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骨折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估

2021-09-02 08:59王谋江程翩翩王鹏陆平生唐举峰杨小四
安徽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骨折评分安全性

王谋江,程翩翩,王鹏,陆平生,唐举峰,杨小四

作者单位:1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a药剂科,b骨科,安徽 安庆246003;2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基础部,安徽 安庆246003

疼痛是骨折术后常见临床问题,是由于机体受到外界伤害性刺激,外周及中枢神经兴奋性增加而致,如果无法有效控制,会导致病人全身过度应激反应,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甚至会造成机体严重损伤,影响病人术后恢复。传统的术后镇痛往往采用阿片类药物,但易导致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影响病人术后恢复。多模式镇痛提高了临床镇痛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近年来有研究将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于骨折术后镇痛,有效降低了神经元的敏感性,发挥了良好的镇痛效果,成为多模式术后镇痛的基础用药。本研究通过评价两种不同NSAIDs(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在骨折术后镇痛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镇痛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在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骨折病人。纳入标准:①手术治疗;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②病人术前使用镇痛药物;③病人近3个月有NSAIDs用药史;④病人术后使用多种镇痛药物;⑤存在凝血功能或精神障碍者;⑥既往有出血史或溃疡病史;⑦合并慢性疼痛综合征。本研究通过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19伦审研第(6)号]。

1.2 方法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方法,根据病人镇痛药物的使用将其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帕瑞昔布钠组。帕瑞昔布钠组:病人术后采用40 mg帕瑞昔布钠注射液(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毫克/支,批号H20183465,批次191014,价格96.80元/支)镇痛治疗,静脉滴注,一日1~2次。氟比洛芬酯组:病人术后采用50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毫克/支,批号H20183054,批次51906222-1,价格62.10元/支)镇痛治疗,静脉滴注,一日1~2次。采用个体化治疗,两组疗程依据病人各自症状及疼痛评分而定。

1.3 观察指标

(1)疗效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病人术后疼痛进行评估,判定病人镇痛效果。研究者根据病人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分。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前及药物镇痛后12 h、24 h、48 h、72 h的VAS评分,记录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费用占比:记录和比较两组病人使用镇痛药物的费用及镇痛药物占药物治疗总费用的占比。

2 结果

2.1 病人基本信息

本研究纳入帕瑞昔布钠组55例,氟比洛芬酯组45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基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病人基本信息比较

2.2 两组病人VAS评分

两组病人用药前V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治疗后,VAS评分均下降,药物治疗12 h后,氟比洛芬酯组病人VAS评分明显低于帕瑞昔布钠组(

P

<0.05),而治疗24 h、48 h和72 h两组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折病人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分,±s)

2.3 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

帕瑞昔布钠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氟比洛芬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两组骨折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病人治疗时间及费用

氟比洛芬酯组病人镇痛药物治疗(3.80±1.28)d,较帕瑞昔布钠组(4.56±2.04)d明显缩短(

t

=-2.270,

P

=0.026)。氟比洛芬酯组镇痛药物总费用较帕瑞昔布钠组明显降低(

P

=0.001),而两组药物治疗总费用及镇痛药物费用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4。

表4 两组骨折病人治疗费用比较/±s

3 讨论

目前对于骨折术后的疼痛管理常用药物为阿片类和NSAIDs,但各类药物镇痛效果差异,使得临床在药物选择上存在较大分歧。周树立等比较了地佐辛、帕瑞昔布钠和曲马多在创伤骨科的镇痛效果,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帕瑞昔布钠和曲马多,但地佐辛为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可能会对机体产生呼吸、循环抑制,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导致成瘾。因此,选择疗效明确和安全性好的镇痛药物对于减轻病人术后疼痛,促进患肢功能快速康复尤为重要。国内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氟比洛芬酯或帕瑞昔布钠在骨科术后临床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帕瑞昔布钠和氟比洛芬酯均为前体药物。帕瑞昔布钠静脉注射后经肝脏羧酸酯酶水解为活性代谢产物伐地昔布,选择性作用于环氧合酶-2(COX-2),抑制中枢和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抗炎的功效。氟比洛芬酯为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以脂微球为载体,在药效部位经羧基二酯酶降解为氟比洛芬,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神经末梢对伤害性刺激的感受,发挥镇痛效果。由于氟比洛芬酯特殊的脂微球载药系统,增加了药物在药效部位的靶向性和趋向性,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增加了药物的使用率。李敏等比较了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在骨科术后镇痛效果发现,与帕瑞昔布钠比较,采用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降低病人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05)。于前进等认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镇痛疗效相似,但氟比洛芬酯导致的胃肠道反应较为明显。康晓芳等研究认为,帕瑞昔布钠较氟比洛芬酯镇痛时间更长,安全性更好(

P

<0.05)。Meta分析研究表明,帕瑞昔布钠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明显优于氟比洛芬酯(

P

<0.05)。因此,对于氟比洛芬酯和帕瑞昔布钠在围术期镇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尚需进一步论证。本研究发现氟比洛芬酯病人镇痛治疗的时间较帕瑞昔布钠明显缩短(

P

=0.026),术后治疗12 h,氟比洛芬酯病人VAS评分明显低于帕瑞昔布钠组(

P

<0.05),而治疗24 h后,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别(

P

>0.05),这可能与两种药物药动学特性相关。相对于帕瑞昔布钠30 min达血药峰值,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后5~10 min即可达到。因此,氟比洛芬酯可以快速控制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别(

P

0.05

),提示两种药物安全性相似。此外,氟比洛芬酯组镇痛治疗总费用低于帕瑞昔布钠组(

P

=0.001)。

本研究提示,骨折术后使用氟比洛芬酯较帕瑞昔布钠起效快,可以快速控制术后12 h内疼痛,安全性相似,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当然,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且没有考虑病人合并症、骨折严重程度对术后镇痛药效的影响,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偏倚。研究显示,镇痛药物不同给药时机亦会影响术后镇痛效果。NSAIDs主要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对于体内已合成的前列腺素无影响。目前有学者倡导采用超前镇痛方式,即在术前开始给药,充分阻断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因此,本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探讨镇痛药物的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猜你喜欢
骨折评分安全性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含能材料热安全性研究进展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