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洼地”是什么

2021-09-09 11:33
老友 2021年8期
关键词:洼地控制能力高血糖

“明明吃饱了,过了两三个小时又想吃东西”“下午两三点之间总感觉特别困,想吃东西,可熬过去就好了”……很多人对以上症状十分困惑。其实,它们很可能是“血糖洼地”导致的。

什么是“血糖洼地”呢?理论上,在吃了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前后,血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称为餐后血糖反应曲线。进餐之后,血糖升高,曲线呈现上升态势,数据是正数。最高峰的数据,称为“血糖峰值”。一段时间后,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血糖下降,在某些时间点,有可能出现一个餐后几小时内的血糖最低值,称为“血糖谷值”。这个谷值的血糖数据可能低于进餐之前的值。换句话说,以餐前为零,这个值就可能是负数了,这个时段也称为“血糖洼地”。

哪类人易出现“血糖洼地”

血糖控制能力良好的人,餐后血糖反應是一条类似山峰至缓坡的曲线,先上升,再下降,但降低的趋势比较缓和,最后达到基本稳定的状态。即便餐后4~6个小时,血糖都不会比空腹时的数值明显降低,而是保持稳定。

血糖控制能力弱的人,如果吃了高血糖反应的餐食,会先出现一个较大的血糖高峰,然后提前下降到餐前水平以下,出现一个比较低的“餐后血糖谷值”,即“血糖洼地”。这个值可能还没有到真正的低血糖区间,当时不会出现头晕眼花、腿发软、手发抖、心慌易怒、虚弱冒汗等典型的低血糖表现,但也可能带来注意力不够集中、疲劳感、不耐烦、饥饿感等与血糖降低相关的感觉。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能力就很差。他们经常会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情况,如果胰岛素和降糖药使用不当,更是极易导致低血糖和高血糖交替出现,所以他们须在兜里随时放点食物,以保持血糖处于安全范围内。

什么食物易导致“血糖洼地”

葡萄糖、糯米食物、白面包和一些谷物糊粉极容易导致“血糖洼地”。这些食物会激发很高的胰岛素反应,而胰岛素过多出动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甚至降低到空腹值以下,出现“血糖洼地”。

有些老年人为了控制血糖,每天早上都吃焙烤谷物粉冲的糊糊,结果反而出现低血糖状况。这种饮食习惯可能存在三个问题:

1.食物选择不当。经过烤制再打粉,再用沸水冲糊的杂粮,尽管含有膳食纤维,但谷粒的物理结构被完全破坏,是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的(不用嚼,也不用胃来磨细,加速了消化进程)。容易消化吸收,血糖就升得快,升得快则降得也快。

2.食物搭配不当。吃糊糊时没有配合肉蛋类和蔬菜,蛋白质不够,食物总热量低,在胃里的排空速度也快,自然就更容易产生饥饿感,血糖也不容易稳定。

3.食物总量不足。食物以柔软的、高水分的糊糊为主,“干货”太少,碳水化合物总量不够,总热量太低。

相比而言,米饭虽然算高血糖指数食物,但进食米饭2小时后的血糖却比较稳定,且不太容易出现负值。再说,米饭很少单独吃,通常都会配合各种菜肴,就相对更容易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如果是添加全谷杂粮的米饭,需要较多咀嚼,葡萄糖释放和吸收速度减慢,对胰岛素的需求量减少,就更不容易出现“血糖洼地”。

疲劳、困倦怎么办

糖尿病前期人群和糖尿病人群往往血糖控制能力差,餐前血糖水平不能回归到正常范围内,可能会发生餐前低血糖。所以他们经常需要在两餐之间加点餐。

对没有糖尿病的健康人而言,血糖谷值的时间,常常出现在餐后150~210分钟。大部分人的谷值和空腹值相差不远,而部分人会出现一个小的“血糖洼地”,所以很多人都感觉,这时候会有点疲劳、困倦,特别是在午餐后2小时、下午两三点之间,感觉精神特别不好,特别容易犯困,一般熬过去之后,到餐后3小时,由于胰岛素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反而可能会回归到正常范围,感觉精神又好了一些。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食物的反应也不同。但无论如何,理论上说,凡是有利于维持血糖稳定的因素,如多样化健康饮食、规律运动、餐后散步、情绪稳定、良好睡眠等,都有助于避免“血糖洼地”。(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洼地控制能力高血糖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流沙
应激性高血糖你了解吗
饥饿或是高血糖信号
如何治疗ICU患者应激性高血糖
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对照分析
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上海炒房者扑向房价“洼地”重庆,会步温州炒房团后尘吗?
篮球裁判员水平提高途径探析
高股息蓝筹股“洼地”价值凸显 “优选50超越50”引发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