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文化,促进教育高品质发展

2021-09-07 05:29沈茂德
江苏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素质教育

【摘 要】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品质提升、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样的,教育文化的全面优化对教育教学改革意义深远。针对当前出现的不良教育文化现象,亟须从“统一性”与“差异性”问题、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体问题,以及实践与理念的一致性问题三方面展开思考与探索,以便深度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素质教育;高品质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3-0149-04

【作者简介】沈茂德,江苏省无锡南外国王国际学校(江苏无锡,214135)中方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所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境界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学校的运行品质和办学质量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真正力量,它是学校的灵魂和生命。

学校文化是学校系统的内核与支撑。在校园常态生活中,当大多数人了解、认同学校的理念和愿景,并呈现出为之共同努力的行动与面貌时,学校文化就真实存在了。国学大师钱穆说过:“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当下,教育改革与探索走向深水区,认真讨论几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文化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一是“统一性”与“差异性”的问题,二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是彰显“校长力量”还是相信“群众力量”的问题,三是先进理念与真实行动存在巨大差异的问题。在这些问题方向上,进行一些有关教育文化的讨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究竟是工业还是农业?

1.工业化教育的弊端。

信息化社会的技术进步,致使人们崇尚功能效用而轻视主体价值,崇尚手段而轻视目的,崇尚结果而轻视过程。实用主义、技术至上的价值取向催生了人文精神和教育情感的价值跌落。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工业社会的生产模式和企业管理的诸多理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运作模式和具体的教育行为。其带来的显著影响是教育对象的生命性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复杂性被漠视。

这种标准化的教育范式与刻板的评价机制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在理论研讨中,专家的教育研究缺失对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的帮助和个性化的辅导。因而,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既缺少了兴趣的发现与支持,也缺少了个性充分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在这样的“工厂型”生产中,有了过多、过早、过于苛刻的“管理性规范”和严酷的学科“总分”要求。个体生命的能动性、丰富性、潜在性被禁锢在“服从规范”和“统一训练”的枷锁之中。原本十分复杂、因人而异的教育,演变成了一种简单、机械式的程式化操作。当我们意识到上述种种情况时,有一个关于教育文化的严肃话题,必须认真地加以讨论,即教育究竟是农业还是工业?教育应强调“统一性”还是“差异性”?

2.教育应当是“农业”。

工业生产过程是一个原料加工、产品复制的过程。这种生产过程可以设计好模式,制定好标准化的流程,能够按照设计者的意志毫厘不差地批量生产出一批又一批标准化产品。工业生产过程追求整齐划一、操作简单,追求效率与效益。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力图使生产过程更加简单,使产品更加精准。而农业生产则洋溢着生命的基因色彩、自然的季节特征和大自然对万物的包容与生命的丰富。农作物的栽培是种子的发育与成长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遵循生长规律。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农作物也有自身的基因意志和个性化的生长过程,农民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农作物,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农作物的基因意志。因此,农民只能尊重农作物的基因要求和生长规律,在一定范围内采取一些措施去促进它的生长与发展。农业技术革命的目的是产品的个性化和品种的优良化。

所以说,工业生产的对象、过程和标准与农业生产完全不一样。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是农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这种价值取向的教育文化被越来越多人认可。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应该认同每一个孩子同等重要。认同教育是农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像农民呵護庄稼一样,喜爱每一个孩子,接纳每个孩子的个性与缺点,“童心母爱”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共性与教育行为的基本特征。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承认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坚信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都拥有独特的个性,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熟悉并适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适性的赏识和个性化的帮助。由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达成一种内心认同,即“因材施教”是最重要的教育原则,尊重“每颗种子的成长地图”应该是职业行为中最基本的教育准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形成共同的、健康的教育合力。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温度、水分和土壤等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样如此。只有家庭、学校和教师形成统一的教育合力,才会使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教育的本质是支持成长、激发潜力,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文化熏陶的过程,这应该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须认同的教育行为与文化取向。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科学地把握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规律。农业生产非常讲究节气,学生的成长也要经历相应的阶段。不同的生长与发展阶段,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把握教育教学的时机、方法和环境等因素,提高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和积极性,让学生适性生长、全面发展。科学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适合的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就要提高教育工作者劳作的程度和耕耘的水平。教育过程犹如一个耕作的过程,教育工作者劳作的程度和耕耘的水平决定着收获的数量和质量。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承担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就必须坚守宁静与崇高。这也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

认同教育是农业,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具备决心和耐心。无论是知识学习,还是道德引领,乃至行为培养,教育绝对是一种复杂的、智慧性的工作,它不可能按一种模式化的、固定的程序操作,个性化、成长性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显著特点。因此,在学生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智慧。

二、学校,究竟因谁而美丽?

1.学校发展:主体失落,文化偏失。

学校高品质发展,需要各种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共同发力。首先,学校发展需要专家的理论指导和名师的实践指引。因此,专家与名师的标准和方向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风气。真正的专家和名师应当在理论与实践工作中坚持不懈地勤奋钻研、积累经验,为促进师生发展,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率等关乎学校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或实践模式。其次,学校发展需要依靠群体力。教师群体是学校发展真正的生产力,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文化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文化。最后,学校的发展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不论是丰富课程建设,还是优化课堂教学,都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秉持一种理念,即人与学校的发展都是螺旋式、过程性的,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

但当前教育发展存在的普遍情况是,专家和名师的标准被具象化为众多头衔和光环,学校建设与发展更多地依靠校长的个人意志,名校的诞生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新闻媒体的宣传与经营。在教育改革与探索中,很大一部分学校追求发展的速度,被众多质量参差不齐的培养工程和项目活动,裹挟着走上“创新”发展的道路。这些问题如果不被重视与改善,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良文化现象,对教育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2.教育改革:凸显主体,回归本质。

当今世界需要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相应地,教育政策、教育环境与文化等都应该有所改变。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品质学校不仅需要有巨资投入,有气派的现代校园和高薪引进的高端人才,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宁静的管理文化和治学环境,使得学校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校长,具有宁心静气的品质、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与探索的学术坚持和“天天进步”的恒久耐心。

当下的中国教育改革亟须回归,回到学校本来的面貌,即学校应该是学生的世界,教学应该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回到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秉持这样一种观念,即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真正生产力。由此,校长应该表现出真诚的治校态度,体现出引领课程建设、优化课堂教学的治校品质。

当下的许多校园因为有巨大的投入而呈现出美好的风貌,但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文化警醒:如果校园内没有一群群飞舞的“蝴蝶”,那校园不过就是一片土地。倘若校园内没有琅琅的书声,没有学生的欢歌笑语,没有教师关于课程和课堂的研讨,那树、那花不过就是没有思想的草木。衡量一所优秀学校的标准是,校园内的教师和学生具有蓬勃向上的生长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具有责任心、自信心和进取心等关键素养,并最终获得自身的成功。

三、实践,走在理念的道路上了吗?

1.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号召并推进素质教育。从上至下,有许多文件引导教育研讨,各种层面建立了许多实验区,专家、学者乃至许多学校,申报了各种项目课题。传统教育既受到了专家的批判,也被历史的车轮推动着变革。但在许多学校里,常态的校园生活、课堂教学、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教育教学实践层面,尽管有许多课题成果,但学校的常态教育过程尚未进入“核心素养”培育的层面,许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仍然有漂浮、运动式的特征。如何形成生活性、体验性、沁入学生心田的德育方式仍然任重道远。在一些区域性的评课活动和一些样板学校的课堂展示中,呈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模式,但在许多教师的日常课堂中远未达到“展示课“的水平;社会层面,错误的教育文化仍在继续弥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文化谬误,仍在误导学生的早期教育。从学段上看,“应试”倾向还在不断下延;改革层面,还是有以应试的思想推动评价改革的嫌疑,如增加体育中考和艺术考试。在这些真实的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理念与实践的一致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育文化问题。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只有理念和行动合一,才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2.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要提升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素质是个体在学习与实践后自然而然养成的习惯。简单地说,素质教育就应该是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熏陶,奠定学生良好的习惯,激发学生成长的内驱力,形成一种民族性的言行风格。

二要强化关于“丰富课程”建设的力度。建设丰富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性。倘若今天校园内的学生有了丰富的个性,那明天的社会创新一定会呈现“群星灿烂”的美景。校长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觉和科学理性:当下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建设,不是为了样本展示,也不是为了项目获奖,而是为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有更多的选择,为了学生能拥有更丰富的校园生活,为了奠定学生的终身习惯。

三要着力“关键能力”的过程性培育。素质培育一定是伴随着学生成长的漫长过程,关键能力的培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这种浸润式的文化场中,学校教育要通过熏陶、引导等潜移默化的方式,讓学生的理性、责任心和视野等关键品质得到生长。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是育人方式变革的关键所在。

基础教育的使命是确立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滋长并强化其仁爱、向上之本性。学校教育应该在校园生活中持久培养学生对科学和人文的兴趣,进而发展为对某学科、某领域的爱好与向往。在全球化的时代,学校教育更要重视不断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培育分享世界多元文化的能力。

教育发展、学校管理都是非常宏大的概念范畴,但从本质上说,对教育内涵的理解决定了教育实施的方式和教育的文化生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深化对教育的本质理解,优化教育文化生态,促进教育高品质发展。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做好档案编研工作 提升学校文化氛围
论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