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阳光体育运动下民办高校长效运行的研究

2021-09-06 05:25李毅杭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民办高校

李毅杭

摘要: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提高青少年体质而推出的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措施,自开展以来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不少阻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总结了我国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為我国培养民办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阳光体育;民办高校;长效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475(3031)13-005-03

1研究目的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是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而推出的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随着“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类各级学校中的广泛开展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民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民办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方面的保障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2民办高校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民办高校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

2.1.1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认识不足

调查数据表明,仅有16.7%的大学生了解什么是阳光体育运动,而且知道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内容和目的,但能指出阳光体育运动在大学、中学、小学中的区别的更是少之又少。有56.7%的大学生听说过阳光体育运动,但不能说出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内容;有26.6%的大学生没听说过阳光体育运动(见表1)。分析其原因,从社会的角度讲,大多数媒体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不到位,存在偏差,更侧重于在中小学宣传阳光体育运动,而忽视了普通高校,导致阳光体育运动成了中小学体育的代名词。从学校的角度讲,高等院校更多的是侧重科研,而忽视了体育项目的重要性,大学生了解体育活动除了体育课程外,更多的是凭借自身的兴趣及爱好自由参与活动,缺乏有组织有规模的大型体育活动。不管是宣传不到位还是高校侧重点不同,归根到底还是高校对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不够。

2.1.2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民办高校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情况,从锻炼频次上看有19%的大学生不参与锻炼,有31%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不足两次。民办高校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自主性较差,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课业繁忙,二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往往是因为兴趣爱好,三是学校场地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四是学校关于阳光体育的规章制度不明确。(见表2)

2.2民办高校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不仅是国家、学校的事情,它还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还会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而产生障碍。因此,导致阳光体育运动在我国民办高校中开展不健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经济、政治、社会和个人四个角度分析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2.1经济因素

随着高校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了教学资源不匹配的矛盾,包括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场地、器材匮乏的矛盾,尤其是室内运动场馆器材设施的匮乏,乒乓球、羽毛球等一些室内的运动项目,因为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体育场馆的开放和维护也需要大笔费用,因此体育经费是否有足够的保障,是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多数高校对体育设施的建设及运行并未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体育教学和运动场地设施成为纸上谈兵,所以对体育设施建设经费的保障,是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日益增长的体育教师需求同体育教师待遇低的矛盾也是制约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因素。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保证。另外,对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师没有经济上的补助,也大大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

2.2.2政策因素

一方面,对体育活动的政策制度不够健全,没有把体育活动以明确的立法形式进行规定,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不够明确,而且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体育成绩或表现,这也体现出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欠缺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推行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很多高校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运行机制,导致无法区分开展与不开展的区别,同时也无法评价好与坏,欠缺对应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中开展的现状得不到反馈,以至于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当前制订有效的阳光体育监督评价体系,是推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有力保障。同时监督运行机制的缺乏也导致学校存在侥幸心理。

2.2.3社会因素

阳光体育运动运行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第一,认知的偏见长期以来受重文化轻体育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上存在重分数而轻运动的倾向,致使国人对体育的认知有较大的偏见。这就导致高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时阻力重重。第二,缺乏经济支持。民办高校虽有自己的场地、器材、设施等,每年也会有专项

经费,但依然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除了政府资金外,还需要社会上的经济支持。第三,缺乏监督。自阳光体育运动启动至今,很多学校并未制订详细、明确的评价指标,更没有相关的监管机制。一般来说,阳光体育领导小组是由校长牵头组成的,主要负责宣传启动、计划组织、领导和监督考评等整个流程的工作。因此要推广阳光体育运动,既需要政府的监督,也需要社会的监督,二者不可或缺。

2.2.4个人因素

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个人因素主要有:第一,学生主观上对体育活动不重视。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流行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游戏比体育更有吸引力,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运动锻炼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等到想活动时却发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很差,认为自己还是适合打游戏,导致了恶性循环。第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主要受兴趣的驱使。因此,大众的体育活动项目人数爆满,场地不足,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参加。相反,比较小众的项目反而人数稀少,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第三,部分学生因为课业的压力,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锻炼。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3.1.1我国民办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缺乏监督机制上的保障,因此要形成阳光体育运动长效运行的机制必须从制度上不断完善。

3.1.2我國民办普通高校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对其意义理解不到位,对阳光体育运动的促进作用、对自身体质健康等认知不全面。

3.1.3我国民办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运动场地、器材、师资等硬件资源匮乏,在课外体育锻炼中缺乏相关运动的教师指导机制、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支持、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评价机制。

3.2建议

3.2.1落实健全的法律法规机制

相关部门应构建合理的体育监督管理制度,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出详细明确的要求,并制订切合实际情况、可行的监督运行机制。政府必须履行一定的社会职能,提高体育课程的社会地位,对阳光体育运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学校必须落实相关教育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应严格执行并给予保证,同时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应给予保障。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合理安排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课外体育训练及活动组织应计入教学的工作量中。根据工作特点,建立有效合理的职称绩效评定标准。教育部门也应严格履行职责,保障阳光体育活动的理念和具体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3.2.2建立社会监督运行机制

阳光体育的长期开展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全社会应转变传统的体育思想,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通过提供资金或场馆上的支持,助力阳光体育的发展。监督管理运行机制是阳光体育开展的重要环节,没有全面的机制保障,容易形成虚无的形式。之所以国家制订的方针、政策不能及时落到实处,得不到有效的反馈,就是因为监督运行机制的缺乏,导致阳光体育的开展实施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关小组,负责监督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实施情况,并及时收取有效反馈。同时,应接受社会对阳光体育开展情况全方位的监督。监督包括对阳光体育经费的拨付、场地设施安全、实施过程、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开展效果的评价。

3.2.3建立经济保障机制

对相关经费是否有效投入,应进行制度上的保证,是民办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因素之一。体育场馆设施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为解决学校体育场地设施问题,确保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加大对体育相关建设的经费投入,改队场馆场地设施,添加器材数量种类,创造适宜体育运动锻炼的校园环境,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得到改善。

3.2.4建立阳光体育、体育教学和体质测试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阳光体育应与体育课程、体质测试保持相应的一致性,形成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在体育课程的基础上开展更多的阳光体育活动,以体质测试为导向,共同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形成体质测试的“应试性”。体质测试只是激励和检测学生体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体测和体育课测试是为了引导学校、学生对体育的重视,是推动、促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在运行中提供有效调控措施、制订符合实际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因此,三位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主旨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和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做到以练增体、以评督考、以考督练。

参考文献:

[1]丛洪岩,李小伟,刘辉.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与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

[2]杨清.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周倩怡,陆华忠,卢三妹,李嘉鹏.高校体育课与阳光体育相结合的改革实践[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06):115-118.

[4]刘江山,刘欣石,王健.关于构建“阳光体育运动”运行机制的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03):54-56.

[5]陈华东.新时期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3(08):78-81.

[6]杨敬研,李颖卓,张平,王莉.阳光体育与体育教学、体质测试三位一体整合模式的探讨[J]神州.2013(17):61-62.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孔琦: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校园阳光体育与趣味运动会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