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2021-09-05 15:49杨柳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3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摘要】筝具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筝随着历史的发展流传到各个地域,在与当地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后形成风格各异的古筝流派,派别可分为南北派,北方筝派的风格较为热烈,南方筝派较为婉约。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均为北方筝派,筝虽起源于秦地,但是秦筝陕西筝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复兴的流派。本文将对陕西筝派以及山东筝派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对陕西、山东两家筝派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陕西筝派;山东筝派;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137-03

【本文著录格式】杨柳.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137-139.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艺术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学术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古筝“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演奏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古筝的韵律极具特色,音色流畅动听。最初筝派主要为南北派之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九派之分,将筝乐艺术进行了细致的地域流派划分。陕西筝派和山东筝派同为北方筝派,受到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和方言习俗等方面的影响,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之间的演奏技巧与筝曲创作手法具有相似性,但也因为地域因素、筝曲中不同调试音阶、不同的节奏旋律以及不同筝家的影响让山东、陕西两派之间各具显著的地方性特色[1]。两派之间联系与区别值得进行深入探究。

一、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概述

(一)陕西筝派

陕西筝派的发展过程可谓是历经磨难。筝乐早在秦国时期就已盛行,秦地筝乐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多见于朝堂之上。在汉代筝乐依旧在发展,在民间弹筝属于娱乐,使秦地筝乐发展愈发繁荣。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以及政治的变革,并且仅仅依靠口传心授的陕西筝乐几乎没能够再次进行流传,在20世纪50年代在老一辈筝家的努力下,河南筝派、山东筝派等传统流派均得到了新生,针对陕西筝乐几近失传的情况,周延甲先生毅然挑起重振秦地筝乐的重担,向曹正学习筝乐,随后更是提出“秦筝归秦”的理念[3]。根据“秦筝归秦”这一理念,周延甲等各位筝家首先对秦地筝乐历史文献着手进行梳理,并去乡间进行走访调查,将陕西民间戏曲音乐作为创作灵感,使陕西筝派发展日渐壮大,被大众接纳喜爱。陕西筝乐虽然在历史中有所间断,但是依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离不开陕西筝家的努力。秦筝在历史当中的文化沉淀为陕西筝派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山东筝派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山东地区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菏泽与聊城两地是山东筝乐发展流传的主要地区,特别是民间音乐“南路山东琴书”与“碰八班”对山东筝派的发展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乐种“碰八班”当中古筝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主奏乐器。山东筝乐发展的过程当中,赵玉斋等人基于“南路山东琴书”与“碰八班”之上创作了许多具有山东特色的古筝独奏曲目,通过山东筝的技法演奏,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山东筝乐就已经拥有了筝家、技法、风格与作品,从而形成山东派别[2]。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赵玉斋等筝家进入学院任教,让山东筝派的乐曲与技艺得到传承,山东筝派的影响力日益强大,已然成为我国古筝流派的中流砥柱。

二、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风格成因分析

我国疆土辽阔,各个地域当中都有属于自身的地貌特征,每个地域特有的地貌会对当地的文化生活、经济形态等各个方面造成直接影响。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从两筝派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筝乐自初见雏形到最后的蓬勃发展与当地民间音乐紧密相连。最初的筝并没有独奏的形式,大多是作为说唱音乐、戏曲等声腔艺术的伴奏[4]。筝在成为独奏乐器的过程当中,当地的民间艺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民间艺人早间并非专业的古筝演奏家,普遍都是从事戏曲与说唱的传统艺术,并将声腔音乐当中的素材融合到筝乐的创作之中。现在依然有许多筝乐大师,在提及到与古筝的渊源都会提到当地民间音乐对自身学习古筝以及进行创作时的重要影响。

黄土高原是西北地区特有的地貌,这里的居民唱歌时喜欢引吭高歌表达感情,乐器也喜欢锣鼓、唢呐等响亮的乐器。这一带的音乐形式主要有陕北民歌、榆林小曲、陕北唢呐等。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陕北民歌,陕北民歌的旋律跌宕起伏,高亢奔放,和陕北地域高低不平的地貌如出一辙,其风格豪迈、粗狂。如果人们身处于封闭的环境当中,心中难免出现孤独、烦闷的心情,音乐作品中为了将这种心境进行表达,需要渲染出一个悲惨凄凉的氛围。常言道“秦筝声最苦”,就是典型的西北音乐风格。陕西关中地区则有所不同,此处地势平坦且物产丰富,这里曾经是唐代与西汉的都城,唐代的音乐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明清时期,秦腔从关中起源在全國范围发展,主要在陕西境内流行。秦腔别名秦声、梆子腔、乱弹,外地人称其为山陕棒子、西秦腔,当地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秦腔的风格。据统计得出陕西当地约有24种剧有,筝除了为秦腔进行伴奏,还在迷胡调、碗碗腔等剧种中作为伴奏乐器,长此以往在创作筝曲的过程中也就受到这些音乐的影响[5]。陕西筝派的筝曲创作灵感除了戏剧等声腔艺术,还有当地的器乐曲,例如西安鼓乐,西安鼓乐的演奏形式分为行乐与坐乐两种,西安鼓乐的风格极其浑厚热烈,多出现于节日、庙会等场合,结合西安鼓乐创作的筝曲有《香山射鼓》《婆罗门引》等。

山东位于东部沿海地带,山东省东部地区是丘陵地带,西部是平坦的平原,此处自然环境有助于农业发展,资源充沛。古筝的主要材料为桐木,丝桑与桐木的主要产地就是山东,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为古筝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山东当地人因为受到优越的自然环境影响,因此造就了人们豪爽阳光的性格,对当地的音乐风格也有着深厚的影响[6]。山东作为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山东地区的音乐十分具有韵味,且率真朴实。

山东筝曲[7]是由传统古曲和说唱音乐山东琴书演变而来,最早传播发展方式以“碰八板”和在民间“艺人卖艺”为主。“碰八板”是由古筝、扬琴、胡琴、琵琶 4 种乐器组合而成的四重奏,4 个乐器各自演奏的曲子是长度、调式一致而曲调、曲名不同的“八板体”结构乐曲。赵玉斋、高自成等人在民间音乐“碰八板”的基础上,精心编排,创作了许多具有影响性的山东筝派代表曲目。1956 年 8 月,赵玉斋创作的《庆丰年》在全国音乐周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山东筝派的发展开创了新纪元。山东大多的古筝演奏家,例如赵玉斋、张为昭、高自成先生等均对山东琴书颇为精通,并且还有部分筝家最早是先接触山东琴书,而后习筝。代表曲目《书韵》《上河调》《凤翔歌》《满江红》《叠断桥》等。

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的发展过程均是依靠民间戏曲说唱音乐,吸取精华创做出具备当地特色的筝曲。虽然筝乐从伴奏转变为独奏,单从表面上看起来是新乐种的形成,但是两者之间不管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筝因为其独特的音色以及较强的表现力,逐渐由合奏转变为独奏,但在筝曲创作的过程中仍会受到合奏乐器的影响[8]。

三、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旋律风格的比较

(一)山东筝派

山东筝曲普遍运用宫调式的主旋律为主,上下环绕或者是八度平行进行,用于塑造乐曲的音乐形象。整首曲子要贯穿特定节奏型,山东筝曲当中后十六音型相对常见,如《高山流水》。花音作为山东筝曲旋律的核心,要在强拍出现,根据曲子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进行变化,在《高山流水》当中出现了大篇幅的花奏,将山涧溪流,音如銮铃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出来[9]。山东筝曲旋律中上、下行四度和五度跳进较多,在筝曲快板中数量尤为明显。曲目当中很少有委婉悠扬的拖腔乐句,让人感觉轻快明朗,完美呈现了当地人民热情爽朗的风土人情。

(二)陕西筝派

陕西筝派的音调色彩比较独特,分为欢音、苦音两种,欢音轻快活泼,苦音凄凉悲惨,欢音与苦音将秦音的独特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含有许多徵调式,能够将明显感情差异表现出来。如《吹腔》,《吹腔》为欢音曲调,旋律轻松明亮。又如《姜女泪》,《姜女泪》为苦调,苦调曲子凄惨悲凉,能够将秦音的魅力特色更好的呈现出来。陕西筝乐大多抒情为主,能够将内在感情进行完整地表达,拥有完整的曲式结构音高会根据情绪的变化和旋律的走向进行转变,将陕西地方特色进行完美的呈现[10]。

四、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演奏风格比较

(一)陕西筝派

陕西筝派的艺术风格别具一格,因此地方戏曲音乐是陕西筝派的源头,所以其旋律更加富有感情且优美,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连贯性。陕西筝派的连续托劈十分具有代表性,通过大指关节发力,力量越强、速度越快,能够将乐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挂摇是通过中指和摇指的八度配合从而表达筝曲的韵味。勾托抹拖是通过食指、中指与大指交替使用,灵活准确的弹奏音弦,由低音开始进行转变加速,建立筝曲的意境[12]。陕西筝曲《秦土情》的演奏当中,融入了钢琴伴奏,增添陕西筝曲的艺术感及感染力,更加凸显出舞台表现力,将筝曲的艺术性更加淋漓尽致的进行展示。

(二)山东筝派

山东筝派的演奏技法很有特点,能够将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进行呈现。山东筝最具有代表性的弹奏技法为右手的大指摇,在弹奏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用力,保持音色的统一,保持节奏均衡,能够留以深刻的印象。如《四段锦》,《四段锦》因此小关节摇具有灵活且饱满的特点,使谱例中旋律能够流畅的表现,将山东筝曲的活泼、泼辣的情趣进行完美的表达。山东筝特有的手法还有大勾搭、小勾搭,这种演奏方式的力度较大并且重音突出,可根据旋律的走势灵活搭配。不可或缺的演奏技巧还有花指,其中包含轻、重、缓、急等十二种表现手法。左手的揉弦与滑音技巧同具代表性,滑音一般上滑音多于下滑音,为旋律增色,凸显地域风格[11]。左右手共同完成双劈、双托等技巧的运用可以将山东筝曲中古朴醇厚的风格呈现出来。

五、发展流派筝乐艺术

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的发展需要得到听众的支持,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两大筝派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听众的审美需要,并进行了解与适应,将自身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创作的新作品需要满足听众的精神及审美需求。任何艺术创作不可闭门造车,否则创做出的筝曲很难得到成功。在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里,古筝流派要得到持续性发展需要继续研究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宝库,注重民族化,充分融合各地的民族音乐元素,秉承着源于传统、勇于创新,融贯中西、广集博采,使创作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通过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听众,这也标志着在创作形式以及演奏方式都需要进行变革,努力创新,审时度势,让古筝艺术能够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六、结语

综上所述,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之间的艺术风格存在相似之处,但是也具有鲜明对比。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之间的发展历程较为相似,均将当地的民间音乐作为发展的起点,所以在旋律以及创作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情感表达、节奏运用以及旋律走向将两家筝派的表演风格进行了区分。正是由于存在差异,所以才让山东筝派与陕西筝派之间的特色更加显著,造福于听众。古筝流派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潮流的变化,需要深入研究听众的审美需求,并进行相应的完善,让筝曲能够占据音乐文化的重要位置,让更多的年轻人喜爱古筝,传承弘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耿雨行.“北派”箏的流传与艺术风格——河南筝派与山东筝派之比较[J].音乐传播,2018(4):38-40.

[2]顾海珺.山东方言对山东筝派艺术风格的影响[D].长春:吉林艺术学院,2020.

[3]刘虹雨.探究陕西筝派乐曲中的戏曲元素[J].北方音乐,2020(3):73,81.

[4]王晓红,王宪.论陕西筝派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以《云裳诉》为例[J].北方音乐,2019(5):29-30.

[5]张竞怡.陕西筝曲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特征分析——以《五陵吟》《秦土情》《惙》为例[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9.

[6]孙晓瑞,王洪丽.论陕西筝派音乐风格特点[J].戏剧之家,2018(23):54.

[7]高亮.赵玉斋与山东筝派艺术[J].艺术教育,2009(5):98,101.

[8]房红颖.山东派古筝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融合研究[J].戏剧之家,2021(1):172-173.

[9]成莉.古筝重奏与西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碰撞——以《苗山春》为例[J].戏剧之家,2020(4):59.

[10]林莉.论二度创作对音乐作品的重要性——以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为例[J].北方音乐,2020(15):225-227.

[11]贾岩.基于率性教育理念儿童音乐教学的创新实践探索——以古筝教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21):154-157.

[12]李慧.一代宗师曹正先生——对古筝发展的研究综述与思考[J].大众文艺,2020(2):156-158.

作者简介:杨柳(1985-),女,辽宁,讲师,研究方向为古筝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张阶平水彩画的艺术风格研究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略谈秦观闲适诗
水彩画赏析
歌曲《那就是我》艺术风格特征解析
民国书籍插图艺术风格的演变研究
浅谈东北人艺时期对于辽宁话剧发展之深远影响
《小森林》系列电影幽玄美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