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马英雄王秀祥

2021-09-08 08:08本刊专稿武国文
文化产业 2021年20期
关键词:怀仁战友

本刊专稿 武国文

《怀仁县志》记载,1948年6月,窑子坡战斗持续5小时,怀仁支队的23名官兵全部阵亡。

今年88岁高龄的王秀祥就是参战的23名战士之一。73年前被“牺牲”过一回,解放后政府给“烈士”家里送去300斤小米抚恤。

1954年9月,家乡怀仁县宋家庄村收到王秀祥的立功喜报,人们才知道这个“牺牲”了6年的革命“烈士”不仅活着,还成为一名屡建战功的英雄。

王秀祥1933年出生于怀仁何家堡宋家庄村一个贫困家庭,11岁担任儿童团长,1947年3月,参加晋绥第二军分区怀仁支队,开始了枪林弹雨中的战斗青春。

当时的晋北地区,大同尚未解放,各县敌我势力交错,形势复杂,危机四伏,怀仁支队利用一切机会打击敌人,配合大部队袭扰牵制敌人。1948年6月,支队指导员赵同带领王秀祥等共23人赴大同口泉煤矿侦察调查。完成任务后,傍晚沿山脚行军,从口泉返回怀仁,途经窑子坡,被预先得到情报的阎军38师两个营包围。敌众我寡,战斗惨烈,王秀祥同战友们顽强抵抗,19个战友壮烈牺牲,其中5名是同他一起入伍的宋家庄村战士。他和另外3名战友撤退在一个地窖里,敌人没发现动静,扔下两颗手榴弹,爆炸后等待了一会撤走。他们半夜回到大峪口报告情况,第三天去战场寻找烈士遗体,在高温雨水中,个个已经面目全非。提起那些童年的伙伴,并肩作战的战友,他叫起一个个亲切的名字,他们当年只有十六七岁,王秀祥眼圈红了,看着摆在面前的纪念章说:“党和国家给了我们幸存者这么大荣誉,他们要是能活到现在该有多好。”

1948年11月,晋察冀军区冀察纵队第7旅13团李万恒连长检查怀仁支队工作,看王秀祥精干机灵,又上过学,调他当了通信员。12月,李万恒调人民解放军20兵团67军199师7团任营长,王秀祥随同参加了解放张家口攻打宣化火车站战斗、攻战新保安战役,担负上传下达使命,无数个日夜往返在深山密林间,骑马驰骋在枪林弹雨中,完成了数十次战地通信任务,荣立小功两次,大功两次。

12月24日,张家口解放,部队转而围困北平城,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王秀祥步行转战太原,4月20日夜间,199师接到攻占卧虎山的命令。卧虎山要塞是太原城东北重要屏障,阎军扬言“共军3个军3个月都拿不下来的要塞”,火炮170门,守敌5000多人,有“铁血师”和阎锡山留下的日本投降军人。21日试探性攻击,拿下14号碉堡,22日晚发起全面攻击,战斗异常激烈,王秀祥同战友们冲锋陷阵,23日早晨攻克卧虎山要塞。

4月24日,太原解放。王秀祥随67军北上包围大同。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199师移驻秦皇岛山海关担负海防任务。

8月初,199师接到准备参加开国大典阅兵的任务。他说:“在北京朝阳区营地,我们每天高强度训练,上午三个小时,下午四个小时,汗水把衣服染出白云,队列操练不允许中途请假,许多战友的裤子被小便泡湿,但是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和平就是最大的幸福,为了参加开国大典更没有半句怨言。训练期间,两次去西苑预演都很成功,受到阅兵指挥部首长表扬。”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阅兵仪式,朱德总司令一声令下,王秀祥走在步兵方队中通过天安门,光荣地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老人感慨道:“55个受阅步兵方队8000多人,我们师12个方队,走过天安门那么威武,你们肯定不知道,头上戴的钢盔是缴获敌人的,有日式的,美式的,法式的,每个方队尽量一致,但还是不够数,我戴的是罩了一层黄布的柳条帽,看上去像个钢盔。看看现在的装备多好啊,我们党就是伟大,看看现在国家多么强盛。”

回到山海关驻地,他和战友们在常规训练执勤中度过了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和平年份1950年。

转眼间东北边境战云密布,保卫和平的使命再次召唤才从硝烟中走出的战士出征。

1951年6月,王秀祥随67军跨过鸭绿江,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攻作战等战役。

战火仿佛在眼里燃烧,老人说,志愿军在朝鲜非常艰苦,没有坑道的时候,在山上挖个壕子,铺些树枝,盖上单薄的行李睡觉,很多时候吃的是炒面就雪。在朝鲜战场上,67军牺牲1.9万多名将士。因为没有制空权,朝鲜战场没有前方后方之别,危险无所不在。有一个阶段,敌我阵地对峙,水源只有一个,双方日夜轮流取水,山对面的机枪都对住通往水源的地方,每天都有战友在取水的路上负伤、牺牲。他曾经几次参加取水,都躲过了封锁的机枪扫射。入朝不久,他和团部另一个通信员躺在山坡上休息,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溅起的一块石头砸在身旁战友的头上,一个年轻的生命瞬间被敌人夺去。他随597李万恒团长去轿岩山前沿检查,一出坑道,敌人的炮弹就打过来了,他猛然把团长扑倒压在身下,然后起来抖下满身泥土,两人都毫发无损,幸亏炸起的不是石头,否则谁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1953年6月,他参加夏季反攻战役,这是抗美援朝最后大决战,促成了板门店谈判成功,他和战友们冲锋在前,奋勇攻克轿岩山高地,荣立三等功一次。

李万恒比王秀祥年长10岁,河北省涞水县燕翎村人。曾任晋察冀军区冀察纵队第7旅19团连长,1951年6月任志愿军199师597团长,六七十年代任199师师长,第67军军长。2016年5月6日在山东青岛逝世,享年94岁。王秀祥虽然家庭负担沉重,但是从来没有去给老首长添麻烦。

1954年9月回国后,199师驻山东烟台。1956年王秀祥家里联系到地方工作,战火淬炼的生死战友情难以割舍,李万恒再三挽留,告诉已经当了两年班长的他,就要考察他提干,但是因为家里困难,还是复员回到怀仁四区工作,又调到怀仁商业系统负责理发、照相、镶牙门市部,后到大同矿务局五矿做行政工作,直至离休。他勤奋好学,自学法律专业知识,成为80年代为数不多的注册律师,不辞辛苦,不计报酬,为很多老百姓讨公道,受到老百姓广泛赞誉。

老人十分赞成党史教育,说起有人臆造史料,中伤英雄,诋毁英雄,他心情沉重,讲了自己的一件往事,叮嘱我不要写出去,我觉得历史事实应该记下来。

白色恐怖,戎马倥偬,王秀祥14岁参军后一直跟家里没有联系,人们以为他在1948年口泉窑子坡战斗中牺牲。从朝鲜回国不久,部队寄回家“立功喜报”后,亲人才知道他还活着,大家非常高兴,来信希望他回家看看,他高兴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不久的第二封信却让他和战友们都非常气愤,团长知道了情况,特批一个月探亲假,让他回家处理问题,如果不妥就报告部队协调。

原来信中说,前年区里给咱们家送来300斤小米,说是你牺牲了,发抚恤。前几天,区领导来,说你还活着,让我们退小米,家里实在没有那么多粮食,不知道该怎么办。

亲人相见,恍若隔世,擦干母亲的眼泪,王秀祥得知家里没有余粮,一时没办法归还粮食,去跟区里说明情况,不料一个干部说,你活得,就得把粮食退回来,他说,家里困难,我也没收入,我们攒够了就还。对方态度强硬,限期退回,说你要是死了就不用退了。王秀祥发怒了,问,我活得不如死了好?难道我出生入死就值300斤小米?300斤小米是我们骗回家的?容不得有了再还?一气之下砸了办公桌。上级调查落实了他家的实际情况,批评了当事人的不当行为,人们议论纷纷,现在听了也是纠结气郁,当年这个区干部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不能说是合适。

硝烟散尽,天高云淡,英雄暮年,志存高远。现在,他仍然利用一切机会传播革命历史,以亲身经历教育后代不忘革命历史,爱党爱国,珍惜和平,建设家乡。

人间重情,岁月不居。能够看到一位健康的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战场走过来的老英雄实在值得庆幸,他丰富的革命生涯、乐观的生活境界、积极的奋斗精神值得尊敬。

我为老人戴上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拍照,把深深的敬意凝聚在镜头中,让这闪光的荣耀永久流传。

猜你喜欢
怀仁战友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战友是什么
塞上怀仁迎来四海客商 羔羊美食发布万里飘香 2019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盛大开幕
山西怀仁河头乡:“金香脆”香瓜成增收“金瓜”
怀仁市:组织防控双斑萤叶甲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三)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四)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好战友,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