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

2021-09-10 01:47王丹宋丹阳沈阳市妇婴医院超声科辽宁沈阳11001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腺肌病病患者符合率

王丹 宋丹阳 沈阳市妇婴医院超声科 (辽宁 沈阳 11001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的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各30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互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组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7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0.00%;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8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3.00%。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大大降低两种疾病的临床误诊率,是理想的诊断方式,值得临床推荐。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入侵子宫肌层所形成的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病变,属于妇科常见性疾病。子宫肌瘤又名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的一种良性肿瘤,是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包含少量纤维缔结组织,亦是妇科常见疾病。有资料显示[1]:20%的30岁以上女性子宫存在大小不一的肌瘤。这两种方法均伴有痛经、经期延长或者月经量增加等症状,且声像图像病灶也有诸多相似之处,导致临床误诊率较高。但是临床对于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并不相同,所以需要做好鉴别诊断工作。故本次实验尝试对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试验对象是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各30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病:年龄30~54岁,平均(43.24±2.31)岁;痛经11例、月经量过多9例、下腹坠胀10例。子宫肌瘤:年龄31~56岁,平均(43.22±2.30)岁;单发肌瘤12例、多发肌瘤10例、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8例。本次实验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充分履行告知原则,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且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3.0~5.0MHz。协助患者取仰卧体位,注意确保机体膀胱充盈,利用二维超声常规腹部检查每位患者的子宫形态、大小和回声特点,观察患者肌壁厚度和包块状况,如包块具体位置、范围、是否存在包膜、子宫内膜线是否移位。然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子宫动脉上升支和肌壁支,了解子宫肌瘤和周围血流分布状况。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选择血流丰富的位置为取样框,正确调整角度,尽可能的保持声束平行于血流方向。一旦观察到3~5个相同频谱,需将图像进行冻结,并对阻力指数值进行详细测量。

1.3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0%、93.00%,与病理学诊断相比,二者之间并不见明显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

3.讨论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甚至可合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包括黏膜下肌瘤或宫颈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等病症,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常见症状包括月经过多、排便困难以及下腹部包块等[2]。这两种疾病不只是临床症状和发病人群及种类相似,甚至超声图像也极为相似,如子宫内回声不均,子宫变大,轮廓呈不规则样,且病灶位于子宫前壁,回声偏弱且不均,临床非常容易混淆,误诊机率较大。对于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疾病,临床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彩色超声检查效果均优,其中腹部超声检查的范围较广,更具整体性,可在很大程度上诊断出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3]。而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影像学图像更加清晰,能够更准确地扫描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实际病理特征,且可清晰判断出患者声像图特征,便于临床医生更好的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所以在临床中可联合应用,以此确保临床诊断更加准确[4]。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发现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呈现轻微弥漫性增大现象,子宫边界较为模糊,强回声斑片状,如果患者正值经期,可明显在子宫后壁观察到积血小囊,回声变厚,宫腔线前移,甚至可见盆腔内囊性包块;病变区域可见少量短条状血流。而在子宫肌瘤患者影像学图像中可明显发现:子宫不规则变大,圆形回声或者出现低回声区,肌壁间可见团块,后部回声降低;环状或半环状血流围绕在病灶团块周围,血流丰富。对此,这两种疾病超声图像的不同在于以下几点[5,6]:(1)多数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子宫呈现轻度弥漫性变大,甚至与孕期2个月者相似,而子宫肌瘤常见浆膜下子宫肌瘤和多发性子宫肌瘤,形态呈不规则样,与孕期4个月者较为相似。(2)子宫腺肌病病灶呈低回声区,子宫内膜线无移位,而子宫肌瘤病灶较大者,病灶也为低回声区,且均质不均,病灶较小者呈均质低回声区。另外,子宫肌瘤患者病变周围有暗淡性光环,边界较为清晰。(3)子宫腺肌病内膜受限,无暗淡光环,所以临床可根据有无假包膜、是否存在明显边界判断这两种疾病。(4)子宫腺肌病患者病灶周围供血并不充足,而子宫肌瘤患者病灶周围可见环状或者半环状血流,且血供充足。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7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0.00%;3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出28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3.00%。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组数据足以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创、准确、简单便捷,可有效诊断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疾病,降低临床漏诊和误诊的发生风险,确保患者及时接受合理治疗。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腺肌病病患者符合率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