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探析

2021-09-02 05:13游珍花,汤梅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游珍花,汤梅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历经数千年风雨洗礼而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栋梁,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国家、高校、社会、学生多方面着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策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1]同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提供了不竭动力。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阶段,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节点,培育新时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一、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意义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2]10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流淌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基因,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同时,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践行以及个人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2文化自信来自哪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文化自信最深厚的底气,就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独特法宝和内生力量。世界上那么多文化起了又落,只有中华文化延续至今,日益焕发蓬勃生机,我们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理由和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重和时代风采,有助于抵御西方文化渗透,有助于大学生在“大杂烩”的文化碰撞中上站稳脚跟,强化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树立文化自信,大学生应秉持辩证、公正的态度,既不能数典忘祖,也不能妄自尊大,全面、正确认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文化交流中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有坚实的文化根基,才能有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实践,集中反映了民族追求和时代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仅有8年,但却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孕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传统文化智慧穿越千年依然历久弥新,深深扎根于华夏民族的内心,潜移默化着人们的举止言行,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天然的亲切感,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理解和认同,主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弘扬者和坚定践行者,真正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大学生日用而不觉的生动局面。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传统文化,唤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再次创造中华文化繁荣盛景。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促使其主动握紧文化传承的接力棒,同时在传承的过程中,传统文化自身也被注入了时代活力,因为新时代大学生是社会富有朝气的新鲜力量,他们在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阶段成长起来,富有文化知识,又激情洋溢,能够紧跟时代潮流、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打破陈规、寻求超越,理应走在文化创新的前列,为传统文化灌注青春色彩。另外,中国是世界上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留学轨迹遍布全世界,在文化互动中积极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博采众长,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更上一层楼,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维生素”,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内容,“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3]329,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最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不竭来源,更是丰富当代青年大学生精神世界、激发青年大学生奋进的强大动力。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又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开朗豁达……都是每一个大学生应当学习的精神品格,对于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能够使大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学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浪潮中激扬新时代的青春力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内容

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必须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一)讲仁爱,重民本

讲仁爱,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将仁放置首位,由此可见仁爱的重要性。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首先要爱父母,其次是爱亲人,然后博爱众人。孟子进一步扩大了仁爱对象的范围,提出“仁民而爱物”,强调仁爱万事万物。关于如何做到仁爱,孔子认为,能够在生活中做到恭敬、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点即可为仁。关于仁爱的原则,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要不断完善自己,以具备帮助别人的能力,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将心比心,自己不想要的不可强加给别人。在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下,衍生了许多以天下为己任、无私奉献等传统美德。在2020年的抗疫中,习近平总书记的决策部署、援鄂医护的生死相托、全民抗疫的守望相助,以及新冠病毒在其他国家爆发时,我们积極施以援手,这些都高度体现了新时代对仁爱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重民本,是一种相对于君本和官本而言的以民为立国之本的政治观念,是抑制封建帝王独裁专制、缓和阶级矛盾的有力思想武器,古代民本思想对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史书典籍中具有极其丰富的论述。中国的民本思想,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尚书》中,民本思想就崭露头角,如“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春秋时期民本思想愈益丰富,《论语》有云,“修己以安百姓”、“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孟子将人民和君主作比,认为“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暗示人民群众力量强大,君主须以善治天下。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发展达到高潮,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明夷待访录·原君》),用“主”和“客”明确了君主和人民的对立统一关系。王夫之认为民本高于君权,主张国家要“保民”、“养民”、“安民”。历朝统治者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民本”,如唐太宗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把人民放于最高位置,党的历代领导人提出的群众路线、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等思想观点,就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

(二)守诚信,崇正义

守诚信,诚即真诚无欺,是内在追求,信即信守诺言,是外在行为,两者互为表里,内在统一。在先秦典籍《尚书》中就有“诚”与“信”的记载,如“允迪厥德,谟明弼谐”,这里的“允”即诚信,意思是说诚信地履行德政,决策就会英明并取得大臣的全力辅佐。《逸周书》提出“乡党之间,观其信诚”,将诚实守信作为交往朋友的原则;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把讲信用作为办好事情的前提条件;老子提出,“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从个人立足、事业成败、国家繁荣方面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管子》一书从人际交往到治国理政对诚信进行精辟的论述。明清时期,诚信带上了实用化的色彩,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将诚信转化为具体行动。随着商业的发展,经济交往更加重视诚信的实用性,王夫之从唯物主义出发,对诚信作出新解释,提出信义和利益相互统一。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有大成就之人,都具备诚信的品德,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曾子践诺杀猪……关于诚信的诗词典故数不胜数,直到今天,诚信仍然是我们国家大力倡导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理应把“诚信”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日常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

崇正义,在古代论述中,正义具有公正、正当、合宜的意思。在个人道德选择层面,孔子探讨了“义”和“利”的关系,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荀子认为即使有“得天下”的利诱也绝不可行不义之事。在“义”和“生”的关系上,孔子“杀身成仁”,孟子“舍生取义”,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在国家治理层面, 荀子认为,实行正义,可以建立功业、维护社会安定。据《群书治要》记载,逼迫百姓死亡的原因之一就是冤陷无辜,无法伸张正义,导致社会动乱,书中提出“仁义礼乐、名法刑赏,凡此八者,五帝三王,治世之术也”,勉励君主将公平正义作为治理国家的方法之一。古代对于正义的崇尚,塑造了文人墨客不为高官厚禄折腰的高风亮节,奠定了将军士兵面对敌人时出生入死的赤子之心,铸就了志士仁人为坚守国家利益而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传统正义观与当今时代有许多共鸣,尤其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咀嚼。

(三)尚和合,求大同

尚和合,和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天人合一。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道生阴阳,阴阳二气相合,创生人与天下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意思是万物与我是一体的,暗示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第二,协和万邦。《尚书》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从家族和谐做起、扩展到众族以至天下和谐。第三,和而不同。西周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就是说,和谐并不等于相同,对立统一才能获得发展。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谐能够包容差异。第四,人际之和。《论语》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与人交往中要和谐相处。第五,身心之和。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主张身体与内心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和合”思想,为促进“和合”的现代转型指明了方向。新时代大力倡导“和合”思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行稳致远,有利于拨开中国威胁论的迷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体。

求大同,大同思想是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憧憬和最高理想,早在《诗经》中就有大同思想的萌芽,“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用“老鼠”讽刺统治者,借以表达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的愤恨之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之情。春秋时期战乱纷争,知识分子纷纷著书立说,勾勒各自心中理想社会的愿景,《礼记》对大同社会作出明确说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户外而不闭,是谓大同”,基本特征是天下为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祥和安宁。随着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凸显、激化,大同理想在文人士子的诗词著作和有关农民问题的现实探索中均有所体现,以此抒发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或鼓舞劳动人民的抗争斗志。尽管大同只是一个空想,但大同情结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心中扎根。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性,为近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减少了阻力,提供了扎根的土壤。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出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和谐社会……等目标,都是对大同理想的“扬弃”,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充分展现了大同理想的时代光芒,为世界实现大同理想提供了现实举措。

(四)自強不息,敬业乐群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周易》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指人要按照天体运行规律,自力更生,努力向上、坚持不懈。曾子有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强调自强不息的必要性。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指人在经历坎坷低谷时就更要发奋图强。自强不息不仅体现在史书典籍中,也体现在古人的日常践行中,东晋祖逖立志报国,每天在半夜听到鸡鸣便起床练武;宋濂家贫只能向别人借书抄录,冬天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仍不懈怠;左丘明双目失明,仍以巨大的毅力完成《国语》。在国家遇到危难时,自强不息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体现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在社会稳定时,自强不息表现为君子奋发向上以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自强不息还表现为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宇宙处于变化运动之中,人也应因时而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新时期焕发新光彩,载人航天精神、女排精神、黄河精神等等都是对自强不息的传承弘扬,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全体中华儿女必须继续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奋力谱写新的开拓性篇章。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热爱、团结集体。《礼记》有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这里的敬业乐群是针对学生而言的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礼记正义》中指出,“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这里所说的“业”已不仅仅是学业,而是泛指各行各业。在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敬业乐群的模范先锋,如诸葛亮治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司马迁著《史记》,忍辱负重持之以恒,这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典故,流传千年而熠熠生辉,他们用担当和行动诠释了敬业乐群精神,成为引领后人砥砺前行的一面精神旗帜。古人常把自己的事业融入民族命运之中,将敬业乐群扩展到利国利民的理想之中,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3]12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敬业乐群精神,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兢兢业业工作,把个人的梦想汇入时代浪潮中,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五)扶危济困,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指帮扶危急,救济穷困。古往今来,扶危济困、守望相助始终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既体现在知识分子的诗词典籍中,汇成传统的文化思想,如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落魄时要修养身心,保持节操,发达时,救济天下百姓;杜甫的“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任贫苦邻居摘枣果腹;又体现在历史人物和事迹中,构成现实的历史故事,如《周礼》中“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可以看出,早在先秦时期就推出了扶危济困的福利政策。《史记》记载,范蠡“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于贫交疏昆弟,”范蠡拿出自己经商所获的钱财救济穷苦的亲戚朋友及修桥铺路等善事回报社会。《宋史·太宗纪》记载,宋太宗身在温暖的宫殿依然不忘穷苦的百姓,命令官员分发衣服、粮食和木炭,帮助老百姓度过寒冷的冬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189

2020年11月23日,贵州最后九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意味着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对发扬扶危济困精神最有力的证明。

见义勇为,见到合乎道义、应该做的要主动勇敢去做。孔子云,“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意指人要见义勇为,“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将看见危险能够豁出性命作为完人的必要条件;“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孔子对子路的见义勇为做出肯定,并认为子路接受牛的回报能够弘扬见义勇为之风……可见,孔子极度推崇见义勇为。《水浒传》中叙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大闹桃花村等故事,一个个见义勇为、侠肝义胆的好汉形象深入人心。另外,存在于大多数中国人内心的侠客梦,就是人们对于见义勇为的渴望和快意人生的期待。在古代的律法中不仅对于见义勇为的行为进行奖励,而且对袖手旁观的行为进行惩罚,如秦律,“有贼杀伤人冲术,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当赀二甲”。见义勇为,可能会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但正是面对危险挺身而出的勇气和担当,才能闪烁出震撼耀眼的光芒,照亮中华民族的发展之路。新时代,既要倡导以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开始,也要以知恩图报为延续,用社会保障做结局,如此才是最美中国故事。

(六)扶正扬善,孝老爱亲

扶正扬善,指扶持正义,弘扬善举。“清代思想家顾炎武在《与公肃甥书》中说:‘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當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兴国安邦,必须除恶扬善,扶正祛邪,弘扬正气。”[4]553唐代的韩愈曾用“不畏义死,不荣幸生”、“嫉恶如仇雠,见善若饥渴。”称赞别人,前者指不害怕为正义而死,也不为侥幸生存而感到光荣,后者指对恶人坏事就像仇敌,对好人好事就十分迫切。欧阳修认为,宁可为正义而死,也绝不苟且偷生。扶正扬善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精神基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历史已充分证明,一个人扶正扬善,才能立身处世,一个社会扶正扬善,才能和谐融洽,一个国家扶正扬善,才能发展繁荣。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教育引领,才会分得清是非善恶,才会追求真善美、弘扬社会正能量。善举能够传递,要强化道德榜样教育,唤醒善意的自觉行动,形成扶正扬善的社会风气,同时必须驱邪惩恶,这样,扶正扬善的风气才能得以发扬并不被歪风邪气所侵蚀。

孝老爱亲,就是指孝顺老人,关爱亲人。常言道,百善孝为先,将孝放在所有美德的首位,足以可见孝的重要性,只有在家孝顺父母的人,在外才会效忠国家。古人对于敬老、养老的美德有许多论述,《孝经》强调,“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佛教也重视孝道,“人有父母,不可不孝”(《菩萨睒子经》)。《诗经》提出,“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通典》则对孝顺父母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管子》记载,凡家里有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全家可减免徭役。汉代将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提倡“以孝治天下”。当前社会所倡导的孝老爱亲,剔除了封建愚昧的因素,更加符合时代需要。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孝老爱亲的发扬更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不仅关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孝老爱亲,并身体力行作出表率,极大带动全社会践行孝老爱亲的美德。国家是由千千万万家庭组成,只有我们每一个人发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家庭才能和谐融洽,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三、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对策

(一)国家统筹谋划,注重顶层设计

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奏响新乐章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具体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探寻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政府颁布相关政策文件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等文件的出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与支持作用,以政府文件政策为着力点,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明确高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和任务,倡导高校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具体规划和设计,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同时,将财政、人才、资源适当向优秀传统文化相关项目倾斜,从而推动中央相关政策顺利落实。

2. 强化法治建设,为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法治保障既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又是规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的现实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立法进程,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法治基础,用法律武器维护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提供法律上的支撑,使传统文化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合法性、规范性和稳定性。引导各部门各单位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提供服务,对于违法现象要严厉打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良好法治环境,推动社会公众守法信法依法,自觉承担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义务,开创传统文化法治建设新局面。

3.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教育合力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央指导小组,协调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工作,对于工作不力的部门要做出批评,提升工作实效。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论证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支撑。高校、基层社区、企业等社会各界,都应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相互协作,把传统文化和本职工作相结合,着重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传统文化导向,同时,要结合本地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工作现状,研究具体工作细则,提高措施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在落到实处、落到细处下功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局面,呈现人人学习传统文化、人人发展传统文化的新气象。

4. 推动“走出去”战略,提振文化自信

如今,文化交往日益密切,西方文化走进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华文化也应走出国门,以包罗万象的中华文化为窗口和桥梁,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中国智慧,增强文化竞争力,提高国际声望,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引导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首先,在传播内容上,要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突出中国价值观念,其次,积极拓展传播渠道,通过文化贸易、民间来往等多种渠道大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要结合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传统,运用通约式的表达,促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去”,让各国人民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5]340,中华文化“走出去”也是推动世界文明交流对话、丰富人类文明色彩的迫切需要,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一道,谱写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

(二)高校筑牢阵地,厚植文化底蕴

1. 推进课程改革,发挥主渠道作用

首先,在课程安排上,高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地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提高人文修养。同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使教育既具有实效性又具有感染力。其次,在教材选择方面,高校应积极联合教育部,编订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紧跟时代进步的传统文化教材,要贴近社会实际,符合“0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媒介作用。最后,灵活设置考试方式,走出“一张试卷”的局限,探索多种考试方式,如实践考核、学生互评等方式,力求全面展现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实现考试的形式与所学内容的有效搭配。

2. 提高教师教育水平,迸发课堂活力

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传统文化素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功底。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自身先对优秀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努力做到全面、深刻地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加强传统文化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真情打动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唤醒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望和热爱。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利用提问、分组竞赛等更易于学生互动的方法展开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手段上,制作内容丰富、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让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5]324

3. 培育校园文化氛围,浸润学生心田

校园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范围,要想让传统文化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在校园建设中增添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校园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品位,營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大学生无时不刻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体会传统文化的温度和韵味。首先,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传文化元素,比如,走廊上悬挂名人字画、广场上树立先贤雕塑、建设文化园地等等,悄然发挥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公告栏、广播站、电子荧屏等平台,宣传传统文化。此外,高校应积极探索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具备知识性的前提下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广泛参与,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又能在活动中加深传统文化印象,领略传统文化风采,最大程度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实现课内课外协同并进。

(三)社会同频互振,营造育人环境

1. 贯穿社会各个方面,铺染生活底色

社会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首先,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综艺节目、电视剧、报刊杂志等媒介使传统文化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促使社会公众自发讨论传统文化、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组织专家学者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通过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找到传统文化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共鸣点,让每一个人都能听得懂、用得上。其次,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焕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161全面立体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引起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最后,鼓励博物馆、遗址公园、古典园林等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发掘潜藏的文化资源,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保障大学生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大学生日益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

2. 善于利用榜样,引发社会共鸣

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发挥榜样的引领激励作用。首先,领导干部、党员带头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所以必须发挥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其次,社会公众人物应主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公众人物对于传统文化热爱和坚持会直接带动部分受众的效仿。如演员孙俪经常在微博晒书法作品,网友纷纷跟风在评论区“交作业”。再次,积极寻找大学生身边对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普通学生,塑造真实亲切的平凡榜样,触动大学生的内心,产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压力和动力,做出传承中华文化的实际行动,促使榜样在社会充分涌现。对于榜样要进行持续深入地正面宣传,并给予丰厚奖励,倡导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优先考虑对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的就业者,以鼓励大学生自觉把传承传统文化融入个人发展中,融入实现“十四五”宏伟蓝图中。

3. 占领网络阵地,为传统文化圈粉

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互联网学习平台的发展的打开了加速键。搭建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打破时间、地域、身份等界限,实现云共享,而且通过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文化之美,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6月,在网民的职业分布中,学生的网民数量是最大的。学生在哪里,宣传传统文化的重点就在哪里,在抖音、微博、网络直播等大学生经常“冲浪”的平台入驻主流媒体,以及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慕课等在线学习平台,引导正确的文化舆论,将中华文化和网络热点相结合,以流行有趣的语言和形式吸引大学生,宣传中华文化,最大化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使中华文化的传播范围向世界延伸。占领网络阵地,须加强网络监管,对于危害国家的信息要严厉惩处,为大学生提供和谐健康的网络空间。

(四)个人提高主动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1. 知行合一先要知,在学习中提升

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与高校、社会等密切相关,但归根到底是由学生自身决定。大学生要清醒认识到自身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要求,积极接受学校、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优秀传统文化学懂弄通,用优秀传统文化充实头脑、慰藉心灵。随着文化交往日益密切,大学生接触外来文化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多,促使部分学生仅仅接触到片面就认定外来文化优于中华文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应该予以舍弃,对此,大学生应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东西方文化,端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坚定文化自信,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丰富内涵、发展演变和时代意义,学习越全面,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越能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与自身所学专业相结合,增强传统文化学习的实用性,主动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

2. 知行合一贵在行,在实践中传承

实践活动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入脑入心的最佳途径。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既可以丰富人生阅历,又能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巩固理论学习效果。如通过参观博物馆、游览古镇、分享传统美食等活动,拉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真实直观领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在实践中激起傳统文化共鸣,带着现实中的问题与传统文化进行心灵沟通,思考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内涵,将实践所思、所得进一步内化为文化素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必须继承、弘扬和践行传统美德。通过自觉的道德实践,如参加志愿活动、收养动物、义务献血等等,将弘扬传统美德从响亮的口号上转化到具体行动中、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同时,对于违背传统美德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及时纠正不良风气,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向新高度。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汲取中华民族在悠悠岁月中沉淀的智慧和能量,激发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接力奋斗中。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4-9.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6,189,161.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329,12.

[4] 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14:553.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0,324.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