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探究

2021-09-10 14:45黄应彬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改革评价

黄应彬

(广州南方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而不同阶段的教育制度改革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尤其是最近几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曾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过程,逐渐形成了管理权下放、多方共同办学、优化教育供给等新发展趋势,但目前依然存在着一些新旧发展问题。

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发展问题

(一)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当前大多数高校所实施的教学管理体制大都缺乏一定的竞争性和创造性,大多数院校所实施的学分制并不完善,对与高校学生,同学之间同时进入校园、同时进行学习、修着几乎一样的课程、获得差距不大的学分、最后共同毕业,这样导致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竞争性和学术积极性,导致“躺平”现象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于教师而言,某些高校在教师与教授课程的匹配方面并没有做到科学规划,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也缺乏必要的竞争关系,在激励制度和教师评级升级方面,教师的教学能力、育人能力以及教师所拥有的专业学识或技能都未能与评级活动直接挂钩,这就导致教师与教师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竞争关系,教师对于提升自我能力以及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普遍不足。以上因素导致学生之间、教师之间都缺乏竞争,他们都如同工厂里的工人,学生按时报道、按时上下课就可以获得符合规定的学分,教师按时上下班就可获得工资,导致学校的整体积极性和创造性较为缺乏。

(二)教学评价制度的问题

许多高校在教学评价方面并未形成科学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例如存在着评价指标不够充分,评价活动不够客观等问题。教学评价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直接根据现有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决策提供充分的借鉴。一方面有助于及时调节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励高校教师,使他们不断提升各种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但对教师而言,许多高校并未形成一套统一的、完整的教学能力评价方式,他们一般会采用专家学者评测、上级领导监督、学生评价、自我评价以及其他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但侧重点的不同就容易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出现偏差。

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教学环节,这一环节涉及到教师、学生以及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其它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因素起着主导作用,而教育内容扮演教育载体的角色,广大学生是教学行为的接受者,另外,教学方式和手段、教育管理活动都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正产开展的保证因素。因此,高校在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提高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真正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避免过度压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进行灵活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内容也要扩大社会生活或科研实践等内容的比重。西方在二十世纪形成了一种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其中所强调的处理好个人与自身、他人、社会以及其它因素的关系等内容对新时期开展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就是要摆正各个教育主体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要逐步提升教师以及教学活动在高校中的地位,其次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整体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遵循科学管理的规律

进行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必须要严格遵循教育发展的内部规律,这一发展规律指的是要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有效处理各主体、各复杂因素间的必然关系。例如教育管理体制内容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及身心发展的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管理各部门间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管理体制间的相互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使教育管理体制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西方教育界形成了古典教育组织理论,其中主要强调了科学和效率两个重要原则,该理论认为教育管理要使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制度,最终实现组织高效运行的目的,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性发展同样具有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新时期高校进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样要遵循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增强管理改革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系统集成的思想

教学管理还应遵循系统集成和整合的思想。它要求要对高校管理活动中的研究、管理、建设以及改革四方面进行有机的融合,要以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作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条件,明确改革的总体方向;要以各项改革措施作为不断发展的动力;以建设作为基本的内容,同时不断巩固改革的成果;最后以科学管理作为制度建设和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改革内容的实施过程汇总,要将其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充分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科体制改革方面要遵循集成的原则,要找到学科建设的重点,然后将学科建设的人、财、物等资源向重点培养项目进行倾斜,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形成特色专业。

三、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发展对策

(一)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高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新时期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创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条件。高校要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手段,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性发展。管理人员首先要明确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目标。要知道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信息化改革是新时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管理系统中知识的复杂性、信息的密集性、动态性特点。避免传统教育管理体制下过度依赖人力来进行数据信息的收集、人员的调配、计划的安排等操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入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数字化的优势,加快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全体师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受到学校所传达的信息,进一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为师生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信息和教育资源,构建出一个更加适合开展新时期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和氛围,进而提高学校的整体育人能力。

(二)优化教育管理机制体制

高校教育管理是一项内容十分繁杂的管理事务型工作,从高校学生的入学到毕业,从专业课程的开展到选修课程的补充教学,从教学计划的形成规划到布置和落实,从教育教学改革的投入到呈现,无一不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内容,是一个多维度、多部门协同管理的过程。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也要注意对传统管理模式中的系统结构和管理内容进行创新性调整,削减那些繁琐复杂的管理工作和内容。同时要扩大教育管理工作的覆盖面,对诸多游离于管理体制之外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使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和模式全面符合当代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促进我国高校实现创新型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将会涉及到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四个主要层面,要正确处理高校各管理部门和广大师生间的平行关系,以及处理好不同层级管理机构之间的纵深化垂直关系。大力推行管理制度改革,使各管理部门明确各自的权责划分,增强各部门合作时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要进行师生信息结构建设,加强学校内部人员对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激发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热情,真正发挥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效能。一方面,高校的管理组织结构要由垂直化向扁平化发展,多而复杂的组织结构往往不利于组织和系统内不同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扁平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缺陷。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最终是为高校学生而服务,要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改革增强管理机制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使广大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管理内容。

(三)招生和就业管理体制

招生环节是高校实施优质人才培养计划的开端,生源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教育管理的最终成果。对此,高校要进一步增强招生的自主权利,积极参与招生制度的讨论和制定。国家层面要加强改革的力度,给予高校部分自主招生权,要使高校能够根据自身的育人特点和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招生措施,例如进行自主命题、专业设置等。我国教育事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由一种普及性的公益事业逐渐演变成市场化、产业化的行为。因此,新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也应树立市场化观念,积极应对不断上涨的就业压力。在人才培养的结构和专业设置方面,要更多地面向当前社会上普遍急需的高新技术、高层次金融等方向,以及培养更多社会经济改革急需的贸易、金融、法律、会计人才,同时对一些就业前景较差的专业进行调整。在就业管理制度方面要进一步增加就业指导或就业知识培训的内容,例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就业观、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其就业信息的分析能力等。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双一流”的新要求,它指的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主要内容,这就为我国高校在新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行的道路和方向,同时也对开展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想要全面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和育人能力就必须进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这要求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部门、社会相关组织、市场、人们群众多方的力量,共同促进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要明确政校关系,与政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也要对高校管理改革的制度和成果进行有效的监督。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改革评价
“清代边疆管理体制的变革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改革创新(二)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体制的演化路径研究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