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免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价值分析

2021-09-10 01:47刘丽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营口115007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法测定探针核酸

刘丽 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 (辽宁 营口 115007)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免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5例作为资料,均取血清提取DNA,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ELISA法测定结果为HBeAg(+)/HBeAg(-)94例、HBeAg(-)/HBeAg(+)42例、HBeAg(-)/HBeAg(-)9例,荧光定量PCR相对应阳性率分别为100.0%、64.29%、33.33%,不同HBV血清标记物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中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可实现定量计数,准确反应核酸复制状况,为诊治提供可靠依据,保证治疗合理性,应用价值较高。

乙型肝炎在我国较为多见,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出现乏力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持续发展易引起多器官损害[1]。近年来我国乙型肝炎感染率逐渐增加,为实现对乙型肝炎的尽早发现,需重视实验室对乙型感染病毒的检测。常规多采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进行诊断,但存在明显局限性。而随着科技进步,如今荧光定量PCR法受到重视,其具有特异性强、自动化程度高优势,可直接呈现HBV复制过程[2]。为此,本次研究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免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5例作为资料,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78例,女性67例,年龄22~60岁,平均(40.17±3.74)岁。排除严重黄疸症状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等[3]。

1.2 方法

1.2.1 ELISA法。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作为标本,离心处理10min,速度为3000r/min,分离上清血液,置入-20°C环境保存,采用ELISA法测定HBV血清标记物,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酶标仪型号为HBS1096B,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2.2荧光定量PCR法。取待测血清样本100μL,离心处理10min,1000r/min,分离上清血液加入100μlDNA提取液Ⅰ,混匀后离心处理10min,1000r/min,去除上清液,在沉淀物中加入25μlDNA提取液Ⅱ,混匀后沸水浴10min,离心处理10min,1000r/min,取上清液。在离心管中加重37.6μlPCR反应液,0.4μlTaq酶、0.06μL尿苷酶作为反应管,加入2mL处理样本、对照品,对照品浓度梯度108copies/mL,107copies/mL,1076copies/mL,105copies/mL,104copies/mL,103copies/mL。完成后进行检测,采用核酸扩增仪进行PCR扩增。设置激发光波长487rim,检测波长525nm,探针在扩增区中间,条件为93°C预变形2s,94°C预变形5s,60°C预变形30s,40个循环。探针HB-Taq S,引物5'-ACATCAGGATTCCTAGGACC-3'(nt167-nt186);探针HB-Taq AS,引物5'-GGTGAGTGATTGGAGGTTG-3'(nt339-nt321);探针HB-TaqP,引物5'-FAM-CAGAGTCTAGACTC GTGGTGGTGGACTTC-3'(nt242-nt267);探针HB-C-S,引物5'-CCTGCACCGAACATGGAGAG-3'(nt143-nt162);探针HB-C-AS,引物5'-ATATGATAAACGCCGCAGACAC-3'(nt401-nt379)。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表1可知,ELISA法测定结果为HBeAg(+)/HBeAg(-)94例、HBeAg(-)/HBeAg(+)42例、HBeAg(-)/HBeAg(-)9例,荧光定量PCR相对应阳性率分别为100.0%、64.29%、33.33%,不同HBV血清标记物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分析

3.讨论

根据临床研究可知,肝炎主要致病因素为乙型肝炎病毒,其作为DNA病毒,对人体有易感性,可引发乙型病毒性感染,在我国较为多见,且呈现逐渐增长趋势[4,5]。如今我国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形成持久免疫力,成为慢性感染患者,但大多数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因此需重视对乙型肝炎的尽早检出,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6]。ELISA法属于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常见手段,可间接反应病毒的表达和复制。为进一步提高准确率,近年来临床加强对荧光定量PCR法的应用,其可检测血清学指标阴性的突变株DNA,弥补ELISA法检测不足[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ELISA法测定结果为HBeAg(+)/HBeAg(-)94例、HBeAg(-)/HBeAg(+)42例、HBeAg(-)/HBeAg(-)9例,荧光定量PCR相对应阳性率分别为100.0%、64.29%、33.33%,不同HBV血清标记物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荧光定量PCR法可在阴性标本中检测出感染病毒,并可实现对HBV-DNA复制定量计数,准确反应感染情况,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免提取荧光定量PCR方法应用可实现对病毒感染进展及抗病毒治疗反应的判断。

猜你喜欢
法测定探针核酸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
ICP-OES法测定钢和铁中微量元素
HPLC法测定桂皮中的cinnamtannin D-1和cinnamtannin B-1
UPLC法测定萹蓄中3种成分
多通道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鉴定MRSA方法的建立
HPLC法测定炎热清片中4种成分
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扫描探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