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1-08-30 08:21辛玉凯张文李成亮
海河水利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护用水水资源

辛玉凯,张文,李成亮

(武城县水利局,山东德州253300)

武城县位于山东德州市西北部,地处鲁西北平原,属于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系卫运河,县域面积748 km2。全县水资源严重短缺,2012—2014年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工作结果显示,武城县浅层地下水、深层承压水超采区面积分别达到451、748 km2。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致使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漏斗,地下漏斗极易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严重问题[1,2]。近年来,针对武城县地下水超采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武城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制定相关政策,以县水利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农村局和自然资源局为主体,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配合,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总体考虑,统筹推进,以工程和非工程形式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地下水综合治理,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

1.1 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自2010年以来,武城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机遇,通过积极争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别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标准农田项目、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等项目,以地表水为水源,采用“泵站+地下低压管道”的形式发展节水灌溉,使现有的头屯、吕洼、辛王庄三大灌区辐射灌溉面积达2.60万hm2,全部实现了节水灌溉现代化,同时积极推广以管道灌溉为主,以微灌、喷灌为辅,灌排并举的现代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使农业灌溉用水量不断下降、灌溉水利用率得以提升,显著降低了地下水开采量。

1.2 集中开展河道、沟渠和坑塘综合整治

2019—2020 年,武城县连续2 a争取国家财政资金共计8 000万元,实施了国家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其中,水利工程部分共计清淤治理干支沟渠107.924 km、农村坑塘67座,配套渠系建筑物109座。通过2 a的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基本建立了河塘相连、灌排结合、丰枯相济的水网体系,有效缓解了武城县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3]。在实现补源压采目标的同时,也改善了项目区的农田灌溉条件、生活生态环境,实现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一举多赢。

1.3 开展采水井封停工作

结合武城县实际情况,本着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有关法律规定,限期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或逐步核减各取水单位的地下水开采量和年度用水计划,依法规范机井建设管理,排查登记已建机井,未经批准的和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一律予以关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自觉关停自备水井。根据成井质量、水质状况以及供水对象等情况,分别采用了封存备用、永久填埋2种方式封停地下水采水井。对成井质量高、水质状况较好的深层承压水开采井主要采取封存备用方式,遇特殊时期可应急启用。武城县2016—2020年封填井数量统计,详见表1。

表1 武城县2016—2020年封填井数量统计 眼

1.4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武城县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德州市实施〈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细则》,以统筹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节约为工作重点,以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入河排污口管理、水工程规划审批等为手段,以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为基本保障,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控制指标体系,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设置严格的地下水位警戒线、工程可供水量警戒线、水功能区纳污警戒线,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

1.5 体制机制建设

体制机制建设属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非工程措施,武城县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水权水市场建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水资源监测计量监控体系建设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构建等。

(1)水权水市场建设方面。建立水权制度体系,通过试点建设逐步推开的方式,积极引导水权交易,以市场手段促进行业节水。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面。投资建立了武城县农业水价综合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实现对农业用水总量的统计分析,自2018年以来,武城县已累计完成2.03万hm2农田的水价综合改革。

(3)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明晰工程产权,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晰工程权属,落实管护主体及责任。

(4)水资源监测计量监控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建设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控系统、“以电折水”修正系统、区域地表水计量系统,并连接到农业水价综合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实现自动化实时监控及信息上传功能。

(5)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构建方面。以武城县水利局农田水利灌溉公司为县级用水协会总会,镇街成立镇级用水协会,引导建立村级用水合作社,为村级用水合作社配齐办公用具,配备水利工程维修器材,对相关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通过体制机制的建设,形成了长效管理体制机制,利用非工程手段让用水户形成自觉自愿节水意识,达到地下水压采的目的。

2 经验总结

2.1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

为充分保障武城县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武城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乡镇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通过组织领导体系的成立,有力地加强了对地下水压采项目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

2.2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地开展工作

针对不同乡镇区域的超采程度、水源条件、工程现状、土壤类型和种植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因地制宜地确定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模和模式。以深层承压水超采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恩县洼滞洪区、南水北调东线干线工程沿线受水区、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重点实施对象,增强治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地下水综合治理的效果。

2.3 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综合治理

通过统筹配置当地地表水、外调水以及非常规水等各类水源,置换和替代超采区地下水供水水源,结合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及农田高效节水等工程的实施,实行水源代替,逐步压减地下水超采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开展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着力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

2.4 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模式

对于水利工程管护方面存在短板的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的机遇,武城县积极作为,坚持以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和实践,建立了“政府监督、部门监管、公司运营、站长管护、分层逐级负责”的运行管护模式。实践证明,该运行管护模式的实施使全县水利工程运行良好、管护及时到位,实现了水利工程项目的长久持续利用。

2.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节水护水意识

在宣传方面,加强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地下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理念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平台、粉刷宣传标语、悬挂条幅、分发宣传单等方式对水资源工作进行宣传,组织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地下水节约与保护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公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 存在问题与建议

武城县的引水协调任务重,适时引水难度大。武城县的客水资源主要是黄河水和卫运河水。黄河水方面,随着黄河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分配给武城县的水量难以保证农业灌溉,黄河水途经齐河县、禹城市和平原县,最后到达武城县,引黄路线长,用水高峰期上游抢水、争水现象突出,很难适时到达,存在灌溉不及时、很难浇上适时水的问题。卫运河水方面,卫运河水主要是依靠太行山区降水和岳城水库调蓄,受上游降水影响较大,加上沿途河南、河北和山东三省有关市县用水,沿线用水量巨大,层层拦蓄,灌溉季节很难用上水,存在可用不可靠、可遇不可求的局面。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继续加大水源拦蓄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引水指标和雨洪资源,通过拦蓄工程储存水源,这样既涵养了地下水,又保障了农业灌溉。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蓄水实施方案,做到当客水水源充足时,加大拦蓄量;客水水源不足时,通过合理利用储蓄地表水源来缓解用水困难的状况。

在水利执法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加强基层水利执法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地下水监管执法技术培训,提升水利执法监管能力。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越权审批、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查处非法开采地下水、不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等违法行为。加强水利、环保、住建和公安等部门协作,建立地下水超采区执法联动协作机制,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集中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

4 结语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需坚持不懈,在推进地下水生态修复上持续发力。地下水超采治理绝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强化节约用水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持之以恒地为保护地下水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管护用水水资源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水资源(部级优课)
校园宿舍洗浴用水余热回收节能分析
节约洗碗用水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水文水资源管理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