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周期形势下的宏观调控

2021-09-06 08:51苏剑
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失业率走势城镇

苏剑

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正在进行较大变化。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正常,基数效应低带来的高增长逐渐被正常经济增速运行取代。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形势并进行宏观调控就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

宏观经济自然走势展望

1.GDP

从经济走势看,GDP增速将逐季回落,自然走势下(即没有政策干预下),预计下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4.5%,虽然下半年经济将继续恢复,但是动能偏弱,需求端整体恢复乏力,供给端恢复放缓,难以显著抬升经济增速。2022年上半年,在疫情常态化以及疫苗接种范围的提高,虽然供需两端逐步平衡,但是宏观经济恢复将边际放缓,加之受2021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经济自然增速将低于2020年,预计上半年经济自然增速在4%左右。

2.价格

2021年下半年自然走势

综合2021年中国供给、需求双收缩的格局,加之供给收缩幅度小于需求收缩幅度的研判,CPI方面,或在今年三、四季度再现高位峰值,主要受非食品项和翘尾因素支撑,但预计后续猪肉价格仍将低位运行,CPI食品项的回升空间有限,预计2021年下半年自然走势下的CPI同比增速较上半年有所增加,约为1.5%。PPI方面,考虑翘尾因素以及美联储Taper预期将对国际原油和铜价形成的冲击,同时中长期而言全球碳中和政策对商品价格具有推动力量,预测碳价上行将明显推高各国基础能源价格,预计2021年下半年自然走势下的PPI同比增速6.5%。

2022年上半年自然走势

CPI方面,生猪供给逐渐见顶、需求边际改善,2022年上半年猪肉价格将会逐渐筑底,并小幅回升。2022年上半年,随着国内外疫情企稳,服务类消费有望进一步恢复。旅游、餐饮等非食品价格预计将拉升CPI,预计2022年上半年自然走势下的CPI同比增速2%。PPI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处筑顶回落阶段,随着资源出口国供给逐步改善,以及美国财政刺激力度边际衰减,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下行,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化学原料制造品行业走势与原油价格保持一致,稳中趋降,预计2022年上半年自然走势下的PPI同比增速3%。

3.就业

2021年下半年自然走势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为5.5%左右,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已经完成全年目标的63.5%,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已经回到疫情前水平。综合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经济周期仍运行在繁荣阶段,而且经济产出通常领先于失业率,所以预计下半年自然走势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可以达到400万至5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0%至5.1%区间。

2022年上半年自然走势

随着欧美等国经济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稳步恢复,中国经济在2022年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但供给、需求双收缩的格局不变,加之疫情造成的企业或个体经营户倒闭并未完全恢复,预计2022年上半年自然走势下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500万至600万人,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GDP

从目前经济走势看,对于2021年下半年来说,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将达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目标,所以下半年政策应更倾向于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2022年上半年,高基数效应叠加经济边际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将加大,稳增长压力不减,预计政策目标设定在5.5%以上。

2.价格

2021年下半年政策目标

CPI方面:2020年,受猪肉供给收缩的影响,猪肉及其相关食品价格在2020年大幅上涨。其中,猪肉、牛肉、蛋类等食品价格已经显著高于近几年的均价,价格上涨明显,尤其是猪肉价格已经达到2018年价格的一倍以上。这使得2021年大部分食品价格的上涨空间极其有限,反倒是价格下滑空间很大。与之相对,2020年非食品价格持续走低,在2021年存在价格上涨的可能性。但鉴于非食品价格增速波幅较小,对CPI增速变化的影响也有限,2021年CPI增速走势依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食品价格的波动。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预期全年CPI同比增速3%以及2021年上半年实际数据,预计2021年下半年为实现预期目标,CPI同比增速目标在5%以内。

PPI方面:由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目前在筑顶过程中。预计下半年到明年二季度,国内大宗商品稳价政策力度将显现,另外,随着资源出口国供给逐步改善,以及美国财政刺激力度边际衰减,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下行,同时预计有色金属价格维持高位波动,化学原料制造品行业走势与原油价格保持一致,稳中趋降。预计2021年下半年PPI同比增速目标在6.5%以内。

2022年上半年政策目标

隨着国内外疫情好转、经济逐步复苏,基于中美经济竞争格局,供给侧或将面临结构性调整,而需求侧则随着全球需求的回暖,CPI或小幅上涨,同时叠加高基数效应,总体而言PPI同比中枢有望回落,CPI同比中枢或将呈现上移。预计2022年上半年CPI同比增速目标在2%以内、PPI同比增速目标在3.0%以内。

3.就业

2021年下半年政策目标

根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1100万以上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和5%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所以下半年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在500万人以上即可,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低于全年目标,但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16岁—24岁城镇青年失业率达到了15.4%,显著高于往年,但这通常是毕业季的季节性因素,下半年失业率会有所下降,综合考虑中国经济恢复状况及国际环境,2021年下半年城镇青年失业率政策目标可以调整为13%左右。

2022年上半年政策目标

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将进一步改善,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也将整体处于疫情前水平,但在供给、需求双收缩的格局下,预计202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目标600万人。在全球疫情好转的趋势下,对外留学可能进一步放开,预计2022年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目标设定在5%以内,其中城镇青年失业率目标定在14%左右。

2021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恢复,但是需求端整体恢复乏力,供给端存在放缓趋势。2022年上半年,虽然供需两端逐步平衡,但是宏观经济恢复将边际放缓。今明两年,中国宏观经济将面临供需双萎缩的局面,且需求端形势更加严峻,宏观政策跨周期设计是对传统逆周期宏观调控的补充和完善,更重视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问题。鉴于此,未来如何修复需求端仍将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同时进一步开放供给端也将持续发力,统筹做好今明两年政策衔接。因此今年下半年、明年上半年中国采取的扩张性政策组合将以扩张性需求管理为主、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辅。

扩张性需求管理为主

在货币政策方面:

第一,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疫情反复,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为了实现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注重跨周期的供求平衡,货币政策应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节奏。

第二,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对经济的有力支持,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的支持。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在激发社会活力、拉动就业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由于实力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弱,今年下半年,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因此,政府应更大力度的支持中小企业以及困难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

第一,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实施。保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下半年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并转化为明年上半年投资,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形成有力支撑。为了实现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政策应提升政策效能,适当向促进就业、支持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适度倾斜,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第二,保障基本民生。疫情导致的失业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仍然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力争解决“人岗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问题,通过激发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来激发内需、化解风险,尤其助力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

第三,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大规模国土绿化,治理好荒漠化土地,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增加可用土地,建设美丽中国。

第四,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特别是隐性债务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调节好、把握好债务规模以及偿还节奏,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

在需求侧改革方面:

受疫情影响,中国国内需求端恢复速度落后于供给端,需求端整体恢复乏力,并边际放缓,修复需求端仍将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

第一,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健康发展。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加大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尽快落实放开三胎的配套政策,提高生育意愿,既有助于刺激现在的消费,又有助于应对未来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激发优质消费,并有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健康发展。

第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进行调整或改革,从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改革入手,降低居民生活的不确定性,提高居民收入,持续缩小收入差距,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第三,改革税制。通过改革税制提高居民收入占比,并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

一方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第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受疫情影响,诸多行业受挫严重,尤其是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疫情期间,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今年下半年中小企业经营仍然面临困境,各级政府应继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重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第二,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中国应该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实体企业运转,确保制造业、餐饮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受挫严重的行业尽早脱离困境。

另一方面,鼓励并扶持创新。

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投入,打破高技术垄断,降低高技术的国外依赖度。尤其是加大新能源汽车以及一些卡脖子的行业的创新投入力度,以此增加优质供给。第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是一切创新的基石,鼓励自主研发的前提必须重视基础研究的投入。第二,落实金融支持创新。对于创新型企业或者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决创新企业的后顾之忧。鼓励科技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适当加大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及科技创新企业的减税降费力度,以降低税费激励企业创新发展并参与国际竞争。第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必须有实施创新的人才,因此,政策支持增加创新型人才储备和培育有助于激励创新。

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辅

首先,推进放管服改革。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强化市场经济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盡可能地让市场调整供需关系。第二,加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行为,在处罚成本高于利润所得时企业会自动退出市场,直到以价格为导向达到新的平衡。第三,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创造良好的政企关系。

其次,完善社会治理政策,建立高标准的市场体系需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诚信的自律机制。完善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市场主体守信履约,降低交易成本,推动市场健康发展。健全依法监管机制。推动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措施,激励市场主体规范经营。

再次,扩大对外开放。要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关系尤为重要。今年下半年,国外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一方面,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国际大市场的支撑,因此,扩大对外开放就要妥善处理各种国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全球市场,因此,只有积极扩大开放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失业率走势城镇
三聚氰胺:上半年走势偏弱 下半年能否反弹?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英镑未来走势如何演绎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失业率预测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全球主要指数走势点评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