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当代青年的精神长城

2021-09-02 15:35景俪
时代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艺文朝阳洪水

景俪

雨,一直在下。

如注的雨水密匝匝地敲在朝阳沟大剧院的房顶上,砸在剧院前“会唱歌的村庄”几个金属立体大字上,叮咚作响。雨水汇集到一起,顺着剧院前的一条小河沟着急慌忙地向南边的庄稼地里涌去,地里成片的玉米立即发出酣畅的咕咚咕咚的喝水声。

听着窗外的雨声,看着窗外繁密的雨水,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垌头村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董艺文心里却被另外一件要紧的事塞得满满当当。

就在昨夜,董艺文一整宿都在研究一份合同。这是上海一家旅游公司起草的一份乡村旅游合作的协议,关于以大型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大剧院为主的研学游与乡村旅游项目长期合作的有关事宜。合同中显示,公司将与垌头村文化产业项目签约15万人,预计首批将为整个项目带来1500万元以上的收入,能为垌头村乡村振兴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董艺文反复推敲无误后,将合同通过微信发送出去。伴着窗外哗啦啦的雨声,董艺文压抑着激动的情绪,拨通了上海乡村旅游项目负责人的电话。电话里,对方说,明天,也就是2021年7月20日,他要乘坐上海至郑州的高铁到垌头村正式签署这份合同。董艺文在电话里再次向对方表示感谢,对方诚恳地说:“不要感谢我,我前期也多次到村里考察,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们村这样有向心力、凝聚力的村民,是垌头村村民和谐的氛围和团结的精神打动了我!”

自从大学毕业后回垌头村工作,董艺文不知度过了多少个这样不眠的夜晚,每一个夜晚都难以忘怀,且踌躇满志,激情满怀。今年26岁的董艺文是登封市最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但说话办事却非常成熟干练。在垌头村群众眼里,这个当年学习成绩优异的小男孩,这个名副其实的学霸,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一个沉稳内敛,有知识、有远见、有担当,让人打心眼儿觉得靠得住的带头人。

“我出生在农村,从没有因为我是农村人,在同学们面前不自信;更没有因为我在郑州上学而看不起农村人。”

董艺文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后,他有三条路可走:一是考研究生,上一个国内顶尖的学校;二是考公务员;三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这个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的时代为自己占领一席之地。他从来不怕考试,考研究生或考公务员对他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难事。他喜欢交友,社交能力强,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人脉关系在大城市从事互联网行业也不是不可能。

正当他在谋划未来时,脑海里时不时会出现垌头村乡亲们的面容。这些人一个个质朴纯善,每次看见他总是满脸笑容,热情地同他说话,嘘寒问暖。这些人邻里和睦,不急不躁,和和气气,一心想着别人,从未有半点私心。他喜欢家乡这些如水一样静静流淌在他心里的人们,敬重垌头村每一位至真至善的男女老少。可是,这些朴实善良的乡亲,这些可亲可敬的父老,生活并不富裕,有些老人甚至住着破烂不堪的房子,靠政府补助维持日常开销,生活非常拮据。他经常想,为什么这些老百姓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要受穷?村里有些年轻人学历不高、没有技术,空有一腔抱负。想到这里,董艺文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戳了一下,不由得冷飕飕、沉甸甸的。

从中学开始,董艺文就在郑州上学,高中在省實验中学读书。他学习成绩优异,经常考年级第一名。他喜欢文学,热爱艺术,酷爱运动,又乐观积极,喜欢思考,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他善于反思,在错误和经验中找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董艺文的与众不同和超出年龄的成熟,让他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董艺文上初中时,老师要同学们写一封信,这封信要写给最敬佩或最爱的人。很多同学都写给自己的父母、老师或朋友,有的人甚至写给明星,但董艺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垌头村的乡亲们。他把对垌头村这片土地的热爱,对垌头村人民的尊敬和当时关于垌头村一些稚嫩的发展想法满含热情地写进信里,也把自己对全村人的爱融进了那封信里。在一次全体村民会上,董艺文的父亲董军政——当时垌头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当着全村人的面读了这封信。董军政一边读一边掉着眼泪,当时在场的群众也无不为只有14岁的董艺文的真诚和懂事感动得纷纷落泪。

“我知道,我的根在垌头村,这里有我的爷爷、我的父亲奋斗的身影。”

20世纪80年代,董艺文的爷爷董万顺是垌头村的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初期,垌头村在董万顺的带领下成为全市的明星村。董万顺去世后,邻里矛盾不断,打架斗殴频发,村里经济一落千丈。当时,董艺文的父亲董军政在城里做生意,村里的老党员找到董军政,请他回村带领群众发展致富。他思虑再三,回到了垌头村,也把家里的所有积蓄带了回来,用在全村的建设上,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垌头基础薄弱,没有企业,也没有交通优势。村民没有收入,董军政对垌头村进行充分调研后,决定实施文化兴村战略,号召全体村民以学唱爱国歌曲的形式拉近干群关系,凝聚民心。

要唱歌就要有场地,董军政想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村里为下乡知青建的两排平房。他在两排知青房上搭上棚就建起了知青纪念馆,在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合唱团——垌头村农民合唱团。

起初,村民们对这件事很不理解,有的很害羞。董军政不断引导鼓励,经常组织村民唱一些红色爱国歌曲。他发现,唱歌的时候,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大家都很快乐,村民们亲如一家人。有的原本婆媳关系不好,通过集体活动,感情打通了,关系融洽了。邻里间在一起唱歌,共同做一件事,心胸开阔了,心情舒畅了,发现之前的矛盾不值一提,彼此相视一笑,矛盾化解了。只要村民们心往一处使,就能腾出手来搞建设、谋发展。董军政决定把唱歌这件事坚持下去,而且要做出名堂。

从那时开始,董艺文经常抽时间回村里帮父亲打理工作,和群众一起唱歌。2012年,董艺文考上了大学。上大学后,他有更充足的时间回到垌头村,一是锻炼自己,二是想办法为村里做点事。母亲也早就参与到这件快乐的事业中,周一至周五在郑州学习舞蹈和歌曲,周六、周日就回村教给群众。母亲心直口快,说话诙谐幽默,经常与群众打成一片。

董艺文说:“在我印象中,我爸总是一天24小时不停地转,不间断地付出。一天只睡五六个小时,一大早就起床,对接方方面面的资源,想尽办法规划村里的经济发展,绞尽脑汁通过村党支部带动,解决村里的问题。而他自己生活朴素,吃穿非常简单。在我眼里,父亲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正是他的付出,从小在我心里树立了有正义、敢担当、有作为的党支部书记形象。”

2012年,垌头村在董军政的带领下,以党建做引领,带领全村人民唱爱国歌曲的事迹名气越来越大,中央电视台以《会唱歌的村庄》为题制作了20分钟的专题片。从此,垌头不仅在当地,在全国也名声大振。一批批专家领导来垌头视察,越来越多的媒体将镜头对准了这个独辟蹊径、生发着满满文艺气息的会唱歌的村庄。

2013年,中央电视台邀请垌头村农民合唱团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节目。当时,正在上大学的董艺文第一次和全村人一起坐着大巴车,喜气洋洋地到北京,到中央电视台唱歌。上央视极大地鼓舞了全村人唱歌的积极性,也让董艺文进一步确定父亲的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走“党建领航,文化合作”的路子,实现“文化兴村、文化强村”的发展目标,是他们父子俩结合垌头村实际,不断摸索和探讨后确定的发展思路。从此之后,父子俩携手,带领垌头村一直走在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连续多年举办农民合唱节、农民丰收节、千人饺子宴、农民春晚等。垌头村这场文化大戏越做越大,2015年,《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听,垌头在唱歌》,再次使垌头这座会唱歌的村庄在全国声名远扬。

已经将全部身心融入垌头村的董艺文在面临毕业时的多重选择时,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这片生养他的村庄,想到了群众们对父亲信任的眼神,想到了上级各部门领导对垌头村的肯定与期待。于是,毕业后,正当同学们各自为自己的前程奔忙,向着大城市进发时,他却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为数不多的逆行者,回到了垌头这片土地。

董艺文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根扎得越深,向阳而生的内生动力就越强劲。

回到村里,董艺文不断地思考、探讨一个又一个问题:我能为家乡做点什么?我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我要将这个村、这个村的群众带到一条什么样的路上?农村需要文化振兴,农民最迫切的需求是致富,怎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有机融合?

在不断思考中,董艺文想到了豫剧《朝阳沟》这张名片。50多年前的《朝阳沟》曾红遍大江南北,《朝阳沟》精神实质上是农民艰苦创业的精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当代人依然需要这种精神,这种宝贵的精神依然需要传承下去。“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化服务于人民”,这才是文化的终极意义。以艺术为纽带,以文化为媒介,以产业发展为驱动,才是真正适合垌头发展的路子。

董艺文花了好多天时间亲自做了一份《垌头村乡村旅游产业规划》,以垌头村——“会唱歌的村庄”这一名片为基础,以豫剧《朝阳沟》为主线,通过艺术化打造,建设一个实景演出剧场,让现代人重回那个满腔热血建设新中国的年代,让观众在历史的年轮里找到乡愁。剧目的名字就定为《再现朝阳沟》,再现的不仅是豫剧《朝阳沟》的精华,还要再次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再现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让观众去看《朝阳沟》,而是要让大家从《朝阳沟》的再现中找到新中國成长的记忆。这个想法一产生就得到了董军政和村“两委”干部的认可。

2019年,董艺文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剧本写作、剧场设计建设、演员遴选和培训工作中。董艺文上大学时学的是理科,但这并不妨碍他创作剧本。他想:“害怕是因为不懂,懂了就不害怕。”他一遍遍地查找资料,确定立意,修改剧本,请专家为唱词谱曲并录制。

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2019年11月,大剧场正式动工建设。既然是大型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就要体现“体验”二字,就要让观众动起来,董艺文想到了儿时在游乐场玩的旋转木马。让观众坐在这样一个大转盘上以影片剪辑的视觉效果去看这场大剧,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董艺文联系了工厂,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在垌头村那片空地上,立即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大建设场面。在剧场外围,为了让观众一进入剧场就马上感受到《朝阳沟》唱词中“油菜花随风摆蝴蝶飞舞,麦苗儿绿油油好像绒毡,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的环境,董艺文请人在剧院墙壁上做手绘,还收集了辘轳、纺线车等一些五六十年代的民俗物件。为了配合观众的消费,也让垌头村的群众在这项产业中有所收益,董艺文还在村里建起了小吃街,周边特色小吃纷纷进驻小吃街。2000多平方米的《再现朝阳沟》大剧院从2019年11月动工到2020年春节完工,只用了短短3个月,许多参观大剧院演出的观众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做的事。

大型沉浸式实景体验剧《再现朝阳沟》上演后,得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剧中融入了杨兰春先生创作的过程,有爱情、有乡风,也有革命历史,还有时代的烙印。表现形式上,有传统豫剧、有话剧式表演、有演唱,也有舞蹈。观众坐在席上,随着座位的移动观看一幕幕变化多端、精彩纷呈的剧目,给人以全新的体验。垌头村也因为《再现朝阳沟》这一文化产业项目的落地,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文化标兵。

很多人问董艺文:“是什么初衷和怎样的动力让你在这么短时间就将《再现朝阳沟》做得这么精彩,将大剧院建设得这么有时代氛围?

董艺文说:“在建设剧院和小吃街时,全村的群众都来义务帮忙,他们没要一分钱工资,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天天到剧院干活。这些群众中有的是70多岁的爷爷奶奶,我看着他们年老体弱,让他们干活都不忍心,经常劝他们歇歇,但他们不肯。每每看到这些场面,我就一个人转身走到一边,泪水止不住地落下来。他们相信父亲、也相信我,一定能带领他们致富。这份信任是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总是想,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点点向上攀登,如果没有爷爷和父亲将这个村管理得这么好,如果不是群众对爷爷和父亲的认可和信赖,我就得不到垌头村这些不争不计较的群众的支持。通过奋斗改变全村的面貌,是我们家祖孙三代传承的家风。祖父和父母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和榜样,他们教会我要有坚定的理想,并且要有为了实现理想在艰难困苦中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勇气和智慧。”

《再现朝阳沟》承载着董艺文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梦想,终于起航了,但一路并不顺利。自2020年开始,全国乃至全球的新冠疫情使得旅游行业几度遭受打击。直到2020年下半年疫情过后才有了起色。当年十一国庆节时,大剧院吸引了上万名游客,也带动了村里的小吃街和民宿产业。毋庸置疑,《再现朝阳沟》是深受各个年龄段观众喜爱的剧目,人们在热血沸腾中再次体验了一把那个“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的奋斗年代,真正再现了《朝阳沟》的火热与激情。

2021年,董艺文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被选举为垌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在当地开启了一段祖孙三代接力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佳话。董艺文一边做好村里的工作,一边把重点精力用在《再现朝阳沟》剧院的发展上。很快,一家旅游公司对剧目经过实地考察后,决定与垌头村签订乡村旅游合作协议。

2021年7月19日下午,窗外雨点下得正密,董艺文将这份乡村旅游合同发出去,并打电话确认后,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满脸洋溢着自信,畅想著《再现朝阳沟》新的开局。

天渐渐黑了下来,雨时断时续,到了晚上七八点,雨再次变成千万道雨柱,直挺挺地往下浇灌,将天与地密不透风地连接在一起。董艺文撑开雨伞,走出去,地面上的雨水已经浸湿了鞋子,看样子,一场大暴雨即将来临。每年七八月份都是汛期,这样的雨水对庄稼当然好,但是,一些群众的旧房屋会不会漏水,是否会出现山体滑坡,是他最担心的。还有,往西北方不足两公里处,就是朝阳沟水库,朝阳沟水库地势较高,而垌头整个村地势较低,如果水库泄洪,全村400多户群众的房屋有可能冲毁,全村1400多名群众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很多问题,只能往坏处想,这样才能把预防做在前面,尽可能地减少损失。他立即打电话召集村委、村民组组长会议,商议防汛方案,并立即向上级汇报汛情。

雨一直未停歇,并且下得越来越急。董艺文和全村干部一刻不敢懈怠,朝阳沟水库的水位也一刻不停地向上疯涨。

7月20日凌晨,上级部门通知垌头村,朝阳沟水库即将泄洪,要求垌头村全体村民迅速撤离。得到通知,董艺文根据防汛预案,立即逐个通知每个村民组组长:“迅速通知各家各户,立即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打电话、把消息发微信群,没有回应的就到各家各户喊!”董艺文安排好,正要和村委干部一起离开,看见父亲董军政也蹚着雨水来了。他本想告诉父亲,如果洪水漫过堤坝,不仅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受损,他们父子投入3800多万元资金和全部心血建设的大剧院也会遭殃!可是,望着父亲紧皱的眉头,董艺文没来得及说出一句话,也没来及问一声父亲“正在生病的母亲怎么样了,她离开家跟着村民转移了没有”。董艺文看见,父亲站在大雨中拼命地向群众呼喊:“赶快离开!抓紧时间离开家里!”

看到一位80多岁的大爷还没离开家,董艺文带着村干部催他赶紧离开,可这位老人硬是不肯,他稳如泰山地坐在家里说:“我活了七八十年了,从来没见过什么洪水,不要大惊小怪,没事!”见劝说无用,董艺文和村干部一起,上前把挣扎的老人强行背了出来。

安置好这位老人,董艺文刚喘口气,这才发现,刚刚和他在一起的父亲不知到哪里去了。雨势凶猛,信号中断,为防止触电,电源已被切断。他蹚着雨水一边寻找父亲一边继续呼喊群众赶紧撤离。

正在这时,他看见有两个人从安置点返回,正在洪水中牵羊、抢粮食!他的心再一次提到了嗓子眼儿,大步冲到前面,一把拉住在洪水里牵羊的人,大声喊:“叔,爷!真不敢,赶紧跑吧!东西不要了,要命!”

正当董艺文拽那两个人时,他们都看见,羊瞬间被卷进了翻滚的洪水里,董艺文拼命拽着两个惊恐的人爬上了土坡。

全村1000多名群众聚集在一个地势较高、相对安全的地方,他们一个个全身湿透,惊恐万状地看着倾盆的雨水从天而降,几个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哭泣。董艺文顾不得安抚这些村民,他通知各村民组长清点人数,极力查找有哪些人哪一户还没有到达聚集点。经过清查,发现有老人小孩四个人滞留在被洪水围困的房顶上,随时都有危险!还有50多名群众在一个庙中暂避,等待救援!

董艺文在洪水中再次下达命令:各村民组长继续到各村民组搜救受困群众!必须在泄洪前一个也不少将群众强行转移!他抽出在场的年轻人组成救援队,救援队在董艺文的带领下,义无反顾地冲进大雨中。

困在屋顶的老人小孩得救了,在庙中躲避的50多名群众顺利地转移到了安全地点。看着陆续到达的群众,董艺文又想到了1400多名群众的安置问题。家,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1400多人的吃、住要立即解决,情绪也要及时安抚,继续搜救受困群众也同样刻不容缓。

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坡上的两所学校,学校校长听到董艺文的请求后,掷地有声地说:“董书记!您辛苦了,学校房屋安全,只听转移指令!”

这时,天已经亮了,浑身早已湿透的董艺文站在瓢泼大雨中,用尽全力对全村的群众说:“各村民组长继续搜救被困群众,其他的人听从指挥,劳动力和妇女队长带队,各自看好亲戚邻居,大人看好孩子,有行走不便的互相搀扶,现在出发到学校集合!到学校后,男女分开住宿,吃的我来安排!”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1400多名群众,排成一条浩浩荡荡的长龙安静地向村中学走去。刚才的惊慌已悄悄从他们脸上褪去,有小董书记周密的安排,有小董书记几句宽慰的话,有村党支部在,有党旗在飘扬,再大的灾难,又何需惊慌!

村中学很快到了,村民们陆续安顿下来。只是雨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全村人一夜未眠,又饥又渴。董艺文已经派人去买食物了。但是,哪里都在下雨,很多道路可能被冲毁,1000多人的食物哪能一次就买回来呀?他一边担心,一边继续回村里搜救受困群众。雨水似乎比昨夜下得更大了。

中午时分,朝阳沟水库告急!垌头村西邻的前柿杭水库告急!泄洪通知最后一次下达。几乎是在短短十几分钟内,洪水咆哮着漫过堤坝,冲进堤坝下的小树林,沿着河沟,冲破道路,冲进田地,又争分夺秒地冲进群众的房屋。董艺文看见水势越来越凶猛,水位越涨越高,他第一次体会到夏天的雨水也会这样冰冷、刺骨。与此同时,他的心紧紧揪起来,如果哪个村民还没有离开家,那就危险了!

正在这时,他看到了父亲。看到父亲的那一刻,董艺文脸上立即露出从昨夜到现在第一个笑容,他笑的时候,泪水混着雨水从脸上滑下来。他马上平抚好自己哽咽的声音,向父亲询问母亲的情况。父亲告诉他,母亲已被表哥背走了,现在安全。

父亲声音嘶哑,一副劳累不堪的样子,他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捂着疼痛的肚子。正当董艺文想问父亲肚子怎么了,父亲却边向前走边急切地说:“山上还有几十个村民,有的房子年久失修,我现在通知他们赶快到学校!”

父亲顾不得再跟董艺文说一句话,蹚着洪水急匆匆地走了。望着父亲疲惫的背影,董艺文的泪水肆无忌惮地落了下来,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落进滔滔的洪水里。他拿起手机,用仅余的电量给父亲发了一条微信:“爸,您一定注意安全!”

全村人终于一个不落地转移到了学校。当董艺文清点好全部人数后,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下。洪水袭来,全村群众第一时间安全转移,这是党支部书记的第一使命。现在,他终于可以安下心了。

食物也終于买回来了,是方便面和火腿肠,由于人数较多,食物只勉强够。董艺文想,这么多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不能再这样喝凉水,吃干方便面了,大家淋了雨,饮食再跟不上,这样下去,很可能会生病,就更麻烦。吃完饭,董艺文再次召集村组干部和年轻党员,除了对大家的付出给予鼓励外,会议的核心内容是解决群众的食宿问题。住宿方面,安排村干部为村民们找被褥;饮食方面,建议群众临时起灶,保证大家吃上热饭。村干部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找到炊具,并尽快做好大家的劳动分工。最后,他安排村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董艺文说完这些,最后提醒大家:“晚上值班时大家要带上手电筒,要让受到惊吓的群众知道有我们村干部在,有我们党员在保护他们,有一束光在专门为他们点亮!”说完这些,一夜不停奔波的董艺文才感到自己双腿僵直,已经无法弯曲。

雨一直在下,洪水如嘶吼的猛兽从水库往下涌。中午过后,人们看到,高高的垌头村城门楼已被洪水包围,水已经淹到了城门楼上“垌头”两个字,水深足足有五六米。城楼对面文化产业园的整个一层都被淹没了。人们只能站在高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园瞬间被洪水吞噬。在洪水巨大的冲击和团团包围下,许多房屋在洪流中轰然坍塌,几辆小汽车像一只只玩具被卷进洪水里……

人们看着这样的场面,一个个吓得脸色土灰,有许多人失声痛哭起来。村民房屋受灾最严重的是小吃街旁边的三个村民组,村民们无不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小董书记,如果不村干部,我们也许就……”董艺文看着那些陷入一片汪洋的房屋,心里倒抽一口凉气,如果当时有一丁点疏忽大意,如果当时不是及时采取行动,那么这三个村民组四五百口人的性命将危在旦夕!后果不堪设想!如果真是那样,将是垌头村历史上最大的灾难!

大冶镇党委书记王志斌在洪水最猛烈的时候赶到了垌头村,现场指挥救灾工作,并为受灾群众协调救灾物资。

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是在21日一早赶到垌头村的。看到解放军部队来到垌头村,村民们一个个激动万分,振臂高呼。在最危难的时候,总是会看到这些最可爱的人出现在群众身边,在场的没有一个人不激动,没有一个人不泪如雨下。

董艺文带领5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察看垌头村受灾情况时,才第一次近距离看清了这个他为之付出全部青春与热血的村庄,这块他一直深爱着的土地,几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

民房倒塌、道路受阻,桥梁被毁、良田尽淹。最不忍直视的是,他呕心沥血建造经营的大剧院在一夜之间被洪水冲毁;他和村民们一起一砖一瓦建起的小吃街被泡在一片汪洋里,无声地呻吟哀鸣;三层高的文化产业园办公楼也被冲垮了,大剧院后正在建设之中的工地,被冲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曾经举办过十几次演出和农民丰收节的露天广场已淹没在一片浑浊的泥汤里;村民的房屋受到损坏,村民们在停车场的车,还有自己的车早已被冲得无影无踪……董艺文的心在滴血,嗓子开始战栗,心头仿佛压了一大片乌云,湿答答地让他的心无声地绞痛。

董艺文想起,就在昨天,就在昨天下午,他还在商讨那份决定着大剧院未来,承载着全村人希望和他梦想的合同,他和那家旅游公司的负责人在电话里互道合作愉快!几乎是在一瞬间,他的梦想就灰飞烟灭,被这突来的洪水冲得体无完肤!就在昨夜,他来不及想这个寄托着他全部梦想、寄托着他们全家甚至是全村人命运的大剧院的安危,他心里只有群众,只想全力保护每一个群众安全地活着。

董艺文努力压制住自己的痛苦,他没有时间体验痛苦,继续带解放军指战员蹚过洪水,排查灾情。雨水依然没有停歇的迹象,董艺文也没有停下因劳累而僵直的双腿,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冒着雨水用沙袋在水库边上垒起了一道高高的防洪堤坝。

21日中午,在缕缕炊烟中,热腾腾的饭菜端到了群众手中。这是洪水中全村人在一起吃的第一顿热乎乎的饭。1400多名群众几乎是含着热泪吃下这顿令人五味杂陈又终生难忘的饭。

垌头村受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外界,许多人纷纷送来救援物资。当天下午,董艺文的伯伯也赶回垌头。看到被洪水冲毁的家乡,和为了全村安危操碎了心的弟弟和侄子,他们全家人抱头痛哭,村民们看到这个场面,无不垂泪。

看着村民们一次次无声地落泪,董艺文知道,在大灾面前,除了能吃上一口热饭,听到几句安慰的话语,他们更需要的是找回失去的信心。没有信心,村民们只能靠政府的帮扶,靠社会的捐赠;没有信心,被冲毁的家园将无法重建。他必须尽快帮大家走出阴霾,尽管此刻,他的内心也正在无声地滴血。

夜幕再次降临,雨水似乎变小了,身姿变得轻盈,在空中丝丝缕缕地飘零。他想起之前父亲带着大家唱歌时的情景,唱歌时,人们忘记了悲伤,忘记了忧愁,心中汇聚一团团结、正义、有能量的火焰熊熊燃烧。

晚上没有电,除了几束手电筒的灯光,四周一片漆黑。董艺文通知大家在学校操场上集合,他让大家打开手机中的照明键,用仅存的电量汇集成一点点光。在他和父亲的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一起挥舞双手,挥动着手中的点点灯光,大声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接着是《团结就是力量》,最后是大家都熟悉的《垌头村村歌》:

唱出精神有干劲,

唱出团结构谐和,

唱得正气满天飞,

邪门歪道没着落。

唱得浑身憋着劲,

齐心协力搞建设;

唱出村里好风尚,

互敬互爱喜事多;

唱出村民高境界,

更加爱党爱祖国;

唱得人人愿奉献,

健康幸福乐呵呵,

生活越来越红火。

欢乐有力的歌声在点点灯光中,冲破雨水,飘出人群,响彻整个垌头的天空。

很多人都看见,人们的泪水在歌声里飞扬,也有很多村民都感觉到,自己在心底里呼唤。泪水过后,大家都感到心中已经涌进了一团巨大的力量!

董艺文的眼睛也被这歌声浸湿了,他郑重地对大家说:“我们即使只有一点光,也要在全村齐聚时点亮。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人人都奉献一点光,这些被点亮的光能让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给我们每一个村民重振信心、建设家园带来希望。在这样困难的时刻,我们要发挥‘会唱歌的村庄精神,大灾面前,人民至上!失去的我们可以重建,过去的辉煌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我们用打不倒的意志,一定能使我们的家园从无到有!”说这句话时,他再次想到父亲经常对他说:“不论是啥事,再困难,总有解决的方法。”他还想到父亲时常说:“年轻人经历失败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他转身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父亲,父亲早已热泪盈眶。

那一刻,董艺文没有一丝伤悲,只有一切从头再来的决心,他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从心底涌起,这力量形成一团气流,冲破喉咙,向在场的所有群众呼喊:“重振家园!重振家园!重振家园!”

董艺文的话让大家被雨水冲凉的心又变得热乎乎的。

可是,到了夜里,当全村人都睡下时,一连好几天未吃饭的董艺文却吃不下一口饭,一连好几天都未合眼的他怎么也睡不着。他瞪着双眼,在黑夜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想到自己亲手构筑的梦想一夜之间成为泡影,董艺文的心口就一阵接一阵地疼痛。他本以为大剧院就是全村人致富的希望,可如今一切都不复存在,他今后拿什么带领群众致富?!

想到这里,他真想跑到外面的野地大喊几声,大哭一场!可是,他不敢,他怕被人听到,被人看到。此刻,他不再是个羽翼未丰的毛头小子,而是全村人的主心骨,是一名党员,是垌头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他想到电影《焦裕禄》里焦书记说过的那句很有名的话:“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任何时候,办法总会比困难多!”

他也想起之前在书里读过的一段话:“不管上天是如何地给你苦吃,你要记住,这是上天送给你的最大礼物。因为,有一种圆满叫破碎,有一种辉煌叫苦难!”董艺文想到这些,心不再那么痛了,他抬头看看窗外的夜空,夜色依然凝重,但雨已经停下来了,很快就会夜尽天明,雨过天晴。

雨终于停了,太阳升上碧蓝的天空,依然如故地照耀着大地,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洪水是三四天后一点点退去的,洪水退后,受尽创伤的大地一点点裸露在阳光下。董艺文脚下踩着淤泥,一步步察看这个受尽伤痛的村庄。村口城楼前那栋三层文化产业园办公楼已被冲毁了一大半,残垣断壁像巨大的伤口,让董艺文的心里渗血,楼上办公室的家具还在原位,仿佛印证着昨天的辉煌。村前原本一条几米宽的道路被冲出一条百余米宽的大河道,路上尽是从几十里外冲来的石头和沙子。原本举办过农民合唱节、农民丰收节的大剧场,此刻,几乎被几十吨沙石填平。再往前走,是剧院后的游泳馆,此刻,这栋楼的地基已经被冲毁,一层和二层一角的墙体已经坍塌,屋内的设施完全暴露在阳光下。

这里也是董艺文一家人居住的地方,他想起,就在20号凌晨的大雨中,他和父亲为了让全村老百姓赶紧转移,把生病的母亲一个人留在这里。他和父亲在危险来临时,心里想的全是老百姓的安危,没有时间把母亲救出来。那天晚上,洪水已经冲进母亲住的房间,水深没到了腰部,正当母亲无助时,董艺文的表哥冲进来,把母亲背了出去……

董艺文不敢回想那个场面。他想,他董艺文可以挺直腰杆站在全村群众面前,可以站在全村父老面前为他们鼓劲,带他们唱歌,帮他们驱散心理的阴霾,但他却不敢站在自己母亲面前,不敢面对母亲。在危险来临时,他没有第一时间来救母亲,他在心里无数次地向母亲下跪!现在,母亲已被送到了医院。他不敢想象,母亲看到村里这样的场景,看到他父子俩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时,心里会遭受怎样的打击。

董艺文继续往前走,每往前走一步,他的心就再疼痛一次。前面就是他一手建造起来的大剧院,洪水冲出的数十米宽的深沟分别经过大剧院左右两侧,原来剧院东侧曾经停着几十辆旅游车的停车场、剧院前曾经人声鼎沸的大广场、剧院右侧的售票处,此刻都被冲出了两三米深的大深沟,沟里全是杂乱的石头。剧院的后墙已经坍塌,剧院西墙不知被洪水冲到什么地方,剧院前只留下一块十几米宽的平台,像孤岛一件矗立在干涸的河道里。只是,劇院前“会唱歌的村庄”几个金属立体字依然坚定地矗立在那里。

董艺文一边忍住剧烈的心痛,一边欣喜地想:是啊!“会唱歌的村庄”还在!

雨终于停了,人们纷纷回到自己家,查看受灾情况。村民们急着要搬回家去住,但被洪水浸泡过的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董艺文再次带着村干部察看村民房屋,全村410户村民的房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他要求已确定房屋安全的村民可以搬回家中,存在隐患的继续住在安置点。

看到自己家两个院子都被淹了,村民李芬哭着说:“啥都没带出来!”董艺文走上前去,拉住李芬的手说:“婶子,东西没了,人好好的,就是咱最大的财富。有党在,有村委在,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垌头村的灾情引起了各级领导的关注,郑州、登封各级领导纷纷到垌头村察看灾情,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他们对董艺文带领村干部挽救群众生命表示感谢,并对以唱歌的形式帮助群众树立灾后重建信心的做法大加赞赏,并由衷地说:“垌头村受灾这么严重,虽然建筑垮了,但思想没有垮!这是你们村最大的优势,只要有信心,一切都可以重头再来!”

受灾后,登封市委书记王鸿勋连夜来到垌头村察看灾情,他打着手电筒,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垌头村的道路上。当听到董艺文书记在“7·20”特大暴雨来临前连夜转移群众、挽救了1400多条生命时,王鸿勋书记激动地对董艺文说:“你们基层干部最辛苦,就是你们的付出保证了群众的安全!我代表市委感谢你们!我要给你鞠个躬!”说着,王鸿勋书记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向董艺文郑重地鞠了三个躬。看到王书记向自己鞠躬,董艺文积蓄十几天的伤痛、委屈和辛劳化成泪水哗得落了下来,流着泪的董艺文也向王鸿勋书记深深地弯下了腰。

大雨冲毁了村里一口修建了十几年的水井,水井是董军政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修的,十几年来,全村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没让村里人花过一分钱。然而,这场洪水把水井彻底毁了,村里的电路也大多被毁。现在第一步是解决群众的水电问题。恢复水电的第一步是清理村道上的淤泥,好让电网维修车开进村里。

董艺文带着安置点的群众来到村委楼前,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和杂草,挖出一条排泄雨水的通道。道路通了,电很快恢复,但由于水井毁坏严重,只能先暂时拉水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接下来,董艺文又安排以村民组为单位,组织党员成立党员小分队和村民互助组,集体帮助村民清扫家园,开展好防疫工作,让百姓尽快回到自己家。

村里一座在洪水中完好无损的建筑是知青纪念馆,13年前,垌头村“会唱歌的村庄”正是从这里起航的。

一首歌能凝聚民心,一首歌能提升士气,垌头是“会唱歌的村庄”。大家干活干累了,董艺文和村干部们都会组织村民唱歌,每唱一次《团结就是力量》,村民们就会感到在体内注入了无尽力量。董艺文说:“我们无法抵御灾害,但我们必须发挥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树立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一首首歌曲让大家的心更近了。村民们清理完村道后,自发来到知青纪念馆。洪水来临时,这里的水位已有一人多高,墙壁上留着清晰的“水位线”,而整个纪念馆的地面上是厚厚一层淤泥。全村人拿着铁锨,一起涌进纪念馆,很快,原本一片狼藉的纪念馆被村民们清理冲刷得干干净净,又恢复了往日的面貌。

看着刚刚还因家园毁坏而痛哭,而现在却满头大汗清理淤泥的乡亲们,董艺文想起13年前,那时他13岁,他看到父亲带着乡亲们在这里组建农民文化合作社,从此改写了垌头村的命运。他的心中再一次种下一颗种子,他对汗流浃背的乡亲们说:“13年前垌头从这里开始,13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从这里开始!”

垌头村是登封市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垌头村捐赠矿泉水、米面油、自发热饭、被褥、衣服等物资。

董艺文是郑州企业家商会的理事,商会很多企业家得知垌头村受灾后,都纷纷前来看望。几位企业家看到垌头村的老百姓齐心协力重建家园的劲头,感慨万千,他们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号召力的团队领导,也从未见过这样有凝聚力的老百姓。”他们主动问董艺文,村里缺什么、老百姓缺什么。董艺文说,村里现在最缺的就是米面和蔬菜。商会的一位理事将需要购买的物品明细交给董艺文,请他看看还缺什么。董艺文看到物资里列出了大量肉类,他怕给人添麻烦,就将写有肉的那一行画掉。可是,商会购买回来的物资还是保持原样。看到这些爱心人士的真挚,董艺文告诉自己,也告诉村委的干部们:“我们虽然现在受灾了,但在灾后重建中,我们要树立不等不靠不要的思想。”

曾多次来到垌头村拍摄节目的中央电视台得知垌头村的灾情后,主动与董艺文联系,并商量要在灾后的垌头村举办一场赈灾晚会。得到这个消息,董艺文非常高兴,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的群众。

夜幕笼罩,万家灯火渐熄,垌头村万籁俱寂。

蛙声十里慰乡愁,虫鸣四野聊孤寂。董艺文听着田野里到处蛙声虫鸣齐唱,慢慢向村外的田野走去。已立秋了,夜里的乡村丝丝清爽的凉意一阵阵扑面而来,他的心在微风的吹拂下慢慢变得平静。站在村东边的田埂上,董艺文看着这个曾经经历过灾难的村庄像一块巨大的伤疤哀伤地匍匐在大地上。

董艺文一遍遍回想灾后这几天发生的事,也一遍遍思考灾后要做的事。他看着遥远的天际,一次次回想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艰难历程。中华民族每一次遭受苦难,都会迸发出团结、自强的光芒,中国总是在接近谷底时获得重生。

他想起一篇文章里写道:“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上才会真正坚强起来,最惨痛的沉沦造就了最辉煌的崛起。”

他想起曾看过无数次的电影《建军大业》。这些改变中国命运、并相信中国一定能在苦难中崛起的,是一个个只有十几岁、二十几岁的青年人,抗战的胜利,中国的解放,不仅是政治上的胜利,军事上的胜利,更是精神上的胜利,文化的胜利,因为,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正在这时,他的电话响了,是上海那家旅游公司的负责人打来的。他想起,因为郑州“7·20”暴雨,地铁停运,这位经理在郑州滞留了多天不得不返回上海。他也将垌头村受灾的情况如实相告。他本以为,这位经理知道村里受灾后不会再跟他联络,但没想到,他还是打来了电话。询问了灾情,听到对方几句安慰的话后,董艺文眼睛望着村里那片正在夜色里沉默的残垣断壁,镇定地说:“这次洪水让我认识到我们的抗风险能力还很不足。但我很感激我20多岁就有这种经历,洪水冲垮的是建筑,冲不垮的是我对垌头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只要人在,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我将继续沿着我的思路往前走,因为我的背后有一大批人在支持我,期待着我站起来!这些人有我的同学,我的母校郑州大学,有母校的资源和知识指导我继续前行;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有灾后重建的规划;有垌头村人民群众的信任与希望,他们都是我强大的后盾,一起构筑了一道坚固的精神长城。但是,我知道,决定垌头村将来发展方向的还是我,不管多难,我也要把垌头的文化产业继续做起来,用文化讲好嵩山故事,讲好河南故事,让全中国的人通过我,通过我们的文化了解真正的河南人,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河南精神!”

董藝文说这些话的时候,看见树梢上一只鸟儿“呼”地扇动起翅膀,向浩瀚的长空飞去。

责任编辑/张美子

猜你喜欢
艺文朝阳洪水
暴雨洪水来袭,记住以下几点,有可能救命!
迎朝阳
幼儿图画⑥
不许耍赖
小陈老师来上课
圆周上的有理点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猛兽威力无比
朝阳创业地图
过门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