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12册《阿细跳月》教案

2021-09-06 03:22王瑞立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彝族乐曲旋律

王瑞立

教材分析:

民乐合奏曲《阿细跳月》旋律活泼跳荡,富有动感,特色鲜明。“跳月”是一种舞蹈,它流行于云南弥勒西山彝族阿细人之中。在节日或农闲的月夜里,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小伙子们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乐器,边奏边舞;姑娘们则随着音乐边拍手边舞,至兴高采烈时唱《跳月歌》。

作曲家秦鹏章就采用了彝族“跳月”的这一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写成了这首民乐合奏曲。乐曲开始是弹拨乐、锣鼓的轻轻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现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开始了,竹笛领奏出热情奔放欢腾跳跃的主题:

这段主题在第一部分中有高音笛,弹拨乐、弦乐及全奏多次反复出现,表现了多变的舞蹈姿态,在第二部分,作者将主题乐段做移调处理,并进行几次反复,与前面调性形成鲜明对比,好像健壮的小伙子们跳起粗放的舞蹈。第三部分音乐又转回原调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后,整个乐队全奏乐曲进入高潮,在乐队全奏中展现了宏大的舞蹈场面,仿佛狂欢中的人们忘记了疲劳。最后的短小尾声是采用了主题乐段的最后两拍扩充发展的,在渐强中结束全曲。

乐曲《阿细跳月》在80年代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根据乐曲改编的阿细跳月舞蹈,曾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中国优秀民间舞蹈,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引起了强烈的轰动。

教学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区级教研课题“基于能力培养的音乐深度体验”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通过“听主题、唱主题、拍主题、辨乐器、数主题、演主题”等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静到动。从听音唱主题开始到演奏乐器的音色听辨,再到小组合作创编表演,每个环节都遵循“循序渐进,以生为主体”的教學理念。通过这些环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体验音乐、感悟音乐。使学生明白“简单的主题,通过不同的乐器演奏,将给我们带来丰富的音色体验,再加上音乐要素的变化,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这样的一种音乐创作手法。通过这些环节,在学生心中埋下想象与创作的种子,不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与创作能力,使它们能够享受“音乐的美、创造美的音乐”。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体验,能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及对彝族民俗有简单的了解。

2. 通过多种手段,启发学生从演奏乐器的变化、音乐要素的变化等多方面来感受乐曲主题,能够明白音乐的发展与“音乐的要素、音乐的表现形式”息息相关。

3. 能通过主题音色的变化来区分演奏乐器的类别,并能模仿乐器的演奏姿势。

4. 学习简单的“跳月”动作,尝试表演“跳月”场景,感受热烈欢腾的气氛。

5. 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

1. 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 了解音乐主题的重复次数、演奏乐器、力度、速度的变化从而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教学难点:

1.感受主题音色,辨别乐器类别。

2.动作表现“跳月”场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民族乐器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听音,选择正确的音把旋律补充完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听音能力,熟悉主题音调)

三、 视唱这段旋律,找出这段旋律的特点(设计意图: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记住主题并用动作表现5/4拍的规律,为后面表演做铺垫)

特点:每小节前三拍节奏相同,后两拍音符完全相同。师生接龙唱旋律,要求学生在 5 2  1 处用手拍击。

四、 听第一部分旋律(设计意图:把第一部分单独细听,突出重点又节省时间)

师:请同学们聆听一段旋律,这段旋律中可有上面这段乐句?

师:这个主题从头贯穿到尾,你觉得单调吗?为什么?

再听,请学生说出主题重复次数、演奏乐器,并模仿演奏姿势;主题在音区、力度上有什么变化。

师:简单的主题经过不同乐器的不断重复,不仅没有让人觉得乏味,却令人觉得富有变化而且多姿多彩。通过不同乐器来重复演奏同一主题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刚才我们聆听的这段音乐就是来自我国云南西山彝族阿细人跳月舞曲——《阿细跳月》。

五、 出示课题,简介彝族民俗风情。

师:我国彝族居住在云南、贵州一带,阿细人是彝族的一个分支,居住在云南弥勒西山地区。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节日或农闲的有月亮晚上,阿细人喜欢在松林或空旷草坪上举行“跳月”,参加者多为男女青年,男青年手持高音笛、大三弦,所有人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步。由于都是在有月亮的晚上举行这样的活动,故名“跳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阿细人的跳月舞蹈。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能模仿简单的舞步吗?

六、 完整聆听《阿细跳月》(设计意图:通过唱主题、辨乐器、演主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深入体验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力与创造力)

1、 请学生用手数出主题重复的次数。

2、 再听,感受乐曲引子的力度变化、能说出高潮的力度、速度变化。设计表格让学生边听边记。

3、 师画出简笔画,表现人群从四面八方涌来,围着篝火“跳月”的情景。四条弧线代表主题的四个乐句。

七、 学生分组创编动作,表现跳月情景,感受热烈欢腾的情绪。

八、 师小结,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九、 下课。

猜你喜欢
彝族乐曲旋律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彝族民歌在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给你的信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7月,盛夏的旋律
悲伤的乐曲
大地的旋律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练乐曲vs基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