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

2021-09-09 14:05王红燕
中国教师 2021年9期
关键词:统整教材改革

王红燕

男,1952年出生,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上海普教科研事业的开创者之一,曾担任上海市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部主任,从事中师教学与管理工作7年,先后担任南汇縣(今南汇区)和徐汇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28年。

三十多年深入中小幼教学第一线,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在学制、课程、教师教育、学校管理、学校教育科研等改革领域,承担完成了十多项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的教育科研重点课题,作为学术主持人完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APED项目和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教改实验区项目等一批区域性教改实验项目的研究。获20项教育部、上海市教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出版《学期课程统整—学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方法论与运行机制创新》《科研兴校方略论—三十年实践探索与研究》等教育研究著作25部。

一、忆少年往事:置身苦难与阳光之间

1. 清贫而温馨的家庭

我出生于1952年,家有六个兄弟姐妹,生活清贫而祥和温馨。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是文盲,不识字,但她认道理。有时候有些事情我想不通,回去问我的母亲,她能够给我很大启发。比如,我们搞教育的,要帮助老百姓把教育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有个好的前途,不要误人子弟。这种思想都和我母亲有一定关系。

2. 十年插队落户

我就读了两年初中,然后插队落户十年,吃了很多苦头。也是在这个时期,我的世界观发生了转变。

我喜欢读书,上学的时候读书就读得蛮好,下乡以后也没离开过书。一间破茅草房,一盏油灯,我就在那里读书。当时,凡是祝桥公社图书馆能借到的书,我全都读完了。在最苦难的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插队落户以后,我感到自己的前途很渺茫,毫无希望。1971年林彪事件发生后,我一下子蒙了!那个事件让我惊醒,我们不能再盲从了。必须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后来,毛主席发起了学哲学用哲学运动①。受运动影响,我打算先把马克思主义弄懂。我到公社图书馆翻到一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仔仔细细地读,做了很多笔记。后来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世界观已经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了。我实事求是地研究教育,它的基本的哲学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恢复高考:阴差阳错上师范

1. 不愿当老师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我就参加高考了。当时参加高考是因为受了激励。我看了徐迟先生的那篇《哥德巴赫猜想》。它的主题是科学救国。当时我们插队落户十年,对农村的艰苦状况和国家的落后状况有非常多的感慨。我觉得我们这辈人要科学救国,国家一定要走科学的道路。带着这样的想法,我报名参加了高考。

我原本想做科技人员,不想当老师,所以是冲着机械学院去的。但是,当时有个规定,25岁以上的考生原则上要报考师范院校。参加高考的时候我已经26岁了。于是,我的第一志愿填了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专业填的是生物和物理;第二志愿填的是上海机械学院。插队落户的十年里,我在农村种了三年地,后来成为一名队办厂的技术工人。所以我真正的愿望是读跟机械有关的专业。没想到结果出来,我被华东师大生物系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当时对老师的印象都是负面的。首先是地位很低,其次是待遇很低。当时社会并不认同教师是个专业的职业,认为随便什么人都是可以当老师的,也并不认为师范教育是专业教育。所以当时我很不愿意当老师。大学的那四年,我一直不想当老师。

2. 无缘报考研究生

考上大学以后要学外语,我稀里糊涂地被安排到了日语班。我们的系主任是杨熙康教授,每天早晨都在我们生物系门口打拳练功。我当时想考研究生,每天早上起来读外语。有一天,杨老师让我考他的研究生,于是我就开始准备。结果考试前一个月,杨老师查出得了结肠癌晚期,不招生了。短时间内我没法换外语考试,于是就没报考研究生。我们的政治指导员后来知道这件事,连说三声:“可惜!可惜!可惜!”

毕业时,因为郊区户口的关系,我被分配到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部工作。刚开始我很不服气,而且本来也不愿意当老师。离校前,学校召开了毕业生大会。我坐在第一排,刘佛年校长在主席台上讲话,讲到了国家改革开放、中国今后的发展,讲到了教育事业,讲到了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他讲了很多,我们也听得很认真。讲到最后,他说:“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就拜托大家了!”然后走出讲台,在我们面前鞠了一个躬。瞬间,我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沉重。刘校长的讲话转变了我对教育、对当老师的看法。一直到后来,再艰苦,我还是坚守在教育这个岗位上,没有动摇,没有退后半步。

担任师范部主任后,我逐步推进南汇师范改革,形成一整套南汇师范改革方案,改革成效显著。南汇县教育局抽调我当办公室主任。我先后担任了南汇县和徐汇区的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开始了28年教科研职业生涯。一方面,我们推动基层学校中小幼校(园)长、教师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教育科研;另一方面,我们自己承担一些区域性的大课题,推动区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三、以教育科研促进农村生物学教改

1. 落实国家“燎原计划”

当时国家正好出台了农村教育改革燎原计划,要求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兼顾升学。教育局领导班子到各农村学校调研,跑了好多学校。看到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非常揪心。当时农村教育改革最大的问题是升学率很低。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只是一个“传声筒”,上面说什么,学校就传达什么,自己不研究、不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死的运行机制,没有内生动力。

正好这个时候,我接到了华东师大柯嘉康老师的一封信。柯老师当时担任某生物学教学杂志的主编。他建议我利用工作的机会了解一下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一共调研了14所初中。调研后我发现生物的课程设置有问题。当时,农村中学的生物课程是分开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没有结合。于是我写了一封信给柯老师,很快柯老师就把信退给我,让我把信的内容精简,然后刊登在杂志上。建立课程体系,需要有人去做具体工作。于是我决定放弃行政工作。当时,南汇刚刚在教师进修学校成立教育科学研究室,我找到教育局局长朱征楠,申请把我调到教科室。我找了他两次,终于说服了他。于是1989年,我回到南汇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南汇县教科室。

2. 开展农村初中生物学和农业科技融合课程教育研究

根据要求,我主持承担了一个上海市教育局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农村初中生物学与农业科技融合课程教育研究”,并且根據课题研究要求,主编了两套农村初中生物学教材《植物与种植》《动物与养殖》,先后在全县全部22所中学开展了生物学教改实验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1994年,该项科研成果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同年,我给教育部写了一份报告,把我们编的教材也寄过去了。教育部给我发了公函,充分肯定了我们的改革成果。后来我们把教材编好以后给市教委审定,市教委教研室审定通过了。1995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两套教材。一个项目我们整整做了十年,并且得到了高度肯定。

3. 解决课程实施矛盾

我做生物学教改的时候,上海正好是一期课改。我通过搞研究,编教材,慢慢知道课程改革最大的矛盾实际上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之间的矛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课程改革才能成功。

我们当时采取两项措施。第一项措施是科研推动教改。针对教材实施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教师可以选择课题研究。课题成果是教师自己的,我们会进行发表。这样,教师的积极性就有了。第二项措施是在整个课程设计当中,每个学期给各学校留出四分之一的课时自行安排。每所学校自己出题目,考完以后把反馈意见告诉我们。教师们很积极,教学质量也有保证。后来我们对此完成了一篇研究报告,得了中国教育学会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四、以教育科研促进课程改革—“学期课程统整”实验研究

1. 培训教师队伍,普及教育科研方法

课改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队伍,中小学教师都不懂教育科研。我们决定举办第一届南汇县教育科研讲习班。为了办这个班,我主编了一本讲义,叫《教育科研方法论基础》。1990年4月,我接到通知,去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开会。上海决定要编一本书,叫《教育科研方法基础》,并且通过电视教育,纳入上海市教师培训的范畴。我们要进行上海市教育科研方法的大普及,让中小学教师来学教育科研,做教育科研。在这个过程当中,校长、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这使上海的教育改革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 研究课程实施,潜心推进二期课改

1998年,上海的二期课改开始了。但是当时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的矛盾很大。这个时候,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找到了我,要我推进二期课改。他知道我一期课改时就在研究课程实施的问题。如何推进二期课改,我们分了两步走。

(1)开展教师百题研究

我们先在徐汇区开展了二期课改新课程实施的教师百题研究,要求教师把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性问题汇报给我们。我们立课题,教师们再开始研究。课题都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难题。这么做的意思就是,我们承认教材存在问题,有问题我们要研究它。这样一来,教师们的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不是骂教材,而是研究教材,让教材适应教学。

(2)实施学期课程统整

百题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只是权宜之计。根本的问题是怎么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怎么引导教师激活课程。教师拿到文本课程,把它转变成为脑子里的课程,这才真正具有教与学的意义。所以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实施之间有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教师课程激活。我就去找优秀教师,一个一个地问,想请他们每个学期自己编一个教学大纲,然后按照这个去教。2003年7月,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胡兴宏所长召开各区县教科室主任会议,请市教研室主任王厥轩(普教所老所长)来讲上海二期课改的形势。那次会议以后,我就下决心要做学期课程统整。

2003年10月,我们开始在一所小学启动课程统整。当时我提出的指导思想是“忠于课标,调适教材,创生教法”。我跟教师们讲得明明白白,首先要忠于课标,课标里面怎么定的,我们就怎么教,而且要达到课标的要求。其次,教材是我们教学的材料,我们可以适当调整,让它适应我们的教学,使它真正地发挥效益。最后,我们要创新教学方法,部分老的方法要用,有些不能用的就需要调整、创新。我告诉教师们什么是学期课程统整,如何编写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寒假一过,各门主课的指南全都出来了。教师们就按这个教课。我们组织人来听课,教师们积极性非常高。一年半以后,这所学校的成绩就到徐汇区的中等水平了。大家的信心一下子都上来了。2007年,这所学校在一次考试中排在徐汇区公立学校的第一名。

那个暑假非常艰苦,家里没有空调,我就跑到启新小学一个大队部里。那里有空调,我在他们的台式电脑上写专著。每天吃了早饭,带两包方便面到学校,中午吃方便面,然后接着写。从早晨一直待到晚上。就这样整个暑假都在写。我们建立了一个课程教学统整论,把课程分为一块,教学分为一块,中间有交叉的部分。这个交叉的部分就需要统整,其中核心的部分是教师的课程激活。“课程激活”这个词是我发明的,没有课程激活就是死的。教师激活课程以后,上课就会很灵活、流畅,否则上课就是一板一眼的,学生也学得很死。

五、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无怨无悔

对于课程改革,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再到教师队伍培养,整个教研的运作,我全都清楚。我这个人走到现在,一直在搞研究,探究教育规律,而且带动学校的校长、教师一起做教育科学研究。这一辈子就是做这事的。1996年,我被评为特级教师。2016年,我被评为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我觉得自己还是可以了,最起码将来去见我们刘校长,可以跟他说:“作为你的学生,你当时拜托我们的事,我尽力了。在教育里做了一辈子,最难的、最苦的事都是我们来做,从来不计较报酬、待遇,我尽到自己的责任了。我这一辈子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无怨无悔。”

张老师虽已69岁,却精神矍铄,滔滔不绝且极有逻辑地同我讲述他的成长故事和工作经历。访谈过程中,张老师丰富、独立、智慧且有创见的改革举措不断震撼着我。他对教师专业、师范教育、教育科研不仅有深刻的认识,更有实事求是的不倦探索。一件件、一桩桩,张老师口中的每个故事都承载着一名优秀教育研究者的成长轨迹。正如张老师所说,他这一辈子潜心于教育改革的科学研究。是啊,一名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者当如是。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文海教育集团启源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统整教材改革
教材精读
统整经典细品析 多维阅读提素养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习效能的提升
课程统整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课程统整,台湾教育的变革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