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

2021-09-05 02:04权筱雅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权筱雅

摘 要: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仍在继续,“课程思政”理念贯穿其中。它是通过将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建构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教育观念。但是,这种“大思政”理念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矛盾,最主要的是面对群众多样性、多层次性的道德精神需求,教育的供给存在失衡,我们需要做出改革。基于当前大数据的精准技术支持,合理融入供给侧思维,从供给的主体、内容、结构、载体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与革新,在各种资源的优化配合下,促进思政教育供给侧和受众需求侧之间的和谐发展,有力提升高校精准供给能力,助力“课程思政”的落实。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矛盾表现; 供给侧改革

在高校,各类学科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育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①面对学生当前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需求,高校融入供给侧思维和精准手段,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动员各方人力,改革课程,创新运用各种载体平台,推动“课程思政”的实践发展。

一、“课程思政”与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联系与价值意蕴

(一)“课程思政”与供给侧改革的内涵

“课程思政”不是单个的学科教学课程,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其理念的践行在于适当发掘学校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伴随高校各类部门、机构的辅助来内化学生心理,与马理论课程协同作用,以达到党和国家期望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供给侧改革,顾名思义,是以供给和生产端为起点,释放生产力与供给活力,引领经济新动力。经济领域上的供给侧改革是一种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与新的思路,主要强调通过增加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中的“课程思政”的供给侧改革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大学生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建立新的供需结构,实现高校“课程思政”供给端的转型升级;尤其是创造精准化的供给平台,提高供给的合理化、科学化、效率化,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供需平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二)“课程思政”与供给侧改革的逻辑联系

“课程思政”與供给侧改革虽然处于不同的领域,但是二者有着可融合的价值意义。供给侧改革与“课程思政”在主体上有着一致性,都是侧重于供给方。其次,二者在矛盾分析方面有内在的统一性,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分析,而“课程思政”则是从教育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来分析,二者要达到的平衡状态性质是一样的。

(三)供给侧思维贯彻“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在经济上,“供给侧改革”已成为流行热词,已经成为经济改革的必要手段。同理,在经济上适用,也在教育领域掀起供给侧改革。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当前的矛盾也面临新的形势与任务,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高校“课程思政”在实践过程中应注重供给效应。“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实践手段,更是一种践行思维,面对“课程思政”在高校的宣传实施,针对出现的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的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我们提出从供给侧展开有效解决路径,从而达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

1. 融入供给侧思维是推动“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以习近平提出的“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②为指引,坚持发展的课程观,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育人元素,不断调整教学目标适应学生自身的现实的道德精神需求。而高校在建立“课程思政”机制下,为满足学生这一需求主体的心理需要,供给侧改革无疑是为其找到立足点,在“课程思政”中融入供给侧思维,从育人的供给方面,达到全方位、全员、全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此外,“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上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它最终目的是向学生传输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使其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并外化为一定的实践活动。这就奠定了“课程思政”的供给侧具有强大引领作用,为学生这一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目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创新新媒介平台的应用,学生主体意识的多元化,舆论引导的时效性,都对“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供给侧思维的融入更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

2. 供给测手段是创新“课程思政”落实的有效方法

“课程思政”本着将思政育人目标与各类课程教学相融合,促使学生在学习各种综合知识的过程中,也同步的能够在课堂上内化思想道德修养,并在实践中外化,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此,“课程思政”在方法落实上尤为关键,没有可针对性、可靠性、可信性的方法为之依托,“课程思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思想宣传上、教育内容创新上、教学方法更新上、教师组织等等方面,从供给的角度出发,选择新的突破口进行教育改革,即从供给的主体、结构、方式、内容等进行一系列对应措施的革新。传统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往往是想当然的提出理想的实施方案,面对许多无法估量的事实,经常是改革效果甚微。在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下,新时代的冲击下,互联网、大数据给我们提供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精准数据,与此同时,通过创新的供给侧改革教育,进行精准供给,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前瞻性、准确性和高效性。总之,高校选择将供给侧改革作为创新“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手段,细致把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确切衡量外在的客观因素变化,为解决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供需不平衡矛盾发挥强有力的力量。

二、“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矛盾表现

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了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与方向也对高校想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习主席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尤为关键,而高校肩负重任与使命。“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贯彻落实育人职责,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各阶段推动立德树人的质量的创新建设之举。“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拓展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有教师肩负育人之责,高校全面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真正做到“大思政”的格局。然而“课程思政”在研究与实践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关于本质含义的解读、急功近利的形式追求方面,还是关于探索道路上的质疑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展现了其建设中存在的矛盾。只有我们清晰地认识矛盾,合理地分析矛盾,才会对我们今后“课程思政”的实践减轻障碍,铺平道路。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体化理念的脱节

“思政课程”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系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央16号文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③这一表述不仅充分表明了思政课程在课程德育中的重要地位,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底色,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

而自2014年提出的“课程思政”则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体现。“课程思政”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课程观,更是一项持久推进的伟大工程。它是课程德育的升级版,是对“大思政”理念的突破与创新,集中体现将各类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③

但是,目前在進行“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大家往往无法正确认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意图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一体化。诸如“课程思政”是“思政课程”的升级版等观点客观上容易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通识课的地位不清晰,甚至弱化本来占据主导的“思政课程”,反而将其他课程当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平台与阵地,显然片面认识了“课程思政”体现的育人实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主渠道,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其地位。再比如当前存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的现状,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问题时有发生,即许多人仍然认为“课程思政”强调的是马学科建设,是马学科理论的教育,以至于误解了立德树人的育人真谛,其他课程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上也还是重视专业教育,弱化思想道德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将“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没有理解二者是同向同行的关系。

(二)课程显性价值与思政隐性功能之间不平衡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发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价值,使其他学科在教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思想道德情感的培养。而在这里,课程的显性价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表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其他专业课、通识课上表现的是专业的学科知识理论;所谓思政隐性功能就是我们建设的“课程思政”,即在其他专业课、通识课中表现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然而目前存在着专业课、通识课上传授专业知识与传授道德情感价值比重失衡的情况,这就完全颠倒了课程显性价值与思政隐性功能的关系,会有一些课堂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彰显,或者刻意把思想道德价值以显性的方式进行,就失去了原本知识教育的本质。毕竟隐性的思政功能是潜移默化地从科学知识中渗透出来,不是直接去刻意地把二者相结合。教师们对把握“课程思政”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来达到发挥专业课、通识课的育人作用,实现全员、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还认识不够,导致的这种不平衡值得我们思考。

(三)“课程思政”在需求侧与供给侧之间的矛盾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如何在各类学科课程中体现育人价值,如何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其中并发挥到极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那么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科学认识人们对多样化、多层次、更高质量的思想道德精神的需求与教育者们施教育人效果不明显的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认清主要矛盾,分析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完善“课程思政”的升级发展。

在“需求侧”方面,自十九大以来,确立中国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社会等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变化与趋势,使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在民主、法治、环境等精神文化方面。而道德精神需求同时体现了人们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自身理想追求、价值信念、道德情感水平的期望,即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在内容上呈现多样化;第二就是在结构上呈现多层次。

在“供给侧”方面,“课程思政”的德育效果不明显突出,既然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人们的道德精神需求有更高质量的追求,那么也同时要求我们立德树人的成绩有相应的提升。我们可以看到当下高校在进行德育工作上还远远不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身教育能力与质量还有待提高,“课程思政”实施中的所有课程教师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是关键;第二,思想道德价值内容选取的针对性不高,“课程思政”强调的是如何科学合理地挖掘所有课程、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如何根据学生自身独特的、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创新。第三,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死板,“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实现,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我们思考的是如何灵活有效的运用新的载体。第四,“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力不足,我们目前局限于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与马学科的专业老师,这不足以带动高校全体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

(四)高校管理与教学环节之间的配合矛盾

“课程思政”是希望高校所有课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潜移默化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即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使二者协同效应更高。然而这一理想田地的实现不仅仅是教学上体现各个学院内部凝聚共识,相互配合,更注重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配合。只有高校全体部门,无论教学环节还是管理环节都融入“课程思政”的理念,贯彻这一建设实施,协同运作达到“大思政”的格局,“课程思政”的展开才能有更好的实效性。但实际情况表明,高校在推进全员育人及全过程育人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总体看来协同配合不高的现实问题仍旧存在并未得到解决。,例如在教学环节上,负责马科学的专业思政老师和其他学科的老师之间同样缺乏合作经验,存在协同育人方面的难题,大多时候还是各自教育自己的一片田。再比如从管理环节来看,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是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相辅相成的。科学的管理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效的管理也是教育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的基础。然而高校的管理部门大多拘泥于形式,浮于表面,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缺乏主动进行分析和探索的精神动力。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学与管理之间的深度配合。

三、以供给侧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单单自上而下的推行理念,它更是关于如何实践的问题,是多个主体、多个环节、多个平台相互配合的结果。面临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主要矛盾,我们将从供给侧进行改革,从供给的角度来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力度和效度。

(一)供给理念上,科学认识和解决知识导向与价值引领的关系问题

“课程思政”的提出与发展,再次将育才和育德两者的关系问题强化,传统理念中,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德育功能,而其他专业课、通识课承担着传播知识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也不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某些现象:马学科就是传播价值导向与引领,其他课程就仅仅认识科学知识,这样的教育理念很容易导致育德和育才两张皮,这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课程思政”理念上体现全范围育人,尤其是各种专业课、通识课的教师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引领社会主流思想价值,守护好课堂的意识形态阵地。比如自然类学科课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强,对学生今后的社会实践影响极大,所以这类老师适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道德价值,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所学知识及其背后的思想指导。像是研究电子信息互联网的课程,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适当地穿插创业故事,激发学生们与时俱进,敢于创造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个高校在思想上引导教师及其工作者,将育德和育才真正的结合,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二)供给主体上,提升全员育人的能力和质量

“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道德引领和育人能力,首先,作为教育主体,不仅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是渗透思想道德精神教育;其次,不只是马学科的专业老师进行道德教育,更是做到所有教师贯彻思想道德情感的渗入,每位教师坚持树立育人的信念,展现时时处处育人的职责。

“课程思政”所涉及的供给主体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核心引领者,但是,在高校中,起着教育作用的群体还有许多,诸如辅导员队伍、学生部门团体、校内外知名人士、优秀校友、企业家、以及学校内部各级部门等,我们力求打造全员育人模式,拓宽教育主体范围,综合发挥各类主体的优势力量。

除了要保证全员育人在数量上完善,在理念上渗透,最重要的是提升育人质量和能力。尤其是使供给主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效果,既传播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科学文化知识,还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想道德价值的洗礼。每位教育主体的言行举止都体现自身的道德情操和育人理念,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在于教育主体的引领示范,如同照镜子般的效果。在进行育人工作时,从文化素质角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现代道德品质方向及通知教育的引领作用等方面着手,将课程教学与育人理念相结合。此外,教育主体在育人过程中讲究方式方法,可谓之艺术的手段。

(三)供给内容上,科学挖掘思想道德价值元素

“课程思政”建设在供给内容方面要丰富多彩,合理优化,重点突出,灵活新颖。首先从教材本身出发,它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基础依托,我们着眼于设计研发什么样的教材,才能从知识本身感受道德价值的引领,因为教材内容体现国家意志,是我们育人的辅助工具;但是教材内容不能脱离实际,浮于表面的“空话”,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编写内容,适当结合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情感,使其能够从教材内容上感受心灵的共鸣,即学生也能从教材领悟道德精神价值。

第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想道德价值的内容。“课程思政”要求所有课程都有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那么每位老师都合理深挖自己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专业课程、通识课程中挖掘育人资源,比如在自然科学类的课程中体现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引领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与科技的关系,合理的追求科学等。在教育过程中结合时代背景、社会道德现状、学生情感价值观,并积极引入社会正能量、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以及主流文化价值观,共同发挥德育功能。

当然,从供给内容分析,除了最基本的课堂教学传授教育内容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潜在教育内容。在进行党课教育的工作中,在学习各个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在聆听优秀校友、领导的讲话中,在各种丰富的沙龙交流活动中,在搜集课外知识的各种素材等等,有必要重视思想道德文化的渗透,我们倡导的是将思想道德元素融入方方面面,根据不同的形式特点,考虑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各种可能性,赋予丰富新颖的教育元素,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认同。

(四)供给结构上,加强行政-科研-教学-后勤各部门的合作与引领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教师队伍,他们在教学环节发挥基础作用,但是,作为高校整体,立德树人的工作与责任不仅仅是教师们来承担的,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配合,这也是“课程思政”全员育人、全范围育人的要求。根据高校组织机构的分工,“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從供给结构上建构和完善各部门合作机制,从行政-科研-教学-后勤各部门全方位、多层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首先,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在行政岗位上最能体现它的价值,更与管理部门密不可分。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主体而言,管理者即引导者,高校“课程思政”的顺利展开离不开行政管理部门的制度保障,思想上的大力宣传,以及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当然不容忽视的是行政管理主体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管理制度的理念认知,行政管理主体不是光下达相关指令就结束,对于重要思想理论的学习与宣传,每个主体都不能缺席,并定期进行考核与宣讲。行政管理部门也不是单人作战,同样需要与其他部门打好配合,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引导,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掌握最新思想理论方针政策,在其推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结合各个学院教师及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丰富和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双向的,在传达各种信息资源之外,实施监督与反馈机制也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对教学部门的审查,便于及时提供帮助与建议,对于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双方的意见反馈有利于行政管理部门推进“课程思政”的展开。

其次,教学科研方面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上表现为,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加强合作,优劣互补,特别是通过思政课专业老师的指导与引领,来克服通识课及其他专业课程老师在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上的缺陷,定期对他们进行专业辅导培训,共享思政资源,开启协同备课,逐步提高老师们的育人本领。与此同时,思政课老师也能从其他教学课程中吸收与借鉴有利因素,从而完善与活跃思政课堂。除了教学上互帮补助之外,另一发展前沿在于科研能力的创新与进步,基于目前的科研发展水平,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还是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的研究,都倾向于各自领域的一花独放,为实现全过程育人效果,在科研上也不能落后,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分享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动态,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与创新,从更多学科交融点进行科研创作,通过学术领域的延展来指引教师教学上的进步。

最后,后勤部门的辅助和配合。高校后勤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也是“课程思政”推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勤管理工作环节中,首要的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师生服务的意识,特别是坚定职工的理想信念与政治信仰,让师生感受到后勤管理的模范带头作用。后勤部门作为高校的保障力量,紧紧围绕学校教学、科研为工作中心,坚持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贯穿到后勤党的建设、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无论在管理方式还是内容上,也积极响应新思想,创新利用新技术,整合共享新资源,逐步提升后勤管理环节中的教育感染力。后勤员工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教学设备维护、师生餐饮服务、校园环境改善、学生公寓教室等各项工作中,推进管理科学化、人性化与规范化。后勤部门是为校内师生服务的,当然要细心了解学生及老师,及时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将管理、服务、育人三者有效结合,强化后勤部门的育人水平。

(五)供给方式上,各种载体平台的运用推广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教育者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的一种活动形式,它有以下四种类型: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大众传播载体。它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深化其内涵。“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实施效果同样离不开载体平台的创新运用。

首先,强化管理载体的运用,“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与管理手段配合,来达到规范人们行为,调动学习积极性?管理载体的制度化特征有利于对受教育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增强实效性。宏观上来说,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督导制度,加强高校各部门职责管理,有效落实各部门主体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微观上来说,提升教师自身的责任意识,“课程思政”的展开关键在于教师一手抓专业课,一手抓思想教育,要求教师合理的自我管理,明确育人的职责与担当。

其次,发展文化载体的功能,“课程思政”与文化有融通的价值意蕴,例如潜移默化、渗透性的特点是共通的。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是指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优秀文化相结合,融会贯通,通过文化建设宣传思政育人理论,并感染人,即我们理性发掘、利用文化中的教育因素,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除了我们在课堂上传授各种文化知识来渗透道德观念之外,还可借助外在文化环境的熏陶来影响,尤其是高校的校园环境、校园风气、校园设施等,这些显性的和隐性的因素合理结合,共同体现育人精神,彰显人文关怀,从而向受教育者渗透道德精神。

再者,創新网络载体的运用,互联网载体具有传播信息快捷化,传播手段兼容性,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方式交互性等特点,有利于大学生接受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但是互联网载体的局限性与负面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网络载体的运用也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网络资源,而是打造互联网+思政的模式,比如说构筑现代网络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特色教育阵地,加强互联网与管理制度的结合,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注重活动载体的推广,即有意识地开展各类活动与实践,赋予活动丰富的教育内容,促使受教育者在活动中达到内化与外化的转换。“课程思政”本身就有在全范围内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与活动载体的本质是一致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将课程安排设计里的活动实践的比重提高,甚至对一些通识课程的安排设置上进行合理考量。目前高校在教学上仍旧偏重理论,道德教育在理论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而酌情考虑活动载体的应用,促进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提高。

四、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贯彻供给侧思维是考虑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供需矛盾的问题,最终目的是完善供需结构,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升级改造。通过借鉴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想,在德育工作中融入精准供给,是提高育人品质的有效实践。总之,“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的一项伟大工程,任重道远,困难重重,进一步探索和落实供给侧改革方案,优化资源结构,从而推动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注 释:

①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

② 习近平:《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载自《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日。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8-22.

[2] 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03-16.

[3]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5] 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社会科学版),2019,(2):1-6.

[6] 张东,吕杰.精准供给: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5-81.

[7] 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32-34.

[8] 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0-64.

[9] 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10] 刘淑慧.“互联网+课程思政”模式建构的理论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5-17.

[11] 苗磊.新时代思政课程教学的供给侧改革[J].大庆社会科学,2018,(3):132-134.

[12] 江颉,罗显克,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84-87.

[13] 孙梦婵.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63-67.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