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处理宫内妊娠物残留的临床效果及对出血量的影响

2021-09-10 01:47王茹李俊魁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宫腔宫腔镜出血量

王茹 李俊魁

1 天津市河西区太湖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女保健科 (天津 300210)

2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三医院妇产科 (天津 300142)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中,应用宫腔镜治疗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于2017年8月~2019年9月本院的78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9例。其中常规组接受超声监视下清宫术,治疗组接受宫腔镜手术。将两组治疗后的诸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0.05);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分泌中期内膜厚度明显厚,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3%)比常规组(20.51%)低(P<0.05)。结论:给予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宫腔镜下清除术,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清除宫内组织的效率高、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宫内妊娠物残留通常指的是不全流产、中期引产后或者是分娩之后胎盘残留而导致妊娠组织不能全部排出,滞留于宫腔内,易引发子宫内膜炎、不规则出血等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清宫术,将残留组织进行清除,以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1,2]。宫腔镜手术属于微创疗法,在当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可以直观地对宫腔进行观察,并且准确夹取残留组织,避免了对子宫内膜的伤害,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笔者就宫腔镜处理宫内残留的临床效果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收治本院的78例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收治的年限为2017年8月~2019年9月。按照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39例。治疗组中,患者年龄22~37岁,平均(29.52±1.03)岁;孕次1~5次,平均(2.59±0.36)次。常规组中,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30.12±1.01)岁;孕次1~5次,平均(2.61±0.35)次。两组的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均为药物流产后,经超声检测确诊有宫内妊娠物残留。排除标准: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及存在沟通障碍者,不能参与研究。

1.2 方法

所有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需要进行常规的妇科检查、白带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术前病毒、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心电图及胸片等检查,除外手术禁忌症,并通过超声检查了解盆腔情况,对于有炎症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再进行手术。

常规组接受超声监视下清宫术,即先进行超声诊断,若确诊为宫内有斑点状、条索状等异常回声团或有异常血流信号,则认为有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情况,指导患者服用米非司酮50mg,2次/d,在第3天后给予米索前列醇1粒,之后在B超的引导下实施清宫术。

治疗组接受宫腔镜手术,即通过超声检查了解患者宫内情况后,再联合宫腔镜进行检查,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后,给予全身麻醉,先将宫腔镜从阴道置入宫腔内,了解宫腔的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开口以及残留组织的情况,着重了解残留组织与肌层之间的关系,检查镜一般为4.5~5.5mm,当明确宫腔内的残留组织后,使用宫腔镜操作钳夹取残留组织,之后扩张宫颈为9~9.5mm,并采用宫腔镜电切将剩余妊娠组织清除,同时给予彻底止血。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处理,并使用缩宫剂起到止血以及促进子宫恢复的作用;在术后的第2日给予雌激素治疗,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也可以有效避免宫腔粘连的发生;术后每周复查血HCG至降到正常值;术后第一次月经干净后复查B超,确定宫内残留组织排除干净。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用时以及术中出血量;(2)对比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包含:分泌中期内膜厚度以及月经恢复的时间;(3)对比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含:宫腔粘连、宫角部残留、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手术效果比较

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0.05),见表1。

表1 手术效果比较(n=39,±s)

表1 手术效果比较(n=39,±s)

?

2.2 临床效果比较

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分泌中期内膜厚度明显厚,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P<0.05),见表2。

表2 临床效果比较(n=39,±s)

表2 临床效果比较(n=39,±s)

?

2.3 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3%)比常规组(20.51%)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比 [n(%)]

3.讨论

临床实践可知宫内妊娠物残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病情轻微的患者可见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情况严重者会导致盆腔感染、宫腔粘连等并发症。采用传统的清宫方法对患者进行盲目操作,危险性较大,而且清除残留组织的效果也不理想,若患者有粘连紧密、妊娠组织残留时间长或者患者合并子宫畸形等,则更不能够一次性完成残留物的清除[4]。笔者将超声引导下清宫术以及宫腔镜手术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手术用时明显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少(P<0.05),宫腔镜能够直观的对宫腔组织进行观察,且视野清晰,对残留物的物质、形态、位置等均能准确定位,加之宫腔器械的使用,可以较精准地确定病灶的部位,因此对子宫内膜的伤害小,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也减少了术中出血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组,治疗组的分泌中期内膜厚度明显厚,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P<0.05)。综上所述,宫腔镜下清除术应用于宫内妊娠物残留的患者中,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清除宫内组织的效率高、用时短,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宫腔宫腔镜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