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底孔组合式鱼道堰顶布置优化研究

2021-09-02 02:28黄建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1年8期
关键词:水层隔板缺口

黄建宇,魏 萍,纪 超,王 彪,王 浩

(1.南昌龙行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南昌330029;2.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4;3.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干航电枢纽分公司,江西吉安331300;4.江西交远物流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29)

0 引 言

隔板式鱼道按隔板上过鱼孔的形状,可分为溢流堰式、孔口淹没式、竖缝式及组合式。组合式鱼道可将各种型式鱼道的优点集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型式鱼道的优势,适合多种鱼类同时通过,提高过鱼效率。溢流堰和底孔结合的堰-底孔组合式鱼道,不仅能较好地发挥两种类型过鱼孔的水力特性,灵活地控制池室的流速和水流结构,而且能满足不同习性鱼类的过鱼需求,是国外常用的鱼道型式[1,2]。其中,淹没孔口式鱼道适用于底层洄游的鱼类,能适应上下游较大的水位变幅[1,3],溢流堰式鱼道适用于表层洄游和有跳跃习性的鱼类[4]。堰顶缺口将水流限制在缺口中,增加了池室中的能量耗散,溢流堰缺口型式有很多,有的布置在中央位置,有的布置在堰顶两侧左右交错,但通过大量的鱼类观测发现,一些鱼在穿过一系列有交错孔或交错槽的鱼道隔板时,表现得非常不适应,有交错孔或交错槽的鱼道池室内水流主流弯曲程度大,鱼类洄游道路曲折,不利于鱼类沿着主流上溯[5]。汪洪波[6]等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横隔板鱼道的水力特性,表明此类型鱼道内水流流态稳定。刘鹄[7]、王琲[2]、黄明海[8]等分别研究了竖缝式鱼道与孔口式鱼道、溢流堰式鱼道、潜孔式鱼道组合的组合式鱼道的水力特性,结果均表明组合式鱼道的水力学条件较好,适合不同习性和种类的鱼类通过。

溢流堰式鱼道隔板设计简单,但其堰顶形状、尺寸、外形及孔口布置都是需要研究的重要特征,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堰-底孔组合式鱼道不同堰顶缺口布置的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和思路可为同类型鱼道的设计提供借鉴。

1 数学模型建立

1.1 鱼道建模基本参数

堰-底孔组合式鱼道单个池室净宽2.0 m,长2.6 m,每间隔10个过鱼池设置一个长5.5 m 的平底休息池。鱼道全长720 m,鱼道梯级数117个,其中过鱼池106个,休息池11个。上游设计水位36.20 m,下游运行水位30.70 m,对应设计水头5.5 m 的鱼道设计流速为0.4~1.0 m/s,过鱼对象为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流速基本满足过坝鱼类的喜爱流速范围。池内设两个底孔加一堰顶缺口的组合式隔板,隔板厚20 cm。隔板两底孔尺寸为0.3 m×0.3 m,底孔居中布置;堰顶缺口尺寸为1 m×1 m,在池室底板高程假定为0 m 时,堰顶缺口底边相对高程为1 m,相邻隔板交错布置。鱼道内设计水深为2 m,入口底板高程假定为0 m,斜坡段底坡1∶50,断面型式如图1所示。

图1 鱼道细部尺寸Fig.1 Fishway detail size

研究中选取靠近下游的10 个池室,9 个隔板建模,池室编号从下游到上游按鱼类洄游路线编号为1~10号,下游进口处设为1号池室,上游为10号池室。底孔编号从下游到上游为1~9。

1.2 控制方程

鱼道内水流流动考虑是不可压缩水流流动问题,湍流模型选用标准k-ε模型。

数学模型控制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k-ε方程: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紊动能k方程:

紊动能耗散率ε方程:

式中:t为时间,s;u、v、w为x、y、z方向的时均速度分量为坐标分量,m/s;ρ为水体密度,kg/m³;μ、μt为水体的黏性系数和紊动涡黏系数,m2/s;p为时均压强,Pa;gi为重力加速度,m/s2;k为紊动能,m2/s2;ε为紊动能耗散率,m2/s3;Gk为紊动能产生项,各项紊流常数取值为Cμ=0.09、σε=1.3、σk=1.0、Cε1=1.44、Cε2=1.92。

追踪自由液体表面采用VOF 方法,通过计算水和气的体积分数来表征物体的形态,aa表示气体的体积分数,aw表示水的体积分数,其控制方程如下:

1.3 网格剖分

鱼道池室水流条件计算网格划分的思路为:在形状复杂的区域采用四面体单元划分非结构网格,在形状相对简单的区域划分为六面体结构网格。由于使用壁面函数法,在划分网格时不需要在壁面区对网格进行加密。鱼道形状相对简单,为保证网格质量,计算区域采用六面体网格进行网格划分,隔板过鱼孔(堰顶缺口和底孔)局部加密。池室内采用网格尺寸0.1 m,隔板过鱼孔网格尺寸0.05 m,模型含54.45 万个节点,11.98 万个六面体单元,网格划分见图2。

图2 鱼道网格划分(从左到右1~10号)水流方向从右到左Fig.2 Fishway grid division(from left to right,1~10#)flow direction from right to left

1.4 边界条件

进出口边界条件设置为压力出口,采用进出口自由面水位作为边界条件;顶部边界条件设压力出口,压强为大气压;边墙和底板设为无滑移固壁边界。

1.5 数学模型验证

数学模型采用现场实测的池室水深和底孔流速进行验证,工况为现场监测实测的工况,上游水深1.38 m,下游水深0.39 m。水深测点为池室中间左右两侧,每个池室实测2 个测点,池室水深结果取2 个测点水深的平均值,底孔流速按水流方向分为左右底孔,以ADV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测量测点速度大小及方向,结果见图3和图4。如图可见,数学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的数据吻合较好,数值模拟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鱼道池室内的水流流态。

图3 池室水深对比Fig.3 Comparison of Water depth of the pool room

图4 底孔流速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the Bottom hole flow rate

1.6 计算方案

不同的堰顶形状会改变鱼道池室内的水流特征。如图5所示,堰顶缺口的宽度B为1 m 保持不变,相邻过鱼堰顶缺口交错部分长度为p,如图6,设无量纲参数p/B,分析p/B为0(方案1)、0.4(方案2)、0.6(方案3)、0.8(方案4)、1.0(方案5)在鱼道运行水深h=2.0 m 的水流结构,从方案1到方案5的p/B逐渐增大,上下池室堰顶缺口错缝偏移逐渐减小。p/B等于0时,堰顶缺口左右交错布置,p/B等于1时,堰顶缺口布置在隔板中间,隔板左右完全对称。

图5 p/B=0鱼道水池结构布置Fig.5 P/B=0 Structural layout of fishway pool

图6 p/B>0鱼道水池结构布置Fig.6 p/B>0 Structural layout of fishway pool

2 结果与分析

2.1 池室流态分析

堰-底孔组合式鱼道系溢流堰式鱼道和孔口式鱼道的结合,沿水深方向具有不同的水流流态。为了避免进出口边界对池室流态的影响,选取中间池室5号进行分析,考虑鱼类通过堰顶和底孔不同的洄游路线,选取两个不同水深的平面流场进行分析,两个平面分别位于距池底以上0.15 和1.5 m,0.15 m 处的平面流场能够反映两底孔的水流特征,1.5 m处的平面流场能反映堰顶的水流特征,图层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分析了5 种方案两个水层的流速分布,图8列出了方案1到方案5不同水层的流速分布和流速矢量图。

图7 不同水层流速云图三维模型(P/B=0)Fig.7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flow velocity cloud diagram of different water layers(P/B=0)

鱼类在进入鱼道进口后,其过鱼效果主要取决于隔板过鱼孔流速及池室内流态。要求过鱼孔流速小于过鱼对象的克流能力,池室内主流明确,有一定回流,但回流不能过于剧烈,范围不能过大,以免鱼类迷失方向,延误上溯时间[9,10]。

如图8(a)所示,p/B等于0 时,通过隔板堰顶进入下级水池的水流,上级鱼池水流通过堰顶缺口进入下级鱼池时受隔板横向导板作用,堰孔流出的水流偏向堰孔一侧,受下级隔板堰顶缺口影响在池室3/4 处开始偏向下级堰顶缺口一侧,水流沿边壁流动直到受到下一级隔板阻挡后改变方向,沿下一级隔板边壁流动。从流速矢量图来看,堰顶处水层主流明确,但存在明显的主流贴壁现象,主流的另一侧存在超过池室2/3 面积的大范围回流区,回流区的范围较大。从流速云图来看,最大流速0.76 m/s,出现在堰顶缺口前缘,主流在池室内流速超过0.6 m/s的区域主要位于堰孔附近和堰孔同侧边壁附近,池室内大部分区域主流流速约为0.4~0.7 m/s,回流区流速值不大,在0.1~0.3 m/s 之间,回流强度不大,能够满足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洄游要求。距离池底0.15 m 范围内的水流由底孔进入水池,如图8所示,在整个水池底部水深范围内形成了较大的回流区,底孔处最大流速达到0.93 m/s,两底孔的流速分布不均,远离堰顶缺口一侧底孔流速大于0.7 m/s的区域面积大于另一侧底孔。

图8 不同方案下鱼道池室不同水层流态Fig.8 Flow pattern of different water layers in fishway pool chamber under different schemes

如图8(b)所示,p/B等于0.4 时,流速分布规律与p/B等于0时基本一致。堰顶处水层主流宽度与堰顶缺口宽度接近(堰顶缺口宽度1.0 m),主流最大流速增大至0.83 m/s,堰顶处水层主流明确,主流贴壁现象有所缓解,主流另一侧的回流区面积较P/B等于0 时略有减小。底孔处水层最大流速0.90 m/s,出现在远离堰顶缺口一侧底孔处,另一侧底孔处仍有较大面积的回流区。

如图8(c)所示,p/B等于0.6 时,堰顶处水层主流两侧回流区发生变化,回流区面积由原来的2/3 减少至约1/2,主流最大流速为0.96 m/s,堰顶处水层主流明确,相对于P/B等于0 时,主流弯曲程度小,主流平顺,基本没有主流贴壁现象。底孔处水层最大流速0.81 m/s,出现在远离堰顶缺口一侧底孔处,两底孔流速分布不均的现象有所改善,底孔主流的流速在0.5~0.7 m/s之间,回流区的流速小于0.3 m/s,各个水层流速分布满足不同种类、不同水层的目标鱼类上溯洄游要求。

如图8(d)和图8(e)所示,p/B大于等于0.8 时,堰顶处水层主流接近一条直线,主流宽度等于堰顶缺口宽度,在主流两侧形成两个面积较小的回流区。p/B等于0.8 时,主流最大流速1.17 m/s,p/B等于1.0时,主流最大流速1.38 m/s。底孔处水层的流速分布接近于对称,两底孔流速分布基本相同,P/B等于0.8底孔最大流速0.60 m/s,p/B等于1.0底孔最大流速0.47 m/s。p/B大于等于0.8 时,各个水层的主流明确,流态较好,但最大流速超过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洄游极限,对于部分游泳能力较弱的鱼类及幼鱼,可能会形成流速障碍。

方案2 到方案5 逐渐降低了上下池室堰错峰偏移,随着p/B增大,受隔板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主流的弯曲程度减小,池室内回流区范围逐渐减少,但由于减小了隔板对水流的阻碍,能量耗散小,因此堰处主流流速逐渐增大。设计方案堰顶缺口居于隔板一侧,远离堰顶缺口一侧的底孔流速明显大于近堰顶缺口一侧的底孔流速,远离堰顶缺口一侧的底孔主流扭曲度大。优化了隔板的相对位置后,两底孔的流速逐渐接近对称,远离堰一侧的底孔主流逐渐明确,说明底孔的流态受堰顶缺口的布置方式影响。

2.2 堰顶处主流弯曲程度与衰减规律分析

最大主流流速沿程变化曲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流速衰减效果。如前所述,池室堰错缝偏移越大,池室内主流越弯曲。为了系统地分析池室内堰顶处水层主流流速的衰减规律,以池室5 号为研究对象,池室长为x轴,方向为水流流向,提取池室内主流流速的最大值,沿x轴方向绘制成图,各方案沿程流速如图9所示。

设参数1-Vmin/Vmax为最大衰减率,其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水池内的流速衰减效果,各方案最大衰减率见表1,由图9和表1可以看出,主流流速衰减排序依次为: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方案1 由于隔板对水流的阻碍作用,主流的最大衰减率最大为54.1%;方案2 到5 降低了上下池室堰错缝偏移,减少了隔板对水流的阻碍作用,其最大衰减率逐渐减少。

图9 堰处流速沿程分布Fig.9 Velocity distribution along weir orifice

表1 主流轨迹线流速最大衰减率分布表Tab.1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attenuation rate of mainstream velocity

2.3 推荐方案紊动能分析

鱼道中水流的紊动能过高,鱼类将消耗更多的能量,降低鱼类的游动能力和平衡能力,使其无法顺利完成上溯。适当的紊流动可为鱼类提供良好而稳定的水流条件,保证鱼类的上溯[11,12]。

图10列出了方案1和方案3堰顶处水层和底孔处水层紊动能分布图,由图可见,两种方案均是水流经过隔板堰顶缺口处紊动能达到最大值,紊动能在鱼道池室内总体较小。两种方案鱼道大部分区域紊动能均不超过0.06 m2/s2,满足过鱼对紊动能的要求。

图10 紊动能分布(单位:m2/s2)Fig.10 Distribution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3 结 论

针对某堰-底孔组合式鱼道,建立鱼道三维数学模型,对不同的堰顶缺口布置方式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上下池室堰顶缺口相对位置对池室流态影响较大。p/B越小,池室内主流越弯曲,回流区范围越大,此时鱼道池室内消能效果较好,堰顶处主流速度较小。通过增大p/B,能有效减少堰顶处主流弯曲程度,减小回流区范围。

(2)上下池室堰顶缺口相对位置对底孔的流速分布和流态具有显著影响。交错缺口的设置会使两底孔的流速分布不均,远离堰顶缺口一侧的底孔流速相对较大,底孔主流不明确。通过增大P/B,能改善底孔处流态,降低底孔流速。

(3)对于本工程而言,p/B=0.6 时,鱼道池室内流速分布合理,最大流速小于1.0 m/s,主流明确,回流区范围相对较小,池室内紊动能最大值为0.06 m2/s2,满足过坝鱼类上溯要求。 □

猜你喜欢
水层隔板缺口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隔板构造参数对疲劳受力特征影响
马唐种子萌发及幼苗建成对不同环境因子的响应
钢箱梁跨间横隔板设计研究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1000MW机组汽轮机隔板裂纹缺陷分析及处理
梳子小改装立马变成抢手货
巴拉素煤矿井筒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昌黎海湾扇贝养殖区龙须菜养殖技术
不同水深条件下的青萍除氮效果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