复杂,除了以上几种,还有重梅、短梅以及特长梅雨等。梅雨持续时间的长短,还会影响北方的降水量。通常情况下,梅雨持续时间过长,暖湿气流长期滞留在长江流域,北方的降水就会比较少。反之,北方的降水就比较多。无论如何,大家在雨季一定要注意防潮通风,避免食物、器皿等发霉。

猜你喜欢
锋面气象学黄梅
自然分娩产妇优质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探讨
海洋气象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式教学”——以“锋面气旋”为例
留德女博士向死而生:我曾像BUG一样存在
试论中国生态气象灾害
黄梅君作品
高校气象学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
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