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研究

2021-09-08 03:15邵丽伟
新农民 2021年1期
关键词:秸秆还田

邵丽伟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轮作模式下的稻田产量,本文在辽宁某农作物试验基地中设计了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研究试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最适合推广的稻田轮作模式,希望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秸秆还田;稻田轮作;产量分析

1  试验地具体情况

本次稻田轮作试验开展时间介于2019年5月到2020年11月之间,试验地为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该试验地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夏季时期,该试验地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主要吹东南风,冬季吹西北风。该试验地的年平均气温为5~10℃之间,寒冷期比较长,一般为6个月以上。同时,该试验地的雨量比较集中,降雨多发生在秋季和夏季,土壤类型为草甸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g/kg左右。

2  设计试验

为有效研究出符合该试验地的农作物轮作模式,本文采用了大区对比法对实验进行设计,一共设计四种轮作模式,分别为玉米—玉米—大豆、玉米—高粱—大豆、连作玉米以及连作大豆。本文中将该试验地分为10个区,每个区的行长均为20m,每个区的面积均相等,为150m2。目前该试验基地的作物品种为大豆和小麦。2019年,该试验地的玉米—高粱—大豆作物品种为齐杂5号,玉米—玉米—大豆作物品种为垦沃3号,连作玉米和连作大豆的作物品种分别为垦沃3号和合丰55号。2010年,该试验地的玉米—高粱—大豆作物品种为佳密豆9号,玉米—玉米—大豆作物品种为佳密豆9号,连作玉米和连作大豆的作物品种分别为垦沃3号和佳密豆9号。在这三年中,该试验基地的种植方式均为垄作方式,行距为70cm,密度为14万株/hm2,施肥方式为种肥加追肥。秸秆的处理方式为翻埋还田,播种具体日期分别为2019年5月7日和2020年5月4日。收获日期为2019年10月7日和2020年10月2日[1]。

3  项目测定

该试验项目对大豆、玉米以及高粱的测定方法为每个处理取四点,每一个点的面积为3m2,种植产量严格按照标准水分计算。每个处理取四个点,每个点连续取5株,并于室内测定每株农作物的粒重和百粒农作物的重量。对于农作物产量的详细计算结果如下:

19年四种轮作模式下的种植作物分别为高粱、玉米、玉米和大豆。第一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高粱的粒重为45.52g,浮动重量为上下2.6g。高粱百粒重为2.4g,重量浮动为上下0.1g高粱产量为6412.5kg/hm2,重量上下浮动53.4kg/hm2。第二种模式下,收获的一株玉米的粒重为186.3g,浮动重量为上下10.0g。玉米百粒重为33.1g,重量浮动为上下1.5g,玉米产量为8932.2kg/hm2,重量上下浮动79.3kg/hm2。第三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玉米的粒重为177.3g,浮动重量为上下11.2g。玉米百粒重为31.1g,重量浮动为上下1.4g,玉米产量为9932.3kg/hm2,重量上下浮动85.6kg/hm2。第四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大豆的粒重为17.8g,浮动重量为上下1.5g。大豆百粒重为1.3g,重量浮动为上下0.2g,大豆产量为2545.3kg/hm2,重量上下浮动8.1kg/hm2。

20年四种轮作模式下的种植作物分别为大豆、大豆、玉米和大豆。第一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大豆的粒重为18.5g,浮动重量为上下1.6g。大豆百粒重为1.2g,重量浮动为上下0.5g,大豆产量为2102.2kg/hm2,重量上下浮动8.3kg/hm2。第二种模式下,收获的一株大豆的粒重为18.9g,浮动重量为上下1.3g。大豆百粒重为0.5g,重量浮动为上下1.5g,大豆产量为2723.4kg/hm2,重量上下浮动7.3kg/hm2。第三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玉米的粒重为178.5g,浮动重量为上下10.1g。玉米百粒重为33.1g,重量浮动为上下1.5g,玉米產量为10554.6kg/hm2,重量上下浮动89.3kg/hm2。第四种模式下,10月份收获的一株大豆的粒重为19.1g,浮动重量为上下1.5g。大豆百粒重为1.4g,重量浮动为上下0.2g,大豆产量为2935.4kg/hm2,重量上下浮动8.1kg/hm2。

4  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项目测定可知,使用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模式后,该试验基地农作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升,玉米—高粱—大豆和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中的大豆产量明显比大豆轮作模式中的大豆产量高,玉米产量也比玉米轮作模式中的玉米产量高。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试验基地使用玉米—高粱(玉米)—大豆的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作物产量,获得较大收益,因此建议辽宁地区的农民使用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稻田播种方式进行农作物生产。

5  结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通过对稻田耕作模式进行改革,采用玉米—高粱(玉米)—大豆的稻田轮作方式,能够有效提升稻田产量。因此,为提高辽宁省的稻田产量,相关人员需要采取合适的轮作模式,最大化稻田耕作效益[2]。

参考文献

[1] 杨婷婷,张海生,古晓红,等.晋中市玉米/高粱-小麦-大豆高产模式下的土壤创建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0,38(20):2-5.

[2] 盖志佳,刘婧琦,蔡丽君,等.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中国种业,2020(2):51-54.

猜你喜欢
秸秆还田
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凤城农作物秸秆利用的基本途径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
油菜机收与秸秆粉碎全量还田后茬机插栽培水稻试验
RW腐熟剂在玉米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
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效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