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GIS 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推广运用

2021-09-01 06:45胡洁群
花卉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班绿化面积

胡洁群

(重庆市大足区林业局,重庆 402360)

0 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国土绿化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而在国土绿化的过程中,退耕还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2014—2019 年重庆市大足区的国家森林城市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任务中,对25°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进行规划,规划面积5 万亩。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精确性、合理性,需要采取有效的工程管理措施,加强高新技术的应用。GIS 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应用,可以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使工程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

图1 GIS 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思路

以重庆市大足区为例,在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意见》等法律规范和政策文件,同时也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落实科学、全面的建设方案。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建设理念,优化存量的和扩增量的同时,也要提升质量,重点落实生态修复工程,使林业生态产业得到全面的改进和发展[1]。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能要遵守自然发展规律,还要遵守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促进产业结构和管理机制的优化。在建设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技术。

总的来看,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周期比较长,同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注。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涉及的信息数据较多。所以,需要利用GIS 技术,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分析,以此保障工程质量,推进数字林业的发展。

2 GIS 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推广

2.1 完善技术,开发系统

重庆市常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城镇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等多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退耕还林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该做好组织领导工作,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提升群众和工作人员对国土绿化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的认识,以此提升绿化参与度。为了发挥GIS 技术的作用,要不断完善技术应用方式,积极开发新的软件系统[2]。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要先明确退耕还林树种代码、小班记录项目明细等内容。可以由专业的技术公司进行软件开发,根据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需求设计各项功能,确保数据格式符合标准,为用户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2.2 三方合作,优化措施

为了推广GIS 软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三方合作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班、线上宣传活动、线上交流平台等,通过不同的渠道宣传技术并提供咨询服务。退耕还林中心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组织管理人员参与培训活动,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技术方则负责授课、教学,同时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软件的调整和完善,使GIS 技术可以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为了做好退耕还林工作,必须要全面落实各项责任,确保各司其职。一方面,要确保区林业局责任的落实,做好检查验收、确权发证等工作,可以利用GIS 技术辅助这些工作的落实;另一方面,区发改委要协调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结合GIS数据信息保障监管、分配等工作的合理性。

2.3 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和推广方法。首先,要明确推广对象。本次推广以区林业局退耕办的技术人员为主,尤其强化对镇街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宣传推广,通过新技术的演示教学,使镇街基层林业工作人员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其次,采用多样化的推广方式,可以将线上推广和线下宣传结合在一起,不仅提供各种咨询渠道、交流平台,也可以在线下实践应用、“手把手”教学,使GIS 技术在退耕还林管理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全面。

3 GIS 技术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小班面积求算

在重庆市大足区退耕还林工程中,需要根据《造林作业设计规程》等相关技术规范对适宜造林作业的小班现地的各个因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报告填写,利用1∶10000 地形图勾绘块状小班,并且确定小班边界[3]。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将水田、石包、粪坑等无效造林面积扣除,使用GIS 软件确定实际拟作业面积,以亩为单位,保留1 位小数。GIS 技术可以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也可以计算退耕还林面积,可以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和落实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依据,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对于GIS 技术来说,面积求算是基础功能之一,由于该技术采用地图投影等同于纸质地图投影,在GIS 系统中对地形图进行配准之后,通过系统计算的方式获得图幅面积,其应该与理论面积相同,即使存在误差,也应该在忽略不计的范畴内。通常,因为地形图扫描前出现变形问题、扫描仪存在误差、矢量化存在误差等原因,导致计算结果出现些许误差。所以,采用GIS 技术对小班面积进行求算,不用进行平差也可以获得计算结果。绘制好小班区域界线皆可,减少了许多求算步骤,具有简单、便捷、精确的特点。

3.2 地图制作功能

GIS 技术最基础的功能就是制作地图,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该技术可以用于制作退耕小班分布图、退耕还林作业设计图等专题图,具有精确、高效的特点,可以极大地减少人工误差,GIS使绘图工作更加轻松自如。以大足区的退耕还林来说,在制作退耕还林小班分布图时,GIS 把地图的信息源按乡镇、村、小地名、小班号、坡度、计划年度、作业年度、林种、树种、面积等分成不同的“层”,使每一层与立地上的植被相关联,从而简化了成图工作。

3.3 数据查询共享

GIS 可以实时查询各项数据,主要对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进行查询,同时也可以完成同步更新。在现实的图形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管理需求查询相应区域的数据信息,系统可以将信息归纳、整理为图形和表格提供各用户。具体可以查询退耕还林的具体位置、工程范围、退耕面积、成活率等信息数据,并且以表格、图形的形式输出,具有直观、详细、便捷的特点[4]。不仅如此,该系统还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对各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详细展示空间位置信息,其中一项数据发生变化,其他数据也会同步更新,避免出现误差、错误等问题。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每年都需要检查验收,如果经过检查发现与实际不符的小班边界,则需要对小班进行重新勾绘,做好边界的调整处理,确保小班边界的准确性,同时再次计算小班面积。采用GIS 技术可以更加快速、便捷的更新地图。同时,运用计算功能可以更加便捷地更新小班面积,实现同步、自动更新,可以动态监测退耕还林工程。地理空间数据具有数量大、内容多的特点,要管理海量数据,就要发挥GIS 技术的优势,构建快捷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可以利用计算机生成各项数据,然后通过GIS 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与共享,为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提供便利。可以构建退耕还林地理系信息系统,对原始资源进行共享和传输,包括地图数据、区划界线等,增加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各个系管理系统可以高效运行,包括地理信息管理系统、森林防火信息系统等。

3.4 防止地块重叠

退耕还林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即使每一年都需要更新,也可以在同一个图层文件中管理设计小班,利用GIS 的区域重叠检查功能,对造林地块进行自动检查,确定该地块是否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避免出现重报、冒报等情况。该功能也可以在林权证发放中应用,可以直观展现已发证和未发证的地块有哪些,避免出现重复发证的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可以应用GIS 技术。该技术可以为工程管理提供详细、全面的信息支持,有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要加强GIS 技术的推广和宣传,使更多人掌握该技术的使用方式,保障GIS 技术充分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小班绿化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朱屺瞻《绿化都市》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