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寓言下的教育问题的揭露
——分析电影《孩子王》的深层含义

2021-09-02 11:26李敏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7期
关键词:孩子王迷雾教书

李敏 重庆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

在教育贫瘠的年代里,在总是迷雾氤氲的大山里,有一群孩子每天要走几十公里路去上课,他们接受着贫瘠但珍贵的教育。永远散不开的山雾就像是当时的中国现状,是传统教育的迷雾,也是阶级矛盾的迷雾,甚至于那个时候的中国都是在一片迷雾中,也没有人知道未来出路在哪里。

影片围绕着教育展开,用权力寓言的方式表达传统教育,反映出对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反思,教育不应该只是模版化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它应该被解放和重视。老杆到教室时,学生没有课本,他也只有高一的文凭,什么也不会,只能用自己心里觉得对的教育方式带给学生新的教育体验。短暂改变了当时教育的现状。

一、跨越时空的转场艺术

老杆第一次来到“学校”,其实也就是一间草房,陪老杆来的黑子,看着屋子觉得新鲜,平时只干活的他一把推开了学校里的人,打开窗户趴到窗户边上,这里的转场十分有意思,下一个镜头在同一个窗户处,出来的人却变成了换好先生衣服的老杆,与之前地里干活的他判若两人,黑衣服也变成了白色,隐喻着从干粗活的农夫到文雅的先生的身份转变。

而这一段戏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运用更是到达了极致,一个人走向窗户打开窗户,从窗户外面再拍时,已经变了一个人,老杆从最开始的下地干活的糙汉形象完全变成了一个斯文的教书先生的样子,用仅仅两个镜头,将这一段戏需要跨越的时间、空间都讲得极为清楚,也是叙事上的飞越。

最有意思的画面是老杆窗户外孩子们画的他,跟黑板上的他是同一个画像,长长的头发,胡子拉碴,不爱收拾的模样。这是孩子们可能没那么有礼貌的一次打招呼,但是老杆也没有放在心上,这是两个身份的人第一次见面。尽管带着滑稽却又给了观众兴趣继续往下看。

影片中穿插了一些迷雾的镜头,还有那个放牛的孩子,“牛水”这个字的铺垫也在这里就埋下了,“牛水”其实只是老杆自己创造的字,但是在警醒同学们要有创造精神,反思当代中国的教育理念。

二、藏在背景声中的隐喻

在老杆第一次上课时,这一段的背景音有大量的隐喻,孩子们在抄书的同时,隔壁教室上课的老师,正在念着一段课文,“51岁的普通老工人,第一次走上中学讲台,备课到深夜……”,这一段的背景声折射出老杆的状态,也为后面孩子们取笑他不会上课埋下了伏笔。

老杆确实不会教书,他是第一次站上讲台,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孩子,而且是年龄相差很大的一个班级里,后面王福指出应该如何教书,其实这是一个惯性思维,传统教育的问题,所有老师都这样教,孩子们都能背出老师是怎么教书的,学生已经思维定式,同时也反映出时代教育固化,这些都是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

三、视听镜头下老杆的反思

老杆和王福在教室外识字那场戏,最开始是对称构图,两个人一个在画面左边,一个在右边,再走近,一起在简陋的教室前站着,一个在里面一个在外面,随后老杆蹲下,王福也坐了下来,镜头的推近,画面放大,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既是表达着他们的和解,也是对彼此的接纳。

在所有人在迷雾中的那一场戏,基本都是远景,所有人都在迷雾中,孩子跟孩子王在打赌,赌一本字典,这里的镜头十分漂亮,迷雾中有很多人,看不清任何一个人,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人的肢体行动,这里交代了整个山中的环境,也是整片的点题。黄色的迷雾,孩子们在嬉笑,所有人见证着学生跟老师打赌。老杆想教给王福的东西,是想要他在艰苦的现状下,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有自我的反省和思考。

老杆傍晚在夕阳的红霞下手插在裤兜里,两个空荡荡的袖子仿佛在跳舞,老杆像是一个孤魂,他是孤独的,没有人能教他怎么做,那时的他也不知道教育的未来在哪里。甚至他会向镜子中的自己吐唾沫,不仅唾弃的是无能为力的自己,更是唾弃可以把宣传资料闲置在桌上,也宣称着没有纸印书的时代。

四、迷雾中像诗人一样的王福

影片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老杆在念王福的《上学》:

我家没有表

我起来了

我穿起衣服

我洗脸

我去伙房打饭

我吃了饭

我洗了碗

我拿了书包

我没有表

我走了多久

山有雾

我到学校

我坐下

我上课

这一段本来是十分简单的句子,让老杆这么一念,王福上学的场景变得生动起来,从多久起床到怎么到的学校,时间和空间的意象都在里面表达了出来,这篇作文也变得像是诗一样,而王福也像是一个诗人一样在山间的迷雾里边行走。

再到后面王福写父亲的那一段,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

他在队里扛麻袋

别人都比不过他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

家里的饭

都是母亲让他吃饱

这很对

因为父亲要做工

每个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

但是

父亲说

我的力气没有王福大

因为王福在识字

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

但我懂他的意思

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

替他说话

父亲很辛苦

今天他病了

后来他慢慢爬起来

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

早上出的白太阳

父亲在山上走

走进白太阳里去

我想

父亲有力气了

父亲这一篇文章写得更加好了,从原来的逗号太多,“我”太多,到这篇,父亲的文章已经更像是一首诗,是王福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是教育观念起作用的开始。老杆最后也留给王福一句话:“王福,今后什么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这也表现对中国文化中某种毁灭自己的因素的反省和思考,不抄写下来的东西就都是自己的。

五、权力寓言的时代表征

全片都充斥着无形的权力寓言,在让老杆去教书的镜头里,坐着板凳上的队长是权力者的象征,而听从命令的老杆甚至连脸都没有露出,只有影子投射在地上,这是身份的划分,更是那个时代的不平等。在老杆去教书后,有两个在校长办公室里的场景,第一次是老杆去问怎么孩子们都没有书,校长云淡风轻的说没有书是因为缺纸,但是桌上旁边却放着厚厚一摞宣传资料,极具讽刺效果的一幕,而第二次是老杆被叫到办公室,说是没有按课本教书,老杆蹲在地上,而权力者高高在上,这不仅是身高上的压迫,也是身份上的不平等,老杆只不过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工具,他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按照已经准备好的模版去教。这样的权力寓言其实是无处不在的,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最后一个镜头,孩子们站在一边,老王跟老杆站在一边,形成对立的人物关系,“记录一件事情,永远在事后”,老杆作为一个老师,将道理告诉大家,迷雾仍笼罩着他们,就看谁可以从层层迷雾中,拨开这些虚幻的东西走出自己的一条明道。

六、结语

陈凯歌说:“教育的背后是文化,教育是保证一种文化继续行其道的一种手段,我要讲的文化,是影响着我们生活一切方面的那些社会准则,文化从人那里来,为人而设,同时又害人不浅。所以,文化的事,就是人事,文化的背后是人,人类是靠文字来接续文化的。”

《孩子王》是陈凯歌对文化的反思,对教育的反思,以及对权力结构的唾弃。极度淡化的叙事,远景拍摄等艺术手法去表现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老杆反复强调的不要抄课本不要抄字典,最后因为不按传统教学被调离学校,以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凸显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可以在暗淡的历史氛围中把人性的力量扩至最大,也把当时教育存在的问题放大了,以引起人们的警醒。

猜你喜欢
孩子王迷雾教书
迷雾中的闲庭信步
我的教书生涯
“三胎”风口吹不起孩子王
“走”着教书,点亮孩子的心灵
《迷雾》;《石皮晓》;《emoti on-沉》;《emotion-向》
迷雾美英
在山里教书
叫我孩子王
实体店独角兽
数列迷雾不用怕 防微杜渐见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