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初探

2021-09-09 13:49杨浩
中国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共生

杨浩

【摘 要】共生是一种生态现象,也是一种关于教学关系的思维方式。共生体育课堂在思维结构上发生着转变,预示着课堂教学从单一的技能教学,转向以多元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生态教学即“共融、共长而共生”的育人课堂,强调将人、物、环境等课堂因素链接起来,包括时间、空间、器材、物质、教材等共生因子的相互关系。这符合“立德树人”理念引领下的时代需求,体育课堂教学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价值观全新变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共生 体育课堂 链式活动

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体育硕士。江苏省体育特级教师,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南通市中青年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如皋市十大杰出青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测评组成员,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学科网研课程开发与培训专家。参与撰写课标解读、部编教材等。

共生体育课堂认为体育课堂是一个微观生态系统,视体育教学过程为师生共生、共长、共融的生命过程;视体育课堂为人、物、环境等生态因子合作互惠、共存的共生平台。共生体育课堂,不仅要促进学生运动知识水平、技能和体能的提升,更要启迪智慧、激发情感体验、强化个体品格习惯,以及师生双方各自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

一、共生体育课堂的缘起

1. 体育课堂的现状

课改以来,体育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深入当前体育课堂,我们就不无遗憾地看到种种问题:课堂表面的热闹掩饰不了学生思想的贫乏和精神的苍白;为吸引各方眼球,教学组织形式“五花八门”“三无七不”的“温柔体育课”盛行,体育课上成了“军事课”“安全课”“纪律课”“说教课”“技术课”;明显存在着“教”厚 “育”薄的现象,忘却了生命发展的需求,使重技术轻能力、重教授轻习得、重操练轻兴趣、重共性轻个性等“见物不见人”的状况成为常态。

2. 长期实践的提炼

从教十余年,我努力把吸收的各种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融合,总结归纳了“链式活动”的课堂教学操作程序,其核心是:“活动”是学生在课堂中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学生在“链”的引领下进行学习的探究,把知识、思维方法、活动经验、生活经验视作一个个“链”节并形成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同时为后续学习设置新的链接点。但是,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仅仅是一个实践的归纳。

在不断寻求理论的支持中,“共生”一词逐步进入我的视野,并越来越清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肯定内在的“共生”,坂田义教[1]、柳夕浪[2]、李燕 [3]等人对共生的论述与我的实践路径不谋而合,为我深入研究“共生体育课堂”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再结合维果茨基、列昂节夫等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活动理论[4],我最终形成了“共生体育课堂”的教学主张。而“链式活動”作为“共生体育课堂”的操作路径与“共生体育课堂”相呼应。

应该说明的是,“共生体育课堂”的提出是对以往体育课堂的一种扬弃与发展,试图用“共生”的理念来改良原有的体育课堂,改变以往课堂中偏重于知识传递、技能掌握以及纪律管理的状况,求得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全方位实现,是将体育课堂从“技术课堂”“体质课堂”向“健康课堂”“生命课堂”转化的本质提升。

二、共生体育课堂的基本观点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应该维持学生学习需求的有效运转,而学生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与教师的成长是一种共生状态。为了促进学生的改变,共生体育课堂倡导打破体育运动技能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壁障”,使体育学习与学生生活接壤起来,让体育学习与学生心灵相通并共存共生。因此,在体育课程以身体练习为载体的基础上,我提出以下基本观点,让体育课堂“保值增效”。

1. 善互动

互动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是思想上的。唤起学生经验的自我觉醒,即处于“以思导练,练中验思”的成长状态,是学生形成对体育技能的态度和提升运动能力的关键。学生处于练与思状态,思维更容易被练与思的触发点激活。所以,教师要把握双向互动的恰当时机,善于在课堂上设置冲突点,让学生在思辨中去发现,引导学生勇于尝试来把握动作背后的技巧,并且乐于在学会之后就迫不及待地争取展示。“善互动”可以解决师生、生生关系和学习目的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卡顿”,形成有效课堂互联互动的“链”,引领学生将心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在”课堂

这是共生体育课堂的核心要素。“在”是围绕“课堂”,教学根本目的就是“学生的心要在课堂”,甚至课后也有“心在课堂”的延续感,这就依赖于教师科学地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教材与教法犹如“鱼水”,好的教材如没有合适的教法配合,终将是平淡无奇;而有优良的教法,教材就好似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长者,不断给人启迪,促人成长。故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动作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活动化、活动过程化,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动作的理解和结论。

3. 能突破

这是共生体育课堂的朴素追求。学生通过肢体、认识的不断“突破”来适应各种成长的变化,在“突破”中收获,并逐步构建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信任的自然状态。学生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不断提升技能、认知水平,迁移学习内容融入生活中去,达成与他人、环境、情感、社会价值观等方面融合的共生状态。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以体操垫子的长、高堆积的变化为辅助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之间相互挑战的学习热情。

4. 懂分享

教师是“使学生‘在课堂”的组织与促进者。课堂上促使学生集思广益,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更多地创设让他们相互观察、指导的机会,增强他们全方位的交流,这些手段有时比教师讲授更有效,还能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新起点,调动他们努力的意识,更加专注地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帮助学生懂得分享,也有助于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

5. 达自主

学是为了会用。达自主是体育教育的最大回报,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一种相互信任并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但这也是共生体育课堂中最复杂的一件事,建立这种共生关系需要有目的地实施潜移默化的教学行为,也为学生将来过有品质的体育生活提供“小火种”。如在“韵律太极操”的教学中,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我们要达成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自编属于自己的“韵律篮球操”“技巧椅子舞”等。

综上所述,在“迷茫”中“互动”,在“互动”中“‘在课堂”,在“‘在课堂”中“突破”,在“突破”中“分享”,在“分享”中“自主”,在“自主”中产生新的“迷茫”,就形成了周而复始的“身心俱在”的共生体育课堂。

三、共生体育课堂的操作路径①

1. “链式活动”的框架

“链式活动”操作程序是按照某一主线(一般是运动技能)构建而成为的符合运动逻辑层次关系的链式组合。一是“主线性”。一条活动链可以包括诸多运动模块,每个运动模块在具体目标和内容设计上虽然有不同,但所有模块始终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二是“序列化”。组成“链”的前后活动模块具有内在逻辑性,他们或是在内容上具有由简到繁的特点,或者在目标达成、应用范围上具有由易到难的特点,或者具有时间先后的顺序。如从一个主题单元来说,每一个链节就是一节课;从一节课来说,“链式活动”就是将课堂分为若干个链节,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入手,逐步递进,使各环节相互链接成为一个整体,学习的内容、过程与方法均是形成链节的一环。在具体的实施中又可以分设若干“环”来实现(见图1)。它使我们的课堂活动设计更灵活,不仅能体现学生发展的阶段性与系统性,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可重组性。这种“链”具有序列组合,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实施阶段,都是基于学生的能力与需求发展而形成的。

2. 链式活动的执行

我们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情况,一般在每节课中预设3~4个活动方案,每个活动方案中又可以包含几个“小步子”活动,每个活动方案是一个整体,几个活动方案之间也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通过活动方案的教学实施将每个链节的知识点有效链接起来,从而进入深度学习。因此,要注重链节之间的知识链环、思想方法链环的相互贯通,使大环套小环,节节相连,环环相扣,前是对故有知识的更新,后是对未来学习的铺垫。

教学中,我也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教学操作流程—“A—B—C—教学内容”。其中,“教学内容”是教授动作技能(或其他),“A”是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等,“B”“C”是分析、变化“A”后的内容,通过教师教与学的手段,如教学行为、学练方法、课堂管理等,用注重趣味性的设计与运作等来促使学生达成“教学内容”的要求,同时也形成成功后的满足感。

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与需求,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包括示范与讲解、提问与设疑、个人的自主练习与小组学习以及交流演示、生生与师生互评等不同的形式,动态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个进步的阶梯,力所能及地掌握学习内容。随着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高,干预的形式也逐步更新,逐步把学习的引导权移交给学生,使他们能够自己确定下一次的发展目标。

3. “鏈式活动”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围绕“主线”与“序列”框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三个:①如何确定活动的起点;②如何设计递进的活动资源,又如何来链接统筹它们;③共生的主体(人与人、人与物)如何互动,学生个性在共性活动中如何体现。上述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点:“活动与过程的整合”“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共性与个性的兼容”。

(1)活动与过程的整合。①明确“主线”:重要的是能否达成预设的目标。因此,链式活动的内容主线必须清晰而明朗,使链式活动全过程有内在的逻辑关系。②厘清“序列”:需要对活动的起点,即学生已知的那部分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为学生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后续活动创设更好的条件。这就需要“倒推”排序,设计递进的活动资源,锁定各个链接点,使活动过程在主线的统领下有序有理。

(2)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①人与人的互动:教师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可以实现的递进阶梯,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指导与引导,一个个的活动需要由教师引领、激发才能够进行下去,教师可以做富有激情的语言引导,也可以做优美的动作示范,更可以启迪小组学习。关键是不断激励学生与教师互动,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同时,为了激发生生的互动,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②人与物的互动:身边的事物皆课程,“以物育人”是共生体育课堂关注的一个方面。体育来源于生产劳动,离不开生活实际,使各种体育设施及运动器材乃至自然万物与学生体育学习“物我”相联,是“物型”主线的依据。例如,在“校园定向跑”中设置校园自然场景中的多个链式“定向越野”序列,关联多种学科知识,与身边的景物“对话”,产生“人与物的互动”,从而推动体育学习生活化,物型课程共生化。

(3)共性与个性的兼容。①保证共性:链式设计必须保证面向全体,活动的主线与序列是全班学生体育学习的“章法”,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载体,不是某个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无论“大步子”怎么跨越、“小步子”怎么具体,都属于共性的学习媒介。②张扬个性:体育课堂学习是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在那三四个预设活动的基础上,应该允许他们进行丰富的想象、发挥和拓展,凸显他们的个性。共生体育课堂的创新点应当就是在共性的学习中激扬个体的生命场,使体育学习真正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因此,张扬个性是链式活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综上,共生体育课堂是对于育人价值回归体育课堂的探索,期望强化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主体认知,开发基于体育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以实现体育课堂育人功能的提升。立足于体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原则,是共生体育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初心”。

参考文献

[1] 坂田义教,阿山光利,宗像哲男,等.共生教育[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72-75.

[2] 柳夕浪.面向未来的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6-06-08(4).

[3] 李燕.共生教育论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122-129.

[4] 杨莉娟.活动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0(4):59-6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共生体育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b/2015/024)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孙昕

heartedu_sx@163.com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体育课堂教学中口令与队伍调动规范策略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共生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