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

2021-09-03 05:03于晓红
家长·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校园环境认同感

于晓红

【摘    要】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比如,注重过程,合作共创,强化“认同感”;重组教材,立足当下,强化“认同感”;拓展延伸,动手实践,强化“认同感”。

【关键词】校园环境;认同感;注重过程;重组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3-0046-02

Rely on Morals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to Promote the Approbation Feeling of the Student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Jinshan Primary School, Minle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YU Xiaohong

【Abstract】It is a good choice to rely on the teaching of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to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identity with th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exam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cooperate and create,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identity"; reorganize the teaching materials, based on the current,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identity"; expand and extend, practice, and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identity".

【Keywords】Campus environment;Approbation;Pay attention to process;Reorganize teaching material

“校园环境的认同感”的培养不能空转,不能在纯理论灌注的旋涡里“打转转”,不能在直面批评和单向灌注的泥沼里裹足不前。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学,强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蕴含着一些沉甸甸的“家国情怀”的因素,我们完全可以“化整为零”,将其分解为更小的诸如对“班级”、对“校园”、对“社区”等自己周边集体的认同感,进而再拓展为“对国家的认同感”。

一、注重过程,合作共创,强化“认同感”

悉心研读教材不难发现,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总是聚焦一个主题:为公共生活奠基。这里的“公共”的實质就是引领学生从“自我中心”中跳脱出来,转而关注“公共”、关注集体、关注民族、政府和国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对校园认同感的基本路径。引领学生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或有“在路上”的幸福与体验,或有“在终点”的满足与喜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有意识地引入人文素养教育,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化中、从“单挑”的“合作”的共创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道德认知,也是浓浓的对“班级、学校、国家”的“认同感”。

例如二年级的《装扮我们的教室》,一定不能满足于最后“花花绿绿”的教室装扮的一个结果,而在于参观、谈论、分辨、设想、实施、反馈、改进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过程,从中体味到“整体与全局、团结与责任、共建与共享”等沉甸甸的多种意蕴,更重要的突破“自我的圈子”,走向公共(校园和班级环境)生活。比如走访其他班级,尤其是看看高年级的教室是怎么设计的,好在哪里?然后组织学生对班级进行分区域设想——先把设计写在任务单上,然后投到“建议箱”中,筛选出一些有意义的设想进行讨论:教室里为什么要有下雨天放伞的地方,图书角中为什么要把自己喜欢的书放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1)有问题,要协商;求大同,存小异。(2)要分工,巧配合;皆尽力,齐分享……

可以针对合作中学生的真实心态,展开讨论,帮助学生克服合作共创中常出现的“唯我”弊端,这其中有观念的形成,也有原则与技能的把握。如“我的‘金点子被他用了,我就没了”,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与技能的分享不是零和游戏,反而是增值的过程,这样的引领多了,从中学生就能意识到在公共生活中,分享愈多,集体愈美好,生活在这个场域中的个体也就愈快乐。可见,从“自我”到“共同体”,对班级、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日益强化。而这,不正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校园环境建设以及学校内涵发展三者融为一体所追求的理性境界吗?

二、重组教材,立足当下,强化“认同感”

“学校认同感”应该具体到学生对班级的认同上。尽管每一个班级(教室)都是校园环境最基层、最小的单位,但意义重大。教室里的每一个细微处,既是本班良好班风、学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折射和彰显。在学校大环境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应该注重班级特色教育的开展与深入。以班风、学风为主题,以自主创新为原则,以整洁优美为目标,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悉心研究“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可以发现一年级的《我爱我家》、二年级的《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三年级的《家庭、亲情与群体》、四年级《我们的班规我们订》等无不是对家庭、对家乡、对集体以“认同感”为出发点的。教材编排上的这些特点,恰恰为班级文化的特色创建提供了极好的路径,恰恰为培育学生的“学校认同感”以及“国家认同感”搭建了极好的平台。

例如,《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中的《我们的班规我们订》,恰恰是渗透学生“班级认同感”的典范教材。对此,我们的做法是重组教材,立足当下,结合最新时政进行创新,如针对流行性公共安全,引领学生制定与时俱进的班规:必须戴口罩,必须有安全社交距离,必须勤洗手,不能随时随地打喷嚏……重要的不是制定什么班规,而是如何遵守的问题,违规者怎么办?做不到怎么办?如罚值日,必须写一封检查,如扣罚整个小组的分数,引起别的小组成员的警惕并互相监督等。

这样的新班规紧扣热点,立足当下,真正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源于生活”“源于现实”的意图。在此基础上,利用一些“互联网+”技术平台,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如班级事务、成长话题、“认同感”话题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中得以沟通,都可以传递牵挂、激励和关注。如我校的四五班的钉钉群中,经常被这样的美文刷屏:《校园环境认同感不可或缺》《让每一个孩子们都成为学校的主人》《校园是我家,你我来共建》……显然,这样的资料推送直指校园文化建设,直指“认同感”的强化,直指“共有与共享”,直指“精神世界的重构”。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而言,依托道德与法治借助“互联网+”推送的美文而打开的精神版图愈广阔,其“学校认同感”就愈强烈,当然,“国家认同感”的强化也就指日可待。

三、拓展延伸,动手实践,强化“认同感”

“实践创新”是强化学生“认同感”中最重要的一点。的确,学富五车也罢、满腹学问也罢,如果经不起实践的考验,如果不能变成货真价实的行动,如果不能在实践中“过日子”,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有遗憾、教学就是短视、教育就有缺陷、道德成长就有漏洞、精神大厦就禁不起“推敲”。借助道德与法治教材,引领学生真正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应该成为强化学生对校园、对国家“认同感”的一个最重要的视点。

如在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的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在理论上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认识到废弃物可以再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要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进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有的学生利用废旧纸盒做出了工艺品、笔筒,有的学生把饮料瓶做成了煙灰缸、花瓶,有的学生把废旧轮胎做成了花盆,有的学生把商品包装废旧塑料泡沫做成象棋或围棋棋盘,有的学生利用废报纸写毛笔字、擦玻璃等等。之后,乱扔废纸的现象减少了,教室更干净了,校园更整洁了,“我爱我家”“我爱校园”“我爱祖国”等意识更加浓厚了。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实践证明,正是在身体力行的“学中做”中,正是在广阔天地中的实践中,学生的创新之芽悄然萌生,创造之光悄然闪烁,“校园环境认同感”一点一滴地落地生根。或许,实践中学会什么操作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实践勇气的提升、发展意识的萌芽、校园环境认同感的强化等,才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学校内涵发展中更加迷人的风景。

实践一再证明,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内涵式发展,不是写到墙上,不是“躺”在文件中,而是可以凭借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得以“扎扎实实”落实。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巧妙渗透的问题。如何精心筛选资料、如何调整介入时长、如何利用最新技术、如何高效介入,都有适宜的分寸,都有合理的取舍,都是“巨大”的问题。但愿,道德与法治教师能够巧借教材,强化学生的“校园环境认同感”,打造生机盎然、厚重多姿、精彩高效的“为公共生活奠基”的理想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卢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J].山西青年,2020(08).

[2]林我杰. 《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7).

[3]张文忠. 初中道德与法治加强学生共同认同感的教学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20).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校园环境认同感
校园环境卫生大比拼
环境设计中校园发展研究
迎接新学期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建设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浅析融合大时代视角下设计产品的认同感
改进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