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项举措 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

2021-08-29 15:44本刊整理
中国学校体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运动会体育课育人

本刊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学生运动会)从启动到今天逐渐进入佳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学生体育工作与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本届学生运动会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特别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进入常态化之后,在全世界还在与疫情挣扎的时候,中国率先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

一、本届学生运动会的特点

(一)突出彰显了体育的育人功能

作为全国学生体育运动最高级别赛事,本届学生运动会的第一个特点是突出彰显体育的育人功能。本届学生运动会恰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举国欢庆100年之际举办本届学生运动会,其主题是“跟党走、逐梦想、最青春”,其中的“跟党走”不仅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提出的,也是所有教育活动,包括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要传递的清晰的信息,即这一代青年人、年轻人通过学生运动会这一载体,进一步强化爱党、爱国的教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发出了对青年人的明确号召,也启动了我们向现代化强国建设奋进的第二个百年目标。作为青年学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所以,“逐梦想”也是这一代青年学子“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个口号或者一个宣言,同时也能体现这一代年轻人的“青春梦”。

同时,学生运动会或者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要实现的目标也是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学生运动会是体现学校体育“四位一体”育人目标的重要平台,所以体育运动会体现的不仅是竞赛成绩,同时也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这也是本届学生运动会体现育人价值的重要方面。

另外,本届学生运动会特别强调赛风赛纪。在运动会开幕前,专门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学生运动会期间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与规则教育,对所有参加运动会的队员、教练员与裁判员进行全员教育。此外,还召开了技术官员视频培训会议,要求所有人都要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与赛会纪律,真正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

(二)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胜利

本届学生运动会是全面展示中国人民抗击疫情伟大胜利的一次机会。目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但在中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这充分体现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恢复正常,体育艺术活动也开始恢复正常等方面。能够成功举办本届1.4万多人参加的赛会,本身就是令全世界羡慕的事,是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到自豪的事,也可以让所有参赛者、参与者更加坚定民族自信心,坚定跟党走的决心。

(三)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共举办了12届中学生运动会(每3年举办1次),9届大学生运动会(每4年举办1次)。2017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教育部把大学生运动会与中学生运动会合并,命名为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但实际上仅有大学生参加,所以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运动会。今年举办的学生运动会,是第一次举办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学生运动会,也是最后一届全国学生运动会。2023年,将在广西举办把全国学生运动会与全国青年运动会合并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这进一步显示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正在不断走向深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有以下3个特点。

1.参赛队员是在所有学生都参加竞赛活动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曾经举办的所有大学生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学生运动会,参赛队员并不是在全员体育竞赛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也就是说,之前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而进入新时代的学校体育要求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因此,2023年的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的参赛队员是在所有学生都参加竞赛活动的基础上选拔出来的。

2.实现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青年运动会合并,也就意味着各個体育代表队的梯队、各个职业俱乐部的梯队、社会培训机构、社会俱乐部所组建的运动队都可以参与到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中。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会出现全新的特点。

3.进一步凸显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要搭建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而学生运动会的改革作为五育并举中的一个重要的成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被摆到一个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也就是学生运动会、学校体育课、青年运动会,它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下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四位一体”目标

全面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一是要明确体育课的内涵是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就必须立足于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这是享受乐趣、形成终生受用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二是组织常规的日常课余体育训练活动。三是常赛,组织全员参与的竞赛,从班级内部的竞赛开始,到班级联赛、校级联赛、全国联赛,再到综合性的学生运动会。这是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要实现这一路径,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要做好3件事。

1.提高对体育育人价值的认识。全面提高对体育在育人中的价值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让“教会、勤练、常赛”作为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主要是2个方面。第一,认识体育的价值,曾经一些人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是保障体质健康。这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还差得远,因此我们要明确体育的价值。第二,学校体育不再只是跑跑步、活动活动、做做课间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是要组织全员参与体育竞赛活动,这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

2.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就必须全力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青岛市第二中学坚持每天1节体育课,高三也是如此。校长表示,2021年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感谢校长让他们在高三的时候还能坚持每天1节体育课,使他们不但身体好,而且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也特别好。我问校长,每天1节体育课在所有高中推广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与场地,如果能够实现思想观念上的移风易俗,就有希望做到高中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好处。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最大的难题除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外,还有师资与场地设施条件的限制。所以,要实现推动各地制订并实施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改天换地的变化。

3.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师生家校社”五大主体的积极性,共同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这包括将各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情况与效果的评估,作为对地方支持教育的重要标志,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体育中考测试办法并逐渐增加分值。如今,教育部已经启动体育在高考中应用的研究,也会进一步完善体育在升学中的价值与作用,这些都是为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最近,教育部已经印发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要在全国推广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做到“教会、勤练、常赛”。

(二)全面推进体教融合发展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针。此外,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了下一步实现体教融合的内容、步骤与目标,具体来讲,主要是3个方面的融合。

1.教学上的融合。教学上的融合是要使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青少年体育的共同目标,在教学上要整合教育与体育的资源。最近山东省出台了一个文件,就是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教练员的岗位,教练员的岗位由谁来担任?由优秀的退役运动员来到学校担任。专门设立这样一个岗位,是《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的,这是在教学上的融合,能把教育与体育的资源有机整合,共同做好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

2.训练上的融合。在人人参与竞赛的基础上,课余训练在有专业资源加入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为专业训练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这是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融合发展的一个全新通道。近期,教育部在河南省开封市挂牌了第一家新型足球学校,这是体教融合在教学、训练与竞赛方面融合的全新尝试。新型足球学校依托一所所国民教育普通中小学,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竞赛活动,层层选拔出优胜的队伍,利用周末与节假日的时间组织高水平教练员对这批优胜队伍进行指导训练,组织他们进行比赛,这些学生在周末节假日训练、比赛之后再回到各自班级、家庭,这样一来,就有可能选拔出一批又一批未来的竞技人才。新型足球学校的“新”在于它完全依托国民教育体系,但是整合了教育与体育的资源,共同为散落在各所学校中的优秀后备人才提供更好的训练与比赛机会。

3.竞赛上的融合。目前,教育部与体育总局正在研究制订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方案。实际上,在2017年与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与足协组织的青年超级联赛就已经有过2年的合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优胜的队伍,与在足协组织的青年超级联赛中优胜的队伍一起比赛,效果较好。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是校园足球、青少年足球、俱乐部梯队与社会俱乐部代表队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赛事,要做好校园赛事,构建完整的竞赛体系,同时足协与体育部门组织的青少年比赛单独进行A赛系与B赛系,优胜队组织赛会制的比赛,实现赛事融合,还可以将俱乐部梯队队员转到学校中来,学校里的优秀队员也可以转到俱乐部中去,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三)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体系

1.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要实现师资队伍建设与场地设施建设改天换地的变化,各地会陆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达到小学每周4节体育课,小学高年级、初中每周3节体育课,高中每周2节体育课,大学一、二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的标准。目前,体育师资与场地远远不足,今后,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推进这项工作。

2.進一步完善学校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其中包括对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内容与活动效果的评价。这些评价会直接影响到对一个地方、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水平,能够进一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3.构建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为了深化体教融合工作,各地党委与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与体育部门应共同努力,构建起一条龙式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训练与竞赛活动工作,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纳入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让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培养竞技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鼓励小学、初中与高中在运动项目选择、竞赛组织与学生升学等方面形成一条龙的配套机制。

4.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学校体育工作难以开展,还有一个问题是运动意外伤害,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不仅要涵盖达到一定运动技能水平、即将成为优秀竞技人才的学生,还要涵盖所有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每一名青少年都能心情愉快、积极地到阳光下、操场上运动。

猜你喜欢
运动会体育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要参加运动会
体育课上的“意外”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讨厌的理由
get Shopty!我们的运动会
与众不同的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