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评剧“花脸”艺术的独特魅力

2021-08-30 05:19张保建
魅力中国 2021年25期
关键词:秦香莲花脸评剧

张保建

(唐山市丰润区评剧团,河北 唐山 063000)

前言:评剧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戏曲剧种,其盛行范围不仅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其影响力已经体现在全国范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唐山是评剧的起源地,在北京、天津、河北以及东北地区得到传播,深受这些地区居民的喜爱。当前,评剧的表演体系已经相对较为完整,其产生众多流派,角色行当的体系也趋于完善,主要以生、旦、净、丑作为主要的门类行当。其中,花脸属于一个关键角色行当,其在很多剧目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在艺术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评剧的艺术特色分析

评剧属于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剧种,“平戏”、“唐山落子”、“蹦蹦戏”等都是评剧的称呼。其在现代戏剧创作演出方面展现的影响力较强,是一种受到观众普遍喜爱的剧种[1]。吐字清晰、内容浅显易懂是评剧表演的一大艺术特点,具有生活气息是其表演特色,能够将浓厚的民间味道以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2]。另外,评剧表演的形式比较活泼,能够向其中融入较多时代特色,使其不断创新,传播范围也更广。

演唱是评剧表演的主要部分,板腔体是唱腔的主要形式,以板胡作为主要的伴奏乐器,慢板、散板和二六板都比较常见,时代进步的速度加快为其创新发展带来新契机,特别是男生唱腔,出现了一些新唱腔。尽管评剧在发展中的某个时期朝着京剧化方向发展,但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活泼感、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却都被保留下来,使其呈现出鲜明的艺术魅力。这是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3]。一般情况下,评剧表演不仅特别重视演唱,其表演形式也比较多元,使得程式化的特点在表演中被凸显出来,比较讲究“手、身、步、眼、法”,需要评剧表演者对其进行细致揣摩,并利用这些程式化的方法将评剧人物塑造出来。

从评剧角色行当划分的角度来看,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与丰富,将京剧、梆子等其他剧种的经验汲取过来,形成了多样化的门类。最初的评剧比较流行“对口戏”,这种角色行当相对单一,而现在则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评剧角色行当逐渐丰富中,花脸凸显出其角色的重要性,成为很多剧目当中的关键人物。图一为评剧花脸造型

二、花脸行当的形成

在评剧发展的起步阶段,并没有花脸这一角色行当,直到1950 年代,评剧对于京剧的一些表演形式予以借鉴,才产生了评剧花脸,并在实践与发展中展现出特色,成为了在评剧表演中占据关键地位的一部分。但是,花脸角色行当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与京剧中的花脸较为一致,特别是在演唱过程中,都运用京胡作为伴奏的乐器,也采用京剧中花脸的唱腔,并没有将评剧的独特之处体现出来。在之后评剧艺术发展过程中,花脸得以创新,逐渐体现出其与京剧花脸之间存在的区别,特别是以魏荣元为领导,评剧花脸行当才得到了更多认可。这一成就使得魏荣元成为了推动评剧花脸发展的关键人物[4]。在魏荣元的不断摸索和创新下,评剧花脸在唱腔方面发生了较为鲜明的变化,特别是基于降四度的条件下形成了“越调”的唱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其特色,充分发挥了评剧花脸的演唱优势,使得花脸表演的价值有所提升。比如,在《秦香莲》这一比较经典的剧目当中,魏荣元塑造了一个经典的花脸形象——包拯,体现出与京剧花脸的不同,被称为“魏派”的演唱艺术,使得花脸角色行当进入到正轨当中。见图二《秦香莲》中包拯造型。

图二 《秦香莲》中包拯造型

三、花脸的艺术特点

尽管在魏荣元等一众评剧表演艺术家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评剧花脸逐渐脱离出与京剧花脸相近的的表演方式,但是从具体表演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相近的地方。例如,评剧花脸也比较关注“美、帅、魅、刚”,形象见图三,其是对于人物进行塑造的着手点,也对于念白和身段运用给予较多关注,从唱腔方面来看,应该突出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图三 评剧花脸艺术造型

在评剧花脸具体表现中,有着比较多不同于其他剧种花脸的特点,不仅包括上述的“越调”唱法、与评剧相贴合的舞台动作,还从剧情设计方面凸显出鲜明的特征。比如,在评剧《包公赔情》当中,从剧情设计的角度来看,尽管与京剧《赤桑镇》比较一致,但是在一些细致的情节设计方面却表现出鲜明的区别。在《包公赔情》当中,包拯怒铡侄儿包勉之后,去到嫂子家进行赔罪,希望得到嫂子的原谅。但是在京剧《赤桑镇》的情节设计当中,包拯没有去赔罪,让王朝下书去告知,自己仍然为了公务而繁忙。从个角度可以看出,尽管在京剧中包拯这个花脸角色也与情节相契合,让包拯留在工作岗位上,不得擅自离开,但是在评剧中,包拯去向嫂子亲自赔罪却更加合理,凸显出人情味,也表现出比较突出的叙事性特征,更加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展现出评剧花脸艺术的独特魅力。图四图五为唐山2021 年举办的评剧展演剧照

图四 唐山2021 年评剧展演剧照

图五 唐山2021 年评剧展演剧照

四、花脸艺术的独特魅力阐述——以《秦香莲》中包拯角色为例

在多个评剧剧目当中,《秦香莲》中的包拯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花脸角色行当,在艺术方面展现出特有的魅力。包拯这个角色不仅在评剧中受到关注,在京剧等其他艺术形式中也被重视,是一个关键的角色与研究对象。但是,在评剧中,对于《秦香莲》当中的包拯这个花脸角色有所调整,使其更加贴合于评剧的艺术特色,特别是经过魏荣元先生的演绎,更加凸显出这个角色与其他剧种的差异。

从造型扮相的角度来看,魏荣元所扮演的包拯不同于京剧中的黑满造型,采用的是五绺,并对于黑色云涯龙蟒做出了调整,改成黑色的云涯团龙蟒。转变了髯口戴法,使其与现代化化妆手段比较贴近,用化妆胶粘贴。从黑白月牙脸装扮来看,基于原有特色进行了精细化处理,达到了更加理想的视觉效果。包拯的脸谱也表现出评剧的艺术魅力,以黑色与白色为基调,凸显出包拯这个人物特色,即黑白分明,额头上的月牙是一个特色标志。评剧中的包拯角色其头上的月牙开口向右,但是在京剧中却有开口向左的现象,这是二者存在差异的一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秦香莲》中的包拯扮相以原有特色为基础,保留传统艺术形式,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所创新,契合传承与发展相结合的要求。

在唱腔方面,《秦香莲》中的包拯花脸形象具有特色与艺术魅力。在评剧中,其唱腔体现出较强的“越调”技法特色,这是与京剧所不同的一个方面。《秦香莲》中的包拯唱腔仍然以“二六板式”为主,同时兼顾其叙事特点和艺术性。例如,经典部分“与驸马打坐开封当堂上”这个部分的唱腔就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在劝诫陈世美时也体现出其特色,不仅能够晓之以理,同时还动之以情,将包拯的担当体现出来。另外,应该精心处理唱腔当中的调门设定,从而更好的塑造包拯的形象。

从身段表演的角度来看,评剧《秦香莲》当中的包拯的表演具有程式化的特征,遵循传统方式的方面主要有走边、起霸、正冠、马趟等,呈现较为理想的表演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花脸是评剧表演中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行当,展示出的独特的表演艺术魅力,其有别于京剧等其他剧种的表演,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想要塑造的人物为中心,着手于造型、身段以及唱腔等,从而将人物形象塑造出来。通过本文对评剧“花脸”艺术的独特魅力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促进评剧花脸艺术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猜你喜欢
秦香莲花脸评剧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评剧《新亭泪》重编之思考
有猫如弟
有猫如弟
机智的门官
我给陈世美献妙计
机智的门官
秦香莲上访
关于评剧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