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时空演化研究

2021-09-05 08:29朱向梅张静
人民黄河 2021年8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朱向梅 张静

摘 要:為了揭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及内在机制,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多维度引力熵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及块模型3个方面,对2008—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等4省有较大的中心控制力,属于高质量发展双向溢出模块,对其他省份的外部溢出效应明显,对提升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动力;山西省是连接上游与下游的重要省份,但研究时段内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未来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产学研力度、积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实现绿色发展,增强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桥梁作用;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四省(区)在研究时段内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层面的指标有小幅提升,但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开放程度有所降低,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和培育高技术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高质量发展水平。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引力熵模型;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块模型;黄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F061.5;F127;TV88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0-1379.2021.08.002

引用格式:朱向梅,张静.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时空演化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8):7-13.

Abstract:In order to reveal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nd to provide policy refere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aking nine provinces (region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five development concept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opening and sharing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multi-dimensional gravitational entropy model was constructed.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etwork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2008 to 2017 from three aspects of network density, degree centrality and block model by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handong, Shaanxi, Sichuan and Henan provinces have a large central control power, which belongs to the bidirectional overflow modul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have obvious external spillover effect on other provinces (regions), It has a strong motive force for improving the overall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Shanxi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rovince connecting the upstream and the downstream. Howev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of Shanxi Province is not high in the research period.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actively develop and use new energy, realize green development and strengthen the bridge role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indicators of innovation, coordination, green and sharing have been improved in four provinces (regions) including Inner Mongolia, Ningxia, Gansu and Qinghai, but the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 has decreased and the degree of openness has been reduced. In the future, the degree of opening should be further expanded, high-tech talents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cultivated,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level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gravitational entropy model; network density; degree centrality; block model; Yellow River Basin

黄河流域是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等重要的重大国家战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战略到 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从27.5%下降到25.0%,反映出黄河流域九省(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都是基于流域的经济发展区,但长江流域基于水路运输便利等优势迅速发展,涌现出长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局部城市群,发展远远超过黄河流域。

关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研究,集中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主要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新发展理念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1-4]。其中,关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也有学者从经济、社会、生态、市场等角度入手进行相应的研究,如:王然等[5]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经济社会子系统与资源环境子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探索两个子系统间的内部关系;魏敏等[6]则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生、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经济成果惠民等10个层面入手,构建多维度高质量发展指标。对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从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者耦合、某单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以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略3个方面进行研究[7-13],研究视域较窄且深度明显不足。

笔者认为,对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研究,应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本质,基于五大发展理念,以全面反映高质量发展水平。笔者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2008—2017年各省(区)面板数据,测算高质量发展引力,进而构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通过网络密度、节点中心性和块模型指标,运用Ucinet6.0和ArcGIS10.7软件从地理空间视角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进行可视化呈现,揭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进规律及内在机制,以期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各省份研发经费支出、技术市场成交额、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数据源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各省份GDP、进出口总额、外商投资企业数、城镇失业率、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据源自《中国统计年鉴》,三大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源自各省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省份能源消耗量数据源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各省份间距离(省会城市间的距离)源于高德地图。

1.2 研究方法

1.2.1 改进的引力熵模型

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4]。因此,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对一般的引力模型进行相应改进,加入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指标,形成多维度高质量发展网络水平指标体系,见表1。

熵值法赋权就是根据指标本身的信息量来确定指标权重。通常情况下,某项指标值的离散程度越高其信息熵越小,则指标的权重越大。考虑到各指标的度量单位不同,因此先对各个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再用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标准化处理和熵值法赋权公式见式(1)~式(6);为了避免年份跨度较大对各省份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的影响,本文按年份对各指标分别赋权。

1.2.2 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套用来分析多个个体通过相互联系所构成网络的结构、性质以及其他用于描述这个网络属性的分析方法的集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强调从关系或者网络结构的角度把握研究对象, 注重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社会网络分析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结构法和以整体网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结构法。网络密度用于反映网络整体关联程度,网络密度越大表示各节点(省份)之间联系越紧密;点度中心性用于反映网络节点的位置特征,某节点的点度中心性越大表示其越倾向于网络中心位置,对其他节点的中心控制力越强。块模型分析是通过将网络中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点归类为一个模块,分析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网络密度、点度中心性和块模型来反映黄河流域9个省(区)高质量发展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

2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特征分析

2.1 数据处理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得到的黄河流域2008—2017年各指标权重见表2、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指数见表3,4个典型年(2008年、2012年、2015年、2017年)高质量发展引力矩阵见表4~表7(其他年份高质量发展引力矩阵在本文从略)。

2.2 网络密度

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力数据输入软件Ucinet6.0和Netdraw2.0,得到2008—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密度演化过程,见图1。为了更好地呈现网络节点(省份)之间的联系,将典型年份的网络结构进行可视化处理,见图2(图中连线表示两节点之间有关联、箭头表示关联方向)。

一般来说,网络密度越趋近于1,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系越紧密。网络密度与高质量协调发展存在正相关性,网络密度越大、网络结构(见图2)中节点间的连线越多则各省份的关联度越高,越有利于黄河流域范围内各省份高质量协调发展。由图1可知:2008—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密度平均值为0.473 6,表明各省份高质量发展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关联性较弱;网络密度在2012年以前小于平均值,2012年以后大于平均值(除2014年稍低于平均值)且呈现波动增长趋势,2012年、2015年网络密度的增幅较大。2012年内蒙古技术市场成交额较2011年增长了83.63亿元、宁夏碳排放量较2011年减少了349万t,增强了对其他省份的高质量发展引力,尤其是对河南的引力(图2中与河南的连线从无到有),关联度提高,因此当年网络密度增大。2015年网络密度最大,图2中各节点之间的连线明显变多,其中河南—甘肃、四川—山西的连线从无到有,各省份间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上升,究其原因,一是2015年河南的外贸依存度和甘肃的产业高级化指数(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0.13%和31.1%,增长较快;二是四川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和山西的產业高级化指数较2014年分别增长了83.27亿元和40.48%,在流域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创新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较好。

2.3 网络中心性

2008—2017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网络点度中心性见表8。

由表8可知:2008年高质量发展网络点度中心性高于均值的省份有3个(山东、陕西、四川),到2017年增加至4个(山东、陕西、四川、河南),说明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的点度中心性维持在较高水平,拥有绝对的中心控制能力,是高质量发展网络中心。由表8结合各省份在黄河流域的分布位置分析表明:高质量发展网络的点度中心性呈现出明显的中下游省份高、上游(西北地区省份)低的态势,点度中心性的高值区域由中下游地区逐渐向西南方向扩展;点度中心性的中值区域多集中在中游省份并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其原因一是研究时段内甘肃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增长了133.2亿元、产业高级化指数增长了73.8%(是流域范围内增幅最大的省份),二是内蒙古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和外贸依存度在研究时段内分别增长了1 127个和0.19%(在中游省份中增长最快),使这2个省(区)的高质量发展引力和点度中心性上升;点度中心性的低值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上游的西北地区,其分布区域范围呈现减小趋势;青海、宁夏两省(区)的点度中心性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下游省份的点度中心性差异逐渐变大,呈现极化特征,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不协调问题。

2.4 块模型

块模型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之一,它依据高质量发展引力矩阵将网络中具有相同特征的节点归类为一个模块,进而分析各模块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块属性将块模型分为4类,见表9,其中:双向溢出模块的内外部关联性最好,对其他模块的影响较大,是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模块;净溢出模块有一定对外关联性,是流域范围内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模块;经纪人模块在网络中起中介桥梁作用,是黄河流域范围内增强关联性的重要模块;净溢入模块是高质量发展水平最低的模块,影响黄河流域协调发展。

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引力矩阵输入Ucinet6.0软件,设定最大切分深度为2、集中标准为0.2,得到的2008年、2012年、2015年、2017年块模型分析结果见表10,块模型关联情况见图3。

从整体上看,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双向溢出模块和净溢出模块主要包括黄河流域中下游省份和四川省,经纪人模块包含的省份位于黄河中游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的净溢入模块包含的省份均位于黄河上游地区,这与前述点度中心性分析结果相一致。在研究时段内,2012年网络節点的模块特征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原因有二,一是四川当年的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外贸依存度增长速度较快,使四川与模块内部和模块外部省份的关联度增强,从净溢出模板调整到双向溢出模块;二是山西当年的研发人员数量不增反减,创新主体减少,技术市场成交额随之下降,导致外部关联性降低、溢出效益降低,从净溢出模块调整到经纪人模块。

从模块关联情况看,在研究时段内双向溢出模块对外发出的关系数逐渐增加,说明其包含省份高质量发展引力较大且积极向外部辐射高质量发展引力,对净溢入模块即黄河流域上游西北地区的辐射引力最为明显;净溢入模块的发出关系几乎均发送至模块内部而没有向外部发送关系,接受双向溢出模块的关系数量不断增加,净溢入效应明显,未来有望通过双向溢出模块高质量发展引力的不断对外辐射,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对于经纪人模块来说,2015年接受双向溢出模块的关系数和发送至净溢入模块的关系数最多,且当年存在向模块内部发送的关系,其中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综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的双向溢出模块和净溢出模块所包含的省份主要是中下游省份和上游四川省,经纪人模块为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的山西,净溢入模块所包含的省份均分布在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研究时段内,双向溢出模块的双向溢出效应和净溢入模块的净溢入效应得到增强,双向溢出模块对净溢入模块的影响越来越大;经纪人模块与网络密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发挥其中介作用,可以提升整体网络的关联度,增强各省份间高质量发展引力、促进流域范围的协调发展。

3 结 论

(1)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等4省有较大的中心控制力,属于高质量发展双向溢出模块,对净溢入模块的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4省(区)的外部溢出效应最为明显,对提升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动力。

(2)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是连接上游与下游的重要省份,但研究时段内高质量发展水平一般,未来应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产学研力度、积极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实现绿色发展,增强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的桥梁作用。

(3)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4省(区)在研究时段内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层面的指标有小幅提升,但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开放程度有所降低,未来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引进和培育高技术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山西省加强经贸合作,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等省份增强关联,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使黄河流域整体高质量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青,李佳馨,郭辰.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基于长三角城市群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20(5):53-61.

[2] 鲁亚运,原峰,李杏筠.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9,38(12):122-130.

[3] 陈肖飞,郜瑞瑞,韩腾腾,等.人口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0,40(6):37-46

[4] 徐辉,师诺,武玲玲,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时空演变[J].资源科学,2020,42(1):115-126.

[5] 王然,成金华.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耦合分析[J].学术论坛,2019,42(6):54-60.

[6] 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35(11):3-20.

[7] 陆大道,孙东琪.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J].地理学报,2019,74(12):2431-2436.

[8] 刘建华,黄亮朝,左其亭.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准则及量化研究[J].人民黄河,2020,42(9):26-33.

[9] 毛媛,童伟伟.黄河流域环境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5):165-168.

[10] 韩海燕,任保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中制造业发展及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2020(8):1-9.

[11] 赵瑞,申玉铭.黄河流域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探析[J].经济地理,2020,40(6):21-29.

[12] 张金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J].人民黄河,2020,42(4):1-6.

[13] 张红武.科学治黄方能保障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人民黄河,2020,42(5):1-7.

[14] 张涛.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及测度方法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5):23-43.

【责任编辑 张智民】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城镇化时空格局分析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