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闯关式教学的建构与实施

2021-08-29 17:34陈嘉妍
科教导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

陈嘉妍

摘要在小学科学探究课的教学中引入实验闯关模式,通过层层闯关,将科学课中的探究实验有趣化、形象化。实验闯关模式辅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寻求闯关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

关键词闯关;探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36.025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xperimental Breakthrough Teaching

CHEN Jiayan

(Guangdong Foshan Shunde District Nansha Primary School,Foshan,Guangdong 528329)

Abstract:The experiment breakthrough mod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eaching of science inquiry course in primary school,and the inquiry experiment in science course is interesting and visualized through breakthrough at all levels. The experimental breakthrough mode helps students to find problems,seek breakthrough points and conduct effective analysi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which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active learning,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oblems,and form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and way of thinking.

Keywords:breakthrough;inquiry;mode

探究是當前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探究能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进他们在探究中学会整合、应用和迁移,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在探究中,材料是基础,合作是形式,策略是关键,三者构成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三大要素。在探究课中,引入实验闯关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实验闯关式教学的意义

实验闯关式教学是指在科学探究课中借助实验“闯关”的形式,给学生提供“闯关任务”和“通关锦囊”,将探究任务目标模块化,引导学生在层层闯关活动中完成目标,从而完成学习内容与交流评价。

实验闯关式教学是在教师设计闯关任务的前提下,学生根据提供的闯关任务提示卡和通关秘籍,在闯关探索中学会观察,主动思考,突破通关环节,锻炼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经层层闯关后,实现了知识的建构与生活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1.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内容的呈现应该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获取聪明的祛码。因此,营造愉快、有挑战性的科学课堂就非常有必要。实验闯关式教学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各个环节充满挑战。如执教《光的反射》一课时,教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与整合,加人传感器,在实验场景中加入了“闯迷宫”活动,突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且有挑战性,极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历经“走进情境一领取闯关任务卡一开始闯关一分享秘诀”。学生通过激光闯关成功点灯的体验,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击中传感器,电路接通,小灯才会亮。随着闯关的深入,学生不断经历挑战,也更加激发他们闯关的斗志。

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闯关式教学本身是充满挑战且神秘的,学生需要在闯关中善于观察,才能找到突破口。在探索中,学生从观察中发现突破口,就能感受成功的乐趣。在闯关结束后,各小组需要分享成功或失败的心得。在思考、不断组织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而每次的分享,也是科学原理的具体形象表达。学生在分享过程中,有助于实现知识的建构和理解。

1.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闯关式教学让学生基于真实情境尝试通过闯关形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小组内智慧迸发,学会分工合作,寻求不同的闯关突破口。如在《我的小灯笼》一课学习之前,学生是没有接触电路这方面的知识的,这对他们来说是富有挑战的。学生没有把元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他们没有闭合电路的潜意识。如果设计常规的探究活动,有的学生花了许多时间依然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所以教师舍弃了常规的探究,采取了实验闯关的模式进行。学生在闯关任务卡的提示下,由浅到深,逐步击破关卡。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梯度设计任务卡,闯关任务卡由浅到深分别为:提示元件的基本结构,提示元件的用途,提示元件的连接点,提示电路可能要形成一个封闭的圈等。学生在闯关后,会惊奇地发现电路要形成闭合回路,电流经过灯丝,小灯泡就会亮起来。如果在常规探究过程中,学生一开始不懂,经教师指导最终方案,学生的确可以很快就看到实验现象,但实验后学生只能记住最后的结果,没有形成深刻的理解。通过在不同的实验情境中的闯关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建构,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探究思维模式。

2实验闯关式教学的设计思路

2.1合理选择探究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的编排内容主要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出发,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但有些领域内容的学习受时空的限制,需要结合线上平台和微课等方式呈现,是不适合在课堂上采取闯关方式来完成的。设计者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合理选择适合闯关方式的探究课型,合理安排内容的表达和呈现的方式,确保实验闯关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实验闯关内容的设计前提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师要将探究的内容目标模块化,让学生在层层的闯关中,由易到难,梯度通关,各个击破,在闯关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因此,学生是否能够在实验闯关中完成学习目标是实验闯关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

2.3任务适合学生特点

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究欲望强,喜欢新事物,富有挑战精神却又容易受挫。所以不能将同一种闯关环节应用在所有学习内容上。实验闯关环节需要根据教材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发展特点灵活改变与创新:

闯关环节应该灵活多变,闯关环节的提示可以是卡片文字提示、语音提示、角色扮演、通关线索提示等。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分为知识概念型闯关、情境设计型闯关和技能拓展型闯关等。

闯关任务和通关环节难易程度要恰当,要符合阶梯性设计特点,要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差异,设计智能闯关任务卡和闯关锦囊(根据任务卡提示无法完成任务的小组可以打开锦囊)。

闯关的任务分散到小组的组员,要齐心协力、分工合作,要真正参与进去,保证实验闯关的完整性。

3实验闯关式教学的要点

3.1内容的设计

内容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学生在每关中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直到闯关完成。

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融合信息技术,要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如积木编程、虚拟软件等,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学会整合、应用和迁移,为闯关增添更多的挑战与乐趣。

3.2任务卡的设计

闯关任务卡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遵循实用性、趣味性、新颖性、引导性等原则。闯关形式自定,可以是卡片提示、语音提示、视频引导、情境创设等。

闯关任务卡内容一般包括通关时长、通关提示、通关规则、通关注意事项等。

闯关任务卡要设置附加选项,增加难度。闯关成功的小组可以继续通关,附加通关内容可以是本节课的知识概念。学生“级别”越高说明学生闯关数越多,能力越强,可以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奖励。

3.3锦囊的设计

闯关任务设计好之后,根据小组之间的能力差异,教师可以在每个通关环节中设计一些通关提示的锦囊,帮助在闯关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闯关的小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使用锦囊时要降通关“级别”,以达到相对公平。

3.4评价与交流

学生在闯关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成功或失败的闯关心得,同时总结科学结论,接受别人的提问。在交流与反馈中,逐渐形成对科学概念的构建与理解。

参考文献

[1]應从祥.探究式课堂三要素的优化策略[J].湖北教育(科学课),2020,1:29.

[2]张道毅.立足教材,活用教材[J].科学课,2020,1:95-96.

[3] 丁兰兰,谭博学,张厚生,等.趣味化学习背景下“闯关游戏式”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2:113.

[4]曾丽婷,王敏,郭稳涛,等.闯关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24.

[5]徐皱影.闯关教学模式实施策略和路径研究[J].教学研究,2018,3.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