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立志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意义

2021-09-10 14:45周碧云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天理立志志向

周碧云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志,《说文解字》中释意为“意也,从心之声”,即心中所向往的事物。“立志”则是将“从心之声”付诸于实际行动,并真切坚守。立志思想自古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开立志思想之先河,在《论语·述而》中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将树立高远志向作为教导弟子进德修业的首要素。继孔子后,孟子亦有论及,后陆九渊、朱熹等人有重要扩展。王阳明的立志思想有别于前人,他提出“盖终身问学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1],并将终生学问功夫都归结为立志,立志思想贯穿其为学过程的始终。

一、王阳明立志思想简析

王阳明把自己成熟时期的学说称为“精一之学”,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诸多概念可融汇贯通。考证王阳明的立志思想,需将其放置于整个为学过程和思想体系中进行剖析和理解,才能获得其意义所在。

(一)立志是为学的根本

朱子曰“百学须先立志”,“立志”代表着为学之心的确立,是成圣成贤的首要环节。王阳明多处强调立志是为学的根本,龙场讲学首言便是“立志”。在《示第立志说》中,王阳明更是直言:“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1]立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立志是为学的首要条件,决定了为学的方向与格局。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2]可见,“立志”作为内在驱动力,具有培植根基、确立方向的作用,对个体的精神状态亦有统领功能,可引领个体坚持不懈地追求价值目标,最终完善人格、成就事业。反之,若不确立志向,没有“志”的引领,则混沌茫然、百无所成。

王阳明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3],“志”就是这个本原,“立志”则代表了为学之本原的确立,即是为学的根本。

(二)持志是为学的功夫

“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1]“立志”不仅仅是一项精神活动,同时也是时刻践行的功夫,这项实践功夫便是“持志”。所谓“持志”,便是持守心志,坚定不移地迈向目标。立志是为学之本,则持志便是为学的功夫。

持志以养气。王阳明认为志与气是相依相存的关系,弟子问“志至气次。”王阳明答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3]心志坚定,气便充盈。“气”是人的精气神,是生命力。气弱,则“志”易受到私欲侵扰,导致心意迷乱,偏离轨道。因此,持志具有“定气”的效用。唯有时时不忘持守心志,才能在酬酢万变中,从容不迫,坚固心中的天理。

持志即事上磨练。王阳明的“持志”之功,在“五溺三变”的曲折历程中尤为突出。王阳明12 岁便立下成圣之志,少年时期的王阳明对成圣之道缺乏明确的方向,沉迷于任侠、骑射、辞章、神仙与佛氏,此为“五溺”,也因此黄宗羲对王阳明创建心学之前的经历做了以下评价:“王文成(阳明)可谓善变者也”。王阳明的“善变”是在追求理想信念时的不断实践、反复探索,却又茫然无绪的结果。“五溺”之路虽百转千回,却并没有打通成圣之道。于是,便有了三十七岁在龙场悟得“知行合一”、四十二岁“静坐”以涵养本心、四十九岁在百死千难之中悟得“致良知”之旨,此为“三变”。王阳明“五溺三变”的背后动因皆是持守“成圣之志”,“五溺三变”是其持志之功返观内照的曲折过程,亦是其“成圣”路上的磨练。

要而言之,“持志”既是向内修养的定气养神,又是向外探求的事上磨练。通过“持志”的功夫,使“志”贯彻于为学的每个过程,最终得遂初心,此为为学之功夫。

(三)成志是为学的终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自大禹时代起,中国传统文化开启“道心”为文化努力方向,引导人性中积极向上的力量,历代圣贤皆倡导启发人的“道心”。王阳明心学的关键亦是以道心超人心,即致良知。

王阳明晚年方悟得致良知之学,是其为学之宗旨。如何“致良知”,王阳明曰:“然欲致其良知,亦岂影响恍惚而悬空无实之谓乎?是必实有其事矣。故致知必在于格物。”[2]可见,致良知之功夫为格物,而格物即是“为善去恶”[3]。那么“致良知”与“立志”有何联系,致良知的功夫须从具体事物上“格物”实践,“立志”则包含为学实践的全部内容,从这一意义上说,立志的内容便是格物致知。于是,王阳明如是说:“人苟诚有求为圣人之志,则必思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安在? 非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私欤?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于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欲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则必去人欲而存天理。”[1]可见,“立志成圣”的途径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而做到“去人欲而存天理”也便立了志,二者实为一事。王阳明在“存天理”“为善”“致良知”与“立志”之间画了等号,“存”“为”“致”“立”都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天理”“善”“良知”“志”皆为本心。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圣人之志,也是良知之志。成圣之志须在良知这一本体上用功,正其不正,为善去恶,使良知被完全呈现出来,才能得志成圣。王阳明的立志思想打通了其为学的本体与功夫,是为学之根本,亦是为学宗旨的体现。

二、王阳明立志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意义

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孔子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古至今“立志”都是一个重大命题。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立好志、立长志、立大志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十分重要。

(一)立志要立道德之志

新时期下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虽然整体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仍有部分大学生偏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现道德困惑、道德行为缺乏稳定性等现象。因此,大学生立志要先立道德之志。

立道德之志是内在良知的自觉要求。目前,大学生大多仅满足于道德教育的被动遵守,缺少自我德行的修养。那么如何主动树立道德之志,按王阳明所说便是“只念念要存天理”[3],所谓“道德”实则是王阳明所说的可明辨是非的“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3]的,只要时刻不忘存养天理,将善念存养扩充后,良知得以呈现,道德的光泽才会自然而然显现。所以,只有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主动接受道德教育,自身的道德境界才能提升。

立道德之志是树立志向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志”要符合道德法则的要求才能“立”得起来,若偏离道德底线,纵使步子再快方向也是错误的。立好道德之志,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是树立志向的前提。另一方面,立道德之志不是让人得到一个空洞的道理,而是要用于实践,道德之志确立后须不断建设和完善,持续发力,发挥基础作用,才能作用于远大理想的建构。正如王阳明教导弟子:“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2],格物致知不是静坐空想,而是要随事精察,正其不正。

荀子讲“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人应该严格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自我完善,修养身心,才能名配尧禹。大学生只有立好道德之志,才能树立理想人格,从而存养浩然之气,立得高远之志。

(二)立志要立长志

古训云:“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当代大学生不乏存在常立志、立短志的现象,志向每个人都可以树立,关键在于能否真切坚持,立长志要求我们明确目标、锲而不舍,也即是“持志”,唯有通过“持志”之功,才能定气凝神,排除万难,实现理想。

那么如何立长志。一是要专一。“志”的根据在于“心”,只有真心立志、专一持志,志才能真正被树立。王阳明说:“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正目而视之,无他见也;倾耳而听之,无他闻也。如猫捕鼠,如鸡覆卵,精神心思凝聚融结,而不知有其他,然后此志常立,神气精明,义理昭著。”[1]王阳明认为志树立后的状态应是“神气精明,义理昭著”,之所以能达此状态,在于无他见、无他闻,精神心思凝集,即专一。正如王阳明所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3]所以,立志贵在专一,只有专一持志,精神心思才能凝结在立志上,立志才能长远。

二是要事上练。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3]实践出真知,凡事都该事上练,光有“志”而不践行,“志”何以长久。再者,人只有在事上磨练才可成器,才能强大内心。王阳明正是在身处险恶环境、心受万般苦寂的境地中悟得圣人之道,并历经宸濠之乱、宁藩之变等重大考验,才得以功德圆满,诚如王阳明所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3]。所以,大学生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繁杂的事物中不断磨砺身心,并将在生活中遭受的波折、失败、困苦作为锻炼心志的机会,如此才能动心忍性,排除外物干扰,立得长志。

(三)立志要立大志

王阳明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1]自古成大事者必有大志。青年之于国家、之于民族,是中流砥柱,青年要立志做大事,青年大学生为己为国都应立定远大志向。

立志要立足实际。立志要高远,但须立足实际,切实可行。对于符合实际的目标,应持之以恒,努力实现;若目标遥不可及,超出现实条件,则须及时调整。大学生立志,一方面要剖析自身条件,做实学问,足履实地,切勿好高骛远;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将个人志向与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才能从实际出发,树立高远志向。

立志要勤学。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以四事相规作为训示,第一是立志,第二便是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4]王阳明认为立定志向后,就要勤于学习,求学而不勤勉,说明立志不坚定,《诫子书》中提到“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便是这个道理。“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4]则强调了学习的态度,聪慧机警敏捷不是上选,勤奋踏实、谦逊低调才是学习应有的态度。大学生要实现远大志向,勤于治学是关键,扎实基础,循序渐进,练就真本事,方能实现高远之志。

立志要“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所谓“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就是要以古圣先贤为准绳,向圣贤学习。“求所以去人欲而存天理之方,则必正诸先觉,考诸古训。”[1]王阳明认为“正诸先觉,考诸古训”是“去人欲而存天理”的方法,王阳明在历经人生重大变故被贬龙场之初,心中万般孤苦,常研读《易经》考察古人之训诫,在阳明洞思索尧舜禹等圣人在此境地之中将如何面对,因此才恍然顿悟,有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王阳明尚且如此,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更应以古圣先贤为准绳,时时求教于先贤,若心有疑惑,则要问以辩之,求得透彻,并躬行践履,时时自省,方能精进笃行。

三、结语

王阳明的学说传播中外、影响深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学的产生绝非偶得,其中的关键因素便是“立志”,如王阳明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若无“必为圣人之心”[3],心学将难以创建。深入分析王阳明的立志思想并探讨其对大学生如何立志的启示意义,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高远志向,亦有助于发掘王阳明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实践意义,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

猜你喜欢
天理立志志向
地理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立志乡村振兴的筑梦人
姚立志绘画作品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苏梦飞
确立适当的志向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微探朱熹的理欲观对现实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