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以B学校为例

2021-09-10 06:03刘旎舟梁诗琦刘紫莹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6期
关键词:异性大学生同学

刘旎舟 蔡 星 梁诗琦 刘紫莹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7;2.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数理与土木工程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1 问题提出

大学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有助于大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人际交往能力即建立和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个体的人际适应有直接影响,同时也能反映个体的其他适应特征。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时常发生经济纠纷、情感纠纷等事件,导致了大学生看待友情和生活产生消极的心理,这极大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对同学们在品德提升、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促使本团队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研究。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以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为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利用整体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问卷星对B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共收取问卷1560份,回收有效率99.87%。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比例为43.97%(686人),女生比例为56.03%(874人);大一新生比例为47.82%,大二学生比例为23.59%,大三学生为15.83%,大四学生为12.63%;家庭所在地在城镇的学生占68.08%,在农村的学生占31.92%;独生子女比例为36.4%。

2.2 调查工具

参考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调查研究,该量表旨在了解大学生在言语交谈、社会交际、待人接物及异性相处4个方面的能力,每个方面都由7个陈述性问题组成,共28题,全部是答案为是否的单选题,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记“0”分。个人总分在0~8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困扰较少,人际交往能力良好;9~14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的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一般;15~28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严重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严重不足。

本文运用SPSS 25.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本问卷的Cronbach’s α信度系数为0.724,问卷结构效度为0.823。问卷具体有较好的信效度。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中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1 较多同学在公共场合与人交流感到焦虑

近年来,“社交恐惧症”在网络上层出不穷,不少青少年表示当他们在公众场合中会感到强烈的恐惧和焦虑。调查显示(图1),有50.20%的大学生认为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在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会过分紧张和害怕,担心自己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而使自己感到尴尬。有这些情况的同学性格均较内向,在平常生活中不敢表现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不习惯在公众场合下表达自己,这些都可能造成了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一些障碍。

3.1.2 有部分同学缺少与异性交往的经验

调查显示(图1),缺少与异性交往经验的同学人数大约为总数的一半,对异性交往存在排斥心理,内心产生抗拒不愿意与异性交流,导致与异性交往太少。在青少年时期,大部分同学会模糊友谊和爱情的区别,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容易陷入误把好感当成爱情的误区,导致看待异性关系过于紧张,不敢轻易和异性有过多接触。50.10%的同学表示与异性交往太少,缺少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不够自信,恐惧与异性进行交流。

3.1.3 多数同学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

在意别人的想法,这种现象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只是程度有所不同。在意别人的目光本是希望能够满足自己被尊重、被认可的心理需求,但如果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产生心理负担,一味地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舌头下,生活就失去了很多乐趣。从调查结果(图1)可以看出,有63.50%的大学生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对自己还不够了解和肯定,缺少对自己的判断,只能通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审视自己,所以造成了在人际交往上有一定困难的情况。

图1 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3种突出问题

3.2 关于大学生的整体人际交往现状探讨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得分情况如表1显示,58.84%的大学生困扰较少,善于人际交际;27.5%的大学生交往有一定的困扰;13.56%的大学生人际交往严重困难。

表1 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诊断

为研究造成人际交往现状的原因,通过SPSS 25.0软件分别对不同性别、不同户口、不同性格以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性别、不同户口、不同性格以及是否为

由表可得:不同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户口、不同性格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农村户口的学生人际关系得分高于城镇户口的得分,而内向的学生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外向的学生的得分。

对大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学习成绩以及不同上网时长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条件的学生人际关系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不同学习成绩和不同上网时长的人际关系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绩越差的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越高,上网时长越长的学生人际得分也越高。

表3 不同年级、家庭条件、不同学习成绩、不同上网时长的人际关系得分单因素方差分析

3.3 大学生的整体人际交往现状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两部分的差异性检验结果综合来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比较严峻。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1)个人层面。大学生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个体的性格因素对其人际交往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具备良好的性格能对人际交往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而不良的性格则会在人际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本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外向的学生显著优于内向的学生,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与人交流、害怕与人交流,甚至选择自我封闭。这类型的学生不擅长与人交往,交往时能选择的对象也非常有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喜欢表露自己的感受,也很难让别人能够理解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于是他们会选择退让,即便发生了矛盾也不愿敞开心扉,不愿跳出自己当下的心理舒适圈,保持沉默,久而久之,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出现厌恶甚至反抗的心理,对人际关系逐渐淡漠,最后选择自我封闭,逃避人际交往,继续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

(2)家庭层面。家庭是孩子成长最直接、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因素在每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教育态度以及对孩子的投入精力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首先,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户口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城镇学生的交往能力显著优于农村学生。有些大学生很容易在心理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自己有些方面不如别人。尤其是来自农村或者偏远地区的大学生,感觉自己是乡下农村人见识少、穿衣打扮不如城里人潮流等等,从而在城镇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日积月累,这种自卑的感觉压抑在心里得不到有效释放,就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

其次,可能还有父母自身的原因。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农村和城镇大学生的父母在科学的教养方式上和城市父母差距是显著的。农村家长本身的受教育程度不高,自身素养缺乏,对孩子更谈不上素质教育,而且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投入的精力比较少,孩子基本属于“放羊式”教育,大多数农村家长认为孩子健康快乐就好,所以农村孩子的生活技能会比城市孩子好,但农村孩子见人比较怯生。相比之下,城市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相对素质也会比较高,他们更注重于孩子兴趣的培养与知识眼界的开拓,孩子小时候就会被送到早教班、学前班,长大后就会被送到补习班、兴趣班,孩子会从中锻炼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城市孩子要比农村孩子不怯生,敢于表现。

(3)学校层面。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人际关系得分越低。成绩好的学生,会比较自信、会主动与老师互动、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有眼神交流等,当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就会愈发自信,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因此,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关注。学校、班级的一些评优指标,往往会与成绩挂钩,公开评选或者私下推举,都会优先考虑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而给人带来一种“老师更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的感受。不可否认的是,在学校里,成绩好的学生确实会比成绩差的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他们能够优先当选班干部、能够有机会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能够有机会到校外交流学习等等,这些机会都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沟通和表达的能力,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人际交往能力一般不会太差。

(4)社会层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网络化、信息化的新型社交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上网时长越长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越差。当代90后、00后的大学生,很多人利用网络媒介建立起一种虚拟的人际关系,在这种人际关系中,不需要面对现实世界,也没有真实的利益冲突,还可以虚拟出一个“完美”的自我供人欣赏,这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过度虚拟给学生思想带来影响:在交往过程中只考虑自己的愿望及利益是否能实现,促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有目的性。同时,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减少,弱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降低了学生的自信心,导致人际交往过于虚拟,脱离现实。时间长了,就会渐渐冷漠周围的同学,形成人际交往障碍,这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 对策建议

人际交往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是进入社会前的必经之路。大学生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进行实现的,社会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家长都有着不同的分工,每位同学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人生经历和看待事情的态度。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将从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4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4.1 学生层面

首先,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避免自卑心理作崇,因为不自信而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不敢主动去与人交往。部分同学在公共场合与陌生人交流感到焦虑和紧张,存在“社交恐惧症”心理。对此,该部分同学应该树立强大的自信心,培养自己强大的内心,在生活中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只有对自己认识深刻,对他人认识全面,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

其次,建议大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文化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此提高自己的自信资本,把重心转移到学习或者工作中,以平和心态看待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要被他人的看法左右,影响自己的心情和生活。通过汲取不同方面的知识来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用平常心与人相处的意识。

最后,多和身边的朋友、亲人交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仅可以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交际水平,而且能有效放松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尝试着与不同的人多相处,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4.2 家长层面

家庭教育是孩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越高,越有利于引导其养成良好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为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做一个良好的铺垫,让孩子受益终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刻关注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时而给予一些帮助或指导,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在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从自己做起,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帮助孩子树立人际交往意识,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热情大方宽厚待人的品质,在与同伴相处时要谦让、尊重、关心别人,善于理解和原谅别人,学会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

当孩子与同龄人交往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疑惑时,家长应该让孩子迎着问题去主动交涉,而不是回避或拖延,也不要出面代为解决。让孩子靠自己来战胜人际交往中的困难,从中获得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升人际交往水平。

4.3 教师层面

班主任和辅导员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平时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情况,关注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如有必要时需进行专门指导,给予人际交往方面能力较弱的学生一些帮助和指导,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同时,也要做好各班班团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工作,指导他们多关注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和人际交往状况,各班班委定期召开班会,适当宣传关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出现问题需及时相互沟通解决。班级心理委员也要时刻关注班里同学的心理状况,如有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辅导员。

4.4 学校层面

学校应当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人际交往的选修课,教导同学们处理人际交往的问题方法和如何提高自己人格魅力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还可以定期开设宣传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技巧的相关讲座,让同学们通过讲座了解人际交往冲突的原因、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的知识。

社团也能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所以学校可以适当支持同学加入社团,支持同学们开展社团活动。有研究表明,参加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具有正面作用,参加社团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社团的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扩大社交范围,认识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同学,学会如何和不同类型的人交往,从而提高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要提供一个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让全体教职员工协同育人,把思想教育落实到每一处,让同学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从学生、家长、教师、学校4个方面入手,联手树立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让其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使其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从个人思想上做出改变,拒绝自卑心理,加强对自己的认知和肯定,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信资本,多和身边人交流,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其次,家长要做好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工作,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可以联合各班班干部时刻留意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问题马上沟通解决,给予相关帮助;最后,学校定期开展宣传心理健康的讲座和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和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猜你喜欢
异性大学生同学
浦东美术馆·大玻璃·独异性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异性齿轮大赏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父 亲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