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严重进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01:47杨冯智上栗县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江西萍乡337009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造口术内窥镜置管

杨冯智 上栗县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 (江西 萍乡 337009)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严重进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例2017年7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严重进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螺旋置管法;试验组采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对比两组患者置管疗效。结果:试验组置管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对于严重进食障碍患者具有实施价值。

在临床中有部分患者因痴呆、昏迷、突发中风、食管癌、鼻咽癌放疗后所致吞咽障碍等因素,导致不能经口摄取食物、营养,需采取特殊措施给予相应营养支持[1,2]。“肠内营养”广泛应用在临床,前者是通过胃管或空肠营养管经胃肠道补给为患者提供身体能量,但劣势在于并发症较多,易令患者发生较多不适感,严重时还会加重患者病情,威胁生命安全[3,4]。近些年,随着临床技术发展与进行,经皮内窥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lc Gastrostomy,PEG)以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势逐渐被临床应用认可[5,6]。为探究其效果性,展开以下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严重进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男女比例6:4,年龄区间57~78岁,平均(67.5±10.5)岁;试验组10例,男女比例7:3,年龄区间58~79岁,平均(68.5±11.0)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螺旋置管法:引导钢丝完全插入管道,使患者处于坐位或半坐位,测定笔尖至耳垂再到胸骨剑突的距离处做一记号,另外在该记号处25cm和50cm处各做1记号,插入到第一记号(胃内)确定在胃内向管道内注入至少20cm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用水,将引导钢丝撤出管道约25cm,然后继续插管至第二个记号处,最后将引导钢丝完全取出,在鼻腔处预留40cm,再将管道固定于近耳垂部,在胃动力正常的情况下,道管会在8~12h内通过幽门,当管道的第三个标记到达患者的鼻部后固定管道:12~24h后X线判断位置。

试验组给予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首先设备选择:PENTX胃镜;美国库克cook经皮内窥镜胃造瘘套装;美国库克cook球囊胃造瘘替换管。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采取常规方式将胃镜置入患者体内,利用胃镜光源对穿刺点进行确认;

(2)协助医生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完成铺巾,完成局部麻醉后,将患者皮肤切开,使用16号套管针采取垂直方式刺入胃内;

(3)刺入后,将针芯拔出,之后将环形导丝送入胃内;

(4)导丝送入后,将其插入圈套器中,并将环形导丝牢牢套紧,与胃镜一起退出;

(5)退出后,将拉出口腔的环形导丝与造瘘管末端的环形导丝呈“8”字型将环扣紧紧套牢;

(6)牵拉腹壁侧的环形导丝,造瘘管经口腔、食管、贲门到达胃内,由腹壁造瘘口拉出;

(7)再进镜,对胃壁与造瘘管头是否合适进行详细观察,若合适,将连接头、造瘘管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分组数据输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并发症发生率以χ2分析,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对比

试验组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经统计分析提示具有优越性(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s)

项目 对照组n=10 试验组n=10 t P白细胞109/L 8.57±1.12 7.41±1.03 2.411 0.000淋巴细胞109/L 1.34±0.16 1.78±0.24 4.824 0.000血红蛋白g/L 92.74±13.45 117.21±15.78 3.732 0.000总蛋白g/L 63.41±8.14 72.48±10.12 2.208 0.000白蛋白g/L 30.79±4.32 36.89±5.24 2.840 0.000转铁蛋白g/L 1.89±0.21 2.34±0.34 0.271 0.000体质量指数kg/m2 17.12±2.01 19.84±2.26 2.884 0.005

2.2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n(%)]

3.讨论

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是由胃镜技术发展而来,之前的胃造瘘术是在胃壁进行切口,并利用荷包缝合并置入一根硅胶管,由腹壁伤口通出,令切口胃壁局部与腹壁粘连长在一起,形成窦道,即胃造瘘。而经改良后,经皮内镜下造口术是通过内镜辅助经过皮肤穿刺胃肠营养管置入胃腔的一类手术,常应用于吞咽困难、无法进食者[7,8]。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与传统肠内、肠外营养相比,有以下几点优势:(1)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安全性高;(2)无需进行特殊麻醉,只需少量进行局部麻醉即可完成操作;(3)无需特殊实施场所,可在胃镜室进行,或是病房内进行;(4)术后早期可进行营养流食饮食,从营养供给方面看,可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肠胃功能,加快正常消化道的吸收。

结合本次研究数据,给予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的试验组,试验组置管后营养指标、体质量指数变化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60.0%,由此提示,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应用下,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严重进食障碍患者中应用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加体重指数,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安全性。但目前临床对于严重进食障碍患者没有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均为围绕患者和疾病开展,致使数据结果的普遍性所有缺失。鉴于此,建议临床继续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胃造口术在治疗严重进食障碍患者的应用,以期实现治疗严重进食障碍患者的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造口术内窥镜置管
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术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做了直肠癌肠造口术的患者术后该如何护理
网络平台对肠造口术后患者远程随访的应用研究
一例阴道成型10年后经腹联合会阴宫颈造口术患者的护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