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式超高强度混凝土装配式房屋应用试验研究

2021-09-01 07:01李志高赵伟华贾英杰
江苏建材 2021年4期
关键词:单管圆梦小屋

李志高,赵伟华,贾英杰

(1.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 镇江212000;2.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1 项目背景

该工程位于鄱阳湖湿地草原体验区西山岛,由江西省某研究院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轻型预制装配式圆环形或圆柱形建筑设计,项目代号“圆梦小屋”。由于项目位于旅游区,因此建筑部件需满足人工搬运的重量限制、外立面的混凝土材质体现、快速拼装、安全可靠等要求。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根据设计要求,参考国内外类似项目的经验,结合自身生产能力,提供了一种多环式超高强度混凝土装配式设计方案。文章就该方案的结构形式、设计计算及试验情况作简要介绍。

1.1 “圆梦小屋”的结构形式

“圆梦小屋”为多个圆形筒状结构组成的具有景观效果的建筑物。由于该建筑位于山区,施工中无法使用大型设备进场安装,需将其拆分成足够小的单片构件以便于人工搬运,因此每片质量不能超过60 kg且应易于施工安装,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只有采用强度更高的超高强混凝土(以下简称UHPC)材料,才有可能制成较轻薄的构件。UHPC采用最大密实理论模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分别采用级配石英砂、硅酸盐水泥及自主研发的UHPC专用掺合料、钢纤维等,养护工艺采用90°C蒸汽养护48 h。经实际测试,该UHPC的轴心抗压强度 fc>130 MPa,抗折强度ff>18 MPa,轴心抗拉强度 ft>6.0 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c>48 GPa,氯离子扩散系数(RCM法)为1.8×10-14m2/s,90 d碳化深度为0。

另外,为了保证居住品质的要求,小屋单管内直径不小于2 800 mm,进深6 000 mm。另外,为了体现景观效果,小屋采用“2+1”的叠放组合形式。

经测算,“圆梦小屋”单管内直径取2 900 mm,每管沿纵向划分为12环,每环长500 mm,在圆周方向上将圆环拆分为6片,每片弧长约1 535 mm。为了满足重量要求、利用UHPC的高强度性能,环片的主要厚度设计为30 mm。单环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

图1 单环截面尺寸

连接方面,环片之间通过钢板和螺栓连接。为了便于环片在横向和纵向上的连接以及增加成环后的整体刚度,连接点处的混凝土增厚至60 mm,形成加强肋(图2)。纵向环与环之间也采用钢板和螺栓连接,为了防止通缝的出现,相邻环之间沿环轴线旋转30°,使小屋的环片形成齿形交错的排布形式,如图3所示。

图2 单片尺寸示意

图3 单管环片纵向组合示意

“2+1”组合拼装时,下部两环使用钢制支座固定在地面上。支座托架为90°弧长的钢板,与环片之间通过橡胶垫片压紧在一起。上部单环与下部两环之间通过支架组合在一起,支架与环片之间通过设置橡胶垫进行缓冲。如图4所示。

图4 “2+1”的组合形式

1.2 有限元模型

由于该方案结构的特殊性,在初步设计时,通过有限元法对小屋单管进行结构分析,进而确认UHPC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能否满足设计要求。有限元计算使用ANSYS软件,采用实体建模的方式对结构的整体变形、局部应力进行计算分析。

小屋单管环片采用UHPC混凝土材料,有限元计算中使用弹性本构模型。材料弹性模量为4.5×104MPa、泊松比为0.2、密度为2.5×103kg/m3。

连接用螺栓、钢板及支座、支架均为Q235B钢材,采用弹性本构模型。材料弹性模量2.0×105MPa、泊松比为0.3[1]、密度为7.85×103kg/m3。

橡胶垫片为超弹性材料,采用Mooney-Rivlin两参数模型本构[2],C10=0.52 MPa,C01=0.13 MPa。

建模尺寸与设计方案相同。为了降低建模的难度,螺栓与钢板采用一体化建模,简化了螺栓形式。

简化后的螺栓模型省略了丝牙,因此螺栓与环片之间采用Bonded[3]接触,假设两者之间紧密连接,不会发生滑移和分离。

组装完成的“圆梦小屋”为圆型截面,在荷载作用下环片之间会产生挤压力,实际施工时环片之间缝隙使用水泥砂浆填充。因此在有限元计算时,环片之间的接触面采用No Separation接触,使环片之间可产生法向应力也可发生小滑移。

橡胶垫作为缓冲部件,与支座之间采用Bonded接触,假设两者之间不发生分离和滑移,与环片之间采用Rough接触,若两者之间有较大的摩擦力,即可发生微小的滑移。

计算荷载包括自重及外荷载两种。自重荷载由材料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经程序自动计算得到,施加在整体模型上。外荷载情况较复杂,按照小屋“2+1”的组合形式,根据相关规范及业主的要求得到小 屋的荷载组合,见表1。

表1 小屋荷载取值

为了便于计算和施加荷载,按单管环片的等效最大弯矩,将“2+1”模式下的荷载组合转换为最不利状态单管的等效外荷载,经计算得到单管顶部等效外荷载为60 kN。有限元模型计算中采用Force荷载直接施加在单管顶部。

支座底面采用Fixed Support边界条件,约束所有自由度。计算过程共分为6个荷载步:第1个荷载步施加自重荷载,第2~6荷载步按每步增加12 kN逐渐增大外荷载,最终总荷载值达到60 kN。

1.3 有限元计算结果

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小屋产生整体向下的变形,最大位移1.83 mm,位于管片的最上部,中间管片的变形比两端管片的变形略小。

施加外荷载后,变形趋势与自重荷载作用下变形基本一致。随着荷载的增加位移逐渐增大,当荷载达到60 kN时,向下最大位移达到了8.74 mm。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变形表现出了明显的对称性,小屋左右两侧各产生了4.99 mm的最大位移,最大处位于小屋水平中线靠上的位置。

小屋管片所受最大主应力约5.0 MPa,小于UHPC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最大主应力的最大值位于支座附近管片的内侧加强肋处,同时顶部管片内侧所受拉应力也较大。

1.4 单管载荷试验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际结构的安全性,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对“圆梦小屋”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体为足尺寸单管小屋,材料、尺寸及组装方式均与设计方案一致。

由于管片结构实际性能未知,出于安全需要,在试验准备时采用钢管脚手架对结构内部及周围进行了支挡围护。试验中以堆放沙袋作为荷载的施加方式,堆放于小屋顶部的脚手架围栏内。

试验测量指标为小屋管环外围竖向尺寸及水平尺寸,同时在小屋纵向中间位置测量其横向水平变形。初始加载荷载为每级0.6 kN/m2,做观察后增加至每级1.2 kN/m2,每级加载后进行数据测量和记录。

试验中,前期每级加载后小屋的整体竖向变形及水平变形均在1 mm左右。当加载至5.4 kN/m2时,每级的竖向变形和水平变形增大到2~3 mm,加载至6.0 kN/m2、总荷载达到60 kN时,局部管片(两侧各一片)出现了细微水平裂缝,小屋顶部管片内侧钢片外由漏浆形成的混凝土薄皮出现掉皮现象,加载过程中有响声,停止加载结束试验。试验记录见表2。

表2 “圆梦小屋”载荷试验加载记录

2 试验结果及结论

(1)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在自重及60 kN外荷载作用下,小屋在竖向上共发生8.74 mm的最大位移变形,横向上共产生9.8 mm的最大位移变形。而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在自重及60 kN的堆载作用下,小屋在竖向上的最大位移变形平均值为9.5 mm,水平向的最大位移变形平均值为13 mm。通过对比有限元计算值和试验结果,两者拟合度较高,有限元模型比较好地反映了小屋结构的实际性能。

(2)载荷试验加载后的变形量及隔天后的测量结果显示,小屋带载状态下变形量并未进一步增大。大部分UHPC管片外侧无裂缝出现,直接放置沙袋的管片区域也未出现肉眼可见的裂缝,表现出了较好的强度及抵抗变形的能力。

(3)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连接钢板及螺栓在荷载作用下远未达到屈服强度。载荷试验中也未见其产生明显的变形,各环拼接缝未见明显加宽。

(4)有限元计算及试验结果显示,“圆梦小屋”的设计方案安全可行。在本次计算及试验的基础上,将会对“圆梦小屋”的设计进行进一步改进,以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和环境场地的项目需求。

猜你喜欢
单管圆梦小屋
春天的小屋
大型PCCP压力管道单管水压试验
追梦 筑梦 圆梦
单管试压简易模具的设计及应用
基于Multisim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山中小屋
神奇的小屋
国产新型18.4mm单管防暴手枪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