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海草房传统村落生态设计策略研究

2021-08-31 00:17唐田甜
河北画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草房海草村落

唐田甜

烟台南山学院

一、生态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其中之一。乡村振兴需要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以及生态发展循环思维,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走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对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导向,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维护传统村落完整的自然生态

生态设计是一种现代设计理念,体现人类生存思维,是利用生态技术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改造,顺应自然生态特点,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传统村落自然生态完整性要求树立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挖掘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资源,从生态完整性出发解决生态环境缺失的问题,恢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海草房作为地域性典型生态建筑,其生态理念的传承与生态设计的复原关系地域生态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二)保护与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是人群文化与周围环境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有机生命体。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展示了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关系密切,人类的居住空间是除了自然空间属性外还具备人文空间属性,良好的村落环境对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核心支撑,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的传承与保护需要从文化生态景观体系着手。乡村的振兴主要源于乡村的文化自信,海草房的建筑形制体现劳动人民的生态智慧。

二、海草房传统村落景观生态设计特征

海草房是胶东沿海地区典型性生态建筑。顺应自然环境特点的选址、循环再生的材料选择,坚固美观的构造以及适宜的空间布局,展现海草房自身的生态特性,呈现出一定的海洋文化崇拜。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

海草房地处胶东半岛,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带性土壤为典型棕色森林土,丘陵地形宜耕作,在这样的自然条件影响下,人们形成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居民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依靠渔业,通过出海捕鱼获得生活物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劳动过程中发现浅海漂浮的海草打捞晾晒后可以用来做房顶,做成的房顶既有冬暖夏凉的实用性又有自然质朴的美观性,尊重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和谐关系,村落选址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原则,将人造物与自然充分融合,海洋赋予海草房建筑材料生物特性。

1.海草房传统村落生态性成因解析

“劳动终结时取得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了”,这句话充分表明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长期的沿海捕鱼、耕作的生活习性使得它们的生活具有朴素的生活观,注重人与自然关系。其生态性成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海草房位于沿海风大,秸秆类建筑材质不宜生长,海草生长漂浮于浅海易取得。晾晒整理后用于房屋苫顶材料,海草丰富的胶质使整个屋顶相互粘结不易被风吹散,海草苫顶石材作墙的民居建筑符合临海冬季防风避寒需求使得海草房具备抗风保暖的适地性。二是取法自然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根植人心,非物质文化在人类造物活动中具有导向作用,人在三才关系中位于中间,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宏观思维决定了人对自然的顺延以及适度改造,因此,在海草房村落的建设中最大程度维护了当地的自然生态风貌,就地取用当地自然石头用于海草房墙面,保留石头自然之形使得建筑统一中透露着变化,海带草与岩石的地域材质与独特构筑方法使海草房成为地域性典型建筑。

2.海草房传统村落生态设计特征分析

海草房传统村落为沿海地区特有的民居聚落形式,具有生态智慧。其生态特征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海草房传统村落选址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山、水、树、石等自然景观要素生态特征分析。海草房传统村落选址多选择背山阳坡面且面朝大海的地势平缓地区,这种选址是海草房保持冬暖夏凉生态特性的原因之一。海草房之间山墙紧靠院落相邻,冬季也能起到良好的避寒效果。房屋建筑周边具有风水意义的树木与石头等自然景观要素相称。二是海草房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其生态性分析包括:传统村落交通组织形式、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形式,朴素的自然环境与质朴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多方面有机融合。海草房传统村落街道较为狭窄,内部空间采用通达度较高的“井”字形构造,民居建筑位于街道一侧,依次排列,紧密聚集。建筑通常内部由正房与厢房组成,院落尺度较小,院宽仅为正房面宽的1/3,以院墙围合,有利于抵御沿海冬季寒风。建筑坐北朝南,北侧窗户较小,南侧窗户较大,此种设计最大程度保持建筑的采光与保温性能。庭院中种植庭荫树,夏季树木生长旺盛,枝叶能够为庭院遮阴降低庭院温度,有助于海草房庭院形成良好的庭院循环小气候。村落的形成以思维为主导,朴素的自然环境与质朴的生活方式使海草房的审美倾向于风俗习惯,海草房采用海带草自下而上层层叠加形成50 度的人字坡形屋顶,象征着人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海草堆尖如垛浅褐色中带着灰白色调,古朴中透着深沉的气质,屋顶高度是普通青瓦屋顶的两倍,既能展现劳动人民朴素的审美又能加速排水,使海草房更加坚固。三是海草房生态性能还体现在材料的地域性以及材料的生物性。海草房主要由海草作顶、石头作墙、木材作屋架构成,其中最具特色的海草屋顶,由于自下而上层层叠加海草中丰富的卤与胶质使房顶可以不使用任何粘接材料就能牢固粘结,厚度密实可达1.5 米,因而御寒保暖效果十分突出。此外,用石子与黄泥粘结成的墙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夏季密实的海草屋顶与厚石墙壁阻挡太阳的热辐射,保持室内温度不因太阳辐射升高。冬季,厚实的海草顶和厚石墙壁白天吸收太阳热能阻止屋内热量快速散失给予房屋良好的保温效果,达到冬暖夏凉的生态特性。海草生长于浅海环境有丰富的卤与胶质,晒干之后的海草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遇水呈现一定的黏性,使苫盖好的屋顶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能够预防沿海风大、潮气侵蚀,同时海草具有防腐烂、防霉变、防虫且具有优良的防火性能不易燃烧,普通瓦房20-30 年就需要修缮,海草房可以保持数百年,海草房拆除的建筑材料均可循环使用,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量,节约资源且环保。

三、海草房传统村落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海草房传统村落现状

海草房传统村落位于胶东半岛沿海,尤其以威海荣成为代表的海草房传统村落,是胶东半岛文化的载体,体现了胶东半岛的民居特色。海草房传统村落以威海荣成保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距今已有400 余年的历史。在营造技艺上,海草房遵循了合院建筑的方正体形,展现胶东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劳动人民的生态智慧。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当地的经济格局受到冲击,原生态的海草房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海草房创通村落经历了由“海草房—瓦房—楼房”的变化。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致使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劳作,原本的海草房传统村落逐渐出现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侵蚀着古朴的传统村落特色风貌,出现千村一貌的发展现状,海草房外围逐渐建立起现代建筑,传统的海草房正在逐渐消失。

其次,海草房的主要用料海草的产量到目前已经非常少了,修建一座海草房需要成吨的海草,海草的产量不能满足海草房对海草的需求量,海草产量的减少使海草的价格快速上涨,海草房的建设成本随之增加,加上海草房的功能需求逐渐落后于人们的需求,许多当地居民直接弃用海草房转而青睐搭建简单经济的瓦房,海草房也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

(二)海草房传统村落存在问题

海草房传统村落存在现状令人堪忧,冲击来自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挑战,生态失衡,原材料的枯竭导致现存海草房生态修复的困难;二是追求经济的发展大量世居居民迁出,造成海草房传统村落的空心化,技术失去往日生机。三是海草房生态营造技术的失传。旅游开发只是传统村落存在发展的一种方式,因此海草房传统村落生态设计发展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设计发展策略分为三步,一是画圈保护,恢复其生态建筑材质生长的生态环境;二是适度开发旅游资源,完善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机制,从不同的层次建立发展保护意识。三是研发培育新的可代替海带草具有适地性的生态建筑材质,保证海草房传统村落生态性与地域性的同时,减轻海带草需求压力与经济压力。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生态性及居住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四、海草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海草房的保护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海草房营建技艺的保护。二是现存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

(一)苫顶技艺保护

“苫顶”是胶东地域文化的产物,海草房是胶东苫作文化的典型代表。海草苫作是胶东地区特有营建技艺,通过将当地浅海生产的海草转化为建筑用料,极大地降低了建筑建设成本,符合沿海生态发展趋势。通过苫作技艺使柔软松散的海草变成牢固稳定的建筑用料,为防止屋顶积雪以及雨水顺利排出苫顶的海草房屋面形式设为卷棚式,坡面倾斜角为50°至70°左右,苫顶高度和屋身高度比例近乎1:1 约为瓦房的两倍。海草房苫顶技艺主要在木梁结架好之后,铺设承托层的苇席与油毡,然后以10cm 长度差层层向上加盖苫秸秆和海草,最高厚度可达2m,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态势,最后以黄泥石灰或者筒瓦封压海草,再覆以渔网加以固定。苫顶技艺的保护可以依靠群众的力量,提高技艺珍贵的认知,苫顶技艺以国家政府对技艺型人才予以技能补助,打造地方特色,将技艺编著成视频教学,鼓励技能型高校开设地域文化课程,邀请苫顶匠开设技能展示课堂,传授苫顶技艺,学生可以以模型课程展示出来,继而参加展览,向更多人展示中华工匠精神。

(二)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

海草房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依靠单纯的静态保护,应采取动静结合手段,依靠群众,与群众一起共同治理与保护海草房,通过重构海草房传统村落中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人性化的居民自治治理,提出“居民自治保护”模式。将现存完整的传统海草房民居建筑邀请居民共同参与复原修缮,形成核心保护区,海草房修缮的最大阻力源于海草原材料的紧缺与苫顶技艺的缺失,对于原料紧缺的情况最紧要恢复海洋生态机能,其次辅以人工养殖海草,保证海草房修缮的原材料保障。核心保护区外缘的闲置海草房保留原始的特色风貌对内部进行空间改造,将娱乐、休息、交流、自产自销融为一体,吸引品牌或居民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服务更多人。

五、结语

海草房是胶东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对海草房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特征的村落选址与民居建筑空间、建筑材料等方面,反映出海草房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表现出地域文化的正向导向性,其生态设计保护策略对于海草房类似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案例经验,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草房海草村落
蛰伏
蛰伏
海草:随波舞动的护海之星
潜到海底去
老草房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小螃蟹与大海草
欢乐海草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