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救药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效果

2021-09-10 01:47杨晓虹石琼辉魏杰东莞市凤岗医院广东东莞52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16期
关键词:药械圈员品管圈

杨晓虹 石琼辉 魏杰 东莞市凤岗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在急救药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急救药械管理人员,共3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情况。结果:在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制度、设备管理、处方书写管理、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车载药械管理)上,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协调沟通能力、质控手法、发现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思维拓展能力各项评分上,实施后相较于实施前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本院急救药械管理中在制度、设备管理、处方书写管理、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急救药械管理质量,减少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值得广泛开展。

医疗体系中,紧急医疗救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急救时间紧迫,院外救援时受气温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药械储存环境恶劣,而药品、医疗器械以及耗材的完好情况直接影响着急救的质量[1]。近年来,各种风险管理方法、PDCA管理等应用于急救药械管理中,一定程度提升了药品及处方的管理质量[2]。品管圈活动主要是小圈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根据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问题、管理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3]。品管圈活动其管理核心是“以人为本”,国外医疗机构和企业应用较早,近年来我国医院管理中逐渐开始应用,但关于急救药械管理中的研究相对较少[4]。为此,本文将分析在急救药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施品管圈活动的效果,详情参考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3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急救药械管理人员,2018年8月~2019年8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其中20例为男性,10例女性;年龄25~38岁,平均(31.20±3.47)岁;工作年限1~8年,平均(5.12±2.14)年。本次研究符合本院医学伦理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审批同意。全部研究对象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并签字。

1.2 方法

2018年8月~2019年8月不实施品管圈活动,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施品管圈活动。

(1)组间品管圈:从科室内挑选具有专业资质的工作人员组成品管圈,包括辅导员、圈长、圈员。其中辅导员主要进行专业指导和协助活动的开展;圈长主要进行协调活动进度和安排具体工作;圈员全程参与各个步骤的实施过程。

(2)确定主题:组织全部圈员召开圈会,采取评价法、头脑风暴法,圈员无限制的讨论和联想急救药械管理中继续解决的问题,结合可行性、绩效政绩、圈能力进行打分评价,活动主题确定为“提高急救药械管理质量”。

(3)原因分析:圈员根据需要改善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点讨论分析,制作鱼骨图,寻找影响急救药械管理的主要原因。从分析结果看出,影响急救药械管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制度、设备管理、处方书写管理、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车载药械管理五个方面。其中制度方面包括制度未落实、制度有缺陷、制度落实不到位等。设备管理方面包括未定期检测、未定期保养、无检测档案、未及时维修、记录不规范等。处方书写管理方面包括不规范处方、超常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等。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方面包括药械柜摆放不整齐、标识不明确、配备不齐全;药品未及时清点补充、药品记录不规范、麻醉药品无专人专柜管理、使用记录不规范以及质量监控盘点未定期自查、自控自查记录不规范等。车载药械管理方面包括药品耗材补充不及时、摆放不规范、药品过期等;设备氧气表未归零、待命状态未储备足够氧气、监护仪、心电图机时间和实际时间不一致等。

(4)制定对策并实施:根据急救药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圈员能力可行性,以问题为导向,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①针对制度方面的措施:重新制定并完善急救药械管理制度,制度中明确指出如何落实以及未落实的处罚标准;并在绩效工作考核时参考药械管理内容。②针对设备管理方面的措施:建立设备检测档案,避免出现误检、漏检的情况。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记录单,准确记录每次维修保养情况,便于掌握设备状态。③针对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的措施: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明确对药品进行标识。建立质量监控盘点自查记录表,定期进行质量监控和盘点,禁止使用过期药械。完善清点补充记录,落实药械的及时清点补充,确保药械处于充足备用状态。④针对处方书写管理的措施:加强轮转急救医师的岗前培训,设置专人进行急救处方质控,制定质控记录单。⑤针对车载药械管理的措施:换班时进行车载药械检查,及时补充消耗的药械。规范急救车内的药械的摆放,急救人员需熟悉各个药械的摆放位置。定期调整监护仪、心电图机时间,保证时间一致。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①统计实施品管圈前后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制度、设备管理、处方书写管理、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车载药械管理。②通过自制综合素质评分评价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情况,包括协调沟通能力、质控手法、发现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思维拓展能力五个方面,各维度分值20分,分值越高表明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实施品管圈前后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情况分析

在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上,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品管圈前后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情况分析[n(%)]

2.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情况分析

在协调沟通能力、质控手法、发现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思维拓展能力各项评分上,实施后相较于实施前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情况分析(±s)

表2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情况分析(±s)

组别 例数 协调沟通能力 质控手法 发现问题能力 团队精神 思维拓展能力实施前 30 8.48±1.23 8.01±1.75 7.34±1.13 8.58±1.53 8.43±1.36实施后 30 12.42±1.64 13.25±1.56 11.09±1.38 13.89±1.17 12.03±0.74 t 10.527 12.242 11.516 15.100 12.7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急救药械随时处于完好待用状态,对医院能够顺利开展急救工作和急救质量起到了重要影响[5]。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急救药械,提高急救药械管理质量一直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6]。通过提高急救药械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人员业务能力,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减少急救反应半径,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以此实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救治效率、改善医院形象的目的[7]。

品管圈活动是近年来得到临床较多应用的管理模式,将其应用于急救药械管理中,目的在于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整体提升急救药械管理质量,增加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问题意识和整改意识,培养药械管理人员的团队精神,激发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集中的解决问题,达到质量管理目标[8]。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实施后急救药械管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同时实施后协调沟通能力、质控手法、发现问题能力、团队精神、思维拓展能力各项评分高于实施前,表明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改善急救药械管理质量,减少急救药械管理管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通过落实品管圈活动中建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原因分析、制定相关对策等环节,掌握急救药械管理中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改善管理质量[9]。同时品管圈活动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加强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综合素

质[10]。

综上所述,目前本院急救药械管理中在制度、设备管理、处方书写管理、急救站备用药械管理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有效改善急救药械管理质量,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药械圈员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坚韧前行路自宽——记烟台计生药械有限公司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坚韧前行路自宽——记烟台计生药械有限公司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药械采购的“浙江之路”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