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ECG)对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价值分析及影像学特征

2021-09-10 01:47沈月梅陈雪梅李丽芳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右房三尖瓣内径

沈月梅 陈雪梅 李丽芳 上海东方医院吉安医院 (江西 吉安 343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ECG)对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价值分析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早闭患儿纳入实验组,并于同期选择胎儿正常的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均采集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图像,分析ECG对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及右室内径均呈现明显增大,实验组右心比例较对照组呈现进行性在增大(P<0.05)。实验组动脉导管内径较对照组明显变细(P<0.05)。实验组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增高及三尖瓣返流均在彩色多普勒显示中呈现中重度。结论:采用产前ECG检测,可针对胎儿现阶段情况判断最佳分娩时机,以确保母婴健康及胎儿分娩结局。

动脉导管于整个胎儿时期均呈现开放状态,动脉导管与主动脉及肺动脉相连,可进一步维持机体的正常循环[1]。胎儿导管提前收缩、狭窄、早闭均是诱发肺动脉高压的关键因素,随疾病进展,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使其改变,促进右心功能不全,增加心衰、宫内死亡的风险[2]。目前临床所用超声检测包括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技术,针对动脉导管早闭、收缩的评估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存在一定参考价值。因此本研究主要讨论了超声心动图(ECG)对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价值分析及影像学特征,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5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20例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早闭患者纳入实验组,并于同期选择胎儿正常的2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年龄19~40岁,平均(28.56±2.56)岁,孕周30~41周,平均(35.23±2.03)周;对照组年龄20~41岁,平均(28.36±2.26)岁,孕周31~41周,平均(36.23±2.01)周。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孕产妇取侧卧或仰卧位,针对患者羊水指数、双顶径、股骨长进行精准测定,针对胎儿情况及其结构,进行检测,以保证胎儿无异常现象发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调整为超声心动图模式,扫查胎儿动脉导管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心脏四腔心切面、流出道切面,以对胎儿心脏的发育情况,进行全方面、多角度评估,同时针对胎儿左右室舒张末期上下径与横径、左右房横径、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干内径、肺动脉及主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卵圆孔孔径动脉导管峰值流速及血流方向进行测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器型号为SIEMENS ACUSON S3000,探头型号为7CF1,频率为1~7MHz。

①动脉导管提前收缩诊断标准如下:于多普勒血流显像中,可表示为五彩血流信号于局部呈现,频谱多普勒示EDV≥35cm/s,PSV≥180cm/s,搏动指数<1.9;动脉导管以“砂漏”状呈现于二维超声显像中;ECG检测过程中,胎儿存在三尖瓣反流、右心扩大、心律失常等异常。

②评估三尖瓣反流程度标准如下:三尖瓣反流轻度患者:右房面积的30%,为反流束面积,同时三尖瓣瓣尖水平与反流束末端位置等平;三尖瓣反流中度患者:右房面积30%~50%为反流束面积,右房中部与反流束末端位置等平;三尖瓣反流重度患者:右房面积50%以上均为反流束面积,右房顶部与反流束末端位置相同。

1.3 观察指标

采集两组胎儿动脉导管的彩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图像,针对两组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同时分析ECG对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的应用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百分比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胎儿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及右室内径均呈现明显增大,实验组胎儿右心比例较对照组呈现进行性在增大(P<0.05)。实验组动脉导管内径(2.01±0.45)mm较对照组(2.89±0.85)mm明显变细(P<0.05)。实验组胎儿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增高及三尖瓣返流均在彩色多普勒显示中呈现中重度,见表1和图1、2。

表1 超声检测参数比较(±s)

表1 超声检测参数比较(±s)

主动脉峰值流速(cm/s)实验组(n=20) 8.89±0.62 17.56±2.12 17.52±2.35 5.42±0.29 67.66±6.51 73.23±6.95对照组(n=20) 5.89±0.28 13.24±1.26 14.53±1.08 5.39±0.30 65.62±7.23 75.69±5.12 t 19.721 7.834 5.170 0.322 0.938 1.274 P 0.000 0.000 0.000 0.750 0.354 0.210组别 肺动脉内径(mm) 右房内径(mm)右室内径(mm)主动脉内径(mm)肺动脉峰值流速(cm/s)

图1 实验组胎儿ECG表现(PA:肺动脉;TR:三尖瓣反流;AO:主动脉)

3.讨论

动脉血管是胎儿期最大血管之一,连接于肺主动脉与主动脉之间,是保证胎儿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常规状态下,动脉导管应处于开放状态,胎儿肺动脉内径为动脉导管内径的2~3倍,动脉导管内径与左右肺动脉内径较为相近或略大于左右肺动脉内径[3]。随胎龄逐渐增加,动脉导管内径会逐渐增宽,进而使其流速逐渐加快,正常情况下,胎儿动脉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约为100~120cm/s,舒张期呈波峰状,以双峰双期血流频谱呈现,胎儿动脉导管提前收缩会逐渐呈现沙漏样,同时其内径变细[4]。

ECG具有无创性、无放射性及实时动态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完整评价心脏的结构血流以及功能[5]。本研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胎儿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及右室内径均呈现明显增大,实验组胎儿右心比例较对照组呈现进行性在增大。针对组间动脉导管内径对比,实验组内径(2.01±0.45)mm较对照组(2.89±0.85)mm明显变细。实验组胎儿导管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增高及三尖瓣返流均在彩色多普勒显示中呈现中重度。右室阻力负荷明显增加,与动脉完全闭塞相关,通过完全代偿过程中,右心呈现无运动状态或运动减弱状态,导致肺动脉血流减少、右室射血极少,在阻断右室血流的通道及出口基础上,使三尖瓣前向血流及动脉导管血流几乎完全消失。

综上所述,妊娠中晚期胎儿出现动脉导管提前收缩、早闭状况会进一步增加胎儿心脏负荷,同时增加其心功能损伤几率,采用产前ECG检测,可针对胎儿现阶段情况判断最佳分娩时机,以确保母婴健康及胎儿分娩结局。

图2 频谱多普勒示实验组胎儿导管内见湍流血流信号

猜你喜欢
右房三尖瓣内径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房结构及功能的应用进展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右房机化血栓影像学检查误诊1例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反流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超声造影诊断右房界嵴1例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三尖瓣返流的手术治疗
二尖瓣外科术后晚期三尖瓣反流发病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