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校园里的“生命教育”

2021-09-10 01:51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玩意杜绝敬畏

张勤坚

我是一只“旱鸭子”。身在江南却不会游泳,说出来确实有那么一丢丢没面子。不会水的主要原因,在父母看来,是我“胆小”,且列举了若干我特别怕水的“铁证”。只是我对那些关于自己“胆小”的典型场景几乎都没了印象,唯一例外的,是幼时不慎落水的情景:身体掉进河滨,两只手紧紧抓住岸边几棵小草待援,邻居爷爷一路狂奔过来一把将我从水里提溜上来。那种从恐惧、绝望和窒息的深渊里被解救出来的感觉,至今回想起来仍会寒毛直竖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学校新校区的配套设施里有道“硬菜”——一个室内游泳池,在第一次听到规划中有这个项目时,我就是唯一看上去“特别理性”的那一个,只是感觉这玩意很不错,可以给娃娃们“练练胆”,但确实也觉得这玩意和我的关系不是很大(更真实的想法是“这里应该没适合我干的事”)。

最近,临近项目验收前又一次去了现场,听介绍说池里的水深仅约90公分,之所以会设计这么一个加强版的“澡堂子”,我想最核心的要素还是“安全”。看着眼前的空池子,我偷偷地做了个“内测”,感觉如果是心无旁骛且小心翼翼,应该是可以安全“走”过这个泳池的。结论是,这个项目一定是“安全”的,但内心对它的热情度并不高,最主要的理由可能还是觉得“性价比”不行。想想也是,几个小娃娃在水里扑棱那么几下,钱就如流水般哗哗地淌走了。

7月初,暑假至。

与高温和炎热同时向我们袭来的,还有那最不愿见到却又接二连三发生的儿童溺水事故,尤不忍心卒读的是关于儿童群体溺亡的新闻消息。

为什么几乎是360度无死角的宣传和各种举措的严防死守仍无法杜绝类似不幸事件的发生?学校里的生命教育到底该怎么去做才能更大效度地杜绝类似的意外发生?

一時之间,自然是无法解决脑子里冒出来的这种复杂问题,但对学校游泳馆的未来建设,却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首先,我们必须尽量多开设各种类型的游泳课程,从小范围的社团式指导课程到人人参与的班级游泳课,再难也希望有人去尝试,让游泳成为孩子们一项必要的体育技能。

其次,除了单纯的游泳技能学习之外,我们更需要拓展一些野外防溺水的遇险避险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科学避险、科学救助才是对每一个生命真正的尊重。

再次,从儿童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去整体构建学校的游泳课程。唯有真正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一个“整个”的完整的人。

从我个人的经验出发,幼年时期的一次溺水(落水被救),让我对生命的价值有了潜移默化影响一生的深刻体验,敬畏生命、珍爱自然也成为未来的一种人生自觉。但,却也一辈子未能克服对水的恐惧,我想,若是生长在当下,便或许没了这个让我一辈子觉得无法弥补的缺憾。

学校里的生命教育,正当时。

猜你喜欢
玩意杜绝敬畏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珍惜粮食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尝鲜色 做派对最酷的妞
敬畏
杜绝初春老化肌
玩意
古意蔓延
富翁猪猪小“存存”