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力齐发 助推校园足球全面发展

2021-08-29 06:17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教育体育局
校园足球 2021年8期
关键词:海门邀请赛江苏省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教育体育局

近几年来,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校园足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以“做好人、读好书、踢好球”的校园足球建设理念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信念和勇气,积蓄无限生机和蓬勃力量。如今,海门区校园足球更具魅力,更富内涵。2015年,海门区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2016年,海门区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018年、2019年,海门区连续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区)。区委书记获评2019年全国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区)长。海门区现有53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9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17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25所江苏省足球特色幼儿园,并获批江苏省足球特色小镇。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校园足球的影响力

校园足球工作起步之初,海门区积极建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教育体育、足协、团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任小组组长,负责决策指挥校园足球总体工作;区教育体育局局长任小组副组长,负责协调联系各部门开展校园足球工作;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任组员,负责具体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同时,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不断完善相关运行机制,总体决策和宏观指导全市校园足球发展,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近年来,先后制订出台了《海门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海门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海门区校园足球改革发展试点工作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计划通过多项综合举措,全面提升海门区校园足球发展水平。

为建立、完善有效的校园足球评估、监督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將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海门区还制订了《海门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年度考核制度》《海门区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竞赛制度》《海门区足球教练员、足球专职教师培训制度》《海门区校园足球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以奖代补,鼓励督促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校园足球的保障力

为进一步夯实海门区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基础,加强师资力量,2016—2021年,连续举办了校园足球种子教练员培育班,裁判员、校外指导员培训班。2016年,与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师资培训协议,聘请教育部专家、长江学者、大学知名教授到海门进行主题为“校园足球时代意义和实践操作”等方面的讲学,整体规划,全面推进,引领海门区足球教师、教练员实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2018年至今,海门区共派出8名足球教师、教练员赴德国、巴西、塞尔维亚等国家进修学习。2016年至今,海门区共有6名C级教练员、30名D级教练员、若干名E级教练员、116名足球专职教师、100余名兼职教师,为每个小规模学校配备1名、大规模学校配备2名以上专职教师。在不断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海门区将校园足球工作经验带到了云南腾冲、新疆伊宁、陕西勉县、河南郑州、浙江温州等地,为他们的教育管理人员、足球教师、教练员进行了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联赛开展、品牌项目建设等专题培训,切实做到交流研讨,共同进步。

三、强化足球课程建设,夯实校园足球的基础力

近年来,海门区积极架构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到高中一体化的校园足球活动体系,形成了“幼儿园抓游戏、义务教育抓普及、高中抓选修”的发展模式,在全区范围内推进每周1节足球课常态化建设。学前教育阶段,常态化开展以足球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和足球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保证不少于1个课时的足球教学内容;高中阶段,开展足球选修课程,每学年安排不少于1个模块的足球项目教学。同时,区政府拨付105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足球教材,确保人手1册。此外,通过举行校园足球推进会、经验分享会、学前教育校园足球游戏课程开发研讨活动,积极促进校园足球的区域化推进,为落实校园足球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指导。

四、健全各级联赛体系,强化校园足球的发展力

校园足球是实现中国足球梦的基础工程,更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成长梦。海门区通过不断开展各级校园足球联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足球,有了更加明确的梦想,并不断行走在圆梦的道路上。海门区每年组织“4+N”(“4”是指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集团联赛和区总决赛,“N”是指小学生选拔赛、友好城市邀请赛和“珂缔缘”杯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等比赛)校园足球竞赛,每年有25 000余人参加10 000多场班级联赛,近3 000人参加400多场校际联赛,100多支球队参加200余场全区总决赛。为了丰富竞赛形式,开展了以足球游戏对抗赛、亲子足球游戏等为主要内容的幼儿足球“嘉年华”,以及小学生选拔赛、友好城市邀请赛等。建成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校园足球联赛机制和主客场制度,每年校园足球总决赛执行主客场制度,加强交流,让更多的学生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营造了“班班有球队、校校有联赛、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总决赛”的浓郁氛围。此外,每年有近千名中小学足球队员参加海门区冬季和夏季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

同时,海门区以参加国际校园足球邀请赛、全国校园足球邀请赛、特色学校邀请赛等为依托,强化特色品牌赛事建设。自2011年起,海门区连续8年成功举办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暨丝绸之路U14少儿邀请赛,邀请来自巴西、西班牙、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泰国、朝鲜等足球传统强国的校园足球精英队参赛。如今,参赛队伍水平不断提升,该项赛事已成为江苏省品牌赛事。

近年来,海门区先后荣获全国“王者陶瓷杯”校园足球总决赛亚军,全国中职院校足球比赛冠军,全国U系列足球比赛亚军,江苏省业余冠军联赛冠军,江苏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冠军,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中职组、初中男子组冠军,江苏省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乙组冠军,江苏省“冠军杯”校园足球邀请赛冠军,江苏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市、区)”初中组足球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一等奖,江苏省校园笼式足球总决赛高中组、初中组冠军。此外,2017年,海门区青少年足球学校顾嘉琦、陈怡婷参加中德足球训练营,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亲切接见。李贤成、张佳杰等9人入选中国国家青少年男子足球队,2人征战亚洲少年足球锦标赛,90多人次入选各级别国家足球集训营。戴嘉妮进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女子乙组国家队,两度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最佳阵容”,并以球童身份参与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多场次小旗手活动。2020年,4名学生成功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全国总营“最佳阵容”。

五、营造校园足球氛围,增强校园足球的凝聚力

校园足球不仅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更是立德树人的育人工程,是学校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海门区各学校以校园足球嘉年华为契机,开展征文、绘画、队旗队徽设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足球文化活动。为了把球迷文化的培育当作一项基础性工程推动,各学校都有自己的球迷俱乐部、球迷志愿者、足球啦啦队等,学生们动手制作海报、创作队歌,为心仪的球队加油助威。同时,通过开展“球迷讲坛”“校园足球啦啦队(操)比赛”“球迷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爱足球、踢足球、看足球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社会力量的参与是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局与多家本土企业合作成立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创新了“俱乐部学员学习、训练全免费”的模式,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和企业负责的运行模式,不断擦亮校园足球品牌。如今,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政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和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力量和个人参与其中,为海门区校园足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通过不断努力,海门区校园足球的蓬勃发展得到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2017年2月和6月,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现场推进会、工作会议在海门区举行,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介绍了海门区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2018年1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到海门区调研校园足球发展经验。2018年6月,2018年教育奋进之笔“1+1”新闻发布会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校园足球工作集中调研会在海门区举行。王登峰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02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县长、局长到海门区中小学校考察调研校园足球发展经验。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和全方位报道。2019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泉考察调研海门区校园足球发展情况。此外,《校园足球》《中国学校体育》等国家级刊物多次刊发海门区校园足球工作经验,江苏省体卫艺网、学校体育网也多次报道海门区校园足球工作开展情况。

(执笔:朱建军)

猜你喜欢
海门邀请赛江苏省
我来说新闻(一)
吃火锅的发现
海门赞
不会说海门话的海门人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为业余棋手诊脉
海门老街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