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视野下马克思农业思想运用研究——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2021-09-01 12:42苏晓芳
灌溉排水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苏晓芳

(西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绿色生态视野下马克思农业思想运用研究——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苏晓芳

(西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西昌 615013)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3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改革、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马克思农业思想对我国农业政策和人本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马克思农业思想的中国化具体体现在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形农民土地私有制,从经济方面彻底摧毁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做主人,深入、广泛地调动了农民参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3个阶段后基本完成,将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农民之间互助合作,共同富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改变了中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在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刘德军是山东轻工业学院研究生导师,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30年,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编写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一书于2010年3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该书讲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人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继承,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分为理论探讨和研究评述两部分,理论探讨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及其价值,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新思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目的性价值取向、新一届党中央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思想、党的农业思想的理论价值、党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演进,十七大报告对台方针的解读及党际关系方针政策解读,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基本特点,邓小平的非公有制经济思想,江泽民的党群关系思想,胡锦涛的教育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研究评述部分对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邓小平的党的制度建设思想、“三农”思想、胡锦涛的执政为民思想,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和执政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内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倾向斗争、“三农”问题、对外贸易政策、农村经济政策,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十六大以来党的统一战线理论与科学发展观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思想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研究,从中分析、提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中国发生的各项变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及政策的推行现状、最新进展、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和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真理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这些理论成果深刻影响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极大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包括马克思农业思想在内的各种思想在中国的理论实施与具体实践进行了整理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播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