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脱贫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贡献

2021-09-05 17:26林刚
公关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中国政府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贡献。自2012年以来有1亿多中国人从此摆脱绝对贫困,这不仅破解了贫困这一世界难题,增强人类战胜贫困的自信,而且为世界提供了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切实推进了世界减贫事业;这种实践与贡献,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國责任担当,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强化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这必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面。

关键词:全面脱贫,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中国智慧,大国责任

据央视新闻报道,2020年11月23日,贵州宣布最后9个国家级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贵州省66个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前38天完成。2020年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与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

202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巨大冲击,一季度的GDP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在如此不利条件下按照现有标准实现全面脱贫,着实让世人惊叹,联合国与国际社会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这一伟大业绩,不仅意味着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将不复存在,也向全世界宣示中国提前十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贡献,具有世界性的标志意义。

一、破解贫困世界难题,增强人类战胜贫困自信

无论中外,贫困都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大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中国儒家典籍《孟子》的“王道乐土” 《礼记》的“大同”社会描述的就是没有贫困的理想社会,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更是彻底消灭贫困的人类至境。受自然地理、区域发展、环境变化等影响,贫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一度还是世界上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政府在脱贫攻坚政策上从输血型扶贫逐渐走向造血型扶贫,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精准式扶贫、协同式扶贫等阶段,脱贫成效明显。以2010年的贫困标准来看,中国的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7703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9年的0.6%。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和大无畏的使命感,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从2012年到2020年实现了1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堪称世界奇迹。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生动标本,也是破解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的伟大实践与卓越成就。一个曾经贫困人口最多的国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实现全面脱贫,这一事实必将极大地鼓舞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人们,增强他们消除贫困、战胜贫困的信心,让世界人民看到脱贫致富的光明前景,为消除贫困持续奋斗,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给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这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共同体”层面上意义重大。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中国全面脱贫的生动实践,有力地说明了消除绝对贫困在一个曾经落后的人口大国完全可以实现。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极贫人口新增数千万时,中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脱贫摘帽,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已经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其“含金量”更足,为世界人民战胜绝对贫困提供了信心、经验和启示。

二、提供脱贫中国智慧和方案,切实推进世界减贫事业

对于世界一切想摆脱贫困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中国全面脱贫的智慧和经验就是确定了一个实事求是、兼具国际国内的脱贫标准,并围绕这个标准实施了精准的扶贫战略。2020年3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向媒体表示,中国的脱贫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标准,包含“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其中“一收入”就是人均年收入。国家的收入标准是2010年的不变价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按照物价等指数,到2019年底现价是3218元,2020年为4500元左右。“两不愁”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包括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中国实施的脱贫攻坚所有政策都是基于这个标准,从特色农产品、扶贫资金使用、项目引进实施到异地搬迁、发展乡村旅游,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力、通网络,家家有就业,户户有收入,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在具体实施的扶贫政策上,充分考虑贫困地区的地域特性和贫困人口的个体特性,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加有效更加精准的帮扶举措;例如注重政府统筹作用与市场调控作用的有机整合,强调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效作用,完善贫困人口保障制度;推行“区域+个体”的双重机制;为确保脱贫攻坚的真实性和高效性,将扶贫成果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围,实行严格的基层干部扶贫绩效考核;为避免脱贫后再次返贫,实行脱贫后一段时间内依然享有扶持政策,为其提供完善的医疗、教育保障等,这些都是值得点赞的脱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按照世界银行2015年公布的新标准,也就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生活支出少于1.9美元就是绝对贫困。这个标准很低,但是要在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完全消除绝对贫困也是伟大的成就,更是对世界减贫事业的伟大贡献。中国的综合式脱贫标准,不仅在人均生活支出方面实现了脱贫,而且增加了“两不愁”和“三保障”非常接地气的民生标准,是实打实的真脱贫、脱真贫。据官方统计,2013年至2019年,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全国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比同期全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2.2百分点。全国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贫困地区所有建制村都拥有卫生室和村医,能够保障全部贫困人口有地方看病、看得上病。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项制度,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800多万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当前面对日益变化和形势复杂的世界环境,中国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引擎和全面脱贫的世界性贡献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毋庸置疑,中国解决数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占全人类人口总数1/5的中國人民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全面过上小康的幸福生活,这是为人类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正是中国退出绝对贫困人口国家行列,使全人类的贫困程度大为降低了,也有力增强了全人类消除贫困的信心和力量,为世界提供了有效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用几代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八年的努力,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逾70%的贡献率,这必将深入影响到世界众多需要摆脱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减贫、脱贫政策,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在实现联合国千年减贫目标方面取得进步。

三、展示大国责任担当 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贫困是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历史上的很多战争和动乱的根源往往是贫困,由贫困引发的很多问题曾经带给人类深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消除绝对贫困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共识。习近平主席2020年3月26日在巴黎出席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发表题为《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讲话,他引用法国谚语说:“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提出“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时代的命题,消除绝对贫困更是人类的共同使命,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正是在消除贫困的进程中得以构建和完善。习近平主席指出:“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在很多国家仅仅把扶贫当做社会慈善事业对待的时候,中国党和政府把“消除绝对贫困”当作治国理政的要务,当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精准扶贫”,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扶贫治理方针和政策,连续八年取得每年脱贫一千多万人的成就,减贫效果显著并在国际上广受赞誉,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共同体”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承担起国际减贫的重任,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帮助,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和最不发达国家逐步消除贫困,真正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在国际社会上树立起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据世界银行报告,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于2016年设立的“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案例分享平台”网站,为很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学习中国脱贫经验的途径。根据《第六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位,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得分为6.4分。中国的国家形象已然是一个有所作为、有所担当的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其中对于全球治理的贡献,消除绝对贫困是很大的一个得分项。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和“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特地提及“本世纪初以来,在联合国主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国际社会制定和实施了千年发展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11亿人口脱贫,19亿人口获得安全饮用水,35亿人口用上互联网等,还将在2030年实现零贫困。”由此可见,中国政府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贡献,一个人口大国从此摆脱绝对贫困的生动实践,不仅破解了贫困世界难题,增强人类战胜贫困自信,而且为世界提供了消除贫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切实推进了世界减贫事业;同时,这种实践与贡献,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 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强化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这必将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更高更深更广的层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版

[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求是》2020-01-01)

[3]徐光春《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人民日报》 2020-06-18)

[4]陈新光《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贡献》(《中国日报》2020-09-29

[5]董会峰《中国脱贫的世界意义》(中国新闻网2020-12-07)

[6]冯朝睿 尹俊越《中国脱贫攻坚的世界影响》(云南学习平台 2020-07-23)

(作者简介:林刚,北京工商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新闻系中文教研室副教授)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治理新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代表着中国外交未来的方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的历史担当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容、价值与作用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
中国言说的路径与民族国家电影实践及其走向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时代性观照下理想社会的现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